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北約這個軍事聯盟解散,最大的贏家是誰?

琅琊利劍


北約不會解散,現在一直在討論的是特朗普率領美國退群。

北約全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縮寫NATO;是歐洲及北美國家為防衛而建的國際合作組織。有一些國家,“外人”覺得應該是北約成員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瑞典,芬蘭,以色列,並不是北約成員。有的國家,怎麼看也不是北約的人,卻是正式成員,土耳其。沒加入的可能出錢出力比誰都走心,比如日本。加入的可能天天內訌,如土耳其。

北約是個抱團取暖的組織,因為資金、思路、想當頭兒等等,一天到晚鬨鬧,卻不會解散。最主要的原因,是英法德這幾個歐洲大國,既無力獨自面對世界,又互相不服,最終卻只能選擇合作。這幾個挑頭的歐洲國家堅持以現在的方式走下去,北約既無法成為以美國為首的強力軍事團伙,又不會真的解散。

美國人一直視北約為雞肋,希望更有力的管理北約。特朗普是個行動派,想從另一個方向解決北約,退群。但這個不是特朗普一個就能決定的,美國內部有很強的勢力要求留在北約。特朗普上臺兩年,從橫衝直撞到越來越不順手,他想幹的事兒,能幹成的可能性已經很小很小。

美國公開鬧退群,是對北約最大的削弱。北約成立時,直接針對的就是蘇聯。蘇聯解體之後,北約大力東擴,對俄羅斯的攻擊傾向比對蘇聯還明顯。介入烏克蘭內戰的並不是美國及小兄弟,而是北約,這兩者看著差不多,卻有質的區別。

所以麼,北約削弱,最大贏家是俄羅斯。嗯嗯。

(全文完)


李牧


北約的全稱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二戰之後,美國締結的一個軍事同盟組織,主要成員國都是歐美國家,成立的目的是為了遏制蘇聯在歐洲的擴張,從而讓大部分歐洲國家都能團結到美國周圍,以實現控制歐洲的目的。



按照常理來說,北約是為了對抗蘇聯而誕生的,也應該隨著蘇聯解體而解散,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北約不僅沒有解散,在蘇聯解體後的十幾年後,還進行一次東擴。

直接把北約的勢力幾乎快要擴張到俄羅斯家門口,畢竟美國和歐洲國家不放心擁有核武器庫的蘇聯繼承人俄羅斯。

現在的俄羅斯就深受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的軍事圍堵和經濟制裁,所以俄羅斯對此也是十分苦惱。如果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解散的話,俄羅斯必然是一個是一個大贏家,軍事壓力減小是必然,相應的國防開支也能減小。



但是要說俄羅斯是最大的贏家卻不盡然。一箇舊的軍事聯盟體制被打破,必然會讓很多新興勢力受益,因此意味著世界的老大要讓位和分權了,有能力搶到位置和權力的國家都是贏家。

其實北約內部早已經矛盾重重,隨著英國的脫歐,歐盟逐漸變成一個歐洲大陸國家的組織,其中以法國和德國為帶頭人。早年間面臨蘇聯的威脅,法國和德國必須依靠美國的軍事力量。

但法國和德國同時也想帶領歐盟成為世界的一級力量,加上隨著實力的膨脹,更想擺脫美國的控制。所以法國總統馬克龍一直建議歐洲國家要建立統一的防務體系,劍指北約,德國對此也是非常贊同的。

11月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北約正經歷著腦死亡,歐洲不能再依靠美國來保護北約的盟國,需要重新思考自己作為地緣政治力量的定位,否則歐洲將失去對命運的掌控權。”這個表態基本上擺明,歐盟要脫離北約,不跟美國玩兒了。



所以北約如果解散的話,法國和德國也是贏家,因為沒有北約的束縛,法國和德國就要著手建立統一的歐洲防務體系,兩國就真正的能成為不受控制的軍事大國,並藉助歐盟的整體力量,也能成為獨立的世界一級。

而美國如果失去了北約,勢力必然會大幅度地撤出歐洲,而美國的盟友體系也就因此塌了一半兒,其霸權地位將會鬆動。而新興的國家如印度和我國都將是受益者。


大正看世界


北約這個軍事聯盟解散最大的贏家是誰?

有人說北約解散之後最大的贏家是俄羅斯,也有人說是德國,兩個說法我都不同意,我認為北約解散之後最大的贏家將會是大英帝國!!!!

北約解散對俄羅斯的影響並不大

目前北約的主要任務是反恐和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還有防備來自網絡的攻擊,而不是防備來自俄羅斯方向的大規模的軍事對抗。

(北約首腦會議場景)

畢竟當華約組織解散之後,北約就沒有了那麼大的來自東方軍事集團的壓力。所以,這個軍事同盟便將他的主要任務放到了其他方向上。

當然,俄羅斯也是北約的遏制對象之一,畢竟這個擁有全世界第二大核武庫的國家依然是歐洲各國在東方的主要的對手。

(俄羅斯的戰略導彈)

這個國家只要沒有失去大國雄心,沒有自我閹割摧毀所有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北約就不會放鬆對他的警惕。

但是,無論北約解散與否,對俄羅斯來講都不是有很大影響的了。因為俄羅斯的持續衰弱,讓他根本就沒有能力在北約解散之後將自己的勢力範圍向西方擴張。

所以,北約存在與否對俄羅斯來講根本就沒有什麼區別。頂多在北約解散之後讓俄羅斯心理上有一定的安慰而已。。。

對德國來講,北約的解散和他關係也不大。

德國是北約經濟、科技實力第二強的國家。

這個國家擁有3.8萬億美元的GDP總額,每年的軍費支出多達400多億美元,軍費佔GDP的比重為1.2%,和荷蘭、羅馬尼亞等國相當,處於較低的水平。

北約解散之後,德國作為二戰期間的戰敗國也很難大力發展軍事。就像上面所說,俄羅斯已經衰落,即便是沒有北約這個組織,歐洲各國也很難以防備俄羅斯的名義來擴軍備戰。

(德國軍隊在演習,目前德軍共有18萬人)

而作為二戰的戰敗國,德國在軍事方面受到了聯合國的嚴格限制。即便沒有北約這個組織,他也沒有能力在政治和軍事方面獲得長足的發展,而且只要德國有這個苗頭,周邊的英、法,甚至俄羅斯、美國等國都會聯合起來共同對付他。

畢竟一戰二戰的發起國這個名頭是會讓很多人頭疼的。

所以,不管怎麼樣德國都不會是贏家,他很有可能比北約解散之前所受到的限制還要大。

真正的贏家是大英帝國。

北約是美國人牽頭搞起來的軍事組織,因為美國強大的實力,北約各國全都以美國馬首是瞻。

只有的好處是內部比較和諧,沒人敢和美國爭老大,美國大哥去幹什麼,一打招呼小弟們跟著去就可以了。

如果北約解散了,那就說明美國不怎麼管歐洲各國了,歐洲各國肯定得亂套。

沒有美國牽頭的歐洲,俄羅斯、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這些國家實力相差的也不多,他們互相之間瞅誰都不順眼。不說別的,前幾年德國想入常,英法還沒怎麼著呢,意大利就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了!

所以,沒有北約的歐洲就會再次進入諸侯爭霸時代。

這個時候,英國反而有了自己的優勢,作為數百年的歐洲攪屎棍,英國玩大陸均衡政策簡直爐火純青。

到時候歐洲各國又得看英國臉色做事了。

(英國現任首相特雷莎·梅)

只要美國沒有衰落,北約會一直存在

北約對美國的用處非常大,比如前幾年北約各國在全球的反恐。

根據北約憲章第五條,對北約任意一個國家的攻擊都視為對所有北約國家的攻擊,各國應該在軍事上給予援助。所以,當美國遭到恐怖襲擊之後,各國只好組織軍隊和美國打仗去了。

北約大多數國家在全球都沒有利益存在,也不會無端受到恐怖襲擊,說白了各國就是在為美國打仗。

所以,只要美國沒有衰落,就不會讓北約解散,這些國家可都是他的打手啊。


歷史風暴


許多人都說如果北約解散,最大的贏家會是俄羅斯。我不這麼看。

我認為如果美國真的退出北約,北約很可能不會馬上一鬨而散;北約真的解散了,最大的贏家將是德國、法國這樣的老牌歐洲強國;俄羅斯並不能從北約解散中獲得多少安全上的好處。

當然,別看特朗普嚷嚷的厲害,真要退出北約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搞得不好他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北約的誕生是東西方開始冷戰的結果。二戰後,東西方因意識形態問題嚴重對立。1949年,美國拉著加拿大和一眾西歐國家在華盛頓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蘇聯經過一番努力,沒辦法阻止北約國家結成軍事聯盟,於是在1955年拉一票東歐國家成立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自此,華約和北約這兩大陣營形成了全面對抗態勢。

1990年東德與西德合併退出華約;1991年,華約解散,同年底,蘇聯解體。從此北約失去了華約和蘇聯這個最大的敵人。

就在大家猜測北約會不會因為華約的解散而宣佈解散的時候,美國給北約樹了一個新的敵人:俄羅斯。西方反蘇勢力迅速將俄羅斯描繪成一個貪婪而危險的北極熊,認為俄羅斯是歐洲新的最大的敵人。為了對付這個新的敵人,美國吸收前華約國家加入北約,帶著北約不斷地把勢力範圍向東擴展,把刀子一點點地抵向俄羅斯的胸膛。

大家都知道自從蘇聯解體之後,虛弱的俄羅斯實際上無力挑戰歐洲,更無法觸動美國在歐洲的利益。美國人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美國人只有將歐洲國家牢牢捆綁在北約的戰車上才能令它們俯首帖耳,才能維持美國在歐洲的統治地位。北約散了,美國在歐洲的利益就將走到盡頭。

美國人的小心思,像法國德國這樣的歐洲傳統強國心裡都明白,所以這兩個國家的領導人都一直致力於擺脫美國人的控制。他們搞歐共體、搞歐盟、搞歐元區,甚至提出來要建立獨立於北約的歐洲軍隊,說到底就是試圖一點點擺脫美國的控制,掙脫北約這個由美國人套在他們身上的枷鎖。雖然出於某些“政治正確”的原因,法德等國會時不時地跳起來指責俄羅斯,但他們心裡非常清楚今天的俄羅斯並不是歐洲國家最大的威脅,恰恰相反,俄羅斯豐富的資源和潛在的市場才是德法等國垂涎已久的。

特朗普是個生意人,他認為美國每年通過北約投向歐洲的軍費看不到對等的回報,他認為北約是美國保護歐洲的工具,歐洲人應該向美國支付保護費。從2016年開始,特朗普在多個場合反覆聲稱美國人虧了,要歐洲多出錢,要歐洲國家每年拿出GDP的2%來支付安全費用,否則美國將退出北約。而當歐洲國家勉強答應將國防開支加到2%後,特朗普又將價碼提高到4%,並且要求歐洲國家立刻實施。很顯然,這些都是當初他談生意時管用的招數。

(北約峰會,特朗普討錢)

對於法國總統馬克龍成立“歐洲軍”的設想,特朗普毫不客氣地加以狠批,要法國先把保護費交清了再說。特朗普還反覆威脅稱北約對美國來說並不重要,他可以隨時退出,美國人不要當世界警察,除非歐洲人付錢。

說到底,他就是想要錢,只要給夠了錢,一切都好說。

美國軍火商們當然樂意看到特朗普敲詐歐洲,無論特朗普能得手多少,他們都將是受益者。但美國國會的政客們和五角大樓的將軍們卻並不這麼看,他們認為特朗普這麼鬧會使傳統盟友離心離德,傷害了美國的形象和長期的利益。他們不可能容忍特朗普走到解散北約的那一步。

對於俄羅斯,即使北約不在了,俄羅斯的敵人不僅不會變少,反而會變得更多。因為它與美國的對抗不但會延續,還會面臨“歐洲軍”的新挑戰。當然了,歐洲方向的軍事壓力會減輕一些。

沒了北約的束縛,德國與法國將團結得更加緊密,成為歐洲真正的領導者。歐洲新增加的軍費會更多地投入到法德等歐洲國家自己的軍火商,這將顯著改善歐洲的工業結構,增加許多新的就業機會。

北約解散,德國與法國將是最終的贏家。


老粥科普


北約是個軍事聯盟組織,牽頭者是美國,剩下的就是為其搖旗吶喊,跟隨左右的西歐國家。

都說,沒有永久的聯盟,只有永久的利益。如果北約這個軍事聯盟解散了,那麼誰會是最大的受益者呢?可能是俄羅斯,也可能是德國,但毫無意外,這兩個國家會是受益最大的兩個國家。

如果北約解散,最大的贏家可能是俄羅斯

北約為什麼成立?是為了維護區域的穩定和安全。

自從北約建立,西歐區域的和平時代就開啟了,縱觀歷史,西歐從來沒有維持過這麼長時間的大面積和平。

北約的建立,除了維護區域的安全,也對前蘇聯是個極大的牽制,畢竟,北極熊國家,從來就不是西歐陣營裡的主。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度試圖靠近美國和西歐國家,但效果非常不理想。一句話,人家不把你當自己人。

隨著北約的不斷擴大,對西歐國家的影響力逐漸增強,對俄羅斯的威脅也是越來越大。不說土耳其了,就連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在2002年都加入了北約,連俄羅斯曾經的兄弟國家烏克蘭也要求積極加入北約,這讓俄羅斯頭大不已,感覺自己的脖子上頂著數把匕首。

如果北約解散,俄羅斯的軍事威脅將大大降低,俄羅斯可以伸展胳膊了,也可以長舒一口氣了。

北約解體的話,意味著美國這尊菩薩掉下了神壇,開始進入凡間,對於歐洲的事務影響力會大大減小。此消彼漲,美國的衰落,會造就俄羅斯雄起的機會,一個大哥下去了,勢必要另一個大哥站出來,畢竟總得有一個說話算數的大哥,而俄羅斯從美國的束縛中解脫了,有可能就走上了康莊大道。

俄羅斯的軍事實力無需質疑,俄羅斯欠缺的是經濟的發達。即使如此,北約一旦解散,俄羅斯的春天一定會來了。

如果北約解散,德國也可能是受益最多的國家

德國在二戰後,一直在美國的籠罩下過日子,美國在歐洲的大量駐軍,特別是在德國的駐軍,讓德國人非常不爽,但又無可奈何。

於是,德國人所能幹的就是埋頭髮展經濟,光是經濟的強大,總像一個“單腿強壯”的人,比起雙腿一樣粗的,差點意思。

北約一旦解散,德國會大概率地成為新的西歐中心,因為德國的GDP是目前的世界第三,對歐洲的經濟事務影響力本來就大,北約解散後,德國的軍事重新崛起,德國的步子就會邁得更大一點,可以團結更多的力量,畢竟牽制少了。

經濟強大,軍事再增強,德國很有可能重新成為歐洲的大哥大,只要不和前輩們一樣大搞侵略,而是通過自己的影響,將西歐國家漸漸發展成自己的小弟,德國可能會完全地崛起。

德國的嚴謹,德國的認真,德國的創新,決定了德國比英國更有活力,比法國更有凝聚力,這樣的情況下,德國不變強都難。

北約解散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因為美國有太多的利益在裡面。如果北約解散了,只說明一點,美國已經虛弱到不行,從各個方面來說,都無法維持住自己的核心地位了,否則又怎麼會發生北約解散這樣的事情?

這事聊聊可以,但近幾十年內出現的概率極低,低到不行。


藍風破曉


最大的贏家會是德國,不是美國也不是俄羅斯。

美國在世界的霸權主義行為大多還是和北約一些成員國有關的,美國很多軍事行動都是聯合出動的,當年的伊拉克戰爭和利比亞戰爭都有歐洲國家的影子。很多時間美國只要找一個合適的理由,歐洲一些北約國家就會跟著美國上。

若果北約解散的話,美國的軍事行動都得不到北約成員國的支持了,美國在霸權就會顯得小心,甚至在有些問題上還可能和美國對抗。

現在的伊朗問題就是這個情況,美國對伊朗是不滿的態度,德國一些國家就不這樣認為,他們不支持美國的軍事行動,這就產生了分歧。所以說退出北約後,伊朗問題如果惡化,很可能歐洲國家和美國相互對抗。

北約解散的話俄羅斯也不是最大贏家,歐洲國家很多都是擔心俄羅斯的威脅才加入北約的,顯然俄羅斯的威脅不能消除的情況下,歐洲國家沒有安全感,有的甚至會繼續對抗俄羅斯的。

為什麼最大的贏家是德國呢?二戰以來,德國這個國家似乎低調了很多,承認自己的錯誤,還參與國際事務呼籲和平的。歐盟的成立本來是打壓德國的,結果現在德國成為了歐盟的大哥,默克爾還間接影響著歐盟。歐洲還是比較聽德國的,所以說北約不存在的話,歐洲肯定會有一個地區強國的,德國有這個實力,即便現在很低調。到那個時間德國會在地區國家崛起的。


微觀V視野


先說結論:最大贏家是德國,其次是俄羅斯。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北約一解散,俄羅斯是最大的受益者,因為解除了西邊的危險,可以轉向其他領域了,還能將自己的能源大量賣向西歐,自己的軍事費用也能降低不少,確實,俄羅斯能得到這些好處,但是同比德國來說,俄羅斯的這些,只能等於是小恩小惠!


德國一戰,二戰的發起者,老牌的軍事強國,在二戰結束的時候,更是被一分為二,還丟失了不少的領土。但是這對於德國來說,這些都沒什麼,德國有再來的勇氣,但是現在有樣東西在制約這德國的發展——北約!

北約是二戰的產物,為了抵抗蘇聯建立的華約,但是蘇聯解體後,北約並沒有結算,美國把北約新的目標投向了俄羅斯,認為北約是遏制俄羅斯的工具。在當時的情況下,歐洲各國也是身不由己,只能任由美國擺佈,而美國也在建立北約的同時,將軍事基地建在了德國,美其名曰:保護北約成員國。



這在初期確實對德國起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隨著德國的發展,經濟,軍事,都已經成為歐洲第一的時候。美國在德國的軍事基地就像一把劍,懸掛在德國頭上,德國面臨的不再是俄羅斯的威脅,而是美國的威脅,德國如果想進一步發展必須擺脫美國。


德國在這方面一直做著努力,從促進歐盟的建立,使用歐元等等,無不是為了擺脫美國的控制,想用歐洲一體化逼走美國。但是美國就是不吃這一套,雖然嘴上說美國隨時都可以離開,只要你們把保護的錢交了,但是每當德國給錢的時候,美國又會忽然加價,就死皮賴臉的不走。

而美國不走,德國的一切行為都暴露在美國的視線下,而如果北約解散,德國將真正的自由,他的經濟,國力都會上升一大截,並且會成為西歐的領頭羊,歐盟也會在德國的帶領下,在國際上越來越有話語權權。



德國能在一戰的基礎上發動二戰,自然也能在美國走之後,大膽的做些事情。這樣的結果,我覺得是好事。1,德國崛起,歐盟崛起,世界出現一個新的勢力,美國的單極世界會受到嚴重的挑戰,世界多元化進程加快。2,歐洲於俄羅斯放下分歧,成為合作伙伴,俄羅斯有著西歐需要的各種能源,加上地緣優勢,西歐從俄羅斯進口能源才是最方便,最經濟的方案,兩大勢力的和解,有助於歐洲的和平。


總之,北約解散,美國受損,俄羅斯獲得利益,德國獲得自由,但是,目前看來,這是不可能的!


歷史深度揭秘


北約他的全稱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這是一個軍事上的聯合體,他所成立的目的就是對付前蘇聯,及東歐的華約組織,1991年蘇聯解體,華約也隨即解散,而北約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對付俄羅斯,曾有一時期俄羅斯也想加入北約,但是北約說什麼也不同意,其實道理也很明顯,俄羅斯如果加入了北約,北約還有存在的意義嗎?所以北約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歐美聯合起來對付俄羅斯,俄羅斯這種以毒攻毒的做法並沒有起到實質性效果。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假如北約解體的話,那麼最大的贏家當然就是俄羅斯了,當年俄羅斯想加入北約,也是想讓北約失去作用,只不過俄羅斯的這套把戲並沒有瞞過北約組織,從俄羅斯本身來講,他們真的希望北約有一天能夠解體,這樣他就少了一個軍事上的對手,但同樣歐美這些國家,是不會讓北約解體的,就像有句俗話說的那樣,俄羅斯越是反對,歐美就越要這樣做,我想稍微有點政治頭腦的人,一定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


驕然


北約成立於1949年,既是冷戰的起始,也是其核心內容,“拉來美國人,罩住德國人,防禦俄國人”三點是其主打。四十年裡,跨大西洋聯盟精誠團結,逼垮了華約,喜得“不戰而勝”之結局。

冷戰結束,北約不歇,“東擴”加干涉前南讓它露出新面目,如今已將東歐全部,東南歐大多數國家收入囊中――目的昭然,最大限度壓縮俄羅斯的騰挪空間,將其視野投向歐洲大西洋之外,賦予其更多更大職能。

美國反恐擴大化、“夾帶私貨”及後果負面(危及中東國家穩定,導致難民外溢等)讓北約歐洲國家面臨窘境;新老歐洲對美忠誠度不一使北約現裂痕;美國戰略中心移向亞太讓它受“輕視”,更有特朗普的商人“逼債”式要錢、任性令盟友不堪。

從根本看,北約不存在解散的基礎與可能,特朗普的“異數”結束,下任總統將大幅修復美歐關係。

極限預測,它解體當然卸下俄羅斯的心腹大患,對崛起的東亞大國也是好消息,有利於新興國家輕裝上陣。


ruixuezhaofeng


國聯在二戰後解散了,重新誕生了一個新的國際組織—聯合國,那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解散了難道就不會有新的組織誕生嗎?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北約解散,還會有一個新的軍事合作組織取而代之。



如今的北約已經呈現出組織煥然的狀態,美國既出錢又出力,老歐洲不出錢也不出力,新北約國家沒有錢,但只有力可出!還有更多不置可否,例如:意大利、西班牙和土耳其等國,繼續存在當然可以,但肯定會有很多國家很不滿意。不過一般的這類國際組織即使明明已經成為雞肋,但不會出現直接解散的情況,唯一的解散方式就是被新的組織代替。



那麼北約解散有最大贏家嗎?其實這種問法有點幼稚,大國博弈的精彩之處就是足夠的複雜和詭異,哪裡來的最大受益者,不過是各國在本國利益最大化重新調整順序罷了。



可以預見的是,北約解散的同時,會有一個新的覆蓋大部分北約成員國的組織誕生,當然也有可能被多個不同組織代替,例如:如今正在趁機崛起的歐盟,以及東歐對美國有安全保護訴求的各國,以及英國和北歐一些不贊同歐洲大陸主義的國家,還可以預見,還會出現以美國為首新的安全協防組織。



那麼這些替代的組織會改變目前的歐美格局態勢嗎?俄羅斯會繼續成為以美國為首的東歐諸國圍堵扼制的對象,所以俄羅斯肯定不會是最大受益國。歐盟呢?歐盟肯定也不是最大受益國,以美國為首的新組織若不能拉攏歐盟各國加入,肯定會對歐盟予以深度分化,而且歐盟也會享受俄羅斯的待遇,因此,歐盟各國不會是最大受益國,德國當然也不是。



是英國嗎?英國要麼加入新的組織,要麼與北歐諸國組成親這個組織的新的組織,但被美國影響和利用的狀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發生改變,對英國來說改變不大,也不是最大受益者,同理美國也不是最大受益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