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被罵慘的90後,可能是中國最正常的一代人”你怎麼看?

陳嗣謙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因為90後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對比80和70後,90後受到的教育太好了。考上頂級名校的學生依然很少的,但是更多學生能夠受到了高等教育。這是巨大進步。

因為90後生活在一個溫飽的環境,會更加註重禮儀。中國有一句話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當經濟條件上來了,大家會更加遵紀守法,更加註重文化建設。

因為90後依然面臨巨大的壓力。吃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想要好生活,依然需要全力拼搏和奮鬥。因此90後並不能花費很多的時間去做其他事情,依然需要不停的奮鬥和奔波。

90後被罵慘了,只不過是上一輩在之前掌握了話語權,他們想彰顯一下他們的地位,不管時代改變,依然用他們的標準來衡量90後而已。

但是,90後可能不是最好的,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好,會不斷的推動人類進步。我們相信我們會一代比一代好。

這才是真正的進步!


太平洋電腦網


不知不覺中,90後已經走上了職場,相比於前幾代人的保守以及00後的張狂,曾經是家長眼裡“難管教的”孩子、甚至被稱之為垮掉的一代,可能是中國最正常的一代人。無憂精英菌也深表認同。

1、被罵慘的90後,與時代相符

90後是處於改革開放、互聯網普及以及大學升學普及率越來越高的大時代背景下,在物質條件相對富裕的環境下成長下來的。他們擁有獨特的個性,大多追求平等、崇尚自由和思想開放;注重享受生活能關注內心感受,能將很大比例的費用花在穿衣打扮、旅遊休閒娛樂上,雖愛花錢、但花之有理,能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當然,雖然90後花得多,但賺錢意識也很強,很多90後在大學期間都會選擇兼職去賺取自己的零用錢。這種個性特徵是跟時代大環境相吻合的。

2、90後更追求真實自我,職業選擇更傾向於多元化

生在一個追求個性和自我的時代背景下,作為90後更遵從內心的感覺,在職業選擇上更傾向於多元化、能滿足內心需求的職業,甚至是創業。我們可以在慈善公益、選秀、科學家以及從政等多樣化的選擇上,都能看到90後的身影。當然,他們更注重自身的感受,不壓抑自己正常感受的主張,若在職場上感覺不爽,一言不合就辭職大有存在。

3、90後普遍情商較高,眼界更開闊

90後是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增強、互聯網蓬勃發展下發展起來的一代人。相對於其他年代的人來說,他們更自信,家庭也可以給予他們更多的幸福感覺,發達的網絡和金錢支持,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擁有比以往更開闊的眼界。同時,情商教育在95後的教育中亦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他們普遍擁有較高的情商、懂禮貌和平衡人際關係、善於化解尷尬,並注重保護自己的權益,維權意識較高。這個特徵亦跟時代相吻合。

由此可見,被罵慘的90後,被稱之是中國最正常的一代人,是有一定道理的。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無憂精英網


很多人認為90後不能吃苦,沉迷遊戲,什麼“90後已禿”、“最垮的一代”等等,但事實呢,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現在90後基本上都是獨生子,結婚後,四個老人,一個或者兩個孩子都要養,壓力非常大,不像原來,種地就能養活一家人,女人不化妝,孩子不上補習班、不喝奶粉,現在物價飛漲,掙錢很難,只看到我們生活在物質豐富的環境中,卻不知道人們不再只是吃飽就滿足了,車貸、房貸各種花費,背後的心酸誰會懂,一個人在廁所抽著煙流著淚誰又知道!

“垮”只是表面的,只是不想讓家人擔心,其實在別人眼中如何無所謂,也不在乎,只要家人能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你怎麼看又如何呢?


暴走的學霸


我們九零後之前被罵的慘,是因為當時的話語權和傳播的渠道全部在六零後,七零後,和少部分八零後的手裡,他們只看到自己受的苦,什麼沒吃飽飯啊,沒衣服穿啊,沒錢上學啊之類的苦,九零後正好趕上了他們所看見的好時代,吃得飽,穿的暖,能有學上,恰似那個時候出來了一批比較調皮搗蛋的孩子,不學習,亂糟蹋,讓他們感覺耽誤了他們得不到的學習機會,所以放大的把他們歸結為九零後的孩子瞎折騰。

現在,九零後長大了,快三十了,話語權逐漸的落入了我們手中,而且一些個老年人逐漸的露出了沒素質的表現,變成了九零後的抨擊對象,形式反轉,而且零零後的事蹟也沖淡了九零後的小過錯。

所以,誰當權,誰就有能耐說話,以後我們九零後老了,零零後又會洗白他們,時代在向前進,總會出現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事情,不足為奇。

這是最終肯的答案,沒有站在誰的角度看問題。


鳳息


我是一個90後,但吃苦耐勞我是80後甚至70後的狀態。從小我努力學習,長大我努力工作!工作以後又努力創業!吃了太多苦!在我一路的努力之路上,有很多人幫過我,我也幫過很多人!儘管生活如此艱難,我還是每天笑臉相迎開心面對!90後經歷了中國的很多劫難和更新換代!剛好到我們這一代,就換教材,換電視,換電話,換手機。我也經歷了寫信時代、大哥大時代、BB機時代,電話亭時代、手機時代,到現在智能機時代……


沈公子啊請留步


很多90後,甚至更年輕的朋友喜歡飆車,我非常害怕,遠遠傳來聲音恰如飛機降落,我更怕了——居然一個輪子著地就那樣風一般從身邊馳過……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困擾,都說“危險啊!”

但有一點我們必須看到,城市的鑰匙遲早要交給他們,這包括所有的城市,也包括今天家裡房門的鑰匙……假如接過鑰匙的全部、或者大多數認可飆車的“飆車黨”,結果會是什麼呢?我想破腦袋覺得,城市裡會有一條專為飆車修建的更寬敞、更安全的道路,不知道朋友們認可否?

其實90後是好樣的,他們多數是獨生子女一代,他們內心是孤單的,他們就這樣拖著孤單的身影長大了,成為目前社會的中堅力量!

今天,任何老去的人們都在接受著這個目前人數最少的群體、90後的供養,所以多給他們一些關愛,社會一定更美好!

更多回答,請您關注耕讀先生。


耕讀先生


第一批的90後今年已經28歲了,剛畢業1年的兔兔還沒有辦法想象28歲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在魔都早起上班,加班回家,週末刷劇。在我媽的眼裡我就是懶,自私,沒玩夠。90後似乎是除了00後物質生活最好的一代,但是如果你看過暴走漫畫的話也知道我們就是剛一就業就被延遲退休,我們是幹20年都買不起房結不起婚卻每天努力工作的一代人,是吃著各種黑心食品長大卻每天茁壯成長的一代人。


但我們真實的想法到底是怎樣的呢,兔兔覺得我們是倔強,理性,有思想的一代。


一位90後創業者曾經分享過他的生活,他主張不結婚,不買房,不買車。因為如果父母給你錢,肯定伴隨著他們對你的控制。90後不願意接受這種控制,如果想在20歲就能買房買車那可真是太難了,生活中能獨立支付押一付三的房租已屬成功,來之不易。



可90後明知道買不起房結婚也不攢錢是因為知道根本也攢不下錢。我們是這個時代的新窮人!俗稱“隱形貧困人口”。年初計劃存1萬,現在距離計劃還有一萬五,兜裡剩300多。但是即便如此也不願意降低生活品質,能打車就不坐地鐵,各大視頻網站的會員啦,為愛豆應援,偶爾去周邊城市玩一玩,就更不用提吃飯買衣服這種日常花銷了。



除了經濟問題更要面對的是感情問題。也到了逢年過節七大姑八大姨操心終身大事的年齡了,你談對象了沒有啊,要城市戶口啊,要有房有車啊...聽完這些相信大多數人心態已經佛繫了,90後的佛系是求而不得後的妥協罷了。就像兔媽說我自私一樣,但外界看來的選擇只是以自我為出發的最終考量。在社會和生活的重壓之下更願意選擇能更讓自快樂的事情。


俞飛鴻最近接受採訪時的言論,受到社交媒體上大批90後的追捧,他們認可這樣的婚戀觀:結婚或單身,都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哪個舒服,選哪個。


比起“到什麼年齡做什麼事”,90後更認可的是:人生的各個階段不應以“25歲結婚”“28歲生娃”這種年齡線劃分,每個人的步伐是不同的,或快或慢,適合自己才好。



當下選擇不結婚並不代表他們就是不婚主義者,也不代表他們就不向往美好的愛情和婚姻,只是他們願意多花一些時間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等待那個唯一契合的靈魂出現。希望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在進入婚姻,不願意匆匆忙忙,稀裡糊塗的孕育下一代,這樣對未出生的寶寶也不公平,更加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對婚姻多一份謹慎的態度,也是90後負責理性的一面。


有思想,理性和負責從來就不是一件壞事,何談垮掉呢。


巴樂兔租房


我就是一個90後。

只不過我沒有像90年出生的表姐已經結婚生子,也沒有像95年的小叔(四爺家的)一樣大學畢業步入了工作。我還在大學裡生活,安安穩穩的過著我大三的生活。

談談自己的想法吧。

父母都是60,70後,而且父母比較隨和,所以父母沒有過多說過我什麼。

只不過,對於老一輩而言,我這個孫子(外孫子)還是差強人意。譬如上了大學為什麼不積極入黨,還剩一年半畢業為何不考慮將公務員劃入自己的規劃當中,為什麼放鬆的時候不知道去走走而是窩在家裡玩遊戲。。。。以及等等等等。

老人家們對我頗有言辭,同樣的出門坐車碰到的大爺大媽,也對我頗有言辭——什麼在你這個年紀的小孩子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要辜負這個新時代,還有什麼自由戀愛不如父母所找的對象,工作一定要找一個鐵飯碗。

而父母和我說的最多的話就是,能儘量考公務員就考公務員,能入黨就入黨。

可我想說,我好累。

因為一個電子遊戲,我們被磚家掛上了不上進要垮掉的名號;零幾年的非主流,被80後掛上了不務正業;更可怕的還是來自於老一輩——70後以上的人都覺得我們思想偏激不走正道。

寒窗苦讀為的是更好的生活,可抱著一個鐵飯碗,能給的是什麼?除了安穩一無所有。我老爸就是個例子。老爸公務員,老媽事業編。一個辛辛苦苦撐了20多年,蹦到了一個處長,就掙著死工資,老媽之前在醫院,現在又跑到了政府機關。家庭年收入算上老爸的績效,也不足十五萬。所以我真的比較討厭鐵飯碗。至於入黨,現在這個社會又不是不當共產黨員就不能活,我幹嘛非要去當共產黨員呢?

作為一個90後,讀著大學,仗著年輕,我為什麼不跑出去奮鬥,而非要去抱著所謂的鐵飯碗碌碌無為呢?

磚家和老一輩說我們垮掉了,不思進取。說我們進了好時代,不努力奮鬥。殊不知多少奔三的第一批90後早已嚐到了生活的苦悶,一邊努力奮鬥,一邊徘徊。我表姐去年結婚,今年有了孩子。作為第一批90後她在我們家算是一個好榜樣了。本碩連讀畢業以後回到家鄉找了工作,姐夫也考上了公務員,和和美美也挺好。但是我姐有一個現實擺在了面前——我姐畢業那年剛好是16年,在長春市的南部新區買了一棟房子,首付交完我姐身上掛了一個房貸,如今工資未漲(我姐在省企工作,掛的事業編),孩子出世,她也第一次嚐到了身為人母和扛著重擔的滋味了。雖說表姐工作也是朝九晚五,但依舊很累,很忙。不由得想起之前表姐結婚,她的一個遠家親戚說過的話:我一天工作十個小時,掙6000塊一個月,你們一天工作才八小時,掙6000塊,還說累,說苦,真不刻苦。朝九晚五依舊很累,只是你累的是身體,而我們,累的是身心。

正因為身心俱疲,我們偶爾也想要放鬆。時代是前進的,你們那時的小虎隊,鄧麗君,到了我們這裡已經變成了周杰倫,飛輪海,以及張韶涵和孫燕姿。你們那時的三大件,現在已經延伸了很多種。那時你們一塊當一百花,現在一百當一塊花。那時你們房子頂多幾萬,現在沒有幾十萬還真沒地兒住。時代在變,人們放鬆的方式也在變。上網聊天打遊戲,我們也沒做錯什麼,工作照常學習照常,一切都照常。一切都是你們的一廂情願和一面之詞,卻因為你們的影響力和道德賦予的尊重性硬生生把垮掉的一代這個帽子扣在了我們的腦袋上 。

總是抱怨90後追星,要名牌,花錢買好的。可你們當年,不也曾苦苦攢錢為了心愛的手錶或者自行車奮鬥努力過嗎?拜金女,富二代,一直都存在於這個社會中,歷史怎麼變,他們也不變。所以,他們就能代表整個90後群體嘛?

說90後心寒,不知道幫助,說90後自私,不知道人情冷暖。殊不知洛陽球場事件90後多麼剋制,而5.6.70後的大爺大媽多麼衝動;更不知當今00後扶起老一代,卻反被老一代和6.70後的聯合勢力倒打一耙。好人沒做成,反到變成了被狗咬的呂洞賓 。說不懂人情冷暖的,卻沒看到90後的哥弟姐弟關係友善,而上一輩們卻在父母遺體甚至是弔唁的靈堂大吵大鬧,僅僅為了一丁點遺產而大打出手。不知孝不懂善不知團結的老一代,有臉批評90後嗎?

我們揹負整個家庭,揹負房債,頂著物價飛漲和工資下降的壓力,以及那批超生後已經老了的上一代,一座座高山壓在我們身上,我們卻依然負重前行,可在你們的嘴裡,永遠都是過來人的姿態不屑一顧的說著:這點苦都忍不了。

你們又有什麼資格和理由來挖苦嘲諷我們?

第一批90後奔三了,最後一批90後上大學了,90後已經慢慢的變成國家的中堅力量,所以我們依舊是蓬勃向上有幹勁的那一代人。我們依舊頂著生活的壓力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奮鬥,我們沒有垮掉,更沒有頹廢。


cover執念


我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我覺得挺有道理。大概是:70後最為老實肯幹的人,80後最為熱血有責任心的人,90後最為創造力和自我的人,00後最為可怕的人,10後也許才是我們的希望。當時文章提到70後的人在90年代開始出門打工,每天三點一線工作14小時以上,全月無休,只為了能往家裡寄200百元,而且能堅持10年20年30年.....。80後隨著改革開放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再單隻為生活而生活,他們看到不公會憤怒、會站出來了。愛國思維根深蒂固,一句中國就能夠拋頭顱撒熱血......。90後,生活更好了,他們比70、80看到的世界更為廣闊,他們的思維更為跳躍,但也同樣碰上了網絡的爆發,他們已不同的形式展現著自我,但這樣的自我在80看來還好,70以前就會覺得無法接受,在他們看來這是社會渣子敗類,而在00後的眼中,90後的叔叔是多麼的幼稚啊,90後的叔叔審美觀都疲勞了麼?所以90是第一批被網絡坑死得先行者。00後,部分70後的後代,70的付出00後的擁有,留守,最大的問題根源所在,嬌蠻,任性,自大,缺乏責任心,積所有缺點於一身.......。10後,70後和80後的後代,享受最好的資源,接受最新式的教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責任心在他們身上已初步體現,愛國情懷絲毫未減,愛心早已氾濫,學習方面70後80後90後00後都只能被按在地上摩擦,思維和時代共同進步。這才是我們的未來


瘛鈊aiq守鍭


話不多說,之前80一味地噴90後,其中少不了有那麼一點嫉妒,因為90後的生活環境比他們好了太多。反觀現在,第一批90後已經進入社會,不得不承認我們這一批90後普遍素質較高,修養較好。而90後也很少噴00後。在各個領域,學習成長都要比曾經的70.80快很多,甚至一部分90後已經成為中層管理人員,比如我☺️90後拼不倒,壓不垮。一套房,一輛車還完貸款,將來還有四個老人。但你會發現我們依然樂觀的努力著,你會發現我們生活的水平比已經進入社會十幾年的八零後還要好。八零後那時候的房價和九零後現在的房價天差地別,但九零後沒有抱怨,與天鬥,與地鬥這就是九零後。你會發現我們精力旺盛,白天工作一天,平時做點兼職,晚上又可以與三五好友通宵達旦。在九零後的字典裡始終都有希望兩個字,在九零後的眼睛裡,未來總是美好的。過了今天,就是更好的明天。這,就是九零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