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孩子一年級,放學後要不要去託管班?

九鬥學生心理


這個因人而異,但是原則上,培養孩子的學習家長還是得多出力,特別是低年級的時候。我接觸過的學生有幾千人了,小學到高中都有。一個很明顯的表現就是,思維習慣對後期的學習影響太大了。


這裡涉及到一個美國很火的教育理念:成長型思維VS僵化性思維。一般地,只有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高年級的時候學習後勁才足。而什麼是成長型思維?如何培養成長型思維呢?


簡單來說,孩子相信自己有辦法可以克服困難,認為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有著積極樂觀的態度。這種品性不是簡單地講道理就可以擁有的,而是在平時的具體活動中不斷認識到才慢慢積累出來的。

而小孩子,一旦送到託管班,往往就容易喪失思考的機會。當然,這裡不是說託管班的壞話,而是託管班本身就有著自己的明確的定位:託管,負責作業。

其中,負責作業,就使得很多孩子沒有了思考的時間,變得過於依賴。因為如果在託管班做不完作業,家長也不會給託管班好臉色。所以託管的老師必然盡全力地讓孩子儘快完成作業。然而實際上,很多作業是需要孩子獨立思考的,缺少思考的孩子,會越來越不相信自己,越來越依賴別人。


當然,很多時候,家長可能也不會引導孩子,即便是在家讓孩子完成作業,也是會盡快地幫助孩子做完。甚至,家長還會遇到很多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這種情況下,託管班也可以給孩子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好處。特別是有些孩子到家之後,沒有學習的習慣,可能完成作業的過程非常漫長,惹得家裡一片混亂。


但是,最後我想說,如果家長有耐心,特別是有一定的輔導孩子的能力,最好還是利用一兩年的時間來幫助孩子建立好的學習習慣。這個習慣包括學習品格的塑造、學習習慣的培養等等。

我經常強調,相對於學習成績,低年級更重要的是培養品格和習慣。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被學校託著走,經常為了一兩分把孩子當成機器人在訓練。最後喪失掉了學習的熱情,剩下的只是順從與依賴,這是非常得不償失的。


孩子能否學得好,家庭環境和學校的環境都同等重要。家庭給孩子提供的溫暖和支持,是學校無法給予的,當然也是託管班無法給予的。但凡家長有能力,即便是辛苦一些,也要自己幫孩子度過最初的幾年,把孩子引上好學之路。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看你去不去託管班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方便家長還是孩子進步;

為了家長方便的,這是普遍情況,也是工作家庭情況的無奈,在此不做討論;

為了孩子進步考慮託班的,目前在一線城市很普遍,家長有時間、家裡有老人依舊會考慮,需要注意如下幾點:


一、最重要的一點,如果你沒有精力、耐心、方法、穩定四個方面的條件,和有計劃地做好一年級孩子最重要的“習慣”教育,那一定要找、找到合適的;如果你有這四方面的能力,或者有其中幾條,那就不要去,努力改變其他幾點,盡一切可能和孩子一起成長,這才是最好的;


二、前往別指望孩子的成績靠晚託機構,也別相信輔導作業,這都是個說法而已,優秀的晚託機構大部分能做好孩子的“習慣養成”工作,也能保質保量完成作業,至於學習成績和補習,這不是一般晚託顧得了的事,特殊孩子這是一定需要另外收費的,而且收費遠高過晚託;核心問題,態度問題靠父母、習慣問題可以靠機構,能力和成績不可能變的是靠孩子自己;


三、什麼樣的機構是靠譜的?

1. 以100%完成作業、訂正所有作業不帶回家的,全部完成老師下班的靠譜(老師為了長期快會適當指導教孩子),如果老師的收入與孩子成績掛鉤的就更好了,偶爾也會有告知答案的,但是基本方向更希望孩子會;


2. 留意觀察機構,對一年級的孩子最重要的是習慣、氛圍、環境,看同學們怎麼相處、怎麼吃飯、有無禮儀規範,不重視在生活中的點滴習慣培養責任心、專注力、妥協能力、唯作業論的一定不靠譜;一個有愛心、關注孩子綜合身心成長,對一二年級的孩子尤其重要;


3.另外一點,家長們完全不必把一二年級的成績看的太重,小學分水嶺是三年級,一二年級習慣養好了,會逐步上來,三年級以後發力,習慣不養好,一二年級成績再好,也只能吃老本;


4.最後一點供參考,不要過於在意價格,午晚託機構普遍低價靠量、很多虧本經營,一個有經驗的老師長期帶學生,保證質量的話最多5個;


5.題外話,為什麼學校老師一般均堅決反對家長去午晚託班,自然有午晚託行業良莠不齊的問題,一些優秀的老師對孩子盡心盡責、很瞭解孩子,接受不了晚託機構的簡單粗暴,事實上也有相當一部分老師,教了知識是我的責任,學不學得好、孩子表現怎樣、直接簡單粗暴甩鍋家長或校外,也是現實,只知道怎麼不行、不知道怎麼行;


教育以愛出發,有愛、負責任的學校和老師,有愛、以身作則的家長、有愛、有責任的社會,方能教出好的孩子,孩子的學習問題很多不在作業本身,今天的問題也是昨天造成的;


斑馬城堡教育


可以去。

1.託管班的孩子比較少,老師管的過來,可以幫助輔導寫作業。


2.有利於孩子在放學之後,到回家之前集中把家庭作業做完。

3.晚上回家以後,家長檢查作業,改正錯誤的地方就行了。


小童看世界親子版


  一年級孩子是否放學後去託管班,這要視情況而定,如果孩子在學校裡託管期間不能獨立寫作業,且學校也沒有安排輔導孩子寫作業,就需要有幾種考慮了。

  一是家長下班晚,且回到家後再輔導孩子寫作業,完成作業後已經很晚,導致孩子睡覺時間不足。這種情況是可以考慮去外面機構辦的託管班,可以讓孩子在託管班裡早早把作業完成,再回到家裡時,後面的生活節奏就一切進入正常狀態了。

  二是家長能正常下班回家,但是沒有能力去輔導一年級孩子寫作業。通過對很多一年級孩子家長的調查發現,確實有不少一年級孩子家長輔導不了孩子的課外作業。像這種情況放在託管班裡,由機構老師去輔導孩子學習,家長下班後順便把孩子接回家即可。

  三是家長到底想讓孩子在託管班學到什麼,或鍛鍊哪些能力。就目前大部分託管機構的主要工作性質來看,主要以保障孩子學習輔導和吃晚飯為主,有部分託管機構不管晚飯接回家後吃。因此,家長必須要搞清楚,你送孩子去外面的託管機構的目的。

  最後,從家庭教育角度來講,不管是在學校託管,還是在外面機構託管,都無法代替家庭教育職能,還是希望家長在下班到家後,安排好孩子的親子陪伴和各項教育內容。絕不能忽視父親教育和母親教育,否則,你不僅無法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品質,還不能讓孩子走向生活與學習的獨立。


寒石冷月


老師對你說,但凡有一點辦法,堅決不去託管班。理由如下:

第一,託管班不會注重習慣的培養。

其實我們自己都有經驗,小學階段從知識內容來說很淺,只要是智商正常,無論開始學的好壞,到最好人人都能掌握。可是習慣呢?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差的學生最終區分在於習慣。

我們要培養孩子回家不拖拉馬上做作業的習慣,做完作業認真檢查的習慣,每天覆習預習的習慣。這些託管班能管理到位嗎?

讓我來告訴你,託管班是怎麼做的。

孩子有不會的題目,不給孩子講清楚來龍去脈,直接告訴答案,孩子開心了,又哄的家長高興了,最後坑誰呢?



第二,孩子的壞行為都是模仿來的。

有的家長很納悶兒,為什麼我家孩子變壞了呢?

十有八九他是接觸了不好的孩子了。

託管班經常各年級的都有,什麼素質的孩子都有,難免會接觸到偷竊、罵人、打架的孩子,誰能確保孩子不會去模仿這樣的孩子的行為呢?畢竟,他還是個孩子,分不清對錯,但是模仿能力卻超強。



第三,爸媽輔導孩子的功課可以增進親子感情。

給孩子輔導作業,一定會傾注我們對孩子的關心、愛與關懷,別看孩子不說,但他感受的到,如果你不重視他,從小給他放到託管班,到了青春期還指望孩子特別聽你的話,那幾乎是不可能的,缺少愛的孩子往往不懂感恩。

但凡有辦法不要把孩子放到託管班,如果實在沒辦法,儘量做到少去幾次,回家多關心孩子。


石榴親子


作為一個老師,我建議如果能不送託班,儘量不要送去,理由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還比較小,剛離開家,缺乏安全感,如果放學了,讓他又去另外一個陌生的地方再待上兩個小時,孩子內心肯定是不願意的。

其次,現在託班行業比較亂,很多做託班的,其實本身並不專業,甚至素質也不高,一年級的孩子是最容易受影響的。

還有就是孩子在外面的時間太長,慢慢的會和家長疏遠,七八歲的孩子都懂事了,一天見不了家長几個小時,怎麼樣給孩子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愛?
當然,如果夫妻雙方都要上班,也沒有長輩幫忙看孩子,實在沒有辦法,把孩子送到託班也行,但是千萬不要讓孩子在城市當留守兒童。


小學語文課堂


雖然我自己是從事託輔行業,但是我還是建議家長儘量自己接孩子,給孩子輔導作業,多瞭解孩子在學校裡的事情。

如果條件不允許,只能放託管班那就不要捨得不錢,儘量給孩子找一個好的託管,找一個負責的老師。最重要的是,一個班是同一年級的,不要讓孩子去那些幾個年級段混在一起的班級,如一到六年級都是同一個老師帶的班。

一年級的孩子自控能力本來就差,更是養成習慣的關鍵時候,本來就是需要成年人時時督促,提醒。放在混班裡,老師不可能有多餘的時間去幫助孩子糾正他不好的行為習慣的,最多讓孩子讀拼音,做練習。


孩子的暴龍媽咪


如果孩子是一年級家長還有時間,那就不要給孩子送託管班,無論這個託管班承諾多麼好,其實都不如家長陪著孩子一起寫作業,因為隨著孩子年級的提升,你會發現跟孩子的溝通越來越少,其實陪著孩子寫作業,你在孩子身邊看書,這也是一個不錯的親子,活動


一年級孩子寫作業,它的重要性非常大,也是一個重要的習慣養成部分,經過我12年的調研,孩子往往考試不認真,能體現出孩子日常作業不認真,孩子作業喜歡出現馬虎,考試的時候也基本上會出現馬虎

其次是託管班大多數都是沒有手續的,無論從飲食安全還是路程安全都是有問題,如果孩子出現安全問題,家長都無法得到保障!


高考曲老師課堂


學校無論做什麼變革和創新,都會有“負面聲音”,都會有家長“質疑”,都會被“批鬥和申討”,這大概就是學校面臨的尷尬吧!

在沒有彈性放學之前,很多家長各種高喊著:孩子放學時間和家長下班時間不一致,學校各種“沒有人性”,孩子只能去託管班之類的,各種呼籲、各種途徑發聲,希望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能夠照顧家長的需求,設置彈性放學,很多家長甚至還表態:就算交錢,也總比把孩子送到託管班要強,最起碼孩子在學校由學校老師統一管理,也相對安全,而且老師孩子能“看管”孩子寫作業,還能“輔導”孩子寫作業,順便還能給孩子講講課,這多好!

開學才一週左右的時間,就立刻有家長開始質疑“彈性放學”,質疑學校的“彈性放學”制度離家長心中的“想象”還有很遠的距離。

你看,沒有老師輔導孩子作業,沒有老師在講課,沒有老師對孩子進行一對一的輔導,這彈性放學就變成孩子在班級“乾坐著”,讓孩子自己“讀書”,這哪行啊?不如託管班,託管班還管作業呢!

新的質疑聲音又開始了,相信下一輪家長還會有更多的質疑:

1.學校的彈性放學居然還收費?

2.學校的彈性放學就是幫家長看管學生,老師光站著,一點也不講課?

3.彈性放學還不如託管班呢。

4.彈性放學安全由誰來保障?

……

彈性放學期間,老師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來管理不同年級的孩子,而家長如果因為家庭、工作等原因沒有辦法按時接送孩子, 把孩子放在學校自然是最安全和理想的,但是家長要做的是要求孩子在校期間趕緊完成各種作業,遇到不懂的就立刻詢問老師,家長回家後也要監督和管理孩子的作業,最起碼要幫忙檢查,詢問孩子懂和不懂,不懂的家長就要立刻想辦法幫孩子弄懂。

彈性放學方便家長,但是彈性放學絕對不是“保姆式”託管,站在學校的角度,要抽調多少老師,犧牲多少老師的課後時間,來保證學生的安全?家長如果對彈性放學還絕對不滿意,那隻能“自謀出路”了。


九鬥學生心理


您大概是擔心孩子在學校裡不能完成作業,只顧著玩、看書?

如果讓孩子能在學校裡自覺先完成作業,再和同學在操場上玩玩,帶一些課外書大家一起看,這樣的習慣,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3點放學到6點,一般作業也寫完了,回家還可以和父母溝通一下在學校發生的事情。

託管班一般就是和教室一樣,空間也不大。孩子的身體還在發育中,現在孩子普遍戶外活動少,上課久坐,下課又去託管班繼續坐,初中就有孩子腰椎出現問題的,患近視眼的孩子更是比比皆是,學習沒學多好,身體先搞垮了。

現在很多家長都抱怨老師不看作業,孩子有問題完全靠家長,那麼孩子上了初中高中,家長沒法輔導了怎麼辦呢?還是靠孩子自己。既然學校有專業的老師在託管,讓孩子習慣有問題問同學、問老師,有了這種自己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以後會省心很多。

也問問孩子自己的意見,看孩子感覺哪樣好,既可以保證孩子的快樂健康成長,又保證孩子學習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