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80年代在蘭州上大學時吃過的鋼絲面現在還有生產嗎?

姨瑪樂治痛經


鋼絲面是西北特色麵食,主要食用地區是陝西甘肅,內蒙部分地區也有食用,因為麵條是用玉米麵製作而成,口感較硬所以取名為鋼絲面,看起來就像紅薯粉條。



七八十年代鋼絲面的流行程度不亞於現在的牛肉麵,麵條形狀就象陝西、隴東地區的餄餎面,鋼絲面承載著一代人的回憶。

蘭州市面上現在應該還有,但是已經很少見了,記得幾年前在五泉山住的時候,看見過五泉早市上有個九十歲的老頭推著加重自行車在售賣,早上賣不完的會推著車子挨家商鋪問著賣,每天都能賣完。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可以去早市看看。



鋼絲面最常見的吃法有兩種,一種是食用前將面先用水泡,然後蒸,蒸到半熟再泡,再蒸,這樣反覆蒸泡,直到面熟為止,拌上臊子、油潑辣椒、醋、蒜泥等。也可以拌上炒好的青椒土豆絲,或者其他炒菜,味道更棒。



另一種吃法是將鋼絲面在鍋裡煮好撈到碗裡,澆上臊子湯,再調上油潑辣子、醬油、醋等各種調料,撒上蔥花香菜,一碗香氣撲鼻的臊子鋼絲面就出鍋了,真的是美味至極,讓人慾罷不能。

玉米屬於粗糧,對人身體有益,做好的鋼絲面色澤金黃,營養豐富,香氣撲鼻,很適合老年人或血脂高的人食用。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好轉,物質逐漸豐富,生活上白麵充足,玉米麵等粗糧吃的人就漸漸減少,市場上也就很少見了,不過現在電商很發達,某寶上買啥的都有,可以上網看看,應該還是可以吃到的。



蘭山南


哈哈題主能說出“鋼絲”麵看樣子信息量不錯。

提起“鋼絲”面現在的年輕人知道的不多!鋼絲面也就是玉米麵做的,記得蘭州在哪個年代城市區都有糧油店是國營單位,壓麵條,蒸饅頭,有時還蒸菜飽子,蒸發糕也是玉米麵做的再就是做鋼絲面,先把玉米麵倒進大盆裡加開水拌勻再倒進壓面機中,壓面機壓出的鋼絲面還冒著蒸汽,燙燙的!當時就可以吃。等放涼可以做炒鋼絲面吃忒香忒好吃嗨不嗨。

轉眼30多年了!十分留戀簡簡單單的一碗鋼絲面。現在↗糧油店國營店沒有了,全部是個體戶經營,主要銷售米麵油。不過近幾天在菜市場看到過騎自行車🚲叫賣鋼絲面的,後座位上放著大號盆裝滿滿的鋼絲面,在菜市場來回走著叫賣,說真的買的人很少!象筆者吃鋼絲面伴隨長大,見到稀罕久違的“鋼絲面”也是無動於衷,並沒有買點品嚐憶當年!

各蔬菜水果市場裡留意一下會見到騎自行車🚲叫賣鋼絲面的,再遇見一定買點品味當年味道!


西岸39059526


有的!我前幾天才買過!現在蘭州年輕一輩很少有人知道這個面了!我也是因為母親是蘭州人,小時候老跟著母親吃!所以喜歡上的!可是這面現在的味道!真大不如前了!感覺包穀面中添加劑放太多!面不好吃了!


土星的葡萄汁


提起鋼絲面,對與我們這些五六十年代出身的老一代都是滿滿的回憶。記得小時候糧食匱乏的年代,鋼絲面都是好東西,姊妹幾個都搶著吃,能吃飽都不錯了。想當年鋼絲面是救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命的啊!


何大拿986


這是一個很暴露年齡的問題,鋼絲面不像前面幾個大神說的好吃,可以說很難吃,在糧食憑定量和糧票供應的時代,工人只靠定量的細糧是不能吃飽的,鋼絲面是粗糧,一斤細糧可以換兩斤粗糧,再加上鋼絲面不好消化抗餓,所以工廠食堂一般都會有鋼絲面,當時的吃法有涼拌或者在食堂打一份清水熬菜拌到一起,真的不好吃,就是為了填肚子。那時候肉、蛋、油等副食供應比糧食還緊張,吃粗糧沒有副食相佐是很難下嚥的。鋼絲面現在雖然市場還有買的,現在的人偶爾用來調劑口味不會把它當主食了。


好言5


五泉早市就賣的,但是裡面添加了東西,比以前的勁道,但我感覺沒有以前的香。


寧靜佳幽


鋼絲面就是玉米麵加工的麵條,外形似米粉,從顏色看又像意大利麵條,確實不太好吃,無論蒸完炒、蒸完澆滷、還是蒸完淋臊子湯均感粗糙,如回味辛酸生活,或改一下口味,可以嚐嚐。西固早市一賣米粉女老闆處,天天有鋼絲面可賣。

七十年代改變老三篇歌曲:原文是老三篇不但幹部要學戰士也要學,不愛吃鋼絲面的士兵改為鋼絲面不但戰士要吃,幹部也要吃。總之一句話供應不足、糧食定量,但鋼絲面時代好於瓜菜代時期。畢竟鋼絲面是主食,也是粗糧細做的典範。


糊塗御史2


有現在五泉早市上有賣。


木碟



武功文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