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歷史屬於書寫歷史的人:《命運:文在寅自傳》

文/何初見

歷史屬於書寫歷史的人:《命運:文在寅自傳》

能在第一時間讀《命運:文在寅自傳》,還是因為他是韓國的現總統,這也是本書銷量的重量級保障。但是讀完發現,這本書其實跟他如何當上總統相差很遠,他2017年當選總統,本書原版出版於2011年,寫作初衷也是為了紀念前總統盧武鉉去世兩週年而做的紀念文字。所以,來源於這個原版的首發中文版,是帶有噱頭的。如果他不是現總統,能否引進這個版權還是值得商榷的事。
但是,這不是說這本書沒有價值,對於韓國政體演化、盧武鉉任職總統期間的韓國政局,以及從政治家視角看政治方面,這本書還是具有很高價值的。
全書分為“相遇、人生、同行、命運”四部分。從盧武鉉跳崖自殺開始,以其治喪為終,中間是對文在寅和盧武鉉的相識相知到共同入駐青瓦臺的回顧,當然還有一部分是對文在寅的生平的描述。

01.命運,便是人與人的註定相遇

文在寅在書中說:“我問自己,在我的人生中,盧武鉉是什麼?我不清楚,反正他對我的生活改變很大。如果沒有遇見他,我的生活肯定跟現在大不相同。從這一點上來看,一切都是命運。”

是命運讓兩個人相遇,年輕時,兩人共同在釜山合夥開律師事務所,到後來漸漸開始為人權而辯護,對窮苦人們的同情,對獨裁政府的不滿,讓兩個人越來越惺惺相惜,攜手共進。他們不單在法庭上為人權和勞動團體辯護,還通過組建社會進步團體進行示威遊行,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韓國政局採取高壓姿態,對各種社會反抗進行強硬鎮壓,反而越發掀起各地的遊行示威。

在與當局鬥智鬥勇的過程中,兩個人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尤其是盧武鉉,在團體的擁護下,開始步入政壇,文在寅依然堅守律師事務所。後來,盧武鉉開始競選總統,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和幫助,文在寅做了他堅強的後盾,為其競選奔前忙後。到2003年,盧武鉉入駐青瓦臺,本來無意政治的文在寅在盧武鉉的“責任”感召下,追隨盧武鉉進入政壇。

02.覆盤,是為了更好的未來


兩個人開始了5年的青瓦臺生涯。從為底層百姓抗爭,到站在整個國家的利益之上處理事務,兩個人的初心未變,但是,做事方式肯定會有所不同的。有時候甚至會經歷激烈的心理鬥爭。

在伊拉克戰爭期間,對於是否追隨美國派兵一事上,盧武鉉說:“如果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我會反對派兵。但是身為總統,就身不由己了。”“這個選擇雖然不正確,但卻是我們無法迴避的。”

在文在寅看來,這就是治理國家的思維,為了爭取到最大利益,做一些小的犧牲是應該的。政治就是時刻把握這種分寸和平衡。

關於對外政策中的“韓美”“韓朝”“貿易協定”“牛肉風波”等重大歷史事件,文在寅通過自己的視角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同時還對國內政治改革方面的一些問題做了檢討和分析。

歷史不會完全客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視角,但是多角度看,總會發現接近客觀的真相。重要的是,通過覆盤,使未來有借鑑,不再走過去的彎路。

03.苦難,是產生同理心的土壤


無論是盧武鉉,還是文在寅,都是生於窮苦人家,那種有過飢餓記憶的心靈,必定會對具有同樣痛苦的人產生同理心,並在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的時候伸出援手。

他們從做人權律師到入駐青瓦臺,都具有這種同情苦難的心理,所以,他們努力進行政改,不求自己當政時收穫成果,只想為民眾的美好生活打下一個基礎。但是,在政治中,無論多麼美好的初衷,都不是成功的利器,這裡面需要鬥爭,需要手段,需要斡旋,並不是光靠初衷就能成事的。

歷史屬於書寫歷史的人:《命運:文在寅自傳》

整本書其實是圍繞著盧武鉉的從政生涯來寫的,關於文在寅的文字依然讓現實生活中他們二人的關係一樣,處於輔助的位置。書中關於一些涉及國際的政治事件,也是韓版的,讀來也頗有感觸。

歷史屬於書寫歷史的人,這在任何時候都不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