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平行志願要注意哪些問題?

前文介紹了平行志願的錄取規則和報考策略,今日小藍再給大家分享平行志願要注意的六大問題:

1 、填報志願要慎重

考生檔案能否投檔,取決於高考成績是否達到學校的調檔線,所以預估學校的調檔線和錄取分數非常重要。學校過去三年錄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最高位次、最低位次和平均位次,其中平均分和平均位次最有參考價值。

院校志願之間要有一定的梯度,填報有希望夠得著的理想學校,與自己成績“門當戶對”的學校,也可以填報比自己成績稍低點的學校,不要全部填報同一層次的院校。特別提醒考生注意,分數沒有絕對優勢的考生,千萬不要將 6 個院校志願全部填同一層次的學校,一定要選好保底學校。如果填報不當會慘遭落榜。

2 、喜歡的學校放到最前面

平行志願按照“考生分數優先、遵循志願順序”的原則進行投檔和錄取。平行志願投檔時,計算機先將所有批次線上的未錄取考生,分文科和理科按成績總分從高到低排序,當遇到多名考生成績相同時,按照當地考試院規定的排位規則(比如依次按語、數、外單科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等),使每個考生都確定排序位置;再由計算機將排好序的考生依次檢索其所填報的院校並投檔。對單個考生而言,計算機檢索到該考生時,根據考生填報的院校志願順序依次檢索到有計劃空缺的院校時就投檔。

平行志願中的院校雖然是平行的,但計算機檢索、投檔是有先後的,院校排序的先後就是投檔的順序。如果考生所填報的平行志願中有多所院校都可以投出去,那麼檔案只能投到這些院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因此,考生在填報平行志願時,最好將最想就讀的學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3 、填滿所有志願

考生如果少填一個院校志願,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檔機會。每個考生受到成績、加試科目等條件限制,只能參加部分批次的投檔錄取。但從填報志願來看,考生可以填報所有批次的志願。比如:填報了提前批志願的考生還可填報其他批次志願,藝體類考生還可以填報文理類志願。

往年有考生不填報後續批次志願,失去了參與其他批次錄取的機會,後悔莫及。還有的考生在每一個批次只填一個院校志願,這實際上也減少了參與投檔錄取的機會。本科批次合併的省份,也要儘可能填滿所有志願,填報專業時,如果該院校在本省招生計劃超過可填的專業數,應當填滿,如可選專業為 6 個,某高校在本省招生的專業為 10 個,則應當選滿 6 個專業。

4 、儘量填服從調劑

建議考生儘量選擇服從專業調劑。考生每報一個院校可以填 6 個專業,還有一個“服從專業調劑”志願,用以表明考生在沒有被自己所填專業錄取時,是否願意調劑到其他專業。如果考生不選擇“服從專業調劑”,一般會被高校退檔。在這兩年一本退檔考生中,絕大部分是因為“不服從專業調劑”。

5 、特殊要求不符合條件別亂填報

考生特別要注意招生院校和招生專業的特殊要求。如果身體條件、性別、外語口試、單科成績等不符合院校招生專業要求,千萬不要填報。特別是藝術類專業(院校),對語文、英語等單科成績有要求,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否則即使投檔到所填院校,也會因不符合專業招生要求被退檔,一旦退檔後面的機會就很少了。

6 、平行志願也會被退檔

平行志願雖然減輕了考生填報志願的壓力,增加了考生的錄取機會,但平行志願不是“保險箱’,也存在落檔風險:

一)、檔案投不出去的風險;考生對自己定位不準確,在平行志願中選擇的院校投檔線都高。

二)、現行錄取體制規定,施行平行志願的省份高校可以在招生計劃數的 105%之內自主確定提檔比例,如果院校的提檔比例高於招生計劃數的 100%,錄取中院校也沒有增加招生計劃,那麼超出 100%部分的考生就存在被退檔的風險。

三)、考生身體條件或單科成績不符合院校專業錄取要求被退檔。

四)、專業錄取時,專業排列不當和少數考分排名靠後都有被退檔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