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古代女子有高跟鞋一說嗎?

黑妹李麗霞


有啊。《延禧攻略》剛剛收官,《如懿傳》又刷屏朋友圈,今年的清宮劇真是火得一塌糊塗,出門不跟人聊幾句清宮劇,好像有失自己現代人的身份。

不光劇火了,還帶火了一波服裝道具,娘娘的衣著服飾分分鐘成了爆款,就連她們腳底下穿的“高跟鞋”也博了一波關注度,話說這種式樣的鞋子,可是清宮劇中出境率最高的道具了,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清代女子腳上穿的“恨天高”究竟有什麼特別?

高跟鞋可不止一種!

細心的網友可能發現了,前一陣收官的《延禧攻略》裡,常常在清宮劇裡出現的“花盆底鞋”變成了一種類似元寶的厚底鞋。

其實在清朝,娘娘們穿著的高跟鞋可不止有花盆底鞋這一種,依木底形狀可以分為“花盆底鞋”、“元寶底鞋”和“高底鞋”,依照尖紋樣可分為“雲頭鞋”、“鳳頭鞋”等種類,任娘娘們隨意挑選!

最高的花盆底鞋竟然有25釐米?

這些宮廷高跟鞋的跟高一般在5~10釐米左右,有的可達14~16釐米,最高的竟然可達25釐米,難以想象穿著25cm的高跟鞋,還要在宮中優雅得體的走路,娘娘們都是很skr了!還記得當年的小燕子穿著它學走路的樣子麼?

顏值是真的高!

花盆底鞋除了高度讓人瞠目結舌之外,顏值高才是它的另一大“必殺技”,畢竟皇宮裡的貴族穿的鞋子那必須彰顯皇家貴氣。

花盆底鞋鞋子的木根鑲嵌在鞋底中間,整個木根用白細布包裹,也有外裱白綾或塗白粉,俗稱“粉底”!

鞋幫上還飾以蟬蝶等刺繡紋飾或裝飾片,木根不著地的地方也常用刺繡還串珠加以裝飾,精緻到骨子裡!

滿族女人為什麼穿“高跟鞋?

為了美啊!滿族的婦女喜愛穿旗袍,穿起花盆底鞋來可以使旗袍不拖地,走起路來婀娜多姿!

從唐代開始以三寸金蓮為美,滿族女子沒有裹腳的習俗,這樣寬大的下襬就可以遮住了穿上花盆底鞋的大腳掌了!真心不容易。

早期滿族生活在寒冷的東北地區,厚底鞋可以避免寒氣從腳底快速上升到腳部,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美貌與實用兼備!

想不到吧,這樣的高跟鞋周朝就有了!

是不是以為這樣的高跟鞋出現在清朝?其實據相關史料記載,在周朝就已經有了圓頭高底的鞋子!想不到吧,古人才是走在時尚的尖端。

唐宋時期宋代書法家米芾在《唐文德皇后遺履圖》的記載,“以丹羽織成,前後金葉裁雲飾,長尺,底向上三寸許”,大意是說唐代長孫皇后的鞋子高三寸多,下底窄小。

△女俑腳下的翹高跟

明清時期,裹腳之風盛行,漢族女子多以弓鞋為主。後來就有了滿族發明的“旗鞋”。

想想這些娘娘們成天穿著花盆底鞋,走在深宮之中,加之一生氣動不動還要抬起“高跟鞋”踹人,可以說是很累了。

不光是她們,現在的女孩子也經常是穿著高跟鞋,穿太久了也很傷腳。是時候穿一雙舒適的好鞋呵護自己的腳了!


內容來自東家匠人善行良品的分享。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選!

東家APP


當然有,高跟鞋並不是現代的人發明專利,從有各種皮質鞋、靴、木屐、布鞋開始,高跟鞋酒存在。

女子和男子都會有高跟鞋,男子的高跟鞋,最出名的是謝公屐,這就是一種高跟鞋,為了上下山方便,有個木跟可以隨意拆裝在腳掌和腳跟部位。很多木屐都是高跟鞋的意思。木屐對於平民百姓來說,價格實惠,雨天還能防滑,防止泥濘路面。男女均會穿著。


古代有兩種高跟鞋

古代高跟鞋主要有2種形式,一是前後跟都是一樣厚的。江西出土的明朝益宣王王妃墓,既有這樣的高跟鞋。

另一種是後跟加高的,就跟今天的女士高跟鞋一樣。三寸金蓮的高跟鞋非常多。也是明朝時期,在北京定陵出土。長300px的金蓮,鞋跟112.5px。


這個高度是現代女士鞋跟的標準中跟鞋,很舒服,不會因為太低而起不到抬身高的作用,也不會太高走路傷腳,腳弓勞累。三寸金蓮們穿的鞋,很多都是帶一點高跟的。可能是纏足之後,有點坡跟的鞋會舒服一些。


內增高和外增高

另外就是內高跟,和外高跟了。不要以為內增高是現代人想象力的成果。這是很早之前就的。

內增高的古代女鞋,把香樟木削成後跟直接放在鞋子,外高跟鞋是木跟在外,包裹上布然後做鞋底。

清朝滿族人穿的基本都是高跟鞋,“船底鞋”、“花盆鞋”、“馬蹄鞋”、樣子略有區別,都是前後跟一樣厚的那種高跟鞋。(歡迎使用“豆包酷訊”閱讀資訊)


(北京民俗版權作品)近知北京風物,遠播四海民俗

“北京民俗”專注民俗文化


北京民俗


唐宋時期也有“高跟鞋”。宋代書法家米芾在《唐文德皇后遺履圖》的跋中記述,唐代長孫皇后的鞋子“以丹羽織成,前後金葉裁雲飾,長尺,底向上三寸許。” 這種“高跟鞋”底高三寸多,下底窄小,時人給這樣的鞋子起了個很詩意的名字叫“晚下”,寓意為,鞋子的底是慢慢落下的,高而危。

  這種鞋子適合“婦人短者著之”,在宮廷貴婦、大家閨秀中很風行。——如今流行的女式坡跟鞋,類似於這種叫“晚下”的高底鞋,腳底如同踩了塊磚頭,讓人視覺有沉重之感。但是,女性因此“增高”近10釐米。而那些不是高底的鞋子,當時統稱為“遠遊履”,相當於運動鞋。

  中國古代禮教講究婦女的衣裙要曳地,但這不是為了漂亮,意在防“走光”。在封建專制嚴重的明朝,婦人的衣裙是要把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包住,最好又不妨礙走路,於是,“衣曳地則覆履,惟見底,故底高。”可見,明朝女性鞋子的底高,不僅僅是為了增高炫美。



據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周朝女子穿的禮履就是圓頭高底的鞋子。

有詩描繪了梁代女性穿高跟鞋的情形:“履高疑上砌,裾開特畏風。”可見高跟鞋之高,不然為何還沒抬腳,就像上了一個臺階呢?


唐宋時期,《唐文德皇后遺履圖》中記載長孫皇后的鞋子:“以丹羽織成,前後金葉裁雲飾,長尺,底向上三寸許。”

這種鞋子在當時的皇宮貴族之間頗為流行,這個鞋子有點類似於現在的女式坡跟鞋腳底如同踩了塊磚頭,讓人視覺有沉重之感。

清朝劉廷璣在《弓足》一文中敘述:“自纏足之後,女子所穿有弓鞋、繡鞋、鳳頭鞋,而於鞋之後跟,鏟木圓小墊高,名曰高底。令足尖自高而下著地,愈顯弓小。”這種“高底”較之前朝的“高底”更接近於現代的“高跟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