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玉米價格,市場需求槓桿挑起大梁

玉米價格,市場需求槓桿挑起大梁

點擊上方“種子天下” 可以訂閱!

玉米价格,市场需求杠杆挑起大梁

目前新糧上市在即,國家儲備玉米拍賣出現成交價、成交量兩旺的局面。自2016年玉米收儲制度由國家臨儲託市收購改為市場化收購+生產者補貼,玉米價格由市場供需這個槓桿來決定。本年度國內玉米供應量不及需求量,市場價格走高順理成章。

收儲政策:始於2008終於2016

玉米的臨儲最低價收購政策始於2008年,國家出臺政策的主要目標是保障農民的種植收益以及糧食的穩定供應。

玉米价格,市场需求杠杆挑起大梁

從種植面積的刺激來看,託市收購政策起到了穩定糧食供應的效果。全國玉米麵積從2008年的2986萬公頃增加到2015年的3182萬公頃,逐年上升。主產省黑龍江面積從2008年的359萬公頃增加到2015年的582萬公頃 ,增幅達62%。

玉米价格,市场需求杠杆挑起大梁

由於託市政策,國內玉米價格水漲船高,很多企業轉而選擇能量類的替代品諸如高粱、大麥、DDGS等,使得國內玉米庫存逐年累積。一方面是消費的萎縮,另一方面是大量玉米流入國儲。2015年,臨儲玉米收購量1.25億噸,對應產量佔比在50%左右,15/16年度的國儲總庫存高達2.36億噸,庫存消費比也創出新高106%。

2016年,國家在內蒙古和東北三省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原則,將以往的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玉米價格由市場形成,供求關係靠市場調節,生產者隨行就市出售玉米,鼓勵各類市場主體自主入市收購。玉米收購由以往的中儲糧代表國家實施臨時收儲為主,變為多元化市場主體自主入市收購,國家不再進行臨時收儲玉米價格開始走向市場化。

拋儲銷售:降價銷售輔以深加工補貼

拋儲銷售方面,2016年以前,國儲庫存的拋售主要以順價銷售為主,即以拋儲批次玉米當年的收購價作為底價,外加出庫費和升貼水。一般採用三種方式,即臨儲東北地區拍賣、跨省移庫和定向銷售。定向銷售主要是下游玉米深加工企業如澱粉、燃料乙醇等。

2016年之後,國家臨儲收購政策取消,臨儲拋儲不再堅持順價銷售,臨儲開始降價去庫存。主要方式包括央儲輪出如中儲糧包乾銷售、臨儲拍賣、定向銷售等。

同時,各地也頻出關於玉米下游深加工的補貼政策,加快陳化玉米的出庫。2016年東北三省一區先後公佈玉米深加工補貼細則,對區域內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或年加工能力達10萬噸及以上的生產澱粉類或酒精類玉米深加工企業,採購消耗省內2016年新產玉米給予不同程度的補貼,具體為內蒙古自治區200元/噸、黑龍江300元/噸、吉林省200元/噸、遼寧省100元/噸;

自2016年9月1日起,將玉米澱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產品的增值稅出口退稅率恢復至13%;

2017年東北三省一區對規模以上玉米深加工企業在規定期限內收購加工2016年新產玉米給予補貼,黑龍江省為300元/噸,內蒙古和吉林為200元/噸,遼寧為100元/噸;

2018年3月,吉林省公佈了飼料及深加工企業收購2017年產玉米給予補貼的政策,吉林省納入補貼範圍的玉米深加工企業和配合飼料企業,實際收購加工消耗的2017年省內新產玉米每噸給予100元/噸收購補貼。補貼時間為2018年3月15日至4月30日期間收購入庫,且6月30日前加工完成。

國內玉米價格波瀾起伏

玉米价格,市场需求杠杆挑起大梁

2010年以前,國內玉米市場價格普遍還是隻有8毛每斤左右,隨後的幾年時間瘋長,到了2014年前後,甚至達到了1.2元每斤的高價。好景不長,2015年開始,國內玉米價格逐漸出現了頹勢,市場價格從最高時的1.3元每斤直接跌落至0.7元每斤!從2017年開始,國內玉米價格復甦,局部地區甚至時隔多年再度出現1元一斤的玉米市場價格。

玉米价格,市场需求杠杆挑起大梁

在2008年至2015年這段時間裡,我國的玉米價格受到玉米收儲價格標準逐年提升的影響。

玉米价格,市场需求杠杆挑起大梁

縱觀國內玉米供需市場,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態勢,具體體現為:

1、本年度新產玉米供應量不及去年。

2、待拍賣結束,臨儲玉米拍賣成交量或將達到9500萬噸以上,臨儲玉米庫存量大大減少,只有1億噸左右。

3、本年度國內玉米消費量大大增加,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的2.6億噸。

本年度國內玉米供應量不及需求量,市場價格走高順理成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