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爸爸愛你們
中國的歷史,時而晴時而陰,看似輝煌,卻也隱藏著很多陰暗的角落。我們探尋真相,有時不經意的一扭頭,角落就在那裡,赤裸裸的,佈滿了強者的噬痕和弱者的骨骸。
漢惠帝劉盈,一個善良恭順的少年,他對父母孝順,對哥哥恭敬,對弟弟友愛,對臣下禮待。在那個儒家還未興起的年代,他以他善良的天性自覺遵守著“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處事原則。然而這樣,他卻成為了歷史上最為悲劇的帝王之一。他特意保護的弟弟劉如意被她母親呂雉找機會殺掉了;他尊敬哥哥劉肥,然後哥哥也差點被母親毒死;她母親還殘忍地砍去戚夫人的手腳做成“人彘”,並特別炫耀式地讓他觀看。在他的價值觀裡,人應該是互尊互愛的,特別是親人。但他母親呂雉是如此的狠毒和無情,其變態的行為讓他感到噁心和厭煩,但他作為一個兒子,他不想反抗,也不願反抗,在這種矛盾當中,他選擇了逃避,大病一場後,他再也不願過問朝政。
正是劉盈的不問政事,讓本就大權獨握的呂后更無所顧忌,而他自己,整天鬱鬱寡歡、借酒澆愁,身體漸生病疾,年僅24就抑鬱而終。劉盈的死,並不是悲劇的結束,而是另一個悲劇的開始。
劉盈,他的妻子皇后張嫣,也是他的親外甥女,對這種呂后強加給他的、且有背於人倫的行為,他選擇無聲的反抗,所以張嫣至死仍是處女。但不代表劉盈沒有兒子,他前後和妃子、宮女們生了六個兒子,分別是前少帝劉恭、淮陽王劉疆、常山王劉不疑、後少帝劉弘(原名劉山,曾用名劉義,後改封常山王)、軹侯劉朝、壺關侯劉武(後改封淮陽王)。
劉盈去世後,他4歲的兒子劉恭繼位為漢朝第三位皇帝,即前少帝,呂后臨朝稱制。當劉恭長到8歲那年,他無意中聽說自己的生母並不是父親皇后張嫣,而自己的生母周美人早早就被呂后殺害了。他知道後非常生氣,抱怨說“後安能殺吾母而名我?我未壯,壯即為變。”就因為這句話,年僅8歲的劉恭被殘忍處死。
劉恭死後,他的弟弟劉弘繼位,即後少帝。後少帝在位的4年,正是呂雉大封諸呂的幾年,呂雉兄弟和侄子們十幾人被封為王侯,並逐漸掌握政權,與劉邦一班舊臣形成了尖銳矛盾。劉弘繼位4年後,呂雉病逝。呂雉一死,劉姓諸王和諸大臣遂群起而殺諸呂,呂氏家族集團被徹底剷除。然而之後卻發生了一件讓人痛心的事,劉盈剩下的五個兒子被大臣們殘忍殺害了。如果說後少帝劉恭是呂后所立,被殺有些許理由,那另外4個無辜的兒童呢,都是八九歲的年紀,且是皇室正朔,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慘遭屠戮?也許大臣們的考慮是如果讓幼子繼位,其母親就可能干預朝政,然後就可能出現象呂后專權的情況再次發生(呂氏專權,主要責任不在劉盈,而在大臣的縱容甚至逢迎);又或者,他們認為劉盈的兒子們都是呂氏一黨帶大的,為了避免他們長大後報復自己,不如斬草除根;又或者,他們認為劉盈性格恭順乃至懦弱,所以他們兒子們肯定也不適合當皇帝,不如殺掉。總之,這幾個無辜的小孩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他們唯一的錯誤就是出生在了帝王之家,而他們父親劉盈性格闇弱,未能給他們提供足夠的蔭護。
大臣們殺掉劉盈的兒子們後,懼於輿論壓力,於是編造了後少帝及劉盈庶出子不是他親生兒子的謊言。只要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會覺得這個謊言是站不住腳的,呂雉沒有任何理由和動機把幾個不相干的小孩安到劉盈的名下。也許大臣自己也不相信,他們一是忽悠吃瓜群眾,二是為自己找個心理安慰罷了。
水淺無魚
漢惠帝貴為天子,卻是個悲劇人物,給人的感覺是爹不疼娘不愛的。劉邦和呂雉之間的暗戰,惡果卻由漢惠帝來承擔,可見夫妻失和,對於孩子來說是件多麼可怕的事情。更可怕的是,悲劇不僅僅加於漢惠帝其身,而且影響到了他的下一代。
漢惠帝死後,太子即位。這位太子,來歷頗為蹊蹺,按《漢書》的說法,是“後宮美人子”,那也就是漢惠帝的兒子了,只不過母親不是皇后,而是地位較為低下的美人。與此同時,又“立孝惠後宮子強為淮陽王,不疑為恆山王,弘為襄城侯,朝為軹侯,武為壺關侯。”如此算起來,漢惠帝確實是有六個兒子。至於太子叫什麼名字,由於避諱的緣故,反而沒記載,只能稱為“少帝”。
《史記》的說法略有不同:“先立孝惠後宮子強為淮陽王,子不疑為常山王,子山為襄城侯,子朝為軹侯,子武為壺關侯。”區別在於,襄城侯的名字,《漢書》記為“弘”,而《史記》記為“山”。而且《史記》還提到:“常山王薨,以其弟襄城侯山為常山王,更名義。”
這位漢少帝在位四年,被呂雉廢除,改立常山王劉義為帝,更名為劉弘(可見《史記》和《漢書》的說法並不矛盾)。原來的軹侯劉朝,封為常山王。而淮陽王劉強死後,由壺關侯劉武接任。除此之外,還立了“皇子平昌侯太為呂王”,後更名為濟川王。這位濟川王,從前後行文上看,應當也是漢惠帝的兒子。這樣算起來,漢惠帝便有七個兒子了。
可是到了呂雉去世,周勃、陳平等劉氏舊臣發動政變,誅殺諸呂,大臣們開會,拋出了這樣的言論:“少帝(劉弘也是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呂后以計詐名他人子,殺其母,養後宮,令孝惠子之。”也就是說,所謂漢惠帝的兒子,包括當時的皇帝劉弘,統統被認為不是皇子,而是隔壁老王的兒子。
這是不是真的?
沒有任何根據。而且從常識上講,呂雉為自己的兒子漢惠帝編造出這麼多野種,可能性不大。但是當時的情況,群臣誅殺諸呂,撥亂反正,已經商議要立劉邦的兒子劉恆為帝。包括劉弘在內的這些皇子,已經成為劉恆的絆腳石,是必須要搬開的。最好的辦法,而且是不留後患的辦法,當然是宣佈他們統統不是漢惠帝的兒子,開除出劉氏家族。這也是政治的殘酷性,劉恆以仁德聞名於世,可是當他進入的皇宮的第一天,便下令將劉弘、劉武、劉太、劉朝等人統統殺死。
由此可知,漢惠帝不是沒有兒子,而是歷史不允許他有兒子。貴為天子,生逢盛世,像他這麼悲慘的,也是罕見。
龍鎮
漢惠帝當然有兒子,但是漢惠帝那麼多舅舅表弟被殺了,他的兒子必須剝奪一切權利,當做呂氏子孫殺掉!
這就是宮廷政變的殘酷性。
公元前188年,漢惠帝去世,他的兩個兒子劉恭,劉弘先後繼位,稱為前少帝和後少帝。這段時間,呂后獨攬朝綱,呂氏家族佈滿朝堂內外。
公元180年,呂后死去。周勃,陳平忠於劉氏的朝臣,發動政變,把姓呂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殺光!史稱“諸呂之亂”。
這時,親戚死光了的漢少帝劉弘很尷尬,作為漢朝唯一合法皇帝,無法與整個朝堂對抗。可是朝臣迅速解決了這個問題——漢惠帝不會生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隔壁老王的!
於是,呂家的親戚(漢惠帝兒子們)再也不能騎在劉家人頭上作威作福了!
後來的事,所有人都知道了!文景之治開始了!
有趣的是,這種事唐朝也幹過!
武則天皇位傳給李顯,李顯被韋皇后殺掉(存疑)。李顯的兒子繼位,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合發動政變,韋皇后及其子孫全部被殺,原因很簡單——他們都是罪人的子女!
清君側捎帶把皇帝殺了,這是宮廷政變的慣例,不足為奇!
歷史知事
因為那六個究竟是不是漢惠帝的兒子誰也說不清楚。說是的是呂氏,說不是的是後來推翻呂氏的大臣們,雙方都是從自己權力、利益出發說的,真相早就不重要了。
史記、漢書的記載都是這樣的:漢惠帝死後,呂后以惠帝和宮人之子劉恭假稱惠帝皇后張嫣之子,毒殺其生母,立為新君,是為前少帝。前少帝后來長大知道了生母被呂后毒死,揚言長大後要為生母復仇,呂后聽說後將其囚禁後殺死,立另一個惠帝與宮人之子劉弘為帝,是為後少帝。呂后死後,眾大臣盡誅諸呂,聲稱後少帝和幾個幼王都不是惠帝親生子而是呂氏找的傀儡。於是朱虛侯劉章和夏侯嬰將後少帝和幾個幼王帶出宮處死,眾大臣迎立代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
其實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眾大臣是在盡殺諸呂后才宣稱那幾個孩子不是惠帝劉盈的親生子。而在呂后掌權的八年間,他們還是照樣向前後少帝下跪行禮,照樣尊他們為帝為王。後來殺了幾個孩子,也是出於政治鬥爭考量,因為誅殺了諸呂,為了自己的權力利益需要另立新君,就必須宣稱呂氏所立的皇帝不合法。那怎麼說明他們不合法?只有否認他們是惠帝的兒子。
那這幾個孩子究竟是不是惠帝的兒子,只有天知道了。真的是劉盈的兒子也有可能,呂后為了繼續掌權在劉盈無子的情況下找了假的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一旦證明惠帝沒有孩子,就只能由劉邦的其他兒子繼位,這些兒子都已成人,且都有各自的生母,自然不會容忍呂后繼續掌權。所以呂后為了自己呂氏一族的利益著了假的完全說得通。事實如何,那就無從得知了。
至於後來繼位的文帝劉恆,他自然是樂於否認幾個孩子是惠帝兒子的。因為他繼位的合法性來源於惠帝無子,他才能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繼位,否則他就成了篡位。所以,之後西漢王朝不承認前後少帝為正統,那是出於劉恆及其子孫的正統合法性考量了。
綜上所述,呂氏為了自己的利益必須宣稱幾個孩子是惠帝的兒子,眾大臣為了自己的利益,必須宣稱幾個孩子不是惠帝的兒子,而劉恆和後世漢朝皇帝更是為了自己的合法性不承認這幾個孩子。究竟是不是,沒法證明也根本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