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軍服上的字代表地位?一字之差天壤之別,清朝士兵的身份寫在胸前

清朝的統治是以整齊劃一而著名的,從權貴到小吏都有自己的服裝,所以這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大家通過對方的服裝認出對方的職位可以避免尷尬。但是清朝的士兵更加特別,他們在同一個士兵階層上還要分階級,所以在他們胸前會有兩個比較大的字,大家平時看劇應該會注意到,一個是勇一個是兵,雖然只是一個字不同,但是區別卻是非常大的。

軍服上的字代表地位?一字之差天壤之別,清朝士兵的身份寫在胸前

在小編的猜測裡,兵是普通的士兵,而勇則是要更厲害更勇猛的士兵,相比很多人和小編的想法一樣吧,事實上了解了具體資料之後才知道完全沒有這麼簡單,這裡面可是有很大學問的。

漢兵和八旗兵是漢朝最出名的兩個兵種,漢兵就是在中原被佔領了之後,由於八旗兵不夠所以被徵用的漢族人,後來也被成為綠營兵。八旗兵就是滿族的本土兵,都是出於統帥地位進入中原的。但是八旗兵的地位要高一些,他們主管的都是軍事要塞通路,但好在朝廷對待兩種兵在硬件上沒有相差太多,畢竟他們都是大清朝的士兵了,也就都可以得到軍中的糧餉了。

軍服上的字代表地位?一字之差天壤之別,清朝士兵的身份寫在胸前

但是日子久了,八旗兵也知道了自己的地位高一些,就會在訓練中偷懶或者缺席,時間一久他們的兵力反而不如漢兵了,旗兵戰鬥力越來越弱,在白蓮教的一戰中直接戰敗了。但是朝廷不能讓放任他們就這麼下去,就開始在鄉間招募鄉勇。

軍服上的字代表地位?一字之差天壤之別,清朝士兵的身份寫在胸前

鄉勇就是現在的臨時工,但是不同的是他們的臨時工作是在戰場上,他們在日常沒事時就在家裡安心的當自己的老百姓,經商或者種田,但是一旦有了戰事朝廷就會通知他們,他們就可以上場打仗了。所有上場打仗的士兵當然都是統一服裝的,當然日常訓練的士兵會在作戰上更厲害一些,所以為了區分他們會給他們身前配上不同的字。鄉勇的胸前就是一個勇字,其實這個字有一種用霸氣震懾人的感覺,雖然他們不屬於朝廷的正是官兵,但還是很有勇氣的。

軍服上的字代表地位?一字之差天壤之別,清朝士兵的身份寫在胸前

這回分清了兵和勇兩個字了,原來勇字反而沒有兵字厲害,這也就造成了穿有“兵”字衣服的人會欺負穿有“勇”字衣服的人。在戰場上永遠都是鄉勇衝在前面即使是士兵更厲害些。這種局勢直到曾國藩的時期猜得到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