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事業單位的十年正科能否晉升為副處級別待遇?

默然28251784


事業單位十年的正科是符合提拔副處條件的,但是,不可以通過職級並行自然晉升為副處職級。因為,當前的職級並行只針對公務員,而事業單位是沒有職級並行的規定的。

事業單位正科,也就是事業單位管理七級。大家知道,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從管理十級到管理一級共十個崗位,分別對應公務員的辦事員到正部級。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的任職,和公務員領導職務任職一樣,都必須經過有關組織人事部門任命。通俗點說。就是需要經過提拔,才能擔任相應崗位。也就是說,事業單位正科(即管理七級),只要符合任職年限、學歷等要求,是可以通過組織任命,聘為管理六級崗位的。

但是,目前的職級並行政策只適用於公務員,包括新公務員法的修訂,只是對公務員享受相應待遇提出了規定,並沒有對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如何享受職級並行提出規定。比如,公務員正科,在達到一定任職年限和級別後,可以直接享受副處級工資待遇。但是,管理七級人員只有通過組織任命,才能擔任管理六級崗位。所以,不論你任職時間有多長,只要組織不任命,你就一直是管理七級,直到退休!


中省直遴選


可以。事業單位實行崗位管理,不再以身份管理,管理崗位人員過去的級別名稱也變了,例如過去的副處,現在叫六級管理人員或者六級職員。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晉級晉升,有了明確的文件和政策規定,各省市人社部門在國家政策的基礎上,進行了細化,操作性強。

下面我們一起來談談普通管理崗位晉級晉升的整個過程,領導成員管理崗位晉級按照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條例辦理:

首先,前提條件,是單位必須出現空缺的管理崗位。我們知道,事業單位三類崗位設置時,都有主體類型、結構比例等限制,管理崗位也是如此,有級別和職數限制。例如你單位是正處級(五級),那麼六級普通管理崗位人員不能超過單位領導崗位職數50%,六級普通管理崗位職數較少,只能人員退休、調離、死亡,才會出現崗位空缺,每個單位一般原則上按照年齡大小,逐個解決,退休時都能晉級。

其次,資格條件,是滿足管理崗位晉級的必要要求。主要是學歷和任職年限,一般管理崗位要求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六級以上管理崗位應具備專科及以上學歷,四級管理崗位應具備本科及以上學歷;晉級三級、五級管理崗位,應在四級、六級崗位上任職兩年以上,晉級四級、六級管理崗位,應在五級、七級崗位上任職三年以上,晉級七級、八級管理崗位,應在八級、九級崗位上任職三年以上。各省市人社部門,可以根據此規定,進一步細化標準。你是正科 (七級管理崗位)任職十年,符合任職年限要求了,只要學歷為專科及以上就夠資格了。

最後,就是競聘程序,實施競聘上崗。程序如下:公佈擬聘崗位、公開報名、資格審查、實施競聘、公示、簽訂聘用合同。體現的是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明確了具體操作流程,規範了事業單位崗位晉級的程序。 一般在聘用的次月,兌現所晉級聘用崗位的工資待遇。這一點,和第一個條件是呼應的,通常是按照年齡大小,採取年齡加分、任職年限加分等,手段後,基本可以保障歲數大的在競聘中,獲得綜合評分最高,不用太擔心的,歲數年輕的也基本不會報名,形成了內部晉級的契合。






園林之友


正科十年能否晉升為副處級待遇?從任職年限上來看,當然沒有問題,正科級任職滿兩年後即可以提拔為副處級待遇,這是基本的年限要求。當然,還有大專以上學歷,以及考核合格等方面的要求。但是,單單滿足這些條件,並不意味著必然會得到提拔任用。據統計,正科提拔為副處級以上人員只佔了4.3%的比例,可見提拔晉升副處級以上幹部有多麼困難。

正科級人員滿足條件,提拔副處,首先必須有空缺的領導崗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不能超職數提拔晉升,不然就是違規。即使有職數,還存在競爭,區域內符合條件的都可以競爭,同一個崗位,尤其是市級、縣區一級的副處級崗位,夠條件競爭甚至有幾百人,即使是幾十、十幾個同時競爭一個崗位,都意味著高達90%以上的淘汰率,其中有組織考察、民主測評、談話公示,德能勤績廉哪一方面不過關,不足夠優秀,都不能過關。即使在區域內最優秀,保不準還有“空降”幹部呢。

除了正常的提拔晉升,公務員和參公人員還可以通過“職級並行”政策,享受更高級別的待遇。正科級滿10年,只要有名額,可以晉升四級調研員,享受副處級待遇。部委機關一至四級調研員比例為機關綜合管理類職位數量的65%,省級名額比例為45%,市級名額比例為20%,縣級名額比例為10%,符合比例要求,有空缺的名額,正科級滿6年以上,就可以晉升四級調研員,享受副處級待遇。

事業人員沒有職級並行規定,除提拔晉升外,也就沒有辦法享受相差待遇。目前,事業人員類似公務員“職級並行”的制度,在寧夏、海南等地試行,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事業人員也可以享受相應的政策待遇。事業人員管理七科相當於正科級,管理六級相當於副處級,事業人員職級並行試點就有相關規定,“允許現聘管理崗位七級職員滿十三年,工齡滿二十五年且聘期內須有三個年度考核為優秀,可晉升非領導職責六級職員”。


職言管語


正科十年當然可以晉升副處,但能不能晉升則是另外一回事

《公務員職務任免與職務升降規定》對黨政幹部選拔任用作出了明確規定:

1、晉升領導職務,由副職提拔正職,應當在副職崗位工作兩年以上;由下級正職提拔上級副職的,應當在下級正職崗位工作三年以上。

2、晉升非領導職務,如副調研員,應當任正科領導職務,或者主任科員四年以上;

據此規定,公務員從正科提拔副處實職,一般要在正科領導崗位任職三年以上;從主任科員到副處非領導職務,則要四年以上。事業單位幹部選拔任用參照公務員管理,也就是說,在事業單位正科(管理7級職員)要想精神副處(管理6級職員),一般也要任正科3年以上。題主所說事業單位正科十年,當然符合晉升副處條件。

正科十年,理論上是符合晉升副處的條件了,但實際上能不能晉升,還要看是否具備以下兩個客觀條件:

1、是否有崗位空缺。事業單位領導職數本來就比較少,如果沒有領導職數空缺,哪怕你是正科二十年也是白搭;

2、領導願不願意用你。在體制內,符合提拔條件的幹部千千萬,但真正能夠得到提拔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為什麼這部分能得到提拔,除了能力因素外,最大的助力是來自領導的欣賞。有領導欣賞,很多人正科滿三年就可能提拔副處,而如果沒有領導欣賞,哪怕你幹一輩子,說不定也只是個正科。

總的來說,在體制內的職務晉升,不是簡單的符合條件就可以解決的,還要看很多綜合的因素,其中最關鍵的,還是小公上面說的:關係。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按照《公務員任免與職務升降規定》中的規定,由下級的正職提拔為上級的副職的,需要在下級正職崗位工作三年,方可提拔。而如果是晉升為非管理職務的,如晉升為副調研員(副處),也應該是正科或主任科員工作滿四年以上。

事業單位的人事任命與幹部選拔也參照公務員制度來執行,因此,題主提出的事業單位十年正科是可以晉升為副處級的。

制度原則上沒有問題,但能否晉升關鍵還得看以下三點:

一是是否有崗位空缺。

事業單位的職數與公務員一樣,也是有數量限制的。所以首先要有副處職位空缺,你才能晉升,不然任憑你在正科職位工作個二三十年也是白搭。

二是你的工作能力是否得到上級認可。

我們都知道公務員、事業單位裡頭論資排輩對晉升有著很大的影響,你正科十年,可能還有些資歷比你更老。如何讓領導選中你而跳脫出論資排輩這個潛規則呢?那就得靠你的真本事了。能力固然很重要,人際關係也很重要,能讓領導賞識你,就算你只工作個幾年,也可以給你提拔。

三是,民主測評也是關鍵的一項。

一般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國企這些企事業單位任命新幹部,都會有一段時間的公示期以及民主測評,如果你在單位是刺頭,群眾基礎並不好,那難保領導把你選上之後也會被刷下來。

總之,能否晉升,靠的是綜合素質、人脈關係。

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博士君自己就在事業單位工作,也對事業單位的改革十分關注,題主問的這個問題,還是知道一點皮毛,這裡給大家分享下,算是拋磚引玉吧!

用一句常用的話來直接回答吧: 大部分的事業單位是不能的,不排除少數單位可以。說三點吧。

第1點最關鍵,大家一定要知道我國國家很多,事業單位很多,成立的背景又各有各的不同,所屬的部門不一樣、所在的地區不一樣、所屬的行業不一樣,那麼單位裡面處理事情真的不一樣! 要知道某市統計局的張三、市醫院的李四、市科研所的王五、是科技評估中心的李六、市高中的陳老師都是事業單位人員呢!!!

舉例1:可能市醫院的李四,是眼科的主任,正科級,他幹10年主任,就是10年的正科級嘛!幹20年主任就是20年的正科級嘛!沒有當上醫院的副院長他就是科級待遇了,不存在晉升副處級待遇的可能了。但是,這不意味著李四20年的工資不能調升,因為他是可以評職稱的。如果他的職稱評為副高級,就對應拿副高級的工資啦!因為收入是和職稱掛鉤的。 行政上科級10年變副處級那太難了,因為行政上的錢基本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很死的。

舉例2:以博士君自己舉例吧,自己在科研所工作。首先所裡幹20年的正科級主任的大有人在,別說10年的科級主任了。從來沒有一個享受副處級待遇的。但是單位裡也沒有人有意見,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普遍都有研究員職稱,這個職稱的收入普遍比副廳級的副院長工資要高的。所以,研究所裡經常出現老員工比自己的領導工資高的情況,十分平常不稀奇!

第2點說什麼呢?處級在我國的行政序列裡已經算是行政管理領導崗位了。當然很多縣級市裡,科級也是不小的領導啦!除了部委機關處長到處是以外,一般的單位,尤其是事業單位,處級領導幹部的崗位都是卡死的,是很少的。例如,某中國@@研究院,一般是正廳級建制,可能在500-1000人左右,通常處級幹部也就30-50個這樣的比例。 但科級職務還是蠻多的,如果科長幹10年就轉副處級待遇,那副處長們該咋辦呢?難道他們升處長待遇嗎?所以,十年正科要升副處待遇的事兒很難,也不科學。

第3點說點 可能存在10年正科升副處待遇的情況吧。那應該是偏行政管理類的事業單位,或者參公管理的事業單位吧。應該得具備2個先決條件吧。1個呢,就是說員工自身很難評職稱吧。2個呢,就是科級幹部本身就是很難晉升到的職位了,屬於領導職位了。可能當到科長的時候都快50歲了,幹10年科長就臨近退休的年齡了。考慮到給單位做的貢獻,提升成副處級待遇吧。


博士君


目前不能。

目前只有公務員實行職級並行制度,還沒改革到事業單位,這點是有區別的。公務員可以通過年限提高職級,享受晉級待遇,事業單位不可以。

事業單位裡面分管理崗和專業技術崗,正科就是屬於管理崗,要想晉升副處級待遇就必須晉升職務,走上副處級崗位。或者,你也可以走職稱,如果你有高級職稱也可以得到相當於處級的待遇,具體怎麼操作請諮詢人事部門。


迷霧的徘徊


在事業單位幹了十年的正科級幹部,按照規定是可以晉升提拔為副處級幹部的。但是能不能成功提拔至副處級幹部,還要看很多因素,並不是說可以提拔就能提拔的。

一是超強的工作能力。能夠提拔為領導幹部的人都是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並不是什麼人都能隨便提拔的。在同等提拔條件的同事中,必須要有高出讓人的工作能力,才更有希望得到提拔。



二是良好的人際關係。此處的人際關係是兩方面的,一方面是自己與同事、下屬之間的關係,有他們的支持是提拔的基礎,另一方面需要有人際實力的支撐,得到強大關係的支持,正所謂有關係好辦事。


三是基本的評定條件。現如今提拔領導幹部是需要“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在當下,更要注重這五個方面能力的提高,在生活中也要遵守紀律塑造形象。

除了這些因素還要考慮年齡等綜合因素。

歡迎關注“東愛雨公考”,專注體制內問題。

東愛雨小公


題主你好!這個問題不能僅用年限來衡量,還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一、提任縣處級領導職務的,應當具有五年以上工齡和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


二、提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一般應當具有在下一級兩個以上職位任職的經歷。

(人才選拔)

三、提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由副職提任正職的,應當在副職崗位工作兩年以上,由下級正職提任上級副職的,應當在下級正職崗位工作三年以上。

(職場白領)

從以上條款可以看出,你是符合第三條任職條件的,其餘兩條在有些單位是變通執行的,不知你所在單位情況如何。若完全符合三條規定,另外,單位有空崗你當然有資格晉升為副處級領導。

最後,祝你心想事成!!!


晚間欣文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事業單位實行總量控制的原則。也就是說通常情況下,通過定編定崗定員來控制每個崗位的絕對數。只有某個崗位出現空缺才有機會。

事業單位崗位晉升一般實行競聘制,最終能不能競聘上與自己平時的工作表現、獲獎情況、群眾基礎、領導印象,專業要求等各有關,會根據這幾個方面綜合評定。所以,最終能不能上關鍵還在自己。

▼歡迎關注百姓教育頭條號。位老師和你一起說教育,談高考,論考研,聊大學生涯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