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濮陽家長抱怨老師啥都讓家長幹要老師幹啥!教育局這麼回答!

家長留言

請上級領導到小學到中學到高中管一管老師給孩子們留的作業太多的事情

上級領導您好:

我們分別是濮陽市第二實驗小學,第二中學,一高,外高,第一實驗小學的家長們,孩子們每天的壓力太大了,因為孩子們的作業太多了,濮陽市第一實驗小學作業太多,濮陽市第二實驗小學作業太多,孩子們晚上九點多還不能寫完,濮陽市第二中學,一高,外高的作業太多,晚上十一點還不能寫完,老師為什麼每天把作業留得那麼多啊,孩子們晚上休息不好,第二天上課沒有精神,請上級領導來這些學校檢查一下吧,這樣下去孩子們就會被作業累倒,留作業太多真的對孩子們有進步嗎?能不能把下午的自習課專門寫作業,這樣孩子們回家就能早點休息,只有休息好,孩子才能有精神,有好的狀態聽課,我們這些小學的家長,初中的家長,高中的家長,全體家長大聲呼籲:老師們不要留作業太多了,減負!讓孩子們有一個休息的時間吧,作業太多,孩子會吃不消的,都會病倒的!請上級領導抓緊時間檢查一下這些學校吧,老師有點太狠了!

小學校,中學校,高中的全體家長們的呼聲

市教育局回覆

曹女士你好:

你的來信已收悉,首先對你對濮陽教育教育的監督與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的確當前學生課業負擔重、作業多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其根源還是在於升學壓力大,競爭激烈導致的。因為“劇場效應”的存在,使得學校、教師不斷給學生加壓加碼,導致學生的課業負擔不斷加重。現在這一現象已經引起上到國家教育部下到地方教育管理部門的廣泛重視,今年教育部的教育工作會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具體要求,下一步,市教育局將根據國家和省的具體要求,積極採取措施,堅決遏制發展勢頭,逐漸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切實發展素質教育,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奮鬥!

家長留言

市長您好,我是一名濮陽市第二實驗小學的學生家長。現在學校給家長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作業家長批改,作文日記家長評語改錯,平時還要家長給孩子出題再批改,經常讓家長打印複印各種資料,一、二年級家長每天放學打掃衛生,時不時還得去給老師幫忙,現在倒好,家長開學以前還得把前兩個單元全部教會孩子,開學就考試,您說要老師幹啥用?孩子過個春節這麼多作業,一家人都過不好。現在的老師是老大,我們招惹不起,找您說說理,希望您重視。謝謝!

市教育局回覆

網友你好:

收到你的來信後,我們馬上和二實小進行聯繫,要求該校對信中反映問題進行調查,並做出調查結果說明。二實小答覆內容馬上進行了調查,並進行了答覆,主要內容如下:

1、讓家長改作業問題:學校本著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原則,採取了家長督促學生學習的方法,家長批改作業其出發點市為了讓家長進行督促和指導。存在著個別年輕教師與家長溝通不利、認識不到位的情況,造成了誤解。

2、學校沒有發現讓家長打印複印資料的問題。

3、讓家長幫助打掃衛生問題:因為一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偏小,值日打掃衛生時間較長,個別班級為了學生安全,組織了家長志願者到班級打掃衛生,一個學期月一兩次。以後學校將要求教師多給學生創造動手勞動的機會,並多與家長溝通,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4、幫助孩子預習的問題:課前預習是當前教育界普遍進行的一種教學模式,普遍運用,因為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學習方法上、學習能力上、知識積累上還存在著不足,由由家長輔助預習,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可能存在著個別老師認識上有問題,或許給家長提的要求過高,導致個別家長心理壓力過大。

學校將針對以上問題召開教師思想建設會,查擺問題,提出要求,要求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針對個別學生減少作業量,創新形式等。

感謝你對濮陽教育的監督和支持,目前學生壓力大、負擔重是全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家長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也成為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針對這種“劇場效應”,教育主管部門將不斷採取措施,切實減輕學生負擔,努力實現讓孩子輕鬆上學,快樂成長。

警惕教育中的“劇場效應”

一個劇場,大家都在看戲。每個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員的演出。忽然,有一個觀眾站起來看戲(可能是為了看的更清楚,也可能因為身高較矮),周圍的人勸他坐下,他置若罔聞,求助劇場管理員,管理員卻不在崗位。於是,周圍的人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來看戲。最後全場的觀眾都從坐著看戲變成了站著看戲。

有什麼區別嗎?

先站起來看戲的人在短時間內看的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來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來幾乎相同。

只是,所有人都成了站著看戲,所有人都更累了。

所有人,比原來付出了更多的體力成本,得到了和原來一樣的(甚至更差)觀劇效果。

更悲劇的是,雖然大家都更累了,但不會有任何人選擇坐下來看戲。

因為,誰選擇坐下來,誰就啥也看不到。

相反,還會有人開始站在椅子上看戲,引發更多的人也站在椅子上看戲。

於是,一種空前的奇觀出現了,某處的椅子不是用來坐的,而是用來站的。

結果,破壞秩序的人沒有得到持久的收益,而遵守秩序的人則是受害者。

表面上,要怪那個破壞秩序,先站起來的觀眾,是他,首先破壞了秩序。

實際上,真正的責任人,應該是劇場的管理員,畢竟,他是秩序維護者。

“劇場效應”正在中國教育氾濫成災。中國教育被惡性失序綁架,在每況愈下中加速墜落。

學生應該每天有多長時間的學習時間?國家有規定,生理也有規律。然而,“劇場效應”卻一再突破國家規定和學生健康的底線。

以普通人口大省的高中階段為例,其邏輯演變如下:

第一階段(坐著看戲):所有學校都按國家規定執行,比如一週上五天課,每天上8節課,沒有早晚自習,挺和諧的。

第二階段(個別人站起來看戲):突然,有個學校改成一週上六天課,每天上10節課,結果取得了較好的辦學成績。贏得了家長的好評和追捧。

第三階段(所有人站起來看戲):於是,其他學校迫於業績考評和家長的壓力,也被迫跟進。一段時間後,學校都成了六天上課制。一個學校不守規矩必然演變成所有學校都不守規矩(除了那些自己放棄競爭的所謂“爛校”)。於是大家的辦學時間達成了新的平衡。

第四階段(站在椅子上看戲):某些學校索性失去下限,改成兩週休息一次,加上早晚自習。更有甚至發展到早上五點起床,晚上十一點才休息。於是,其他學校也被迫跟進。

如此愈演愈烈,甚至有的學校一個月才休息半天,儘管駭人聽聞,但比比皆是。

補習班的劇場效應:

第一階段(沒有人上補習班):班裡同學們學習成績有好有差,好在老師和家長們並未特別在意孩子們成績好壞,幾乎沒有人會為了提高分數上補習班。這是起始狀態。回顧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學校,那時社會上幾乎沒有補習班這種鬼東西存在。

第二階段(個別人上補習班):突然,有同學利用週末時間補課,或者是上的補習班,或者是找的一對一的家教,短時間內提升了自己的成績排名,引發了其他家長的效仿。

第三階段(大部分人上補習班):於是,競爭愈演愈烈,別人上補習班成績提升了,你不上補習班就相對落後。班級裡幾乎所有同學都上了補習班。結果大家的成績排序又回到了起始狀態。

第四階段(追求名牌補習班和名校老師):上補習班已經不夠給力了,需要上名牌補習班,找名校老師補習。“你家孩子報的哪個補習班?”,已經成了很多家長聊天的中心話題。某些“名牌補習班”一位難求,招生甚至比公辦名校還牛氣,放學時常常造成交通擁堵。一些“名校老師”更是炙手可熱,大賺鈔票。更有補習班或老師違規宣傳,拉大旗扯虎皮者有之,李鬼冒充李逵有之,坑蒙拐騙者也不乏其人。

過去是學習差的上補習班,現在是學習好的上補習班。為什麼好學生也上補習班?因為別的好學生也正在補習,正在變得更好,你不努力就會落後!至於學習差的,甚至連補習班也不收。好多補習班,要報名需要先考試,掏錢還不一定讓你來上。

如此愈演愈烈,可苦了家長和孩子們了。

作業可以在“劇場效應”中找到答案。

第一階段(作業不多):上世紀八十年代,是作業的童年時期,那時科目少,作業也少且簡單,放學也早。完成作業都不是問題,寫完作業還能愉快的玩耍。課餘男生上樹掏鳥窩,下河捉魚鱉,女生跳皮筋,做手工,都是學生時代的常態。

第二階段(作業變多):某些科目或老師增加了作業,這門科目成績立竿見影的提升,迫於考評的壓力,其他各科紛紛跟進。

第三階段(作業變態):只增加作業數量已經過時了,作業的種類和形態也與時俱進。除了老師改的作業,還有家長改的作業,除了課內作業,還有課外作業、展示作業、探究作業、網絡教育作業、全程簽字改錯、微信打卡、拍照上傳……。作業已經成了家庭和諧的頭等大事。

第四階段(作業發瘋):作業,重在落實,落實,關鍵在家長。寫作業成了衡量學生學習態度和家長對學校支持力度的最重要維度。不寫作業要罰站,甚至停課,在許多學校已成為常態;監督作業不力的家長被請到學校面談也屢見不鮮。

同樣悲劇的是,當每個學生和每個學校都多寫了這麼多作業後,他們成績排序與作業少時並不會有顯著變化。只是,所有的老師、學生、家長都更加疲憊不堪,日益心力交瘁。而,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多寫了這麼多作業後,學生們對學習這件事充滿了厭惡,對學校這個東西充滿了憎恨。學校?不存在的,只是一個集中起來被懲罰寫作業抄作業罰作業的地方而已。尤為要命的是:誰也停不下來了,誰也不敢少佈置作業,誰也不敢不佈置作業當“劇場效應”相互疊加,把封閉管理+集中補課+集中訓練+違規招生等幾種劇場效應形成組合拳時,一種人類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怪胎橫空出世了,這就是:超級中學。

第一階段(沒有超級中學):各個學校按國家政策有序招生,各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點。

第二階段(超級中學崛起):某個中學採取超常手段,延長在校時間,週末補課,尤其是採取重金吸引外地尖子生源和外地優秀教師,升學率突飛猛進。並迅速擴大招生規模。

第三階段(超級中學膨脹):隨著升學率上漲和招生規模擴大,超級中學對周邊的優質生源和優秀師資形成虹吸效應,並通過“借讀生”“分校生”“補習生”的高昂學費獲得豐厚的利益回報,然後再用雄厚的資金繼續吸引外圍甚至全省的優質生源和全國的優秀師資,形成辦學規模擴大+壟斷尖子生+資金鍊回報+聲譽提升的滾雪球效應。

第四階段(超級中學模式推廣):隨著一兩所超級中學的崛起,其他有實力的中學也步超級中學後塵;無實力的周邊縣區中學招生和辦學水平快速下滑,甚至全省範圍內的普通中學陷入大面積的崩塌。

結局:只要是有超級中學存在的地區或省份,所有學生的求學之路變得更加艱難。其一、進入超級中學的尖子生要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才能比拼過越來越高的分數線;其二、單靠分數無緣進入超級中學的中等生,他們必須花費大把的高昂學費(高達幾萬甚至幾十萬)才能獲得超級中學的學位,升學的經濟成本劇增,事實上是扼殺了中下階層子弟的上升通道;其三、具備學習潛力,但經濟條件較差的普通學生,只能在日益塌陷的普通中學讀書,求學之路更加艱難,上升通道更加狹窄;其四、至於原本學習成績較差的一般學生,只能早早輟學打工僵局一旦形成,打破需要合力。

抱怨無濟於事,救贖只能行動。

短期之策:“劇場效應”惡化的關鍵在於監管缺位。監管並不缺乏人手,也不欠缺制度。關鍵是重視力度不夠。可以借鑑防治“霧霾”的辦法治理違規辦學,實行行政一把手負責制,出現嚴重的違規辦學,除處理當事人、教育主管部門外,應直接問責當地的行政一把手。在當前的國情下,沒有一把手的強力推進,任何監管措施都會虎頭蛇尾,不了了之。

長遠之策:“劇場效應”的形成機制極為複雜。單純的政府監管,成本既高,也可能導致監管的變形。比如:單純治理週末學校補課和上早晚自習,必然會使社會補習機構乘虛而入;單純改革考試評價體制,在當前誠信水平較低情況下,可能引發新的不公平現象;單純對教育行業進行調整,不從就業、養老、生育等方面配套改革,教育改革的效果很難推進。

濮陽家長抱怨老師啥都讓家長幹要老師幹啥!教育局這麼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