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鏈圈已經破滅的紅利期,還有沒有剩下點什麼?

前幾天在悟空問答上收到了一個問題邀請,這位小夥伴問了一個十分令人深思的問題:人工智能和區塊鏈並駕齊驅,會產生怎樣的技術紅利?


鏈圈已經破滅的紅利期,還有沒有剩下點什麼?


看到這個問題的那一瞬間,小編只感到當頭一棒:天吶,原來大家關心的是這樣的問題啊!

難怪最近我們的文章開始越漸失寵了,對於讀者們來說,難道僅憑我們每天在這裡講講雲裡霧裡理論名詞、憧憬下美好願景就行了嗎?

這個圈子裡的讀者上帝們喜歡看的是什麼?當然不是聽我們在這裡吹噓區塊鏈技術有多麼多麼牛,未來怎麼怎麼樣。

你們要的是什麼,是紅利,區塊鏈的紅利,你們關注這個領域是為什麼,因為你們認為它有價值,而不是單純的覺得它有多牛,厲害的東西那麼多,對自己有利的才是最好的呀。

那要說在這個圈子裡,什麼才是最令人感興趣的,當然就是悟空裡那位小夥伴問的問題了。

畢竟紅利,才是我們永恆的動力。

相信每一個主動或非主動的進入鏈圈的朋友們心裡都會想一個問題:我現在正在做一個小眾人口的行業,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可以在這個新興行業裡得到其他行業都沒有的紅利呢。

答案是:有,但不是現在。

對於大多數從業者來,選擇區塊鏈這個行業的很大因素都是衝著新行業崛起之初的風口紅利來的,就像十年前的互聯網行業,從現在的目光來看,那時候選擇了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們是何等的明智。

你看互聯網世界中的北斗型企業‘微軟’,互聯網帝國幾經變遷,他卻能始終屹立在帝國頂端。

微軟在科技領域獨佔鰲頭的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它從一開始就佔據了行業風口。

只要站在風口前端,那麼無論業內如何烏煙瘴氣,龍頭上的企業也始終都是能夠看得清格局的。在必要的時候,它就會毫不猶豫的推陳出新,創造新的殺手鐧。

聽說最近微軟進跟科技前沿,還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出盡了風頭。


鏈圈已經破滅的紅利期,還有沒有剩下點什麼?


區塊鏈誕生後,很多人都把這項技術當做是下一代的互聯網,也把區塊鏈行業當做下一個技術風口。

在風口上,我們已經經歷過的行業紅利有哪些呢?

人才缺口,高薪福利。



鏈圈已經破滅的紅利期,還有沒有剩下點什麼?


成長中的區塊鏈行業最缺的什麼?當然是人才了。這是某個招聘網站上區塊鏈架構師薪資(已經下降過後的)。

區塊鏈行業人才缺口大,技術類型的架構師們更是千金難求。國內現有獵頭及門戶網站上,區塊鏈行業的薪資向來都是遠超其他行業的,一七年的之後,區塊鏈構架師們的薪資一漲再漲,市場仍然供不應求。

大企業們開出上百萬的年薪也很難招得到人。

雖然人才缺口一直沒有填上,然而2018年下半年以來,區塊鏈行業的高薪標準還是開始下降。

即便下降幅度不大,也有很多人開始說,“區塊鏈行業紅利期開始消散了”、“市場迴歸理性了”。

炒幣高利

2009年比特幣正式誕生,從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遊戲幾經沉浮,一路走上頂峰,直到今天,比特幣價格仍在四萬多人民幣,要知道,在最初在出現的時候,比特幣幾乎一文不值,1美元平均能夠買到1309.03個比特幣。

比特幣價格膨脹的期間,對於早一批入局者們來說,發家致富之路幾乎等同於空手套白狼。而比特幣之後,各類加密貨幣一批批的冒出來,此時玩家們就把眼光放在了這些價格相對便宜的新一類貨幣上。

而這些跟風的發幣者們所宣稱的也是:我們的幣價只漲不跌!

當然,行業興起之初,自然是有一段炒幣即發家的紅利期的,各類‘山寨幣’剛剛冒出頭時,入場的玩家們確實大都是行業春風的得益者。

早期的炒幣市場裡,也確有一波靠著炒幣實現財富自由的先行者們。

然而這種紅利也從去年的‘九四浩劫’開始驟然斷層,大家炒的轟轟烈烈的加密貨幣一夜之間變違法,玩家離場,交易所批量遷徙,市場彷彿一夜而來又一夜而去了。

更加令人心寒的是,2018年以來ICO項目被禁止、圈內媒體查封、首都峰會也被禁,一大波‘鎮壓’接踵而至,大有一番將數字貨幣打入地獄的勢頭。

明星項目,輕鬆融資


鏈圈已經破滅的紅利期,還有沒有剩下點什麼?


2018年1月31日,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分銷社群Ecom Chain獲得天使輪融資,由創世資本,硬幣資本、INBlockchain、隆領投資、真格基金、創新工場、阿爾法公社、JLAB投資 、劉峻投資。

同日,FinBook獲得真格基金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2018年1月19日,Hydro獲得A輪融資,其開發的DDEX使共享協議下的第一個去中心化交易所。1月10日,DATA獲得數千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

1月8日,採取IOS token、Servi雙代幣模式,Internet of Services生態系統致力於為線上虛擬服務以及數字貨品交換提供一個高可擴容、高吞吐的生態環境,使開發者們可以極其便利地在區塊鏈上部署的大型去中心化應用為海量用戶提供服務的IOST獲得由FBG資本、丹華資本、DFund、維京資本、Sequoia Capital(紅杉海外)、等十數家基金的A輪融資……而這,僅僅是本年一月的融資數據。

區塊鏈這個高端的名詞在孵化初期,得到的關注和認可是非比尋常的,前期幣價一片大好,行情欣欣向榮,藉著數字貨幣的東風,區塊鏈項目融資也就變得輕而易舉。

EOS主網開始公開募資的時候,藉著英雄BM的光環,上線之前,EOS的超級節點的競選就已經惹的全球大佬們競相入場。

然而到了今天,EOS主網彷彿是一夜之間就熄了火,負面消息不斷,幣價也徘徊在三十多塊左右,明星公鏈好像瞬間就成了一條淺灘的龍。

破滅還是重生?

人才貶值、幣價縮水、甚至項目破發,區塊鏈行業的紅利彷彿一夜之間完全崩盤,種種跡象似乎都在表明,區塊鏈行業的泡沫破滅,紅利期已過。

甚至,還有人工智能開始大膽預測,一年之後的大45%的區塊鏈項目都即將歸零,在這張預測歸零的項目列表裡,居然還有ETH。

素來就有‘人工智障’之稱人工智能為什麼會有勇氣得出這樣的結論?難道真的是人工智能昏了頭?還是區塊鏈項目真的已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那麼,如果說2018年之前的區塊鏈行業都是泡沫,而現在,泡沫已經破滅了,那破滅的泡沫下面又是些什麼?


鏈圈已經破滅的紅利期,還有沒有剩下點什麼?


人才貶值:區塊鏈行業人才的薪資縮水不假,然而與其他行業相比,價格仍然是排在各行業的前端,同時,目前的區塊鏈行業中,人才供需比仍在0.2以下徘徊。

雖然薪資縮水,但這個行業缺口還在,肉多狼少的局面還是存在的。市場供需比決定了,只要是現在進入到圈子裡的人才,都是‘原始黃金’,誰說天價薪資崩盤的背後不是行業潛心培養人才的好時機呢?

幣價縮水:從前那個只漲不跌的市場已經一去不復返,如今的加密貨幣市場風雨飄搖,幣價飄忽不定,但‘幣王’比特幣的價格卻似乎沒有太大起伏。

由此可見,並非是這個市場的末日來了,而是市場不需要的產品的末日來了。

項目破發:多數區塊鏈項目的資本回縮與加密貨幣市場都有著絕對的關聯。就像某個大企業的股票下跌之後,市值自然縮水,這是個連帶反應。

然而在區塊鏈的行業中就真的只剩下與數字貨幣不可切割的項目了嗎?我看也不盡然。

鏈圈已經破滅的紅利期,還有沒有剩下點什麼?


8月29日,一分名為《關於同意“共同合作推動鏈改行動計劃”的覆函》的文件刷爆朋友圈。文中稱:“全國互聯網金融工作委員會”同意與“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合作推動“鏈改行動計劃”。

二者共同組建鏈改委全國領導機構,適時共同組建鏈改發展基金,共同打造國家級區塊鏈技術團隊和資源配置平臺,助力建設鏈改試驗區、鏈改實驗室、鏈改技術隊,推動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談到‘鏈改’,我們都會說,怕不是又一種割韭菜’的新花樣吧。

那麼,如果這個‘鏈改’針對的是無幣區塊鏈呢?把區塊鏈與數字貨幣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切割開來之後,單純作為一項網絡技術的區塊鏈還能夠‘割韭菜’嗎?

在互聯網行業崛起之時,並沒有與之捆綁的權益,但它依然一舉登頂。那為什麼到了區塊鏈這裡,幣價一跌,你就說它不行了?

在區塊鏈行業中,如果拋開數字貨幣的價格,在區塊鏈行業中,你還能看到什麼?

政策越來越利好,社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做技術的企業越來越多,這些難道不是行業興起的前兆嗎?如果說入圈皆炒幣的時代就是區塊鏈行業的泡沫期,那麼幣價泡沫破裂之後的今天,泡沫之下的東西到底是汙水還是清泉?

區塊鏈的技術還並未成熟,要想真正實現技術崛起,只怕還要很長一段時間。當今的‘鏈改’的口號也或許並不能讓區塊鏈行業走上巔峰,也並不能讓區塊鏈的從業者們得到想有的紅利,但業內人士的信仰或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