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百度是否能借助自動駕駛技術重回互聯網第一梯隊?

破爛酥皮


首先百度決心足夠大,百度的阿波羅計劃是百度的戰略中心之一,它也是挖來高科技著名技術與管理雙料能手、現任百度總裁陸奇的工作重心所在。

技術、人才、資金全向這一計劃傾斜。

其次,汽車市場足夠大,汽車行業是影響人類生活最全面的產業。它目前還被視為,人工智能應用最大的市場。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這類很具氣勢的話:

“智能駕駛是百度要打造的下一個最大的業務,是百度的未來。”

“人工智能的最高形式是機器人,機器人最高等級的是無人車。

100多年來,汽車行業誕生了上百家知名汽車企業,如今自動駕駛技術逐漸走向成熟,汽車產業的格局將重寫,百度現在做的是母盤,必將從中分一杯羹。

從目前獲得北京市首批試驗用臨時號牌,招攬舊部王勁的團隊加入阿波羅計劃等,可以看出百度的超強運作能力。

智能能手機在中國造就了華為、小米、OPPO、vivo四家知名且高市值的公司。一部手機平均價格是2000元人民幣,一部新車的平均價格至少能達到十幾萬人民幣。也就是說,以自動駕駛技術為核心的智能汽車行業將比智能手機想象空間大得多,它會是一個幾十萬億的市場。

當然,僅是決心大,市場大,還只處於理論上的可能。但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已佈局多年,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領先的自動駕駛領域的大拿。

2012年穀歌無人首次亮相,震驚科技界。兩年後百度與寶馬簽署合作協議,開始著手佈局自動化駕駛。

百度算較早涉足無人車項目,後還單獨成立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

2015年底,百度無人車就實現了城市道路、環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況下的全自動駕駛。

2016年9月,百度獲得在美國加州無人車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2017年4月,百度宣佈開放自動駕駛的阿波羅計劃。7月5日,百度總裁陸奇帶來了阿波羅計劃的1.0版本:計劃2018年年底開放特定區域高速和城市道路自動駕駛 。

計劃2019年年底公佈高速和城市道路自動駕駛Alpha版,最終在2020年之前實現高速和城市道路全路網自動駕駛。

可以確定的是,百度已經進入全球無人駕駛核心玩家圈,雖然這個圈子目前還是傳統車企的天下。

用百度總裁陸奇的話來說:“無人駕駛這個行業,技術的門檻非常高,但是對整個社會的影響,規模巨大,是非常適合讓百度這樣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公司,通過開放來賦能,打造新的生態。”

更重要的是,百度做的是一個開放平臺,是一個操作系統。如果這個開放的野心得以成功實現,越來越多的智能汽車加入該平臺,那百度公司的效率也好,影響力也好,目前將難以估量。

拿十年前谷歌的安卓系統做比較。當時iOS出來之後特別火,其他的手機廠商都很焦慮,因為都沒有自己的手機操作系統,就靠著安卓發展起來了。

今天,安卓手機的市場佔有率要比iOS要大很多。百度的無人駕駛Apollo(阿波羅)所處的環境類似。現在谷歌打造了Waymo系統,但它是不開放的,它的技術可能最領先,但Apollo的優勢是開放,是大家一起共建。

在2017年7月5日百度第一次發佈Apollo的時候,就有50家左右的合作伙伴決定加入,包括福特、戴姆勒這種國際級的汽車製造商,也包括博世、大陸之類一流的零部件廠商,包括NVIDIA、Intel,及國內眾多主流的汽車廠商。

眾人拾柴火焰高,百度只要把無人技術做成國內最牛,做成與谷歌相抗衡,它的未來潛力都將不可估量。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出“50家最聰明公司”,百度排名第二。IBM研究院一位人工智能專家曾說,百度是唯一被他們列入競爭列表的中國公司。

人工智能新時代,對比其他國內互聯網公司,百度積累了最多的人才,部署了最齊全的技術,重金押注了智能汽車這一新興產業。


財經作家邱恆明


但是,百度錯失的機會太多了。曾經的91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抱著一個流量的入口,卻沒有很好的發展。

百度在新媒體,沒有今日頭條做的好。如果有一天頭條做了搜索業務,百度的市場份額還剩下多少。只有百度自己知道。今後一段時間,將是超級app的天下。內容作業、用戶、廣告商本來是多贏的局面。但是,當你打開百度搜索,全是廣告。找不到自己有用的信息。所以內容分發,是今日頭條的天下。

還有就是,人工智能關鍵還是要普及,應用在生活的每一個方面,才能有收入。未來一段時間,人工智能的競爭壓力更大,百度能發拿出過硬的產品和軟件服務,提供給用戶。沒有產品,沒有應用。百度的人工智能永遠停留在實驗室。沒有意思。

不論是李彥宏乘坐自動駕駛汽車上五環收罰單,還是百度自動駕駛汽車在春晚上亮相港珠澳大橋,都表明百度在中國自動駕駛行業的領頭羊地位。去年,百度也一直擔當“大哥”職責,發佈Apollo開放平臺,面向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軟件平臺,幫助他們快速搭建自動駕駛系統。

Apollo開放平臺,到底有多大的價值後續才能展現出來。各家車企的加入,與其說是合作,到不如說都是來湊熱鬧的。產品落地才是王道。

百度的機會真的不多了,美圖、滴滴、企鵝、阿里、還有頭條。都在發展自己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各方面的條件都不是很完善。法律道路體系等等


未來說體育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羅超頻道”,獲得最新互聯網評論、乾貨和資訊。


有機會,不過需要時間。

首先,自動駕駛的價值已經不用說太多了,未來可以直接顛覆整個交通體系,不只是改變今天的汽車駕駛模式,而是改變整個交通產業,比如出租車,有了無人車,自然也不是現在這樣的,比如道路,有了無人車,應該也不會是今天這樣的。所以,自動駕駛未來一定會誕生千億美元甚至更大規模的企業。

其次,百度是中國最有實力的自動駕駛玩家,沒有之一。北京前兩天給自動駕駛企業頒發路測牌照,拿到號牌的只有一家企業,就是百度,一下拿了五張。為什麼是百度?

1、技術紮實,經歷了時間的考驗。

百度是國內最早開展自動駕駛業務的企業,早在2013年就開始在自動駕駛上佈局,2015年12月,在北京進行了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全自動駕駛測試,進而讓其自動駕駛戰略浮出水面。2016年9月拿到加州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是拿牌最早的中國企業,2016年11月在浙江烏鎮開展普通開放道路的自動駕駛汽車試運營。此外百度還投資了專注自動駕駛重要傳感器——激光雷達的明星公司Velodyne。不論是AI技術、高精地圖、車輛集成能力、路測數據、路測里程,百度的積累都很紮實,在全球也屬於領先地位。

2、發展穩健,安全第一不盲目激進。

中國也有不少自動駕駛創業公司,成立不久就面向公眾提供自動駕駛汽車試乘服務,比百度激進很多。而百度一直將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2013年到今天可以說是穩步推進。百度沒有像某些創業公司那樣推出噱頭十足的公開試乘,不是技術不行,而是遵守規則、穩中求進的策略。從Uber事故來看,自動駕駛這個事一定不能心急求快,而是要穩紮穩打,說白了,不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要對自動駕駛技術有所敬畏,不可盲目冒進。

3、中國自動駕駛領頭羊,在行業有號召力。

不論是李彥宏乘坐自動駕駛汽車上五環收罰單,還是百度自動駕駛汽車在春晚上亮相港珠澳大橋,都表明百度在中國自動駕駛行業的領頭羊地位。去年,百度也一直擔當“大哥”職責,發佈Apollo開放平臺,面向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軟件平臺,幫助他們快速搭建自動駕駛系統。

李彥宏在兩會多次提案都涉及自動駕駛汽車新規,他上五環收罰單也一定程度促進了相關部門加速自動駕駛規範的出臺。百度還積極參與標準制定,加入全國汽標委智能網聯分技術委員會並任副理事長單位,加入全國汽標委事故記錄裝置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測試分會安全測試標準工作組。第一批牌照被百度拿到可以說是情理之中。

而百度想要做的,就是自動駕駛的Android,給整個行業送水,就像谷歌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地位一樣,這意味著,百度可以分享到整個自動駕駛行業的價值。

當然,百度是否可能發展自己的無人車硬件,或者未來再從這個基礎上做出行服務呢?我覺得都有可能。但無人車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做成的,看看Uber撞人這事兒就知道了,我估計起碼還要5-10年時間。所以,外界還需要給李彥宏更多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