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慢性結腸炎、直腸炎的人,吃益生菌有效嗎?

朱朱俠561


人們常說的慢性結腸炎直腸炎是指潰瘍性結腸炎,是發生在結腸直腸黏膜層的一種瀰漫性的炎症性疾病,也是非特異性炎性腸病的一種。主要表現為腹痛、血性腹瀉、膿血便等症狀,多呈反覆發作的慢性經過,發作期與緩解期交替,多見於20—40歲成人。





治療方法: 一般治療:活動期患者應充分休息,給予低渣膳食。患者的情緒對病情會有影響,可適當進行心理治療。對腹痛、腹瀉可進行對症治療,但慎用膽鹼能受體阻斷藥或止瀉劑。有繼發感染者,應針對腸道革蘭陰性菌和厭氧菌選擇廣譜抗菌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 1、柳氮磺吡啶:適用於輕、中度患者或重度經糖皮質激素治療已緩解者。具體用法:初始劑量為4.0g/天,分四次口服,病情緩解後仍要繼續用藥長期維持治療,治療劑量和維持劑量相同,餐後服藥可減輕消化道反應。服藥期間應注意適當多飲水。還有如美沙拉嗪、奧沙拉嗪和巴柳氮等。其療效與柳氮磺吡啶相仿,但因每種藥物均有不同的特點,可明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另外,還有5-氨基水楊酸灌腸劑和栓劑,灌腸劑適用於病變侷限在直腸、乙狀結腸者,栓劑則適用於病變侷限在直腸者。


益生菌大體上可分成三大類期中包括:

1. 乳桿菌類如嗜酸乳桿菌、乾酪乳桿菌、詹氏乳桿菌、拉曼乳桿菌等。

2. 雙歧桿菌類如長雙歧桿菌、短雙歧桿菌、卵形雙歧桿菌、嗜熱雙歧桿菌等。

3.革蘭氏陽性球菌如糞鏈球菌、乳球菌、中介鏈球菌等。 此外還有一些酵母菌與酶也是益生菌。

當人們濫用抗生素或因患有功能性腹瀉、消化不良、腸易激惹綜合徵時可適當應用“益生菌”製劑進行輔助治療或調節,但用“益生菌”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沒有多大的效果,還是要在腸鏡確診後,應用柳氮磺胺嘧啶等治療,不要把治療的希望寄託在“益生菌”身上,以免延誤病情。



小克大夫


我是一個業餘中醫愛好者,我堅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宣傳中醫,使她的思想能為更多的人所欣賞與接受,使她的治療方法能為更多的人帶來巨大的益處。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先介紹中醫是什麼。簡言之,中醫是哲學(她強調內因與外因的相互作用是推動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與結果),中醫是世界觀和方法論,中醫是一種人生態度,中醫是養生觀,最後說中醫是一種治病的方法或手段。由此可見,治病只是中醫的部分功能而非全部。

如果用中醫思想回答這個問題,答案是,服用益生菌對大多數人(非全部)無效或有效但不持久。道理很簡單,以前的農村家鄉,到處是麻雀魚蝦泥鰍黃鱔蜻蜓蚯蚓,這些構成了我們兒時的記憶,構成了我們鄉愁的一部分。為什麼這些現在消失了?是缺少種子嗎?顯然不是,是生態環境惡化的結果。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吃益生菌相當於向水田投放一些泥鰍黃鱔,短期會有效,但時間一長,它們又死了,因為總的生態環境沒有改善。所以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中醫講究天人合一,認為人與大自然的道理是相通的。思外以揣內,知道腸道益生菌減少是人體內環境這個整體生態系統失衡的結果而不是原因,是長期的不健康生活習慣導致了身體的失衡,用藥的目的是調理人體的內部平衡,而不是吃什麼益生菌。只有身體重新建立了內部平衡,益生菌自然就回來了。而且中醫不光解釋疾病發生的原因,更有配套的治法,限於篇幅和水平,不具體展開了。

舉一反三,比如一個婦科炎症,支原體衣原體這些概念把人嚇得半死,醫者如臨大敵,用各種素去殺它,結果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殺有害菌的時候有益菌也殺死了,身體越發失衡,最後產生了殺不死的超級菌,耐藥性就是這樣產生的。中醫為什麼是文化?因為她體現了中國人與人為善的善良心態,講究和平共處合作共贏,而不是有我無他。這難道不是文化?就像中國領導人說的,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共同發展。西方人就不是這種思想,他們有一種根深蒂固的侵略性與排他性,這些思想也突出體現在了他們的醫學思想裡。中醫是通過調理月經的規律和大小便的失常等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內環境調好了,人體的正氣(類似於西醫的免疫系統吧)解除了束縛,人體自然就激發出殺菌的本能。有的人出於無知與自大,說中醫是古老的東西(甚至於算不算醫學都還要懷疑),那時候連細菌病毒的概念都沒有,她能消炎能治病嗎?這種理由非常誤導人。

眼裡看不到正氣的存在,死死盯著那幾個該死的細菌。其實只要把它們抑制到較小數目就行了,沒必要全部殺死,而且你也沒本事把它完全殺死。它其實也是人體這一“生態平衡”的構成部分,完全沒有也是不行的。結果你非得殺死它,那它就跟你拼了,來一個魚死網破。中醫是一個仁慈的醫學,看到細菌在腸道感染髮燒,細菌也狡猾,它作惡的同事釋放某種毒素引起便秘,關閉你的排異通道。中醫不直接殺菌,而採用通便的藥物把致病微生物連同其病理產物排出體外,病就好了。中醫說,你走吧,我也不殺你。(天啦!不要以為中國人善良就好欺負,有時候不殺你比殺你還難受。你說那些被排洩掉的細菌,雖然沒有被殺,但它離開人體之後如何生存的問題,就……)

有些人動不動用科學來審判中醫,好像自己特別特別懂科學的樣子,其實他連科學的皮毛都不懂。小孩感染髮燒同時有便秘,好多醫生只知道吊水消炎物理降溫,導致病情加重遷延難愈。反觀中醫,即使是水平再一般的醫生,也知道通便是問題的關鍵。這時候只要用上通便的中藥,大便一通,發燒很快消失。到底哪一種方法更科學?

最後再舉一例:一窩蜂補鈣對嗎?相信大家看了上文應該有自己的答案了吧?首先,不缺鈣的人補鈣,老年人可導致骨頭變脆,嬰兒可導致囪門提前閉合。那麼,缺鈣的人補鈣就對嗎?為什麼吃同樣食物喝同樣水,有點人並不缺鈣?可見問題的關鍵不是補鈣,而是改善調理人體的失衡,以增強吸收和利用鈣的能力。治療要從這方面著手!

到底什麼是科學?

歡迎大家文明評論,但要講邏輯,要以理服人。


胡安宇2


結腸炎用益生菌治療比吃中西藥物強多了,我婆婆的結腸炎就是吃益生菌治療好的。

我婆婆有十來年的結腸炎,最開始結腸炎症狀很輕就是大便不成型,一直沒管拖了幾年,有一次我婆婆吃了海鮮之後開始腹瀉,一天拉四五次大便,拉了幾天之後開始有黏液便,去看中醫開了些中藥,吃了之後腹瀉有減輕,但是慢慢的有便血的情況,去醫院做腸鏡檢查,醫生說是潰瘍性結腸炎,所以會便血,醫生又開了一些藥,這些藥吃了之後症狀有減輕,畢竟是藥物吃多了對身體肯定也避免不了副作用,所以我老公就讓我婆婆把藥停了,沒有停幾天我婆婆結腸炎又復發,又開始腹瀉,不知道這樣反覆反覆多少次,不管什麼中藥和西藥,婆婆的結腸炎都還是沒有治療好。

最後我老公四處問朋友,上網查資料才知道結腸炎是一種免疫性疾病,是腸道菌群失調,腸道免疫力下降,腸道粘膜受損所致的,而增強腸道免疫力,調節腸道菌群,修復受損的腸道粘膜還是需要依靠益生菌。

我老公在網上找了很多益生菌,給我婆婆買了很多進口的益生菌,婆婆吃了也沒有用,後來我老公還是沒有放棄,無意間在淘寶上面看到了一款超活性,高含量的青春雙歧桿菌益生菌活菌一號,通過了解之後我老公給我婆婆買了三盒,我婆婆吃了之後果然效果非常明顯,之前的結腸炎症狀都沒有了,後來我老公又買了好幾盒活菌一號益生菌,那幾盒吃完了,我婆婆就沒有吃了,我婆婆現在好得很,結腸炎也沒有復發,治療結腸炎還是有方法的,這個活菌在淘寶上面就可以買到。


有玆有味


用益生菌肯定有作用的,因為結腸炎屬於免疫性疾病,腸道上有70%的免疫系統,要確保免疫系統正常就要保證身體內的菌群比例,得了結腸炎或直腸炎可以說人體內菌群比例早就失調很久了。

國內治療結腸炎一般都是採取消炎殺菌,無論是用中藥,還是西藥,起作用的是“抗生成份”,它們在消炎殺菌的同時,也會錯殺腸道有益菌,進一步破壞腸黏膜表面的“菌膜屏障”,破壞腸道免疫力。雖然殺滅了有害菌,暫時緩解了結腸炎症狀,但是失去了有益菌的保護,一旦不吃藥物了,有害菌又會捲土重來,結腸炎又復發,甚至更加嚴重。

在國外就採用超活性高含量的雙歧桿菌來針對腸道疾病了,有益菌有400多種,占人體90%以上的叫雙歧桿菌,它是健康和長壽的晴雨表,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雙歧桿菌的數量也慢慢的變少;有些醫生也會開一些三聯活菌片等等,可是這些都是藥品級益生菌,需要在冰箱內存放,人體腸道可不是冰箱,能不能存活是個問題。

醫院開的媽咪愛、培菲康、四聯活菌片等準字號益生菌,配方中含有一些小菌種,如“枯草桿菌”“糞腸球菌”“屎腸球菌”,這些益生菌,適量補充有緩解腹瀉、便秘的作用,一旦使用過量或過久,都有一定的不安全性,如引發尿道感染、敗血症等。

腸道疾病一定要使用超活性高含量的雙歧桿菌才會起到針對性的作用,建議使用王氏青春雙歧桿菌,它是耐酸耐氧耐常溫馴化的青春雙歧桿菌,能保證活著到達腸道,其每克的單位含量超過100億,足以抑制有害菌,能有效的調節腸道菌群結構,增強腸壁細胞免疫力,只有腸道免疫力增強後,才不會遭受病毒和細菌的侵害。


健康是自己的92


胃病三年多了,在淘寶上買了打平衡後天顆粒食療,調理好了胃病。


曾經只是曾經613


他可能是買益生菌的。


張玉鎖


建議你中藥調理,效果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