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民族英雄丁汝昌自殺殉國,為何死後棺材被加三道鐵鏈,十多年不得安葬?

御姐愛清史




答:民族英雄丁汝昌死後棺材被加三道鐵鏈,多年不得安葬只是其家鄉的一種習俗,但很多人卻誤以為是清廷對他死後的一種“刑罰”。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誤會呢?

主要是因為丁汝昌本來就是個飽受爭議的人物,他的死又充滿了悲劇性。

人們爭議的焦點,主要在丁汝昌的才能上。

說丁汝昌作戰勇敢、盡職盡責,應該沒有太多人反對。

但卻有人認為,甲午海戰之敗,敗在丁汝昌不懂海軍、以外行指揮內行,且治軍無方、指揮失當之上。

本來嘛,丁汝昌只是廬江北鄉石嘴頭村一介草民,止因洪揚事起,風雲激盪,當太平軍佔領廬江,正為生計沒有著落的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參軍。

在太平軍與清軍的作戰中,丁汝昌的軍事才能得到了磨練,後來投降清軍,得到了更大的重用。

清軍攻陷安慶、擒殺太平天國名王陳玉成,丁汝昌居功其中,升任千總,充當開字營哨官。

也從這時候起,丁汝昌得到了李鴻章的賞識,從此結下了九死不悔的生死緣。

1875年,李鴻章奉命督辦北洋海防事宜,第一個想到要使用的人就是丁汝昌,派丁汝昌參與海軍組建事宜,後來從英國訂購了“鎮東”、“鎮西”、“鎮南”、“鎮北”等軍艦,便委任他充炮船督操。

1882年,朝鮮王朝京城爆發壬午兵變,日本政府出兵渾水摸魚。丁汝昌率北洋水師艦船第一時間開赴半島,迅速穩住了局勢,打亂了日本人的計劃。

這次行動,丁汝昌的表現堪稱完美,得授天津鎮總兵。

1888年12月17日,清政府北洋海軍成立,丁汝昌任海軍提督,駐威海衛,統領船艦25艘,官兵4000多人。

任職期間,丁汝昌致力於北洋海軍和北洋海防的建設,並努力學習近代海軍知識。

但朝內那些“清流之士”妒忌李鴻章勢頭,紛紛集中火力對李鴻章座前紅人丁汝昌展開攻擊。

也就是說,甲午戰爭之前,丁汝昌已經飽受攻訐了;在甲午戰爭前夕,光緒帝一度提出要將丁汝昌革職,送交刑部治罪;當甲午戰爭失敗,朝廷上下包括光緒帝,都把戰敗責任推卸到丁汝昌身上,說他“一貫畏怯避戰”,“率兵艦望風先逃”等等。

實際上,黃海海戰中,丁汝昌非但沒有“率兵艦望風先逃”,而在腿負炮傷的情況下,仍端坐在甲板上激勵將士,指揮若定。

當時船上的英國人泰勒日後在其回憶錄《中國紀事》中寫道:“提督坐一道旁,彼傷於足,不能步立;惟坐處可見人往來,見則望之微笑並作鼓振之語。”

1894年,日軍進攻旅順,丁汝昌被革去尚書銜,摘去頂戴。

當旅順陷落,丁汝昌又被革職,暫留本任。

丁汝昌絲毫不計個人得失,仍將全部精力投到威海佈防上。

鑑於陸軍戰力欠缺,他提出了預先做好炸燬陸路海岸炮臺的準備。

光緒帝得悉此事,以“通敵誤國”之罪下令將丁汝昌扭送刑部治罪。

日軍已經逼近威海,上面既有李鴻章竭力申辯保護,下面又有劉步蟾等將領集體通電請願作保證,光緒帝被迫同意等戰事結束後,再將丁汝昌解送刑部。

很快,萬般委屈的丁汝昌就迎來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戰。

日本聯合艦隊船堅炮利,威海衛城失守,劉公島孤援無助,萬般無奈,丁汝昌“只得一身報國,未能拖累萬人”,服鴉片自殺,以謝國人。

丁汝昌的死,展示了民族氣節,維護了大國尊嚴。

清廷所作出的最終裁定為:“已革海軍提督丁汝昌,總統海軍始終僨事,前經降旨拿問,獲咎甚重,雖此次戰敗死綏,仍著毋庸議恤”。

即清廷對丁汝昌身後的態度是不賞也不罰。

民間流傳光緒帝下旨“籍沒家產”,“不許下葬”,丁汝昌的子孫輩被迫流落異鄉等種種說法,一則是加深丁汝昌悲劇英雄色彩,二是加強對清政府好歹不分、刻薄寡恩的控訴。

後來,人們又在“不許下葬”的基礎上,加上了棺材上綁捆上了三道銅箍的說法,說這是人雖然死了,仍要綁銅箍以示戴罪,不得超生。

殊不知,棺材上捆上了三道銅箍不下葬,卻是廬江地方的一種習俗。

光緒十一年的《廬江縣誌》記當地喪葬風俗:“多惑於風水之說,有浮厝荒郊,至經年不入土者”。《廬江縣誌》的編纂者明確表示這是一種惡俗,要求“仁人孝子所宜戒而速改之。”

值得一提的是,湘軍將領鮑超是大清功臣,死後被清廷賜諡“忠壯,他的墓穴於1958年遭盜墓者挖掘,人們驚奇地發現,其棺材上就捆有三道鐵箍。所以,“捆上了三道銅箍,以示戴罪”的說法根本不能成立。

至於“丁汝昌的子孫輩被迫流落異鄉”的說法更加站不住腳。查《丁氏宗譜》可知,丁汝昌的後人生活富足,衣食無憂。其中,丁汝昌有孫子丁旭山曾任陸軍第五鎮軍需官,其次女嫁給了任山東巡撫袁世凱行營差官的施從濱的三子。


覃仕勇說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就是牆倒眾人推。

丁汝昌在黃海海戰中,有一定失誤。主要是佈陣有誤,沒有完整預先的陣型部署就倉促和日軍交火。

同時,丁汝昌沒有安排二號指揮艦。黃海海戰一開始,丁汝昌的旗艦就被日軍擊毀了信號裝置,但又沒有二號指揮艦,導致北洋水師各自為戰。

整個海戰中,丁汝昌沒有指揮艦隊,當然也就談不上具體的戰術應對。

所以,指揮不力是存在的。

但,這絕非北洋水師在黃海海戰打敗的原因。

從根本上說,雙方艦隊實力相差已經很大,北洋水師即便超常發揮,獲勝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在整個海戰中,日軍發射火炮數量是北洋水師20倍,怎麼也贏了。

至於威海衛之戰,丁汝昌退守死地,最後窩窩囊囊的全軍覆沒,實屬丟人。但丁汝昌也是奉命行事,背後是李鴻章之流想要保存實力。當時無論湘軍也好、淮軍也罷,說白了都是僱傭軍。這些軍頭擁兵自重,一旦兵沒有,他們也就完了。

事實上,北洋水師覆滅以後,李鴻章就完了。他被解除了位居25年之久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職務,回家閒居。

丁汝昌能力有限,但硬骨頭還是有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丁汝昌也自殺了。

丁汝昌的悲劇在於,他不過是李鴻章的一顆棋子。

丁汝昌是個陸軍將領,所謂隔行如隔山,他壓根不懂海軍。李鴻章讓他統領北洋水師,只是因為丁汝昌比較聽話,可以絕對服從李鴻章的命令,打壓海軍福建派的力量。

讓1個足球運動員去打籃球,結果可想而知。

同時,丁汝昌的一項任務,就是幫著李鴻章背黑鍋。就像今天很多企業的掛名法人一樣,就是倒黴時候才用的。

北洋水師敗了,但李鴻章的實力很大,不能徹底將他掀翻,只能讓死掉的丁汝昌背鍋了。

其實,無論朝廷的哪一派都明白,北洋水師覆滅是各方面原因綜合的結果,絕非某個人可以決定的。

丁汝昌死後還被黑,恰恰說明了滿清滅亡的原因。丁汝昌再沒能力,好歹最後還自殺了。

而滿清那些大言不慚的權貴,遇到革命黨都嚇得尿褲子,醜態百出。

這種人來指揮丁汝昌,也是丁汝昌的悲哀。


薩沙


有關甲午戰爭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

所謂丁汝昌死後棺槨被加鐵鏈(也有說加銅箍的),乃至長時間不下葬,其實是當地的喪葬風俗,並不具有什麼懲罰之類的特殊政治意味。也就是說,這在當時的社會,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現代重修的丁汝昌墓,位於安徽無為)

棺上加銅箍的做法,是當時安徽、河南一帶流行的葬俗(其他省份是否存在這種情況,待考),而且只有大戶人家才有能力這麼做。家境不是很富裕的家庭,往往只能採取在棺槨上描畫幾道金漆,代表銅箍而已。

至於棺長時間不下葬,更是中國的葬俗,叫作暫厝。原因則較為繁雜,諸如死者去世的季節不合宜;沒有找到風水吉利的吉地;沒有到破土的合適時間,此外也是表示子弟孝順。建厝長的三五年不等,貧窮人家則沒有這種能力,往往是去世不久就會下葬。

由此,丁汝昌棺上倘若真有銅箍,那隻能說明家人在葬儀方面非常用心。至於長時間不下葬,則更顯示了後人尊重喪儀,以及丁氏的家底實力。事實上,丁汝昌的遺體運回故鄉之後,家屬的確為尋找風水吉壤耗費了很長時間。

現代大約是20世紀80年代左右傳出一種說法,把丁汝昌棺上有銅箍、多年沒能下葬一事,解讀成是清王朝對他的懲罰,其根本原因是現代人對於舊葬俗,乃至其他地區的葬俗不瞭解的緣故。又加上自我的想像,做出了過度解讀。

事實上,清王朝還沒有顢頇、無聊到這種程度。

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1895年2月11日夜服毒自殺,延至12日去世,數天之後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當得知這一消息後,北洋大臣李鴻章的第一反應並不是要懲罰丁汝昌,而是以死者為重,在2月17日上奏,請求清政府能夠把之前因旅順失守等事而對丁汝昌施加的摘去頂戴、革職等處分取消。對此,清政府當時所做的處理決定是,以往的處分不予取消,另外不給予撫卹:“已革提督丁汝昌,總統海軍始終僨事,前經降旨拿問,獲咎甚重,雖此次戰敗死綏,仍著毋庸議恤”。

總體上依然以死者為重,既然已死,既往不咎,其最嚴重的處理僅僅是“毋庸議恤”,按照正常情況,官員去世,照例可以獲得國家撫卹,而丁汝昌因為旅順失守、救援不力,在1894年11月22日已經被革去了北洋海軍提督職務,清政府不取消這一處分,也就自然不能按照提督規格給予撫卹。這也就是丁汝昌死後遇到的最重,也是僅有的政府罰責。並不存在什麼不讓下葬之類近似戲說的情況。

作為後話,1906年北洋大臣袁世凱、南洋大臣周馥、山東巡撫楊士驤聯銜會奏,希望清政府能取消旅順失守時對丁汝昌的革職處分,未獲批准。到了宣統朝,1910年籌辦海軍大臣載洵再度上奏,認為丁汝昌當時的處境是“力竭無援”,所以“殊為可憫”,希望能取消丁汝昌歷史上的處分,最終獲得批示:“丁汝昌加恩開復原官原銜”,即恢復了丁汝昌的名譽和身份。


所以真實的歷史上,根本不存在什麼清政府將戰敗責任推卸給丁汝昌的情況,反而是清政府最終公開恢復了丁汝昌的名譽。

丁氏死後所真正遭遇的不堪,實際是在20世紀50年代,在挖古墓取寶、支援國家經濟建設的號召下,丁汝昌夫婦合葬墓被當地鄉民挖掘,遺體被焚燒。


海研會


丁汝昌是在堅守待援無望的情況下自殺的。北洋艦隊退入威海軍港後,日軍大舉攻擊威海的陸路炮臺,丁汝昌指揮艦炮支援炮臺守軍,並擊斃了日軍少將旅團長大寺安純。威海陸路南北幫炮臺全部失守後,困守劉公島孤島的丁汝昌面對日軍的重重包圍,又組織敢死隊分路出擊,多次擊退日軍的進攻,為等待援軍爭取了時間。

危急時刻,日軍數十艘軍艦在威海軍港南口列隊轟擊港內的北洋艦隊,丁汝昌登靖遠艦迎戰,擊傷兩艘日本軍艦,並打算與靖遠艦同沉,但被部下用小船救走。最後,丁汝昌待援無望,便將北洋海軍提督印毀壞,然後自殺殉國。

戰後,清廷用丁汝昌的軍事失敗,來掩蓋其數十年國策的失敗,將丁汝昌定為罪人,籍沒家產,不許下葬,棺柩加三道銅箍捆鎖,棺材和銅箍均塗以黑漆,以示戴罪。

丁汝昌的對手,日本艦隊司令伊東佑亨認為:“清國有今日之敗者,固非君臣一己之罪,蓋其墨守成規,不諳變通之所致也。”

直到十多年後的宣統二年,經載洵、薩鎮冰等人的極力爭取,丁汝昌才被平反昭雪,得以下葬。1912年,丁汝昌歸葬於安徽無為縣西鄉小雞山梅花地,但丁汝昌死後的厄運仍未就此結束。

47年後的一個冬天,當地一夥人將丁汝昌棺木挖出,在尋寶無果後將屍身點火焚燒。此後直至2001年,丁汝昌墓才由當地政府出資重建。但它對丁汝昌來說,可能連衣冠冢都算不上了,只相當於一個紀念地。


讀歷見聞


清政府這事情做的相當不地道。

首先關於丁汝昌是不是民族英雄,這個沒有定論,大家看史料自己評判吧;但是,至少他的氣節很不錯,自殺殉國了。

北洋海軍全軍覆沒誰負責?當然,也許丁汝昌的指揮有一定失誤,但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北洋海軍實力本身就比日本海軍差很多;加之朝廷諸大員不爭氣拖後腿,導致甲午慘敗。

丁汝昌在戰爭中表現還是很英勇的,按照中國古代的政治倫理。這種血戰殉國的人,只要不是犯了決定性的錯誤導致慘敗,即使是表現有些爭議,那也不應該太刻薄,撫卹,優待是必須的。

當年盧象升血戰殉國後,楊嗣昌使絆子,到現在都被人戳脊梁骨。

而朝廷當年給丁汝昌定的罪名是啥?“一貫畏怯避戰”,“旅順危急,率兵艦望風先逃”等,這就很坑了。

打了敗仗,自然首先是最高領導人的鍋,但最高領導人自然是“至聖至明”的,那怎麼辦?下屬背鍋吧,這個很正常。

找誰背鍋?光緒皇帝,“主戰派”,“清流”等人自然先找他們的死對頭李鴻章了,這也沒問題,而且李鴻章本人也確實難辭其咎。

但找背鍋的竟然還找個“死人”,連其遺留的家眷都不放過,這就很缺德了。所以說這大清藥丸,不是白說的。


國史拾遺




民族英雄丁汝昌自殺殉國後,不但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反而受到侮辱,死後不得安寧。這件事情說起來無不令人唏噓、感慨,國人心裡滿滿的都是淚。丁汝昌替人背鍋,怨沉十年。它是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近代中國屈辱歷史的縮影,更是國家和民族的悲哀。

丁汝昌,1836年出生。早年曾參加太平軍駐紮安慶。1861年,安慶被湘軍曾國荃部圍困,太平軍陷入絕境,危在旦夕。丁汝昌選擇了投降清軍,並作為前導參與圍剿太平軍。1864——1868年,隨"曾剃頭"曾國藩剿滅捻軍,屢立戰功,他用戰友和同胞的鮮血染紅了頭頂上的頂戴花翎,官升至提督。丁汝昌以鎮壓太平軍、捻軍而起家,是農民軍的叛徒和敵人,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筆。1875年,投靠李鴻章,因其"才略勇武"得到李的賞識。在李組建北洋水師時,被委任為提督。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軍在朝鮮牙山口外豐島海面襲擊清軍運兵船。8 月1日,清政府被迫對日宣戰,甲午中日戰爭爆發。9月1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鴨綠江口大東溝以南的黃海海面,襲擊清軍北洋艦隊,中日兩國海軍發生了一場激戰。海戰從中午開始,歷時五六個小時。



在這次戰役中,日軍受到重創。清軍雖然損失嚴重,但主力尚存。黃海海戰後,李鴻章為保存自己的實力,下令北洋艦隊"保船避戰",躲進威海衛軍港,不準巡海迎敵。這樣,黃海制海權為日本艦隊所控制,此後清軍北洋艦隊遭到倭寇海陸兩路夾攻。



11月初,旅順陷落。停泊在威海衛軍港的北洋艦隊,成為日軍進攻的主要目標。1895.1.20日,日軍在威海衛南邊的榮成灣成山角登陸,包抄威海衛後路,日海軍從海上封鎖威海衛。躲在港內的北洋艦隊腹背受敵。接著,日軍攻佔港灣兩幫炮臺,把大炮轉向港內的北洋艦隊猛轟。2月3日,日本海軍向劉公島和北洋艦隊發動進攻。在外援完全斷絕的情況下,清軍將士在丁汝昌的指揮下英勇抗擊,展開了悲壯、可歌可泣的劉公島保衛戰。最後,丁汝昌主張沉船死戰,幾個洋顧問勾結清軍將領中的貪生怕死之輩,逼迫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寧死不降,服毒自盡以謝國人。外國顧問浩威盜用丁汝昌之名向日軍投降。北洋艦隊至此全軍覆滅。



北洋水師的覆滅,在很大程度上,與李鴻章為首的主和派消極避戰,保存實力有著必然的聯繫,李中堂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消息傳出後,全國輿論一片譁然,李鴻章成為眾矢之的。被慈禧老太婆倚重的李中堂,是萬萬不能倒下的。於是,死無對證的丁汝昌便成了絕好的背鍋之人。因此出現了後面的咄咄怪事。


夕顏129783522


黃海大海戰失敗之後,北洋水師主力尚存,依舊可以一戰。此時丁汝昌電告李鴻章,要求即刻補充炮彈,並保證只需稍加維修,北洋水師有把握同日軍一戰。並且北洋水師將士都保定了必死的決心,將救生艇全部鑿沉。而李鴻章的回電表示炮彈沒有,北洋水師當停止出擊,依靠威海衛之防禦來據敵。

為何面對丁汝昌的請戰,李鴻章會無可奈何?當時炮彈究竟能不能補充,其實都不要緊了,因為朝廷之中有人不願意看到北洋水師打勝仗。而北洋水師的炮彈遲遲補充不了,這可多虧了翁同龢這位大儒,作為李鴻章朝廷之上的勁敵,翁同龢與李鴻章明爭暗鬥,自然這就危及了李鴻章的北洋水師。在被圍困在威海衛時,陸上援軍遲遲未到,丁汝昌含淚自殺,其死後日軍向其致以最高的敬意,並且讓北洋水師倖存水兵乘坐商船離開。



北洋水師戰敗的消息傳到了朝野,立刻就有人參了李鴻章一本,但是無奈李鴻章要去求和,最後把罪過歸於一個自殺殉國的丁汝昌身上,死後棺材加三道鎖鏈。可悲啊!丁汝昌拼死抵抗,自殺殉國,到頭來卻受到羞辱,來自一群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文官的羞辱。甲午戰爭結束之後,李鴻章簽訂完《馬關條約》回家後,抱著家中的一棵大樹痛哭流涕。


丁汝昌的死可以說不能激起清政府朝野的一點浪花,在他們看來,自己的利益遠遠高於一切。無論將士如何賣命,在他們眼裡不過是博取利益的工具,清政府的腐敗已經是到了極點。像丁汝昌這樣的殉國將領,不過是投入大海的一粒沙子,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百年之後,這粒沙子經過貝殼的鍛造,成為了耀眼的珍珠,而海水還照樣只是海水。


小司馬遷論史


為什麼?因為滿清有一堆懦弱無能又喜歡給戰爭慘敗尋找替罪羊的腦殘,他們毅然決然把黑鍋甩給曾是太平天國軍的丁汝昌。

丁汝昌,晚清著名將領。早年曾參加太平軍,後來投降湘軍,轉而進攻太平軍。湘軍將領曾國荃對這批降軍心存疑慮,每逢戰鬥,必令他們衝鋒在前,丁汝昌作為前導,作戰十分賣力,後來又改隸淮軍,參與鎮壓太平軍和捻軍,逐漸成為淮軍領袖李鴻章親信。

後來,在李鴻章幫助下,丁汝昌提拔擔任北洋海軍提督。早年參加太平軍,後又投降清軍的經歷,成為他的一大汙點,同時也讓清廷對其始終心存芥蒂,沒有完全信任。

甲午戰爭,抗擊日軍,以身殉國

甲午戰爭爆發後,丁汝昌作為北洋海軍提督,先後經歷黃海大戰、威海衛戰役。

黃海大戰中,戰鬥一開始,日艦就擊毀了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號上的信旗裝置,丁汝昌也被炸傷,導致整個艦隊失去統一指揮,陷入一片混亂,被日艦趁機擊沉,最終大敗。

威海衛戰役中,丁汝昌指揮艦隊英勇抗擊日軍圍攻,但因始終未得到上級明確指令,只能在港內固守待援,彈盡糧絕,外無援軍的情況下,他拒絕日軍勸降,服鴉片自盡。

被甩黑鍋,蒙冤戴罪,不得下葬

丁汝昌英勇抗日,以身殉國,但卻飽受批評,尤其是他麾下那些貪生怕死的北洋水師官兵,竟然假借他的名義向日軍投降。

消息傳到朝廷,清廷炸開了鍋,大肆指責說丁汝昌“一貫畏怯避戰”,“旅順危急,率兵艦望風先逃”,“消極保船,貽誤戰機”等等,甚至說他力主投降,是失敗禍首。

這些指責表面上義正辭嚴,實際上完全違背事實,根本就是光緒帝和一些朝廷重臣為了推卸戰敗責任、尋找恥辱替罪羊的舉動。

《清史稿》也這樣評價丁汝昌:“甲午之役,海陸軍盡覆,辱莫大焉。汝昌雖有罪,而能以一死報國,尚知畏法。”

光緒帝演戲演到底,表示十分憤慨,但丁汝昌人都死了,也沒辦法再追究責任,於是便下詔籍沒丁汝昌全部家產,子孫被迫流落異鄉。

負責執行的刑部更是變本加厲,下令用三條鐵鏈捆綁丁汝昌的棺材,而且上鎖,永遠不得打開,並用黑漆塗蓋,以示重罪,最後又命人在丁汝昌原籍村口,以磚壘丘,將丁汝昌棺的材放置於上示眾,不準下葬,不得入土為安。

一位英雄卻落得如此淒涼的下場,實乃國家之悲哀,民族之悲哀。

英雄蒙塵,事有公論,沉冤昭雪

丁汝昌在甲午戰爭中的英勇表現有目共睹,贏得了對手日本和美國的高度評價。

參加過甲午海戰的日軍將領小笠原長生說:

“其他無論旅順還是平壤,皇軍所到之處立即陷落。然而據守在威海衛內劉公島的丁汝昌,對日本陸海軍的進攻則進行了英勇的抵抗。竭盡全力之後,最終自殺以救部下,這實在是戰則以義戰,降則以義降。……這樣,於敵於我皆表現出日本固有的武士精神,我想這是絕無僅有的 ”。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說:

“三名中國海軍將領,北洋艦隊司令丁汝昌將軍、右翼總兵兼“定遠”艦艦長劉步蟾將軍和張將軍,在目前的戰爭中表現出了比他們的同胞更加堅貞的愛國精神和更高尚的民族氣節,他們值得中國的人民引為驕傲。……他們被日本人打敗了,但他們在戰敗時不苟且偷生,而是在給上司留下信件後自殺殉國……他們向世人展示:在四萬萬中國人中,至少有三個人認為世界上還有一些別的什麼東西要比自己的生命更寶貴。”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抗擊日寇,壯烈殉國的民族英雄,一直在中國蒙冤不得昭雪,直到15年後的宣統二年(1910年),經載洵、薩鎮冰等人力爭,清廷才為其平反昭雪。

由此可見,為戰敗和恥辱找替罪羊、讓人背黑鍋,是歷朝歷代統治者的慣用手段,多少殉國的英雄反而成為戰敗責任人。

有如此朝廷,滿清安得不亡!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丁汝昌,你也配稱之為“民族英雄”?

如果要評價丁汝昌,只能用八個字:“喪權辱國,酒囊飯袋”。當然,甲午戰爭的失敗,李鴻章難辭其咎,李鴻章犯舉薦人才嚴重不當的過錯,因為他舉薦丁汝昌不是因為他是很有才幹的將領,而是因為他是一個對自己唯唯諾諾的奴才。

丁汝昌這個人的人品怎麼樣呢?李鴻章李中堂的家人寫了回憶錄,提到了北洋艦隊總司令丁汝昌。這個丁汝昌有一個特點,就是“少說話,多磕頭”。給誰磕頭?當然是給他李鴻章李中堂磕頭。在李鴻章眼中,丁汝昌就是他李大人的私兵,而在丁汝昌丁提督眼中,李鴻章大人就是他的再造父母。李鴻章李大人一開口,丁大人就不發一辭,唯一做的事情就是點頭加磕頭。丁汝昌在李鴻章面前,從來沒有發表過任何意見,也不敢提什麼他自己的主張,或許可以說,丁汝昌原本就沒有自己的主張,他唯一的主張就是:聽李鴻章李大人的話,一輩子跟緊李大人,李大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李大人交辦的事情,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這樣一個唯唯諾諾,沒有任何主張的官員,在李鴻章眼中,確是一個天大的寶貝。李鴻章認為,丁汝昌貼心,貼心的官員才是好官員。至於丁汝昌有沒有真本事,在李鴻章眼中,聽他李中堂的話,言聽計從,一切服從李大人,就是真才幹、真本事。

看看丁提督就任北洋艦隊後乾的事情,大搞軍事上的花拳繡腿,和當年的宋徽宗寵臣高俅高太尉一個尿性。高俅搞軍演,是為了讓皇帝老爺開心,弄了一大堆華而不實,花裡胡哨的戲法,把個軍演弄成了雜耍大會。丁汝昌為了討好李鴻章搞的軍演,也純粹是糊弄人,搞一紋絲不動的綵船,一炮下去,自然百發百中,一炮而沒。問題是,真實的戰場上,敵人還會紋絲不動的給你慢慢瞄準嗎?丁汝昌糊弄上司,最終輸掉的不僅僅是自己的一條命,更是大清的國運。

甲午海戰,大清國海陸軍盡數覆沒,主帥丁汝昌一死了之,雖然也算盡了忠,但我們不需要這樣的戰敗後就一死了之的高官奴才和敗軍之將,我們需要真正有才幹,能夠力挽狂瀾,拯救國運的英雄。

丁汝昌,你也配稱“民族英雄”乎?


懷疑探索者


在我們的認知中,丁汝昌是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民族英雄,可為何會死後棺材被加三道鐵鏈,十多年不得安葬?

道光十六年(1836年),丁汝昌出生在安徽廬江縣石頭鎮,由於家境貧困,他早早輟學並外出放牛擺渡船,在豆腐店當學徒等以貼補家用。咸豐三年(1854年),太平軍佔領廬江,在災荒中失去父母的丁汝昌參加太平軍,並隨太平軍駐紮安慶,成為程學啟的部下。

咸豐十一年(1861年),安慶被湘軍圍困情況危急,丁汝昌以及300餘人跟隨程學啟投降於湘軍。但是湘軍將領曾國荃對他們這些降軍心存芥蒂,所以每逢戰爭,必定讓他們在前線衝鋒陷陣。但是他們心裡一直憋著一股氣,於是以程學啟和丁汝昌為首攻破太平軍營,一舉拿下安慶城,安慶城中昔日同僚1.6萬太平軍全部戰死。

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敗亡,曾國藩北上督師剿捻,由李鴻章署理兩江總督。而丁汝昌由於拿下安慶城被升為副將,統先鋒馬隊3營。但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政府決定裁軍節餉,劉銘傳擬裁去丁汝昌部馬隊3營。

丁汝昌致書抗議,劉銘傳因其反抗命令欲殺之,丁汝昌聽聞立馬逃回老家巢縣,這才免於一死。光緒元年(1875年),李鴻章奉命督辦北洋海防事宜,需要廣招賢才,他深知丁汝昌當年的才略武勇,故奏准將丁汝昌留北洋海防差遣,派充炮船督操。

光緒二十年(1893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丁汝昌率北洋艦隊赴黃海與日本艦隊展開了激烈的惡戰。黃海海戰正式開始,北洋艦隊右翼總兵兼定遠號管帶(艦長)劉步蟾為總指揮。但在日艦炮火擊毀北洋艦隊定遠號上的信旗裝置後,北洋艦隊失去了統一的戰場指揮。像無頭蒼蠅一樣在海上漂著,對日軍的火熱進攻毫無招架之力。

善於抓住時機的日軍第一遊擊隊則飛速撲向北洋艦隊右翼的弱艦超勇號和揚威號,迅速將該二艦擊沉。日本聯合艦隊的兩個戰術分隊分別往左後、右後方兩個相反方向駛去,對北洋艦隊實施穿插和包抄的戰術,使北洋艦隊開始陷入腹背受敵,兩面夾擊的不利局勢之中。

隨後日軍主動撤回,給了丁汝昌反思的時間。雖然中方的軍艦陳舊不堪一擊是一方面原因,但是更嚴重的問題是作為北洋艦隊的提督和中方戰場指揮官——丁汝昌存在戰場指揮的大失誤。所以清廷對丁汝昌做出了革職等懲罰。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日軍在山東榮成登陸。不久之後,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佑亨遞送勸降書,丁汝昌卻不為所動,決心死戰到底,當日就對家人說:“吾身已許國”,並將勸降書上交李鴻章,以明心跡。隨後丁汝昌率艦隊從海上用火力支援炮臺守軍,但最終以失敗告終。丁汝昌又組織敢死隊欲將280毫米口徑的克虜伯炮炸燬,然而完成任務後,敢死隊全部犧牲。

丁汝昌雖率北洋艦隊拼死抵抗,但由於種種原因,北洋艦隊敗得一塌糊塗,丁汝昌心如死灰但他依然堅決回絕日軍的勸降,欲服用鴉片自殺殉國以謝罪。死後丁汝昌的手下軍官牛昶昞盜用他的名義,與日方簽訂了《威海降約》。

海軍公所舊址

至此,李鴻章經營多年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此後光緒帝下旨“籍沒家產”,不許下葬丁汝昌。並下令將其棺材加三道鐵鏈,棺材和鐵鏈均塗著黑漆,以示戴罪。丁汝昌妻子吞金自殺,其餘親眷全部被流放。直至宣統二年(1910年),經載洵及薩鎮冰等人力爭,清廷為丁汝昌平反昭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