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 保險退保,這4件事你必須要知道!

月初的時候銀保監會發布了新的風險提示,說是最近個別保險銷售以回饋老客戶、補償收益或保單升級等為由,誘導消費者退保,改投保其他保險產品,讓大家注意。

其實這個套路已經不新鮮了,像是之前的銀行保險,以及一些投保年限較短的分紅險、萬能險等,都走過這個套路。

要是退掉不太好的產品,而重新投保性價比更高、保障更充足的產品也沒啥不好,但在退保這件事上,有4件事你必須要知道,不然很可能退了之後會讓你得不償失。

保險退保,這4件事你必須要知道!

1 本金損失

保險未滿期退保,只能退回退保當年的保單現金價值,若是分紅險,則在此基礎上退回已經產生的分紅。

一般來說,保險保障期越長,前幾年的現金價值就越低,越早退保,拿回的退保金額越少。像是香港的分紅險,頭三年的現金價值基本為0,退保的話那是很可能一分錢也拿不到的。

2 重新計算等待期

保險並不是生效後出險就能拿到約定保額的,而是要先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期。

等待期內出險,保險公司不承擔相應的理賠責任,要麼退回保費,要麼退回現金價值。只有在等待期後出險,才能按照約定,拿到相應的保額理賠。

退保後換投其他產品,則又要經歷新產品的等待期,萬一此時出險就拿不到理賠金,比較吃虧。

所以菜保建議大家,如果真要退保,最好先買了新產品,度過等待期後再退,避免出現保障空窗期。

3 年紀越大保費越貴

更換產品的話,我們都希望能換到更好的產品,比如說保障內容更純粹,同等保額情況下保費更便宜等。

可實際上呢,保費的高低除了產品本身的費率之外,還會受性別、年齡等因素的影響,年紀越大,保費越貴。

如果我們更換的產品,在保障方面的條件與舊產品並無太大區別,總保費卻高過舊產品的話,那退保換投的意義就不大了。

4 投保或有限制

我之前跟大家說過,涉及到健康類的保險,投保時需要填寫健康告知。特別是重疾險、醫療險這些疾病相關的保障,保險公司的健康門檻把關就更加嚴格了。

換投新產品時,消費者本身的健康變化很可能會因為新產品的健康限制,而不得不以加費、除外投保等情況投保新產品,最慘的,還有可能會被拒保。

比如某君患甲狀腺結節,如其甲狀腺結節TI分級在3級以內,則投保重疾險時,會被要求除外投保,就是甲狀腺相關的重疾不保,其他部位的重疾可保;如其甲狀結節TI分級超過3級,則會被拒保。

被除外投保還算好了,至少別的重疾有的賠,萬一被拒保,那在退保了舊產品的情況下,被保人就沒有任何保障了。

想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可以在退保前先對照下新產品的健康告知,確定自己的健康狀況是否能夠正常投保,要是會被拒保的話,建議還是別退了。

退保雖然簡單,可這裡面的門道還得摸清楚,否則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給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