08.22 連雲港又死88頭豬!兩股蒸發90億,上市公司撇清與非洲豬瘟關係!

豬肉概念股又遭“黑天鵝”。8月19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發佈消息,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發生一起生豬非洲豬瘟疫情,截至目前,發病615頭,死亡88頭。

受該利空消息打擊,週一A股豬肉概念股跌幅居前。

豬肉概念股3日來滿盤皆墨

8月20日,受連雲港非洲豬瘟疫情消息影響,豬肉概念股紛紛低開下挫,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羅牛山、益生股份等跌幅居前。值得注意的是溫氏股份,公司子公司江蘇區域養豬公司已經成為年上市肉豬200萬頭的專業化養豬公司,旗下分公司連雲港溫氏畜牧有限公司位於連雲港市東海縣,與爆發非洲豬瘟疫情的海州區相連。受此“牽連”,溫氏股份20日成為豬肉概念股中跌幅最大的個股。

此前,8月16日河南鄭州雙匯也爆出非洲豬瘟疫情,當日豬肉概念股應聲大跌,雙匯發展直接跌停,相關個股也未能倖免,此後更是持續下跌。

《金融投資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整理發現,8月16日至8月20日,19只豬肉概念股全軍覆沒,除了停牌的雛鷹農牧以外,最近三個交易日累計漲幅全部為負,其中尤以牧原股份、羅牛山、天邦股份、溫氏股份、益生股份、雙匯發展跌幅最大,3日累計跌幅均在10%以上,其中牧原股份跌幅高達15.43%。

具體而言,股價連續三日下跌的豬肉概念股達到8家,接近一半,領頭的是牧原股份和羅牛山。

上市公司紛紛撇清關係

股價持續下跌,相關豬肉概念股緊急發聲。除了雙匯發展在8月17日發佈公告說明事項外,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和天邦股份等上市公司陸續發佈預防與應對非洲豬瘟疫情的公告。

早在8月7日,牧原股份就發佈公告稱,公司在遼寧省各子公司共存欄生豬12.6萬頭,其中建平牧原5.1萬頭、鐵嶺牧原4.8萬頭、阜新牧原2.6萬頭,但未發生疑似非洲豬瘟疫情,公司表示,將加強內外部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疫情發生。

8月17日,雙匯發展公告稱,旗下鄭州雙匯被鄭州市政府劃定為疫點。鄭州雙匯成立專門機構負責處理此事,同時對該批生豬及圈內待宰的其它生豬共計1362頭全部撲殺並進行無害化處理,工廠暫停生產並對廠區內出入人員、車輛、圈舍及有關物品進行徹底消毒。

溫氏股份、正邦科技和天邦股份也陸續發佈公告,紛紛說明公司生豬養殖點,表示將密切關注疫情、做好預防和應對措施,並澄清未發生疫情。

值得注意的是,20日股價最“受傷”的溫氏股份,盤後再發公告撇清與連雲港非洲豬瘟疫情的關係。公司表示,發生疫情的連雲港市海州區某養殖場距離公司最近的連雲港溫氏畜牧有限公司下屬種豬場達60公里以上, 疫情對連雲港溫氏畜牧有限公司的生產沒有造成影響。

對豬價影響目前不好判斷

非洲豬瘟疫情是否會影響豬價?對相關概念股股價走勢帶來怎樣的影響?生豬價格預警分析師馮永輝在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今年5月13日本輪豬週期豬肉價格降至階段最低點9.83元/公斤後,就開啟了近三個月的反彈,漲幅達到近40%。至於非洲豬瘟疫情對未來生豬出欄價的影響有多大,目前不好判斷,還得看疫情是否擴散以及國家層面對疫情的定級情況。

長江證券指出,非洲豬瘟疫情預計不會對消費造成影響,短期或由於恐慌拋售價格出現下跌,但整體並不改變豬價原有趨勢。

申萬宏源認為,非洲豬瘟疫情如果能得到有效控制,對行業需求的影響有限,可客觀評估。

東興證券分析師鄭閔鋼也認為,如果疫情大面積爆發,從供給端來看,非洲豬瘟疫情的高死亡率將加速行業產能去化,同時嚴重打擊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生豬產品在終端渠道的流通也可能會受到限制。在豬價週期下行的背景下,產能的加速淘汰有望使週期反轉提前到來,推動豬價上漲。在其看來,終端消費意願和能力受到影響之後替代消費抬頭,雞肉製品價格迎來利好。首推替代消費的肉雞養殖板塊,其次推薦具備較強防疫能力的生豬養殖龍頭,以及關注動保板塊的主題性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