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王石是不是不行了?

九公子001


王石並不是不行了,王石所代表的是職業經理人在中國的沒落,簡單來說,中國缺少信任機制。

曾經王石的成功代表著一種區別於國企和民企的企業,這樣的企業在美國叫做公眾公司,簡單來說就是控股方更加類似於財務投資者,並不真正參與經營,而經營方則是專業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在美國許多百年企業都是這樣的運作方式,比如可口可樂,肯德基,殼牌石油等等企業,這樣的運作方式,使得投資者更加少的干預經營者,被譽為現代企業最為優良的企業運作方式。

但是這樣的方式毫無疑問在於企業經營方和企業投資方也就是企業真正的擁有者,擁有企業股份最多的投資者之間一定有相當大的信任不然無法完成這樣的企業經營方式,王石曾經就是企業職業經理人最佳的代表,因為他能夠得到萬科最大的股東華潤的信任以及廣大投資者的信任,並且把企業經營的井井有條,使得這樣的企業能夠長治久安。

可是隨著華潤的沒落以及前海人壽的介入,很顯然王石已經不被信任了,投資者跟經營者之間沒有建立完善的信任關係,這個時候王石也沒有足夠的公司股份來控制公司,所以王石就不行了。

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企業都是企業經營者就是企業的擁有者,也就是說除開我說到的有年頭企業因為各種原因,比如為了避稅,家族成員放棄經營,企業戰略轉變等等原因,總之這個時候的企業擁有者已經控制不了企業的走向了,所以才放棄。

王石本來應該擁有千億江山,可惜了,他在一個錯誤的時間段做了一個看似在未來的正確的決定,使得往後的許多決定都看起來那麼虛無縹緲。

我相信王石再也不會做房地產了,他也早已沒有了當年的熱血,他曾經經營過萬科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地產公司,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退休了。


火涯


是的,真不行了。其實他就是創始人,萬科沒王石沒關係,沒鬱亮就走遠了。

為人不知低調,為婿不盡孝道,為夫只知紅燒,臉上隨便動刀。

王石的因在於,他看不起任何人,他覺得自己就是自己的神。但事實上,混在上層的圈子並不代表他的人品就很好,只是一般人接觸不到他的人。退休了,沒錢了,找存在感找鈔票的時間,劣根性就出來了。

說實話,看不起他,我情願佩服王健林,雖然兒子不行,但別人敢挺胸也敢低頭,拿的起放的下。


東歆石


在我看來,王石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工作上,都還是很行的。



作為一個1951年出生的“老人”,掐指一算,王石今年已年屆68,按咱們中國人的觀點,那是已近古稀之年的人了,但他的狀態,看上去仍然不輸很多年輕人啊。

一、從生活上看——能

他被議論最多的,可能就是和田的婚姻,認為這樣的搞法,不符他的身份與地位,甚至有人認為這是他被萬科掃地出門的首要原因,其實在我看來不是這樣的。

王石可以說是中國、甚至世界企業家面裡最喜歡運動的,運動是排解壓力、開啟智慧的極好方式,他不僅是中國登頂珠峰年齡記錄保持者,更是滑翔傘、深潛等各種極限運動的狂熱愛好者,通過種種極限的挑戰,一次次突破自己的瓶頸,從而在人生和工作上實現新的可能。

另外一方面,很多人可能不瞭解,越是運動量大,身體肌能就會越好,體內分泌的多巴胺、睪酮素就會越多,為什麼王石要來個人生第二春,就不足為怪了,作為王石這樣的頂級企業家,婚變時選擇的是淨身出戶,對前妻所表現的愧疚可見一斑,更重要的是前妻所展現的態度,言詞之間,不是嗔恨,更多的是祝福,雖然很多人難以理解,但其實正是王石生命狀態與精神世界的一種展露,也就不足為怪了。



二、從工作上看——行

從年齡上看,王石早已進入了人生下半場,很多人感嘆“最美夕陽紅,只是近黃昏”,但從王石身上看不出來。

自經歷“萬科驚變”之後,王石先後進入美國哈佛大學、英國劍橋大學遊學,至少是兌現了他在萬科頂峰時間所說,將來退休之後,自己的身影應該在大學。

在此期間,王石應該想通了很多問題,譬如企業家的身份焦慮與階層定位問題,政企之間的邊界問題,都有了深入思考。

所以,王石再次創立了“大運河”品牌,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人生的第二次創業。

這個“大運河”概念到底是什麼呢?

這個大運河概念它不僅僅包括京杭大運河,還要包括全球的大運河,比如蘇伊士大運河、巴拿馬運河等等,他要打造的就是這些城市的經濟、體育、文化、交流。

不僅僅是搞水上運動,他的創業將會與大健康、大教育、大體育這些未來的風口產業相結合,用王石的人脈,整合全球的資源,將進一步優化營銷環境,推動商業進程。

這個事兒,目標遠大,價值巨大。

除此之此,王石是萬科永遠的名譽董事局主席,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深圳基金會理事長,華大基因、遠大的聯席董事長,無論是社會職務,還是企業職務,王石都是充實且能發揮其能量的。

所以,無論從工作還是生活上,王石都是行的。

我是劉薄士,專注爆品研發、產品/品牌升級、IP打造、全網營銷,我們在不搞錦上添花,專門雪中送炭!自古評論出英才,歡迎點贊+關注,拍碼+拍磚。


劉薄士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第一大品牌飲料(健力寶)第一代掌門人李經緯?

王石,李經緯,曹德旺,宗慶後……等等,都是改革開放後,第一代企業家。前兩個屬集體企業,後兩個是民企。無論什麼結局,他們都將名留吏記,說到這裡,大家心裡應該明白,我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健力寶在李經緯之後,進入張海時代,最後健力寶不了了之。這些網上都有,由於方園內受限!這裡我們不再多餘。

萬科的王石時代是輝煌的!鬱亮接班後的萬科仍然依舊嗎?時下房地產業已大不如前。房價只漲不跌的時代宣告結束。我們都知道,人的成長週期為二十年,新生人口成長成人至少要二十年;這二十年內,這些新生人口是不需要買房的,而前二十年新生人口,大部分城市人口也不再需要買房,原因是,他們將有機會繼承祖輩或父輩的房子。因為前二十年出生的人大多是獨生子女,兩個年輕人的前面是四個老人以上,住房對他們來說並不緊張。餘下沒有機會繼承房子的那部分人才是市場的真正剛需,但,市場上已經建成的房子足夠供應剛需很多年。前十年房子之所以好買,其中有多種因素,六十後,七十後之前買不起房子,是子女讀書影響,當子女完成學業,這兩代人碰上八十後,一起擠進購房大軍,造成剛需暴發。當這幾代人購房結束,中國房產業將告一段落。這些年,一路看過來心有體會,至於那些專家學者所說的什麼貨幣理論,經濟環境,那些都是他們故做深奧,我們普通老百姓看不明白,有的不過是替開發商助威吶喊罷了。中國房地產業的真實情況其實就是以上所聊。房地產業終將要來一次大洗牌,王石見好就收,也是明智之舉。至少,王石不至於步及李經緯的腳印走進歷史。

對於王石而言,這是好事情,他反而脫離了一個限制他的條件(萬科)。牛人,到哪裡都是牛人。你剝奪了它的一個條件,並不代表這個人的能力,不能整合、運營更多的條件,只要他想做事,他完全有能力做出一個“新的萬科”。當然他如果要做出一個“新的萬科”,可能需要學習馬雲的整合技術,才能有效率的打造出一個比萬科更加強大、能抗衡萬科的團隊。我想,這是王石最好的選擇,關鍵是想不想的問題。

萬科誠然沒有誰都能運營,但有沒有市場就不懂的了。





小仙女家的鋒哥


你是指哪方面?生理上的呢還是個人能力上呀?要是生理上吧,他已經是個老頭子了,能否還是寶刀未老,哪就要問他身邊的人了,我們外人怎麼會知道?要是說能力?他不就是做房地產的嗎?還有什麼能力?能跟曹德旺,任正非他們比嗎?你能從他身上學到什麼呢?


班尼龍


王石們行不行?行不行沒關係。王石們是一個時代輝煌的標誌:制度的寵愛,讓少數人掐到了改革初期的尖尖,也就站在了歷史某個段位的頂端。

而,歷史是在前進的,社會更是在進步超越。很幸運看到這種超越。

另外,老王于田小姐,那是人家生活上的事兒,就別叨叨了。雖然田小姐一度極高調,那也是公眾人物的廣告類:打廣告是公眾人物的日常生活吧。

社會在跨越,普通人的生活同時需要進步是不是?不要停留在老王們那裡:都過去了。普通人更可以想考:在沒有更多制度的支持,沒有家庭大背景的(你們愛叫人脈關係的東西)依靠,怎麼能夠出人頭地,讓自己有能力提高物質(先物質吧)和精神方面的擁有量。


馬上吟


如果真的認為~英雄不論出處~有其現實的

合理性~那麼~王石真的是做事業的王者!

這一點~毋庸置疑!

英雄暮年~也無可厚非!

不如人家的人~洗洗睡吧!



地熱通1967


很多人從來沒有和他接觸過,連和萬科都沒有業務往來,憑一點網絡上的文字就認定為他怎樣了,我曾經因為工作和重慶萬科合作過,王石領導下的萬科。真的不送紅包,員工真的是年輕化有理想,和他們的高管交流,言必稱王石,表現出內心深處的敬意,當時的萬科是可怕的企業,能把自己的企業文化感染給合作的企業。


千尋5325


媒體們終於可以拿到祝九勝的照片了!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2月23日消息,萬科201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今天下午兩點半在深圳召開,董事會主席鬱亮攜萬科新任CEO祝九勝等高管出席了本次會議。

  2月5日及2月13日,萬科分別在港交所和深交所公告了此次臨時股東大會的兩個議案:《關於調整公司董事和監事薪酬方案的議案》以及《關於提請股東大會授權發行債務融資工具的議案》。

  由此,在大會召開之前,媒體便指出,有七大焦點需要關注,其中不僅涉及到獨董劉姝威能否成功加薪、也十分重視王石的離任審計報告會否披露……在本次股東大會上,萬科管理層對部分關注點給與了明確回覆,並且透露了以祝九勝為核心的新領導班子的未來新計劃。

  附現場乾貨,投資界記者根據網絡直播整理如下:

  1、高管分錢為何不按時披露?

  萬科副總裁譚華傑:2010年變更獎金制度,改為經濟利潤獎金,每年10%的數字都披露了。2010年當時在年報薪酬合併披露。在這之後沒有披露,是因為沒有拿錢,只是積分而已。沒有披露積分,是因為積分最終會對應多少錢有很多因素影響,披露極易導致誤導。什麼時候計算積分,什麼時候就會公佈積分。

  2、高管解釋350億融資計劃

  萬科CEO祝九勝:350億的受權申請是公司發展的需要,以前的額度太小,萬科確實是把淨負債率從來不超過40%,實際上在下降的趨勢,幅度比較大。

  2018年的特殊的環境,從監管,去槓桿等大環境,大部分公司危機的應對,好學生喜歡難題目,大家看到十九大以來,更加支持實體經濟,比如租賃住宅等,萬科各種場景16種,在債務融資的品種,在萬科的歷史上都發生過,不算新的品種。

  萬科執行副總裁孫嘉:這次申請的授權是常規性的授權,在2014年和2015年我們拿到150億的債務授權。這次加起來是350億,跟公司業務發展規模相匹配。

  3、王石7年賺了10億?

  萬科副總裁譚華傑:經濟利潤獎金除了2011年外,王石再也沒有拿到一分錢,只有積分。因此王石過去7年除了現金薪酬外,經濟利潤獎金只有2011年獲得過,金額已包含在當年披露的總收入內。

  報道說過去7年萬科管理層搞了事業合夥人制度,自己給自己發錢、買股票,王石過去7年賺了10個億。第一,萬科的經濟利潤獎金,究竟是不是管理層自己給自己發錢?當然不是。是每年年經濟利潤乘以10%,不管是正負都要乘以10%。經濟利潤是請第三方計算的。萬科的管理層不但沒有決定權,甚至沒有建議權。

  4、王石的離任審計報告是否會披露?

  萬科董秘朱旭:離任董事的審計在安排中,王石的審計會按照規定進行。

  5、萬科獨董薪酬調整方案

  萬科董秘朱旭:我們的調整方案是,鑑於獨立董事酬金每月2.5萬元(含稅)提高到5萬元(含稅),每月領取的董事監事的酬金從之前的人民幣1.5萬元含稅提高到3萬元(含稅)。

  這也意味著,萬科獨董劉姝威的年薪將從原來的稅前30萬提高到60萬元。


投資界



首先,我們不知道“王石不行?”這句話為何而來,我們也許孤陋寡聞,也許是偏執執念,“寶能大戰”的硝煙還縈繞盤桓,怎麼突然問這個問題呢?不行了,指的是哪些方面?不在鎂光燈下,就是不行了?休整一下,過點自己想過的日子,就是不行了?武斷,還是無聊?

我們知道,王石,宗慶後,曹德旺,李經緯,柳傳志等都是在八十年代以後崛起的企業家,他們都有過在各自領域卓越的成績。算一下,他們也都在60歲以上的年齡了,有的還在一線,比如:曹德旺;有的隱居在二線,比如:柳傳志,有的已經沒落,比如:李經緯;有的馬放南山,刀兵入庫,也就是題主所說的王石。

人各有志,也有企業的因素,大環境的因素,曹德旺更多的是企業因素,現在的實體經濟處於一個糾結掙扎時期,因此,曹德旺還需要再堅持堅持。而,王石的萬科,並不會因為王石的離開而走向沒落。

只是,現在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到了存量時代,李嘉誠的退出和王石的退出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王石也有更多不為人知的無奈罷了,還有,王石的堅持,是否也是鬱亮等人的委屈和壓抑呢?

最後,王石是否是不行了,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王樸君吧(好像這個名字記錯了),反正是玩笑話,大家一笑了之。

碼字真的很辛苦的,來到這裡看到我們的文章,那就是緣分,點贊和關注一下吧!我們誠摯地謝謝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