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個女人怎麼還不火?

要說近期最火爆的國產片,那一定非《我不是藥神》莫屬。

有多火爆?

票房上,5天票房破15億,打破了去年《戰狼2》的紀錄(5天12億)。

口碑上,超過40萬名豆瓣網友評出了9.0的高分,可以說是相當難得。

要知道,上一部豆瓣評分高於9分的華語片,出現在16年前(2002年上映的《無間道》)。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個女人怎麼還不火?

藥神的火爆,也讓觀眾們再一次認識了片中的幾位主角。

飾演程勇的徐崢、飾演病人呂受益的王傳君、飾演“黃毛”彭浩的章宇、飾演老牧師的楊新鳴

還有“藥神天團”中唯一的女成員——

譚卓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個女人怎麼還不火?

譚卓在《藥神》中飾演劉思慧

譚卓是演藝圈“出道即巔峰”的代表之一。

2009年,她在處女作《春風沉醉的夜晚》中擔綱女主角,並憑藉此片入圍第62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這是一個相當高的起點,不少以“演技派”著稱的女演員都難以企及。

然而,在此之後,譚卓這個名字卻逐漸淡出了大眾的視野,並未掀起太多波瀾。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個女人怎麼還不火?

論長相,譚卓算不上絕色,但也絕對不差。

論演技,入圍戛納“最佳女主角獎”已勝過所有褒獎。

但譚卓為什麼就一直沒有大火?

小洲重溫了譚卓的代表作品以及訪談視頻,終於發現了譚卓未能大火的“三宗罪”。

第一宗罪:性格恣意灑脫,不爭不搶。

譚卓出身於東北的一個富賈家庭,物質條件優渥,從小在家人的寵愛中長大。

一個鮮活的例子可以說明這點:

“春節回老家,光是一頓早餐,一道魚就做出了四種口味:清蒸的、紅燒的、煎的、燉的。”

在這樣的境況下,譚卓的物慾一向不強,也從來不把“賺錢”這種事當成奮鬥目標。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個女人怎麼還不火?

優越的家庭環境,讓譚卓形成了在生活和工作上不爭不搶的性格。

演戲對她來說,只是愛好之一,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她非常不理解那些一年恨不得拍十個月戲的演員。用她的話來說:

“那樣我就死了,我的靈魂會失去水分,所以必須得空出一段時間。我還有家人、朋友,自己的生活、旅行、吃喝拉撒,這些共同充斥著我的人生,每個都很重要。”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個女人怎麼還不火?

拍處女作《春風沉醉的夜晚》時,譚卓的心態好得就像是在度假,甚至在自己的戲份殺青後也不捨得離開拍攝地。

走戛納紅毯時,別的女演員都巴不得多留幾分鐘,而譚卓卻希望早點走完,才好去玩。

如此佛系的態度,在當今娛樂圈難得一見,但也成為了其不能大火的重要原因。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個女人怎麼還不火?

譚卓沒有大火的第二宗罪:接戲挑剔,眼光獨到。

優越的物質條件,讓譚卓在接戲時不會被高片酬、大製作等誘惑所裹挾。

用朋友的話來說,她是一個“心疼自己內心感受,自身又有想法的人”。

她要選擇接片,一定要選擇最好的,能打動自己的。

在拿到《暴裂無聲》的劇本時,譚卓就被感動得淚流滿面,於是不惜扮醜出演片中的村婦翠霞一角。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個女人怎麼還不火?

接到《藥神》的劇本時,譚卓同樣深深地被這個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所吸引,於是果斷地接受了片中的鋼管舞女郎一角。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個女人怎麼還不火?

縱觀譚卓過往的角色,你會發現她接的多是小眾的文藝片(有“文藝片女王”之稱),很少拍商業片。

大家知道,文藝片和商業片相比,在受眾群體上要窄很多。

但是,譚卓卻並沒有為此而放寬自己的選片標準。

在她看來,拍攝文藝片的過程不僅是和導演及主創產生金錢上的聯繫,更重要的是可以在精神上建立起一種志同道合的關係。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個女人怎麼還不火?

《hello,樹先生》劇照

實際上,譚卓不僅出演了不少文藝片的女主角,還推動了國內一批文藝片的發展。她與《小荷》導演劉姝的合作就是如此——

譚卓不僅零片酬出演此片,兼職製片人的工作,最後還四處找錢將《小荷》帶到了威尼斯電影節。

這事傳出去之後,圈裡一度流傳著“要拍文藝片,就找譚老師(譚卓)”的說法。

譚卓在文藝片界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對於這樣一個多年深耕小眾文藝片領域的人,要想其突然爆火起來,確實太難了。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個女人怎麼還不火?

《小荷》劇照

譚卓沒有大火的第三宗罪:想做“演員”而不是“明星”。

恣意灑脫的個性,並不意味著譚卓對演戲呈現出了“無所謂”的態度。

相反,她是一個對自己要求頗高,對演戲死磕到底的人。

由她出演的每一個角色,哪怕不是主角,也都能恰如其分地展現人物的光彩。

《追兇者也》中,她飾演了一名風塵女子,將其貪錢造作,但是也懂得真情可貴的形象呈現得十分到位。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個女人怎麼還不火?

《暴裂無聲》中,譚卓飾演一位失去了兒子的村婦。

從剛丟孩子的倉皇無措,到深夜痛哭,再到使用迷信手段,這一變化過程被譚卓層層遞進的演技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而片中的幾場哭戲也極富感染力,直抵觀眾內心。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個女人怎麼還不火?

到了《藥神》裡,譚卓同樣貢獻了可圈可點的演技。

酒吧裡的微笑,隱約透露著淚光,那是她堅硬外殼下包裹的脆弱和敏感。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個女人怎麼還不火?

回到家中,面對程勇自覺寬衣解帶,那是被工作環境鍛煉出來的懂事兒和識時務。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個女人怎麼還不火?

毫不誇張地說,譚卓的這幾場場戲,成為了《藥神》裡讓人印象深刻的高光時刻之一。

當然,這樣的演技也不是與生俱來的。

譚卓對角色的打磨和死磕精神,在圈裡有口皆碑——

拍《西小河的夏天》,譚卓飾演一名越劇演員。為了讓自己的角色更有說服力,她特意跟專業老師學習越劇唱法和身段,一舉一動都有模有樣。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個女人怎麼還不火?

拍《藥神》,譚卓飾演一名鋼管舞女郎。

為了片中驚鴻一瞥的20秒,她在進組前苦練了兩個月。

最後練到腳骨折、膝蓋受傷,甚至在腳踝處留下了後遺症。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個女人怎麼還不火?

所有的一切努力,都源於她對自己的定位——不是“明星”,而是“演員”

她將自己的熱情都奉獻給了每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而非放在如何讓自己變得更紅上面。

這些年來,譚卓幾乎沒有八卦緋聞,也不搞炒作。

可以看出,“火”既不是她嚮往的生活方式,也不是她追求的人生目標。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個女人怎麼還不火?

可以預見,《藥神》上映之後,譚卓這個名字勢必將被更多的觀眾知曉。

但是距離人氣爆棚的“大火”,肯定還要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不過,這並不妨礙她在演技上不斷打磨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女演員。

期望“不火”的譚卓,能為觀眾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