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韶關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生態農業博覽會開幕

稻花香裡說豐年,農民曬秋喜開顏。23日上午,韶關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生態農業博覽會開幕式在樂昌和村拉開帷幕。韶關會場的活動已列入全國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同時也是廣東省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8個分會場之一。

韶關市市長殷煥明致辭

讓廣大農民成為主角,讓廣大遊客體驗農事之樂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韶關市市長殷煥明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說,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同意,自2018年起,我國將每年農曆秋分這天,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

為了慶祝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弘揚韶關悠久厚重的農耕文化,充分展示該市生態農業發展成果,促進鄉村振興發展,經過該市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韶關定於今年9月23日-10月22日,在全市範圍內舉辦以“生態農業·善美韶關”為主題的韶關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生態農業博覽會。

韶關將圍繞打造主題突出、特色鮮明、鄉情鄉味深鬱、群眾喜聞樂見的節慶活動,立足生態、自然、區位、農業、旅遊、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優勢,堅持注重以農為本、農旅結合、文旅互動,著力開展和農事有關的活動,涵蓋生產、生活、生態,集中展示韶關優質農產品,努力讓廣大農民成為主角,讓廣大遊客體驗韶關農事之樂、盡享韶關生態之美。同時,該市還將結合廣東鄉村旅遊季系列活動,集中推介一批鄉村,開展全市民俗節慶活動,挖掘地域特色鮮明的民俗風情,努力促進鄉村旅遊發展和鄉村振興。

今天,韶關各縣(市、區)均選擇了有品牌規模、有應季農產品、有地方特色,融合觀光、遊樂、科普、度假、博覽等多種功能,集創意農業、農業景觀、農業休閒、農事體驗、訂單農業於一體的農業基地,作為當地的主會場。

同時,各縣(市、區)還堅持以農造景、以景帶旅的理念,以自然和諧、新奇特色為基調,結合農業公園、觀光采摘園、科技示範園、休閒農莊、民俗度假村、特色種養基地等重要特色元素,規劃設計出了一批特色農旅線路,將各會場串點成線,希望讓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以及韶關本地市民都能快樂地體驗農耕文化、品嚐農村美食、盡享鄉村美景。

樂昌主會場:13個農業投資項目集中籤約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據介紹,此次活動以“生態農業·善美韶關”為主題,堅持以農為本、農旅結合、文旅互動,大力培育觀光休閒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韶關通過舉辦具有主題鮮明、別具特色的節慶活動,集中展示、宣傳韶關優質農產品,引起全社會對農業農村的關注和重視,營造重農強農的濃厚氛圍,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農業農村加快發展。

為了發揮韶關生態農業的優勢,韶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市財政每年安排了3000萬元專項資金,大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培育壯大名優品牌。儀式現場對新晉2017年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對榮獲2017年廣東省名牌產品(農業類)代表,以及韶關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生態農業博覽會最受歡迎農特產品(手信禮物)進行了頒獎。

粵北的優質生態資源、豐富的名特優農產品及農旅、康養產業的發展優勢得到越來越多珠三角客商的青睞。客商們通過實地考察調研,達成了一系列項目的合作。現場舉行了北京啟迪聯合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農業科技產業園項目、廣東菜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農產品電商物流園項目、新豐縣花之冠現代農業花卉生產建設項目等13個項目的集中籤約儀式。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韶關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生態農業博覽會開幕後,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將從9月23日持續到10月22日。期間韶關將舉辦農業發展論壇、農副產品商標設計徵集大賽、2018“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生態農業博覽會攝影作品評選大賽、長來餈粑“過會節”、農耕體驗活動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豐收節期間,韶關將在十個縣市區各舉辦一系列主題鮮明、別具特色的節慶活動,集中展示宣傳各地優質農產品。如在乳源廣東大峽谷廣場,遊客可體驗挖番薯做“捏”餈、親身製作腐竹,評選“腐竹王”、“紅薯王”和品嚐腐竹宴,紅色文化專題演出、大布土特產品展銷會等活動等。

此外,大量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家、省市非遺項目都將融入到韶關慶祝豐收的各種活動中,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形式傳播韶關豐收好故事,讓全廣東都能分享韶關各地豐收的喜悅。韶關一大批非遺項目如粵北採茶戲保護傳承中心歌曲《請到粵北韶關來》、始興縣客家民俗舞蹈《團團香》、仁化縣非遺項目編創舞蹈《月姐歌》、乳源縣瑤族風情舞蹈《歌春》等節目都將在各地陸續向遊客展現韶關深厚的文化底蘊。

“千年古邑·粵北糧倉”始興:稻花香中慶豐收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民俗歌舞表演、品鑑客家特色美食、體驗農耕豐收勞作活動、觀看省級航模及輪滑比賽、田園趣味徒步……9月23日上午,在韶關市始興縣馬市鎮紅梨村豐收節主會場,該縣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生態農業博覽會、廣東省戶外運動挑戰賽正式開幕,為城鄉居民帶來了別開生面的鄉土文化大餐。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作為我國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地之一、廣東省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分會場,當天,韶關市十個縣市區都設立了會場共同慶祝。在城南鎮古塘秋月山莊分會場,農產品展示、農耕民俗用器展示、豐收杯攝影比賽及電商促銷促豐收等系列慶豐收活動也在同步進行,從靜態展示到動態互動等多維度打造始興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此次活動以“千年古邑·粵北糧倉”為主題,旨在展示始興優質生態農業及地方特色農耕文化,助推鄉村振興。活動從9月23日起持續至10月22日,期間除會場的活動外,各鄉鎮也將舉辦體現本鎮農業特色、傳統民俗文化的展示或體驗活動,澄江鎮將在10月1日舉辦“品黃酒·鬧新娘”民俗文化旅遊節,頓崗鎮、羅壩鎮將舉行水果採摘、農業觀光等旅遊休閒活動,展現始興優美的自然生態及特色民俗風情。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開幕式上,《席草青﹒席草黃》《團團香》《龜蚌舞》等客家特色歌舞表演,展現了始興農業豐收景象和客家民俗文化;現場為馬市鎮榮獲農業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項目揭牌,表彰始興縣十大傑出新型職業農民,並進行了招商項目簽約儀式。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今天,2018廣東省戶外運動挑戰賽也在馬市鎮紅梨村舉行。賽事設自由式輪滑、遙控模型、田園徒步活動三個項目。在舉辦賽事活動前,組委會專門安排遙控模型、輪滑賽事技術人員深入始興縣實驗小學、紅梨村小學進行項目推廣活動。活動將持續兩天,帶領大家走進始興民俗文化,零距離感受始興客家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近年來,始興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穩步推進黃煙、蠶桑、特色水果、有機蔬菜等特色產業標準化、規模化種植,大力推行綠色、有機、無公害和國家地理保護標誌農產品開發認證,共有“三品”認證225個、省級名牌產品14個、名特優新品牌18個、地理標誌產品2個。鼓勵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擁有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鎮1個、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點2個,年接待遊客13.86萬人次,農副產品銷售收入1102萬元。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今年,始興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認真按照市委、市政府“五大振興、三大提升”的部署要求,立足縣情農情,聚焦著力點和突破口,推動鄉村振興工作開好局、起好步。上半年,全縣農林牧漁業實現產值13.9億,同比增長4.1%;增加值實現6.6億,增長4.4%;被評為“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全國十佳生態休閒旅遊城市”,成功入選“2018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蘭韻翁源·喜慶豐收”

“中國蘭花之鄉”翁源評出“瓜王”

群山環抱,層峰疊翠,小橋流水……9月23日上午,翁源縣江尾鎮連溪村豐收廣場上熱鬧非凡,韶關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生態農業博覽會翁源分會場在這裡開幕。村民們通過“場景展示、民俗表演、農事體驗”等形式展現美麗鄉村豐收喜慶圖景,讓2000多名八方遊人體驗獨具特色的傳統農耕文化。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在翁源田間的舞臺上演《舞春牛》(林卓青 攝)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翁源摘得“瓜王”稱號的三位瓜農上臺與大家分享豐收的喜悅(林卓青 攝)

當日10時,活靈活現的舞獅表演拉開了系列活動的序幕,一個個濃郁地方特色的客家山歌、“舞春牛”等表演連番上場,觀眾們在歡聲笑語中感受豐收的喜悅。記者注意到,會場舞臺搭建在一片已經收割的水田上,水上舞臺兩旁由一堆堆壯觀的“冬瓜山”和“南瓜山”裝點其中,盡顯豐收盛況。會場四周,一片片稻田,微風吹拂,稻浪翻滾,好一幅壯美田園風光。開幕式上,還現場揭曉獲得“瓜王”稱號的“冬瓜王”、“南瓜王”和“西瓜王”,贏得觀眾陣陣掌聲,訴說著一年來農民朋友辛勤勞動換來的豐收喜悅。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一大早,翁源田間的水上舞臺就已經在進行著暖場表演(火星旅客 攝)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在翁源會場進行農業、旅遊等生態項目簽約(林卓青 攝)

據瞭解,此次活動的連溪村會場專門租用了70多畝農田,用於田間展示和現場採摘特色果蔬活動,佈置了“天地人和 蒸蒸日上”主景觀以及瓜果長廊、客家農家小院、家禽園等各類景觀,為遊客提供觀光、體驗、消費“一站式”服務,更為當地農民提供了一條新的致富途徑。當天,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在這裡考察、洽談項目,現場簽約12個項目,簽約的項目既有投資額達10億元的康華中草藥產業園等生態農業項目,也有投資額達5億元的東華寺房車露營基地等旅遊項目,都具有良好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簽約總金額30.74億元。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翁源一個個漂亮的水果雕刻引來大家的駐足圍觀(林卓青 攝)

近年來,作為“中國蘭花之鄉”“中國三華李之鄉”和“中國九仙桃之鄉”,翁源大力發展花卉、水果、蔬菜、蠶桑、甘蔗等特色主導產業,形成了“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持續提升,2017年實現農業總產值38.6億元。目前,建成了長10多公里的蘭花長廊,種植面積1.5萬畝,供應量已超過全國蘭花銷售量50%,產值超過12億元。與此同時,依託“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國字金牌,積極培育觀光農業、休閒農業、體驗農業等新業態,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17年接待遊客總人數24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7.5億元。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翁源農耕文化體驗展吸引了華南農業大學組建的國內外專家團隊親自體驗( 李重希 攝)

翁源此次豐收節以“蘭韻翁源 喜慶豐收”為主題,在連溪村主會場開展系列以農民為主體,以慶豐收為主線,與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密切相關、農民參與度高的民俗表演、農事體驗、慶典儀式等慶祝活動,在另外的翁源中國蘭花博覽中心和江尾蘭花基地分會場則舉辦了特色農產品展示、精品蘭花展示、美食嘉年華、農耕文化體驗和攝影展等活動,豐富多彩的系列慶豐收活動展示當地現代農業發展新成就、農村改革發展新變化,讓全社會都感受到豐收的快樂。

乳源瑤胞慶“豐收節”

南水深處鱗光閃閃,樹蔭底下靈芝吐芳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金鳳送爽,五穀豐熟,正值豐收的季節,為大力弘揚乳源悠久厚重的農耕文化,充分展示乳源生態農業發展成果,乳源瑤族自治縣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生態農業博覽會開幕慶典活動在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雲門山旅遊度假區拉開了帷幕。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9月23日上午,在開幕慶典活動上,韶關市有關部門領導、乳源瑤族自治縣領導班子、乳源各鎮人民政府領導、乳源各有關單位領導幹部與上千名遊客、群眾、客商等一起見證了乳源首屆豐收節暨生態農業博覽會開幕式的啟動。

儀式開幕前的乳源本土特色醒獅表演敲響了豐收的喜悅,在儀式上副縣長龔民為在場嘉賓介紹了此次活動的內容;縣長鄧志聰致辭。緊接著文藝節目:瑤族舞蹈《吉登洋》、舞蹈《開門紅》、歌舞《瑤山飛來一群金鴣鴣》、舞蹈《大紅棗兒甜又香》、瑤族舞蹈《滿載而歸》、歌舞《共築中國夢》展示出瑤族人民的辛勤,用歌舞形式將瑤鄉深秋的美,瑤、漢民族享受樂豐收、曬豐收、助豐收的喜悅呈現在現場觀眾的眼前。最後乳源縣委書記鍾沛東為乳源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生態農業博覽會活動宣佈開幕,鳴鑼啟動。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乳源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以“慶豐收傳承農耕文化,重農旅振興鄉村經濟”為主題,將乳源的特色物產和人文歷史資源為依託,充分發揮黨旗領航優勢,匯聚電商扶貧力量,積極展現乳源的嶄新風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介乳源綠色產品,增加企業農民收入,不斷提升乳源對外知名度和美譽度。乳源堅持“政府搭臺、社會參與、企業承辦、市場運作”的宗旨,明確政府、社會、企業、市場的職責,以互聯網為媒介,調動企業、市民、農民及社會各界的參與積極性,充分發揮市場化運作優勢,達到“以節為媒,廣交朋友、宣傳乳源,振興經濟”的目標。

韶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开幕

據悉,乳源全縣正在緊緊圍繞發展農業特色優勢產業,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特色產業穩步發展,逐漸形成鎮、村現代特色農業“百花齊放”的喜人局面。其中還有許多具有本土特色的農產品如:南水深處、稻田之下鱗光閃閃;大山深處、樹蔭底下靈芝香菇、高山茶葉各自吐芳;大小果園內果香四溢的柑橘、香蕉李、鷹嘴桃等。為讓到乳源來旅遊的旅客更能有更好的體驗,乳源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還設立了各分會場。

分會場一:10月2日乳城鎮稻魚金銀花節,其中有禾花魚捕捉體驗、金銀花采摘、釣魚樂趣、雞鴨鵝捕捉比賽等節目。

分會場二:10月9日東坪鎮篝火晚會。

分會場三:10月13日洛陽鎮深洞採茶節,其中有穿採茶服、背茶簍、帶斗笠體驗採茶樂趣,感受炒茶、品茶氛圍,茶藝表演,住茶園民宿等節目。

分會場四:10月20日乳城鎮消怨火餈粑節,其中有做餈粑表演、做餈粑比賽、餈粑美食節、農產品展銷、抱南瓜比賽、背媳婦比賽、西京古道漫步、文化展、攝影展等節目。

分會場五:10月27日大布鎮腐竹節,其中有挖番薯、做“捏”餈、製作腐竹、美食農特產展銷、紅色文化演出等節目。

【豐收地圖】

南雄:“白果之鄉”10萬多畝銀杏豐收

在南雄的坪田鎮,有一大片千年叢生銀杏林,樹齡最長的有1680多年。成了南雄獨特一景——古銀杏群落。南雄銀杏歷史悠久,據縣誌記載,早在唐朝年間南雄就有銀杏,是我國銀杏經濟林栽培最南端的縣,是廣東銀杏主產區。

南雄是國內緯度最低的天然銀杏生存區域,現有銀杏林10萬多畝,主要分佈在坪田、油山、帽子峰、主田、南畝等18個鎮,且集中連片,上百畝規模的銀杏基地就有20個。其中,坪田古銀杏樹群尤為著名。上個世紀90年代,南雄廣植銀杏樹,發展銀杏產業,成為遠近聞名的“白果之鄉”。目前,南雄市有銀杏樹60多萬株,年產白果約300多噸,其中主產區坪田鎮上百年的銀杏樹有1600多株、年產白果100多噸。

南雄銀杏(白果)最大優勢是:早熟、早上市,每年8月中下旬可採收,是中秋佳節的佳品;粒大、殼薄潔白、肉糯性強、食味香濃、胚芽隱沒、無苦味,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成為南雄傳統的出口的產品。

樂昌:年賣香芋逾億元

張溪香芋產於樂昌市北鄉鎮、樂城鎮、長來鎮、廊田鎮。而在武江樂昌峽口右岸、趙佗城遺址附近,即樂昌市樂城街道張溪村所種植的香芋最具有代表性,張溪香芋也因此而得名。

樂昌種植芋的歷史已超過340年。目前,樂昌的樂城街道辦事處、廊田鎮、長來鎮、北鄉鎮已經大面積推廣種植張溪香芋。據瞭解,張溪香芋優質、高產、高效,畝植450—500株,單個香芋重3千克左右,畝產1250千克,目前市場價格平均為16元-20元/千克左右,平均畝產值可達2萬元以上,平均每畝淨收益可達1.5萬元。目前,張溪香芋年產量已超萬噸,產值逾億元。

而樂昌還有“中國馬蹄之鄉”的稱譽,其中以北鄉鎮出產品質上佳。北鄉馬蹄之所以品質比其它馬蹄要好,是與其得天獨厚的環境密不可分的。“這裡三面環山,秋冬季節晝夜溫差大,土壤以黃鈀沙土為主,正是馬蹄最適宜生長的環境。因此結出來的馬蹄個頭大、爽甜,不僅珠三角,甚至遠銷美國、加拿大、澳洲及東南亞一帶,成為樂昌著名的土特產和拳頭產品。”

北鄉鎮現有馬蹄種植面積15000畝,同時輻射帶動該市乃至韶關市周邊其他鎮種植馬蹄面積近105000畝,2017年全鎮馬蹄總產量3525萬公斤,產值14805萬元,畝產值達9870元以上。

統籌:劉炎生

文、圖:卜瑜、沈明禮、吳婷、何曉紅、蔡仁銀、董子龍、歐建軍、林卓青、賴金豔、單君、林遙軒、李俊、鍾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