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三班倒,每天工作8小时?不存在的!一文了解煤矿工人的真实工作时间

点击上方蓝字,为你纵深解读煤炭

三班倒,每天工作8小时?不存在的!一文了解煤矿工人的真实工作时间

煤矿一线矿工上班时间基本都是采取轮流值班制,每天24个小时三班倒,每班工作8个小时。在外行人看来,这也许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每天就是工作8个小时,也没有什么吧。

但其实很多人不了解, 这样三班倒的工作制度,对矿工来说,工作强度、压力都是非常大的,而且实际上班时间是远超8个小时的。

下面这篇文章,就可以让大家了解,三班倒的煤矿工人到底一天上多长时间的班。

看了这些你也许会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矿工兄弟都在呼吁消煤矿夜班生产、让矿工提前退休了。

矿工三班倒,早班(也就是第一班)是早上8点至下午4点,午班(第二班)是下午4点至晚上12点,晚班(第三班)是凌晨0点到早上8点。

如果你认为这是矿工每天踏进煤矿就开始的工作时间,那你就错了。因为这只是矿工真正的工作时间,他们还有很多因工作需要而进行的准备时间是没有算在里面的。

工人早上8点上班,那么一般都是要5点左右起床,如果结婚的话,爱人会提前把早餐准备好,可以吃过饭就走,没有结婚的要么到食堂吃饭,要么自己起更早一点做饭。

吃完早饭后,大概6点开始出发,从家里骑自行车到澡堂,很多矿工家都住在矿区,所以他们这个路程大概需要15分钟左右的时间,有远一些的需要30分钟。

有些人可能比较奇怪,为什么他们一早就到澡堂呢?

这是因为煤矿对井下工人的穿着、甚至服装面料都是有要求的,他们下井前是需要换上工作服的,所以很多人在换工作服前先冲个澡。

有些环境比较好的大煤矿工作服是灰色、蓝色制服,看起来也是比较体面的,但也有很多煤矿工人穿的都是厚厚的棉袄,这也是工作环境要求需要穿的。

这些棉袄由于在井下工作出汗的缘故,经常是有味道的。

换上衣服,还需要带上安全帽,带上防尘口罩(就是通常说的猪嘴),穿上防水胶鞋,胶鞋大概有膝盖那么高,同时鞋尖前面还是厚厚的铁。

这块铁的作用和安全帽的作用是一样的。因为走路的话,脚尖在前面,如果这个时候头上掉下一块石头或者煤,就可以帮着抵挡一下。

三班倒,每天工作8小时?不存在的!一文了解煤矿工人的真实工作时间

一位老工人手里拿的是矿灯和自救器。每个下井人员必须佩戴(自救器,矿灯,绝缘胶靴,工作服,安全帽)。

换好这些后,时间大概到7点了,这个时候就要赶紧到安全办公室,班、组长召集大家进行安全学习,这个时候大家可以尽情的抽烟,一旦下井以后就不能抽烟了。

大概7点半的时候,工人开始出发,从井上做皮带或者罐笼到达井下,有的煤矿需要再坐猴车到达工作面,有的煤矿则需要在井底车场座运输车到达,还有些可步行至工作面。

三班倒,每天工作8小时?不存在的!一文了解煤矿工人的真实工作时间

罐笼,煤矿井口提升装置,类似电梯。

三班倒,每天工作8小时?不存在的!一文了解煤矿工人的真实工作时间

排队进入罐笼口。

三班倒,每天工作8小时?不存在的!一文了解煤矿工人的真实工作时间

猴车。

三班倒,每天工作8小时?不存在的!一文了解煤矿工人的真实工作时间

井底车场。

当到达工作面的时候大概是8点,考勤开始。和上一班的同事交接任务,工作时间这才真正开始。

……

三班倒,每天工作8小时?不存在的!一文了解煤矿工人的真实工作时间

到了井下,第一件事就是考勤,安全帽里有磁感应装置,如果忘记考勤你这个井就算白下。

由于每天早上吃早饭的时间比较早,在井下又会干到很多体力活儿,所以很多矿工兄弟其实不到中午就已经又累又饿,不像地面上的很多工种,饿的时候能抽空吃点零食, 井下煤矿工人只能等到中午午饭时间,有人下来送饭才能吃。

三班倒,每天工作8小时?不存在的!一文了解煤矿工人的真实工作时间

矿工的班中餐。

另外,井下条件不像地面,就算已经无尘化处理,可是煤灰还是到处都有,而矿工兄弟吃完午饭还要接着干活儿,所以就算手上、身上到处黑乎乎的,可也只能那样将就着,找个空地儿把午饭吃完。

午饭吃完后,一直工作到下午4点,接班的同事来了,如果机器什么的运转正常,就可以离开升井。

早班工作时间从此时开始算结束。

坐猴车、罐笼开始上井。

上井以后,矿工兄弟不能直接回家。

首先,去上午开安全会的地方进行总结,汇报今天的工作情况;

总结会结束后到澡堂,这个时候大概是矿工们最舒服的时候,可以躺在澡堂里,叼着烟泡泡澡;

洗干净后,再回家。

回到家后,这个时候看看时间,大概晚上6点多,吃晚饭后,马上就睡觉,而且这个时候已经很累,什么电视、游戏、新闻根本就顾不上,休息要紧,因为明天要继续上班。

希望通过这篇短文能够让大家真正了解一下矿工的生活。

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吧!

三班倒,每天工作8小时?不存在的!一文了解煤矿工人的真实工作时间

注:根据矿业汇、挖煤人的微生活等内容编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