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 在家門口就能養老,舒心!

在家門口就能養老,舒心!

養老,過去是一個特定群體的事,因為家裡子女多;現在隨著大量“421”家庭的出現,子女往往有心無力。近年來,隨著步入深度老齡化,亟待完善養老設施,能夠讓老年人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但養老院裝不下所有老人,一些老人也不想住進養老院,在家門口養老,是不少老年人的願望,這就必須依靠居家和社區養老。這個願望能實現嗎?記者進行了調查。

在家门口就能养老,舒心!

人在家中坐,服務送上門

“這裡的飯菜可口、價格不貴,2元錢就能吃飽,每天還不重樣,吃完抹嘴走人,比自己做方便多了!”75歲的劉紅旗老人指著濟南市歷城區洪樓社區恆協基愛養老服務中心讚許道,有了這兒,我和老伴在家門口就能“優雅的老去”。

劉紅旗老人稱讚的養老服務中心由政府投資建設,由社會專業機構具體運營。剛過10點40,中心工作人員就基本完成了菜餚的製作,卷好的肉餅、熱騰騰的包子、花捲剛端出後廚沒幾分鐘,點餐的老人及工作人員就排起了長隊。

“很多老人不願離家入住養老院,但隨著年齡增長,兒女不在身邊,老人下不了樓、買不了菜,買回去以後自己做不了,吃飯成了大問題,如何解決?”洪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洪延安介紹說,2016年起,洪樓居委會從解決老人吃飯問題入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讓“老人掏一點,社區補一些”開展養老助餐服務,為老年人提供配餐、助餐和送餐服務,力求從根本上解決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

在家门口就能养老,舒心!

記者看到,這裡一週的菜譜、主食均不重樣,三菜一湯,一葷兩素。一些不願去養老院或者身體還能自理的老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營養午餐,一些失去自理能力,子女又不在身邊的老人或年過80歲的老人還可享受免費用餐、免費送餐上門服務。

“這裡價格公道,服務貼心專業,離家還近,子女看我們兩口子也方便。”張建軍老人的兒子近日到國外出差,不能時時照顧他,輾轉多處後他日間入住養老服務中心,“在這裡,有什麼事按一下按鈕,就會有人來幫忙,還可以參加活動,過得非常充實。”

在家门口就能养老,舒心!

不讓老人“獨守空房”

“八一軍旗紅……”7月31日,還未進入洪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老人們激情澎湃的歌聲已經傳入記者耳中,“洪樓居委會攜手洪樓社區老年服務中心慶八一文藝演出”正在進行,50餘名老人自編自演了十餘個節目。

一位從某部隊退休的老人說,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在家也閒不住,來這裡還圓了年輕時期的文藝夢。

記者瞭解到,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裡,除了工作人員外,一些能力長者、老年領袖、志願者們還成立了多個合唱團、京劇團等小分隊,形成了“天天有演出,月月有比賽”的氛圍。

“在省直單位比賽中我們還斬獲兩項大獲呢!”從濟鋼退休後,郭玲老人就在社區內自發組織了柔力球隊和廣場舞隊,起初她們都在山東大學洪樓校區體育場鍛鍊,風吹日曬不說,飲水休息都不方便,“現在有了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專業的舞蹈房,完善的配套設施,我們的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啦!”

濟南市歷城區七里堡社區是老社區,街坊鄰居都十分熟悉,老人都希望居家養老。七里堡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瞭解後,重點為高齡老人和特殊群體老人在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同時提供錯時、延時服務,逐步惠及社區全體老年人。

目前,該社區60週歲以上老人都能享受該中心提供的服務,比如,老人早上可以免費測量血壓、血糖;每月免費理髮;65週歲以上的老人吃飯10元標準,居委會每人補貼8塊錢;80歲以上老人吃飯全免費……

醫療問題是老年人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養老服務中心還與多名家庭醫生建立合作,為老人建立健康檔案,進行健康評估,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指導,對老年人常見病、慢性病進行醫療、護理、康復服務指導。

“這裡為老人打造了一個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安的養老社區。”退休後的蘇琳老人每天都會到中心“準時報到”,這裡讓她的晚年生活更加有質量,更加幸福溫馨。

目前,濟南市歷城區七里堡社區、華山社區、小辛莊社區、北全福社區、名輝豪庭社區等11個社區都有了老年人養老服務中心,以助餐配餐、家政照料、緊急救援等為內容的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建立,得到方方面面的認同,數千名老人在家門口享受到了“升級版養老機構”的養老服務。

在家门口就能养老,舒心!

老人“優雅地老去”不是夢想

家門口就能養老,是不少老年人的願望。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濟南的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加深,面對巨大的養老服務需求,濟南出臺新政,根據“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規劃要求和全市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現狀,提出了一系列規定,包括對濟南新建小區須配建養老服務中心等政策硬要求。

記者從近日印發的《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瞭解到,濟南市要求每個縣區建設1處建築面積不少於15000平方米,在本轄區發揮兜底保障和示範引領作用的縣區級養老服務中心;每個街道建設1處建築面積不少於1500平方米,集綜合為老服務、中短期託養康復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每個城市社區按照新建住宅小區每百戶不少於20平方米、老舊小區每百戶不少於15平方米的標準,建成1處建築面積不少於300平方米的社區老年人養老服務中心,將其打造成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助急”服務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臺。濟南市還規定,對完不成養老設施建設,責任主體將被問責。

相信隨著濟南居家和社區養老體系的逐步完善,人們“優雅地老去”並不是一個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