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魏徵出了一條妙計,可惜李建成沒聽,要是聽了,死的就是李世民

俗話說,成王敗寇,歷史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唐朝建立之初,李淵認定的太子是李建成。但是最終坐上皇位的卻是李世民。因此千百年來,人們對李建成這個本來可以當上皇帝的人很少提起。其實假如當初李建成聽了魏徵的建議,或許結果完全不同。

魏徵出了一條妙計,可惜李建成沒聽,要是聽了,死的就是李世民

在很多電視劇,和小說當中,李建成都是一個負面人物形象。他不學無術,貪圖享樂,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且生性殘忍。在建立唐朝的過程中,也沒有什麼實際過功勞。但是,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真的是這樣嗎?

李淵雖然不如自己的兒子李世民有才華,但是能在隋朝身居高位,還能建立一個王朝,也絕對不是庸才。他有自己的判斷力,他之所以立李建成為太子,絕對不是出於偏心。他不會拿整個江山開玩笑。李建成能夠當上太子是因為他有那個能力,絕對不是像電視劇中寫的那樣。

魏徵出了一條妙計,可惜李建成沒聽,要是聽了,死的就是李世民

隋朝的時候,李淵是太原留守。在起兵之前,李淵讓李建成在河東招募人才。甚至李建成怕招募上來的士兵沒有經過訓練能力不夠,還特意立下軍法,將他們訓練的整齊有素。而且身先士卒,以身作則,與士兵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因此李淵才能起義成功。

魏徵出了一條妙計,可惜李建成沒聽,要是聽了,死的就是李世民

除此之外,李建成除了幫助李淵處理政事之外,也在很多戰鬥中指揮得當,立下了戰功。唐朝後來的很多賢士都是李建成招募上來的,只不過有很多被李世民拉攏過去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才就是魏徵。

魏徵在李世民登基前是忠於太子李建成的。魏徵見李世民勢力越來越大,風頭漸漸蓋過了太子,野心昭然若揭。於是魏徵建議李建成:應該趁著李世民還沒有真正成氣候,將他除去,就算是念在手足之情,不忍心殺他,也不能繼續讓他在長安待下去了。

魏徵出了一條妙計,可惜李建成沒聽,要是聽了,死的就是李世民

但是李建成沒有聽。等李建成真正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的時候,已經晚了,李世民已經很難除去。還沒有等到李建成想辦法除去李世民。李世民就已經發動了政變,在玄武門將他殺死了。

魏徵出了一條妙計,可惜李建成沒聽,要是聽了,死的就是李世民

假如李建成採納了魏徵的建議,就沒有後來的唐太宗李世民,登上皇位的將會是他這個名正言順的太子李建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