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不是迷信就是哄騙,請你們不要再用這種方式教孩子

不是迷信就是哄騙,請你們不要再用這種方式教孩子

小時候家裡人常說:小孩兒呀,不能吃豬尾巴,不然長大會搖頭晃腦。那時候我剛七八歲,每當飯桌上偶爾出現一盤豬尾巴,好奇心簡直突破天際。問我媽媽為什麼不能吃,她也說不上來個一二。後來等到我十幾歲,才第一次敢吃豬尾巴。

類似的迷信大部分人童年都聽過不少,大人們可能也就隨口一說,他們自己都不一定都會當真。但一個幾歲的孩子很容易就信以為真了,即便長大後,也會受到影響。用迷信來哄騙小孩,真的是非常非常糟糕的教育方式。

迷信殺死了好奇心

————————

“小孩子長牙的時候一般是兩顆兩顆長的,如果是長單顆牙表示這孩子福氣不。”

“起床要拔梳子的齒,或者摸一下它,可以破解掉不好的東西。”

“晚上不能剪指甲。”

“不能用手指彩虹,否則手指會彎。”

“左眼跳財右眼跳災。”

“不能看流星雨,不然家裡會有人過世。”

“不能亂敲碗筷,否則會淪為乞丐。”

以上是我從身邊朋友中收集到的一些印象深刻的童年迷信,內容之多,涉獵之廣,父母們的想象力實在令人佩服。這些“不準”和“不吉利”對小孩子最直接的影響是扼殺了他們本應有的好奇心和學習機會。

不是迷信就是哄騙,請你們不要再用這種方式教孩子

孩子第一個好奇就是他來到這個世界的原因

大人給小孩子灌輸的迷信,一方面是為了制止小孩做某件事情,給他建立規則和禁忌,另一方面是對孩子求知慾和探索欲不知道該怎麼回應,索性用一個簡單的說法敷衍一下。

當你告訴小孩敲碗筷會淪為乞丐時,他就失去了一次要學習餐桌禮儀和禮貌待人的機會;當你告訴小孩綁在手腕的橡皮筋會吸血時,他就失去了一次對人體流動的血液感興趣的機會。

如果說父輩用迷信的故事教育你是因為缺乏科學知識,而你仍用這些把戲去哄騙下一代,那就是你的不對了。用小迷信騙孩子,或許輕易就能達到你想要的效果,但等到他突然認知這些恐怖傳說的真相時,那扇探索自我和世界的大門早就被關上了。

孩子變成了“迷信的鴿子”

————————

費爾巴哈這樣形容迷信:“一隻鳥飛過,我跟著它來到了一個美妙的水源,這樣,這隻鳥便宣示了幸運,又如一隻貓在我剛要起步時橫穿過去擋了我,結果這次出門很不順當,這樣,這隻貓便是不幸之預言者。”

這些強加的關聯或者兩件無關的事情硬被拼湊到一起,這時候我們就像行為主義學者斯金納在小箱子裡養的鴿子,他稱之為“迷信的鴿子”。

不是迷信就是哄騙,請你們不要再用這種方式教孩子

一群飢餓的鴿子被放到箱子裡,上方每隔15秒會有食物掉下來,但是鴿子們一開始並沒有發現這個規律,反而認為是自己做了什麼,比如說朝特定方向抬了頭,或者抖動了翅膀,或者姿勢奇怪地擺動,才讓食物掉了下來,也就是說,這些鴿子變得迷信了。

對小孩子而言,他們在世界觀沒有建立完全的時候,最容易根據一些現象來建立自以為的因果關係。就好比說,一句簡簡單單的“吃豬尾巴會搖頭”,當時那麼確信的我,就會建立豬尾巴和搖頭之間的關係,並且如果當時我好奇心再旺盛一點,真的偷吃了豬尾巴,然後又在之後某個時間裡出於其他原因發生了搖頭的情況,那麼對年幼的我來說,這個謠言就變成了真的。

也就是說,我會由一個小小的迷信,建立起自己一整套對世界的“迷思”。

神秘的恐懼感影響性格

————————

迷信和一般意義上的命令、要求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帶著一種神秘莫測的禁忌感,給人以深刻的恐懼。如同斯賓諾莎所說的:迷信由恐懼而生,也由恐懼助長。

成年人這些迷信的說法,多半是由於漫長的人類社會生活中,總有那些無法解釋的事情,總會發生奇怪的現象,這些就成為了文化中的禁忌。

不可以去看流星哦,否則家人會過世。

不可以指彩虹哦,否則你手指會變彎。

不是迷信就是哄騙,請你們不要再用這種方式教孩子

這些即便是一個成年人聽到,也多少會心裡發毛的話,完全可以想象會給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心理陰影。

對於孩子來說,一句無心的迷信就像是一粒種子,悄悄埋在他們心裡,長大以後,也是頗費一番功夫,才能克服掉幼年被迷信征服的恐懼,有些人是說服自己要相信科學,有些人則真的一直不敢做那些事。

很多家長常常會跟小孩說:你如果不乖的話,就會被XXX(當地傳說中的鬼怪,或者某種神秘的東西)抓走哦。那麼這個小孩要面對的不只是 “被家長罵”這一現實層面的恐懼,還有那些來自超現實部分的恐懼。

不是迷信就是哄騙,請你們不要再用這種方式教孩子

當孩子的所有知識來源僅限於家長時,這個恐嚇的威力,遠比你想象中要嚴重。膽小的孩子會變得更加內斂,在塑造性格的年紀,你的恐嚇正潛移默化地發揮作用。

敷衍和命令毀掉了信賴感

————————

中國人極其容易跟父輩之間產生矛盾,這也是所有家庭倫理劇熱衷表現的話題。追其根底,在父母與子女建立最初的信賴關係時,就出了大問題。

在中國大火的小豬佩奇裡有我們該學習的教育觀。佩奇的父母從不責打和哄騙孩子,他們循循善誘,與孩子們平等交流。

不是迷信就是哄騙,請你們不要再用這種方式教孩子

“如果你想玩踩泥潭,首先要穿上靴子”

童年正是孩子與他人、世界建立信任感的階段,一個孩子能否對自己懷有信心,對外在世界是否充滿希望,身邊的環境能否給他足夠的安全感,這些都會直接成為他世界觀、自我建構的一部分。

即便他們長大以後不再相信那些迷信傳說,但打小耳濡目染,還是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他們會反覆思量:大人說得對不對?那些事情真的會發生嗎?我可以信任他們嗎?這個世界是安全的嗎?

簡而言之,這種看似無傷大雅的“欺騙”,也許是想控制或者命令小孩,也許只是單純想逗逗他們。不管怎樣,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信賴感從來不是在一天之間消散的。

消極的自我暗示

——————

在父母的迷信教育下長大的孩子,會產生非常消極的自我暗示,認為自己的行為對所發生的事情無濟於事,這個事情的發生是“外控”的。

無助的時候,他會寄希望於一些身外之物,並賦予它們意義,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被極大地削弱,並且還會得到自我強化:

“咦,帶著護身符運氣真的會變好!”(正強化)

“即便護身符不是每次都有用,但我新搬去的地方確實風水好,再也沒有水逆事件了”(負強化)

這還算是比較積極的自我暗示,但如果一個人從小聽到的都是消極類的迷信,比如XXX不吉利、XXX會不好運的話,那麼習慣成自然,這個孩子長大以後的思考路徑很可能也是偏消極的:今天下雨,會有壞事發生;我是4號,比賽一定會輸;今天我右眼一直跳,完了完了要狗帶了……

不是迷信就是哄騙,請你們不要再用這種方式教孩子

香港社會福利署的廣告其中一句臺詞深入人心,打球才下雨,難道老天爺都不喜歡我嗎?

事實上,這叫做“自證預言”,簡單來說就是,在心裡期待或者特別相信什麼事情的發生,那麼客觀上,這種心理作用會對事件本身產生影響,說不定這件事就真的發生了。美國社會學家托馬斯曾說:“如果人們把情景當做是真實的,那其結果也將成為事實”。

不妨去觀察一下你身邊那些善於給自己做消極暗示的人,也許他們就生長在一個給予他們很多消極暗示的環境當中。

不是迷信就是哄騙,請你們不要再用這種方式教孩子

這一代年輕人多少也還是在父母各種迷信恐嚇下長大的,只不過受影響的程度不一樣。希望你的童年有滿滿的安全感,如果沒有,我們共同把這份責任感傳遞給所有為人父母的年輕人,傳遞給下一代。

不是迷信就是哄騙,請你們不要再用這種方式教孩子

[1]宋紅娟.“迷信”概念的發生學研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一個難題的探討[J].思想戰線,2009,35(03):106-111.

[2]趙萍.從心理學理論分析迷信行為[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7(05):67-68.

[3]樂國安,江國平.封建迷信與社會穩定[J].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998(01):76-82.

[4]許東.行為主義視角下的迷信心理探析[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1,24(02):44-46.

[5]羅霄驍,張力為.競技運動中的“迷信”行為[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5,30(05):454-460.

[6]武雲,劉慶樂.迷信行為的文化淵源與當代特點[J].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04):100-103.

[7]陳培峰. 迷信與宗教信仰的認知與腦機制探索[D].西南大學,2010.

[8]徐瑞康.斯賓諾莎宗教與迷信相區別思想意義簡論——重讀《神學政治論》[J].世界宗教研究,2011(05):48-56.

[9]熊哲宏.現代迷信的本質、特徵和根源[J].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03).

不是迷信就是哄騙,請你們不要再用這種方式教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