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整套的茶具有哪些?都有什麼用處?

綠豆芽


大家好,我是頭綠身不綠的“綠豆芽”。致力於將好玩、有用、能看的常識、知識、好物分享給大家。

俗話說的好“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一套完整精緻的器具不僅實用,也使品茶活動更具美感。茶聖陸羽在《茶經》中便列舉和設計了用於烹茶和品茶的二十多種器具。

好的茶具需要實用與美觀並存,備水、理茶、置茶、品茗、潔淨,每一個步驟均有相對應的精緻器具。這些器具是茶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僅技藝高超,同時也蘊含著深刻的思想文化和禮儀。

備水器:

1、煮水壺:

用來燒水的茶壺,這個無需多言,古時的器具通常為陶製,坐落在爐碳上加溫,保溫性良好。現在則多為不鏽鋼等金屬類茶壺,有些最外層會加一層保溫材質,這類水壺升溫快。

2、茗爐:

茗爐指的是水壺下方用來加熱的爐子,現在通常為表演茶藝時需要。茗爐是用陶土製成,費時費力,但是卻尤為精緻有趣。現代都是使用電熱水壺,方便速度快。

3、暖水瓶:

暖水瓶自然是保存熱水的用途,也叫保溫瓶,儲存熱水輔助泡茶,通常為茶葉一泡後剩下的熱水,熱水儲存後用於二泡、三泡,起到預熱水壺,加快熱水速度的作用。

4、水注:

水注是品茶時用來注水的器具,也稱為“茶瓶”或“湯提點”。外形壺嘴細長,壺身較長,也可盛放冷水作為備用,注入煮水壺加熱;也可乘放開水,用來沖洗茶具,提升茶具溫度。

水注在古時常用與點湯分茶,楊萬里在《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詩中說道:“分茶何似煮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水注的使用,給品茶的各個環節提供了便捷。

5、水方:

水方是用來儲存生水的器具。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記載:“水方以稠木、槐、楸、梓等合之,其裡並外縫漆之,受一斗。”相當於現代的飲水機,不過精緻許多罷了。

理茶器:

1、茶夾:

茶夾也叫作茶筷,用於將茶壺中的茶渣夾出和衝燙茶具,用茶夾夾著茶具,防止在衝燙時被燙傷,也比較衛生。明代李贄的《茶夾銘》中寫道:“我老無朋, 朝夕唯.....夙興夜寐,我與子終始”。茶夾也是有文化的意蘊在其中的。

2、茶漿:

用於刮掉茶湯表面茶沫的用具,茶漿的後端用於疏通壺嘴。茶葉的第一次沖泡表面必定會出現泡沫,此時用茶漿颳去,使茶湯更為美觀通透,動作也更為高雅,用嘴直接吹或者倒掉少許茶湯,不雅觀也較為浪費。

茶針:

茶針外形與針相似,細長堅韌光滑,通常以竹、木材料製作而成。主要用途為疏通壺內的過濾網,疏通茶嘴和茶盤的出水孔。

3、茶刀:

緊壓茶的分離需要用到茶刀,用茶刀將茶磚、茶餅撬一小塊下來,手法輕重要適當,不可將茶葉弄的過碎,用茶刀適度按壓茶葉,有利於茶香發散,激發茶韻。

置茶器:

1、茶翁:

茶翁就是存儲幹茶的容器,通常為陶製,入口小而瓶肚大,要求密封性要好,防潮。茶翁底部可以先行放入乾燥劑等,隨後放入茶葉,可以大大延長茶葉的儲存時間。

2、茶罐:

與茶翁用處上大致相同,都是儲存茶葉的容器。不同之處在於容量多少,茶罐分為茶樣罐和儲茶罐兩種。茶樣罐為泡茶時檯面上用於裝幹茶的容器,較小,只能儲存幹茶30至50克,由於要上臺面,自然比較精緻。儲茶罐一般可以儲存250克至500克幹茶,多為紙、金屬材料製作,也有瓷罐。

3、茶匙:

茶匙是一種特殊的勺子,柄長、頭圓、口淺。主要用於將幹茶從茶罐中取出和清理茶渣。木或竹製材料製成。

茶則:

多為主制,用於分離茶葉。將竹竿切開,利用竹子內部的空隙分離茶葉。

4、茶荷:

用於觀看鑑賞幹茶的器具,均為陶製。將幹茶置入茶荷,傳遞給客人觀賞,觀賞後用茶匙將幹茶置入壺中。茶荷的使用可以增加情趣和觀賞性。

5、茶漏:

茶漏也叫作茶鬥,外形為圓形的漏斗狀。主要用於將幹茶置入茶壺中,防止幹茶漏出。

6、茶海:

也叫作茶盅或公道杯,外形與茶壺相似,不過沒有蓋子。主要用於分離茶葉茶湯,盛放沖泡好的茶湯,將茶湯分倒至客人的茶杯中。這樣可以使茶湯的濃度均勻,並二次過濾茶渣,茶末。

7、品茗杯:

品茗杯就是用來直接喝茶的茶杯,多數為陶瓷所制,十分精緻。

8、聞香杯:

用途便是用來聞茶香,聞香杯高而細長,便於聚香、存香,將茶湯倒入聞香杯,然後將品茗杯倒扣在聞香杯上方,將兩杯同時抓緊,快速旋轉,將聞香杯中的茶湯轉入品茗杯中,隨後便可細聞聞香杯內茶湯留存的茶香。

9、杯託:

杯託是品茗杯的配套小碟,用以託墊品茗杯,最好與品茗杯配套,體現協調之美。

10、小茶壺:

小茶壺要比沖泡所用的大茶壺小的多,適合獨酌。小巧而精緻。創始於明朝,做工十分精細,需要用茶湯進行澆灌滋養。

11、蓋碗:

蓋碗由蓋、碗、託三部分組成,風格清雅樸素,十分講究,在古代是一種有身份的象徵。碗蓋可以防塵、保溫、聞香,也可以颳去茶沫,一物多用。

蓋、碗、託配合在一起,符合“天、地、人”三才的文化意涵,包含人文關懷。

潔淨器:

1、茶船:

茶船形狀多變,有盤形、碗形,用來託放茶碗、茶壺。用熱水燙杯時,可用於盛水,注水滿而溢出時,也可避免弄溼桌面,茶船的材質眾多,木、竹、陶、金屬等均有。

2、茶盤:

用來盛放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茶食等器具,形狀可圓、可方、可扇形,顏色樣式多變,可以是單層,也可以是抽屜式或者嵌入式,夾層用於盛放廢水。茶盤的選材廣泛,木、陶、竹等均可。有了茶盤,也就規範了茶事的活動範圍,使得品茶活動可以在一個更為潔淨的環境中進行。

3、水盂:

茶具中的水盂與文房中的水盂用處可不同,文房的水盂用來盛放磨墨用的水,茶具中的水盂則是用來盛放廢水和茶渣。水盂的製作十分精美,樣式繁多。

4、茶巾:

茶巾自然是用於擦拭水漬的用處,要易吸水,通常用棉麻材料最為合適。茶巾也具有一定的裝飾性。

5、容則:

容則是用來擺放茶則、茶匙、茶夾等器具的容器,屬於潔淨器的一種。容則此名乃是取自“海納百川,有容則大”的意涵。容則形狀為筒狀,以木、竹材料為主,與茶匙、茶夾、茶針、茶漏、茶則一起被稱為“茶道六君子”。

我國傳承千年的茶文化,在近代的硝煙和貧困中被百般摧殘,真正的茶文化是什麼模樣,大部分人已經說不出個究竟。弘揚傳播中國茶文化,是門嶄新的學問,我們需要用現代的科學方法對茶文化進行梳理。承藝,希望與大家一同學習,將我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好茶,承藝希望與大家一同品鑑。

直接搜“承藝 茶葉”即可,望大家支持。承藝,不斷傳承創新,只做最好的茶。


綠豆芽


所謂茶具,是指與泡飲茶葉有關的專門器具。人類最初煮飲茶葉,都使用當時日常的飲食器具,沒有專用茶具。到了飲茶盛行以後,才發明了茶壺、茶杯、茶碗、茶盤等等茶具。

現代生活上常使用的葉形茶泡茶方式,其基本配備的用具可區分成下列四大類:

  主泡器:主要的泡茶用具,如壺、盅、杯、盤等。

  輔泡器:輔助泡茶的用具,如茶荷、茶巾、渣匙、茶拂等。

  備水器:提供泡茶用水器具,如煮水器、熱水瓶等。

  儲茶器:存放茶葉的罐子。

主泡器

  茶壺

  茶壺為主要的泡茶容器,一般以陶壺為主,此外尚有瓷壺、 石壺等。 上等的茶,強調的是色香味俱全,喉韻甘潤且耐泡;而一把好茶壺不僅外觀要美雅、質地要勻滑,最重要的是要實用。

 茶海

  又稱茶盅或公道杯。茶壺內之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後,茶湯倒至茶海,再分倒於各小茶杯內,以求茶湯濃度之均勻。亦可於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沒有專用的茶海時,也可以用茶壺充當。其大致功用為:盛放泡好之茶湯,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若。沉澱茶渣。

茶杯

  茶杯的種類、大小應有盡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來更流行邊喝茶邊聞茶香的聞香杯。根據茶壺的形狀、色擇,選擇適當的茶杯,搭配起來也頗具美感。為便於欣賞茶湯顏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內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淺色。對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適,「入口」順暢。

蓋碗

  或稱蓋杯,分為茶碗、碗蓋、託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於碗內,沖水約150 度C,加蓋五~六分鐘後飲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衝一次。

茶盤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它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鏽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輔泡器和其它器具

茶則

 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為竹製。

 茶漏

 茶漏則於置茶時 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茶匙

 又稱「茶扒 」,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茶荷

 茶荷的功用與茶則、茶漏類似,皆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主要有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沒有茶荷時可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使用之。

 茶挾

 又稱「茶筷 」,茶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茶巾

 又稱為「茶布 」,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幹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 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茶針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

煮水器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目前較常見者為酒精燈及電壺 ,此外尚有用瓦斯爐及電子開水機,我用電爐和陶壺。

茶葉罐

  儲存茶葉的罐子,必須無雜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馬口鐵、不鏽鋼、錫合金及陶瓷...等。


伴盞2019


茶席用具,常見的包括主泡器(茶壺、蓋碗)、品茗杯、公道杯、茶匙、茶荷、茶針、茶巾等。

蓋碗

蓋碗上配蓋、下配茶托,茶托隔熱便於持飲。品飲時,揭開碗蓋,先嗅其蓋,聞茶香。飲用時,可持碗蓋撩撥漂浮茶湯之上的茶梗、茶葉和泡沫。

品茗杯

用於品茶和觀賞茶色的專用杯。

茶荷

泡茶用具,具有漏斗和簡單度量作用,並向客人展示茶葉種類和品質。

公道杯

用來分茶。

水盂

用於泡茶時廢水的收集。

過濾網和濾網架

用來過濾茶渣。

茶則

用來量取茶葉,從茶罐中取出茶葉放進茶荷。

茶巾

泡茶時的輔助工具,主要用於保持泡茶臺的清潔。

茶針

用來撬緊壓茶(如沱茶、餅茶,較為緊結,不易拆散)。


懂茶帝


一套完整的茶具,都包括哪些組成部分?小編下面就帶大家來說道說道

基礎茶具

茶壺/蓋碗:用於泡茶

茶壺材質多為瓷質,紫砂或者玻璃。紫砂壺具有透氣性好、保溫性能好、吸附茶汁等特點,常用於沖泡烏龍茶、普洱茶等。

蓋碗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又稱三才碗、三才杯。蓋碗具有便捷、不吸味、散熱快、實用、高雅而優美等優點,適用性較廣

公道杯:用於均勻茶湯、分茶

公道杯又稱茶海或茶盅,是用來分茶的器具,用茶葉沖泡完畢以後,可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中勻茶,使茶湯均勻,然後平均分給客人,這樣就可以使每杯茶的濃度均勻,體現出一種平等。

品茗杯:用於喝茶,杯子較矮。

品茗杯主要是用來品飲茶湯,材質多樣,涵蓋紫砂、瓷質、玻璃等。

聞香杯:用於聞茶香,杯子較高。

聞香杯比品茗杯細長,多於品茗杯搭配使用,一般用於沖泡烏龍茶時使用。雙手掌心夾住聞香杯,靠近鼻孔,邊搓動邊聞香。

茶盤:用於盛放茶具、排水。

茶盤又稱茶船,是盛放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等的淺底器皿。材質廣泛,款式多樣,常見的有金屬、竹木、陶土等材質。

茶葉罐:用於儲存茶葉。

茶葉罐的主要作用是為了避免茶葉變質,茶香揮發等。從質地上來說,一般有鐵質、錫質、陶瓷等。

茶巾:用於清理茶桌

茶巾主要用來擦拭茶具上的水漬、茶漬和桌面上的茶水。常用麻、棉等纖維製造而成。

煮水器具

煮水壺

一組得心應手的燒水器,可以帶給茶人茶湯無限的靈感。所謂的“茶室四寶”中的玉書煨即是煮水壺。現在一般的茶藝館,多用宜興出的紫砂壺;也有用鐵壺的,鐵壺古樸、耐看,煮出的水為軟水,口感較圓潤、甘甜,用來沖泡茶品,可有效提升口感,不過鐵壺提起來相當沉重;銀壺煮的水,味道軟甜,壺也不重,只是價格比較高。

煮水爐

炭爐:適用於大部分材質的壺,煮水活性好,但使用起來不太方便。

電磁爐:適用於鐵壺,不適用於玻璃壺、陶壺。

電陶爐:適用於大部分材質的壺,鐵壺、玻璃壺、陶壺等都可以加熱,煮水水質好,且有利於煮水壺的保養。

茶道六君子

茶道六君子是功夫茶藝裡的輔助工具,材質通常為竹木或金屬。“六君子”一般為六件,但茶刮和茶針有時候會製成一頭平一頭尖的結合體,則為五件。

茶筒:用於收納道具。

茶漏:壺口較小的時候,可以放到壺口上起到一個漏斗的作用。

茶夾:用於夾杯子等。

茶則:用於從茶罐或包裝袋裡取茶葉。

茶針:用於通壺嘴或撥茶葉。

茶刮:用於撥茶葉、清理茶壺。

其他小道具

茶荷

用於盛放待泡幹茶的器具,用於置茶,還可以用來賞茶。茶荷的形狀以有引口的半球形為主,質地多為瓷質。

壺承

壺承本來的功用是為了保證席面的整潔乾爽,承接淋壺的熱水。淋壺的目的是為壺加溫,以泡出茶的精美真味,需要高溫沖泡的茶葉,才用得上淋壺

養壺筆

用於養壺、養茶寵、清理茶盤。

杯託

用來放置品茗杯、聞香杯等。目的是為了防止杯裡或杯底的茶湯濺溼潤茶桌,同時使用杯託給客人奉茶,顯得更衛生。

茶刀

用於撬茶餅。結構包括帶有刀柄的刀體及刀鞘,利用刀體前端的尖刃可順利的插入茶餅內,以此沿被切軌跡重複上述方法,這時只要輕加很小外力,即可實現茶餅部分的分離。

蓋置

蓋置的功用是保持壺蓋的清潔,並防止蓋上的水滴在桌上,所以蓋置要有集水功能。支撐式蓋置是筒狀物,只能支撐住蓋子的中心部位,因此蓋子也要設計成有集水的功能,使蓋上的水集到中心再滴到筒內蓄積。高度以略高於杯為宜。亦可用直筒杯代之,託墊式蓋置可用各種盤子或用各式杯託。

水方

水方又稱水盂,納汙,用於傾置溫壺清杯後的水和沖泡完的渣葉。水方的選擇,要依自己在泡茶時的空間來決定,選擇適當的大小,才不會佔去太多的空間,影響到泡茶時的動作。

裝飾道具

茶席:材質、形態多樣,功能類似於桌布,也叫桌旗

茶寵:茶桌上的小擺件

香爐:用於焚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