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人說學習好的學生大部分都沒有當教師,反而是很多班裡學習中下水平的人從事教師了,你怎麼看?

利他之花


說學習好的學生大部分都沒有當教師,反而是很多班裡學習中下水平人當了教師。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一句話就是待遇問題決定的。


儘管國家一再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但是教師的工資待遇相對其他行業來講還是比較低的。這是個事實存在的問題。

有人說老師和清潔工的工資待遇相比哪個高?老師的工資待遇可要比清潔工高多了!但是我想問清潔工要求什麼學歷?清潔工在入職之前需要付出多少?教師的待遇要和同等學歷,同等條件下的行業相比較!


由於有很多的 行業有著比教師更好的工資待遇。優秀的一流的學生都選擇了更好的就業行業!

有人說教師的工資代遇低。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都搶著幹,趨之若鶩呢?我想說,任何行業都有人在搶著幹,清潔工有人在搶著幹,建築工人也有人在搶著幹。因為是人就需要生存,自己是什麼條件?你要去幹什麼條件的工作!

那些班裡一流的學生不幹的工作,自然二流三流的學生就要頂上來。民以食為天,誰也不能不吃飯了。這是非常淺顯易懂的道理。

其實教師也曾經選拔過許多優秀的學生加入到教師的行業中來過。那是上世紀80年代,國家招收中師生,要知道當時好上中師的學生就要從農村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這是非常有誘惑力的!當時好多的優秀學生尤其是農村的優秀學生,都考到了中等中等師範專業學校,那時候上中等師範專業學校的分數,要比上重點高中的分數還要高。為什麼呢?就是由於有轉非的誘惑力!一代優秀中師生挺起了國家教育的脊樑!

現在為什麼一流的學生都不願意充實到教育行業中來呢?不要說別的沒用的,說什麼這個行業難幹了,都不是主要的原因。其實根本就是一條兒就是職業待遇誘惑力不夠!

我是松高尋鶴,專心教育研究多年。願意為您在教育上的問題排憂解難,期待您的關注!也歡迎您的轉發和評論!


景行說教育


是的!

我幹過學校的不少工作,所以應該說對學校的情況比較瞭解。所以簡單說幾句。

我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考入師範學院的高中生,應該說,我們當時不是最優秀,但還應該是屬於優秀的學生群體,那時候升學率本身就很低!後來畢業分配到學校工作,教研組長、教導主任、副校長、校長,都一一經歷過。

可是,當我們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才發現,當時教師的地位是多麼地低下!其它單位的正式工,哪怕僅僅是個普通工人,都是很牛的,計劃經濟時代,吃公家飯的!可教師呢,僅僅高於普通農民,鄉村男教師找個城鎮戶口的對象都是大問題。為什麼?收入低,社會地位低下!特別是我們蘇北教師工資拿56%(只是發國標,地方上的那塊發不上。),養活自己都成問題。正好我那時候做一個學校的中學校長,教師紛紛出逃(“孔雀東南飛”“孔雀往私立學校飛”“初中教師往高中學校飛”……),如果我不簽字同意,人家就在我家門口打地鋪過夜……

所以,有了這種惡劣現象之後,誰還想上師範學校(院校)?只有那些什麼學校也上不了的“差生”不得已去上了……

結果呢,可想而知!如果不是義務教育,這些師範畢業生是連初中也畢業不了的人啊!他們能教書麼?一連多少年,我做校長的臉上流淚心裡流血……

所以,“尊師重教”如果僅僅是口號的話,教師的素質就永遠不可能真正提高!沒有高素質的教師,你要求出高質量的教育?哈哈哈……

反正我這一代的教師,除非不得已,是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再去從事教育事業的,我就是。


鷹擊長空5348



看到這個問題,我心裡想起了許許多多的往事,想起了自己參加中考的情景,想起了我們的同學。說實話,這句話放在以前九十年代是完全錯誤的。

1、八九十年代的中師山是教師的主力軍。

我記得讀書的時候是班上年齡最小的學生。年幼的我在上一年級的時候就告訴媽媽我要爭取在班上年齡最小,成績最好。10來年的讀書生涯,我基本做到了。在那時是全校有名的優等生。本想選擇讀高中,但是當教師的母親卻不允許,選擇了讀中師。而當時是成績稍差的,沒有考上中師的選擇的讀高中。

那時是1993年,也就是25年以前。在那一批中師生裡,很多的人都選擇了當老師。而當時的中師生確實是成績最優秀的。出來參加工作後,他們他們大多是能文能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能寫一手好字。這是現在的很多老師比不上的。

2、很多人報考師範院校,不一定是因為成績不太好。

一個人讀什麼樣的大學,選擇什麼樣的工作。不一定完全看當時的成績,還有的要考慮家庭教育背景,要考慮家庭經濟壓力。因為很多師範院校的學生,有生活補貼,這是其他大學沒有的。這對於經濟條件不太好的農村孩子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我家小妹在2007年的時候,高中畢業。在班上也是數一數二的。但是因為當時我媽媽去世,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當教師的外祖父和當教師的媽媽以及當教師的我的影響,所以她報考了師範院校。

3、現在年輕老師的素質的確有待提高。

當然,現在的師範院校的大學生的確有一部分是成績稍差一點兒的。特別是五年制師範,不是通過讀高中考的,而是初中畢業就讀五年師範,這些孩子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書寫不太理想。現在的大學生有一個怪現象,很多孩子的書寫都不太好。

孩子們的基礎知識的掌握也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讀五年師範出來的孩子,基礎知識都掌握的不夠好。

當然,任何問題我都不能片面看待,要一分為二。我們要正確認識這個現象,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是當年讀書成績中下水平的,也不是所有成績優秀的孩子都選擇當老師。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說的很對啊,我就屬於在班裡學習中游水平,當年費了老鼻子勁才考個二本,結果出來四處奔波碰壁,混了幾年失敗了才去考老師,誰知道一路過關斬將,竟然被我考上了。

到了教師的隊伍才發現,我們這孩兒那麼多老師裡面沒有一個上學時比我學習成績好的,更有甚者初中沒讀完就教初中,用她的原話:上學時沒好好學,當老師了又學了一遍才教學(她就是前一天晚上跟著老教師學,第二天去教學)厲害👍不服不行啊!


近幾年這種情況得到了根本性的轉變,因為國家搞了個特崗計劃,讓入職的教師學業素質有了質的提升,當然這些參加特崗考試的大學生好多是大專畢業,三本的都少,可見他們在高中學習成績如何了。不過也是一個很好的改觀,畢竟一切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總有一個逐漸轉變的過程,真的誠心希望我們的教育事業越來越好,能夠吸引高學歷,高能力的人從事基礎教育,畢竟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而基礎教育又是根本的基本。


鑫鼎賽亞


人往高處走,水往外低處流。無論是從政治地位還是經濟地位來看,中國的教師特別是中小學教師都沒有什麼地方值得羨慕的。試著設想一下,以大學本科畢業生為基準比較一下,有哪幾個行業的年薪比教師低的?思想覺悟再高也不會有幾個人會放著十幾二十萬乃至上百萬的年薪不拿,而去拿著個四五六七八萬的年薪?特別在當下更是如此,中小學教師成為整個社會攻擊最多的一個群眾,無論是從政府層面還是平民百姓,無論是公知還是文盲無不是如此。就拿頭條來說,每天在悟空上提出的問題,起碼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都是針對中小學及教師的,而且所有的這些問題無一例外的都是帶有貶損的目的,有些是教師中的很小一部分人的問題將其無限地放大,有些則是根本就不可能發生的卻肆意地編造,狠不得將教師置於死地而後快。試著想想:在如此惡劣的社會氛圍之下,還能有多少人願意將教師作為其職業選擇呢?

整個社會對教師寄託過多過高的期望,把教師當成聖人看待,以至於出不得一點差錯,更不能出現違法犯罪的行為,只要有就一定遭到全國上下一致的口誅筆伐。可是,教師也是一個人呀,平常人身上會發生的事情在教師身上也會發生,這個根本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在人們的眼中則成了滔天大罪不可饒恕,這樣子是非常不正常的,這也說明這個社會出了問題。教師是文化的傳承者,他們承擔著為社會播種未來的使命,責任是如此的重大,同時他們也是社會平常的一分子,他們也有七情六慾,享有平常人所擁有的一切權利,他們不應該受到如此特別的對待。只有社會善待教師,而不是惡意苛求,相信還是會不斷地有有志於教育事業的年輕人加入到這一行業中來的,不管其高考成績如何,畢竟作為教師“愛”是第一位的。


二十方


在現階段,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優秀學子不會選擇上師範大學。據悉,安徽今年定向委培的師範生,都是考不上高中的學生。

那麼,是不是這些選擇師範的學生就應該受到批評受到譴責呢?恰恰相反,應該為這些學生點贊,沒有他們,我們連支撐學校開門的老師都沒有了,還搞什麼教育!他們雖然是無奈的選擇,但是正因為有他們的選擇,教師隊伍才有了源頭活水。

說到這個話題,有人馬上開噴,說什麼部屬師範大學的學生都是優秀學生,這些人確實優秀,但是,比較要在相同的條件下比較,名牌師範大學的學生要跟其他非師範的名牌大學的學生比較,才有可比性。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優秀的學生不報考師範學校呢?原因只有一條,現在的教師處於困境之中:社會地位低下,網上到處謾罵,如果想漲工資,不是師德太爛,就是本性貪婪。學生不敢管理,家長不敢得罪,遇人都裝孫子,何時挺直腰背?優秀學子自然看得清清楚楚,誰還趟這渾水?

但是,從年初黨中央出臺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教師隊伍建設和改革意見,到國務院常務會議,再到教育部頻頻出臺的相關文件,我們有理由相信,這種優秀學生不考師範不當教師的現象,總有一天會得到根本性的轉變,總有一天,師範學校會變成學子高考填報的熱門學校熱門專業!


當代師說


這個很正常,一方面教師的素質需要為人師表,耐得住教書的寂寞,而學生中學習中等的往往就是宅心仁厚,關懷弱小的人,所以他們教書育人可以說是適得其所。



而班裡學習好的人往往心高氣傲,這些人做科研開發和作企業的高管為多。而學習差些的只能幹些賣力氣的工作。

不過命運這個東西也很難解釋,敢迎接挑戰的人才會有不一樣的人生,比如科學家華羅庚,原來只是個教書的,他卻靠自學搞出了統籌理論,後來在日本大學講課期間突發腦溢血去世。

也有老師創業成功的,比如新東方老闆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利,正好趕上有個英語實驗班有復考的名額,第二年才考上北大,他當時被稱為活的英漢詞典,可見學習有多用功,畢業留校做了教師,他發現出國熱對學英語需求很大,就辭職創立了新東方。


黃蜂二師兄


怎麼說呢?對於一個國家民族來說,教師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民族素質。反過來說:教師行業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其他行業也需要。但是,什麼叫高素質呢?是不是學歷越高代表素質就高呢?很多人一看到這個問題肯定否認,可現實又心理無法否定。

我不知道提出這個問答的,是屬於什麼人?什麼情況的考慮。我從個人所認知談談。

六七十年代,也就是改革開放前後一二十年裡,那時候有些學問的整體不多,高學歷的更是少之又少。基本上稍微有點學問、識字多的就近成了老師。那時整個社會人才短缺,能有教書的就不錯。

八九十年代當老師的學歷有整體提高,基本上是師範生,普通師範學校畢業的中專生。我就屬於哪個時代的一員。對於我們這個時代來說,我認為我們是對得起教師這個職業的,對得起良心的。為什麼?

一是因為學歷雖然不是最高的,但是在初高中階段算是學習佼佼者。只是因為貧窮,負擔不起而無法繼續深造。

二是那時的教師身上保留著傳統師者的美德。肯吃苦,肯學習(很多人都是一邊教學一邊學習接受再教育),在單位任勞任怨,不光教學,什麼活都幹,而且往往身兼數職,比如語文數學主要科目,兼職班主任,還可能同時教音體美等。一般主科老師都是代兩個班級以上,副科教師少則五個班,多則八個班,一週二十幾節課。

儘管很累,但心裡是開心的,老百姓對我們也是崇拜和敬重的。要是一個單位有幾個青年教師,那都是暗地裡較勁、競爭、拼搏向上,不是為了名利,更多的是實現自己的抱負或者價值意義。

到現在,我從教二十多年了,也算老教師一名。和我同時代或者更早時代的人基本四十歲以上,還有五六十歲的。他們最好的年華和青春奉獻了出去。但由於年齡偏大,加強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有的會牢騷滿腹,有的會消極,有的力不從心,但至少他們還保留著某些優良的傳統和習慣,尤其是良心。

而反觀現在一些青年教師,儘管學歷很高,有本科,還有研究生,但是在各方面表現都不如老教師。不願擔重活,不願在一線工作,不願幹班主任……甚至還有的只是把教師當做一個跳板。

至於現在的某些做法,已經不想多談。


古體詩人梅心飛


這個問題可能各地區有所差異,不盡一致。特別是像我所在的鄉鎮民族混雜地區,由於政策制度的制約條件,在"好學生考師範院校時代\

喜205409161


我對題主的的問題有點不同看法!

●認為“師範”就是成績差的才去是個無知表現

雖然我承認題主問題描述是有一定的準確性的,就我身邊情況而言,的確是很多選擇上師範的同學高中時候學習成績多數並不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你認為所有情況都是如此那就太扯了!

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查一下北京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這些師範類的大學在你們本省的錄取分數線,讓後你再對照本省“一分一段表”、本省985/211大學錄取分數線看看,我就想問問,看完之後你還會跟題主有同樣的想法嗎?

好吧,我就是拿國內目前最好的一些師範大學來說事兒!然後我給截了張圖:


我只截了一部分,其他省份的大家可以自己查一下。

我就想問問,大家看到這個分數線,還會認為讀師範院校的都是“中下水平”的學生嗎?

對照一份一段表好好看看,這是我們認識中的師範大學嗎?

所以,題主說的這個問題,的確是存在的,畢竟不是所有的師範大學都跟那些名牌師範大學一樣,甚至有些師範壓根就是培養大專的!但是以偏概全的結論客觀上確確實實就是不爭取的!

●能否勝任教師不完全取決於學歷!

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要搞清楚幾個問題!

首先高等院校的教師除了一些民辦、職業技術性質的之外學校,多數學校對教師的學歷要求是相當高的!這個我想沒有人有意義吧?

然後一些重點高中,對老師的要求也是相當之好的,雖然不完全看“學歷”(比如人才引進換句話說就是挖牆腳),但是如果是招聘應屆生的話,對學歷的要求還是顯而易見的!

在往後就是初中和小學以及幼兒園了。

對比之後我們可以更明顯發現出來這個規律,隨著教育階段的不斷提高,對老師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從一般的中專(如幼師)到海龜博士……這個跨度是極大的!

我想問個問題,你覺得一個幼兒園、小學學生需要一個怎樣水平的教師就足夠了?需要一個能給你講的了微積分、量子力學、古典文學、外國文學……這樣的老師嗎?

這時候你就不覺得“人才浪費”嗎?

在我看來,從幼兒園到小學,教師第一重要的絕對不是他的學歷!而且他的責任感!

我孩子的老師就是典型的例子。

孩子老師大專文憑,我們上學那年她剛剛參加工作,別的班不是本科生就是研究生的。然而四年下來(五年級確定還會繼續教我們),孩子班在學習成績上一直是年級第一名,在全區也是頂尖的實力!除了學習成績之外,其他各項文體活動孩子班級的成績也一直是最好的之一!

在她的帶領下,孩子們不但把課內學的紮紮實實還拓展了很多課外內容。四年級結束的時候孩子們古詩詞學習(注意是學不是純背)了一百多首(初中階段已經背完、默完、講解完),小古文講解、背誦了近100篇,讀了很多課外書做了好多讀書筆記,孩子們的作文水平、閱讀能力、古文仿寫、書寫能力等水平令我們這些所謂的名牌大學生家長也歎為觀止!可以說我們幾乎不太需要額外再給孩子們補什麼只要配合好她,那麼孩子的進步是可以以看得到的速度前進的!


(上圖為我孩子四年級古文創作作品)

從工作態度,到工作能力,再到責任心……面對這樣的一位老師,你會拿“文憑”來說事兒嗎?

我認為我孩子的老師所做的事情並不怎麼“高深”,從難度上來說並不高。但是!沒有極大的責任心的人是根本不可能做得到的!!!有孩子小學就讀的家長可以把自己孩子的老師跟我們家的老師比較一下。

這種老師並不稀有,事實上我在我的一些全國家長群(小學階段)、孩子各種班裡的孩子家長們的嘴裡知道了有一大批認真負責的老師,而這些往往跟學歷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以上就是我對題主問題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