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農民把地流轉出去,靠什麼生活?

有緣人有緣千里來相會




西門觀點:這位朋友可能沒有理解土地‘’流轉‘’的性質,誤以為把土地流轉出去,農民就等於失去土地。

農村土地確權的目的有二:一是從法律上保障農民擁有土地;二是為土地流轉,集中連片機械化耕作奠定基礎。

土地流轉有出租、轉讓、入股等多種形式。也就是說,土地流轉是有收入的。現在,條件好的的地方一畝地一年500到1000元收入,差點的地方300到500元收入。轉讓收取轉讓費,但只能轉讓給本居民組成員,承包權經營權就沒有了。如果是入股,那就是每年分紅。



如今的農村土地所有權屬於集體,承包經營權屬於農民,如果流轉出去,承包權還在,經營權屬於租地人。

土地流轉不是土地買賣,農村土地所有權屬於集體,因此不能買賣。除了國家徵收或徵用,土地承包經營權永久是農民的,除非承包到期後,政策有變。所以,農民不會失去土地。

所以,農民土地流轉出去,獲得一筆土地收入,再也不用自己操心,可以放心的去經商和務工賺錢,再獲得一筆收入。

謝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門白甫


歡迎關注【新農村二代】專注三農,帶你一起體驗分享解答農村最真實的生活。

雖然說:“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但從現在的農村的狀況來看,也不盡然是對的。只要你肯吃苦肯幹,別說土地就轉出去,就是沒有土地你也會過的不錯。

我老家的土地就是就轉出去了,平均每畝在800元一畝,家裡只留了有一畝多都在自家附近,父母在家種個菜什麼的,父親去年又在離家不遠的農場找了份活,每天100-130之間,補貼家用是夠了,一年也能掙個一萬多。



像我們年輕人,大多都沒有在家的,都在外邊打工,或是自己開店做點小生意,像我在公司上班一年差不多也就10萬塊錢,除去吃喝拉撒,一年也就剩個6-7萬左右。

所以,即使土地就轉出去了,只要有手有腳肯幹生活是沒有問題的。


新農村二代


農民要是把土地都轉給別人,那麼以後換怎麼生活啊。我說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好多人沒有了土地以後人家就會去城市工作了,現在在廣東深圳一袋一個月最少都是四五千元。要是年紀大點的人出去了沒人要的時候我感覺這時也可以在家裡養羊和養豬,這個養多少(因人而異)了,在這兩年養羊和養豬就是一個有很好收入的方子啊。因為我們村有家人養了五六十羊從去年和今年的羊奶價格來看人家今年的養羊的收入又是一個了不起的年華。


我一生的路程


如果農民把土地流轉出去,那是有土地流轉費的,土地流轉費可能有高有低,那也是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而定的,如果你流轉的土地很多,你的土地流轉費又很高,那麼,你可以啥也不幹,這些土地流轉費就夠你生活的了!

如果你流轉的土地不多,不管土地流轉費高或者低,可能都不夠你的生活費的,不夠你的生活費了,那你當然不能坐吃山空,你一定會出去打工賺錢,或者創業或者做什麼去賺錢,否則的話,你拿什麼養家餬口?

土地是你承包的,土地就是你說了算,你的土地你流轉不流轉,那也是你說算的,別人是不可以強迫你的,你認為你的土地流轉合適,你就流轉,你認為你的土地自己種合適,那你就自己種,這是沒有一點問題的!

所以你不想種地了,你想把土地流轉出去了,那你一定有你自己的打算,或者你已經在在工廠裡打工了,或者你已經創業了,或者你已經做什麼買賣已經賺大錢了,反正你一定是有生活來源呢,否則你也不會把你的土地流轉出去的!

把土地流轉出去,能得到一筆收入,你再出去打工,或者出於創業,或者出去做什麼買賣賺錢,這就是兩筆收入了,有了這兩筆收入,你一定有生活來源的,所以,把土地流轉出去的人,都會有自己的打算,都有自己的安排的,那他們的生活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農民把土地流轉出去,靠什麼生活?

土地流轉這個詞現階段非常“火”,也非常熱門。如果真正瞭解農村實情的話,就不難看出,土地流轉在很多地區是行不通的,土地流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是因為農村逐漸進入老齡化時代,現在農村居住的村民基本都在五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這些老人面臨二難,一是出去打工由於歲數大,用工單位不接受,而且體力活也幹不動了。二是生活拮据,靠地維持生活,解決平時零用錢。

所以,如果農村土地流轉不解決農民實際收入問題,土地大面積流轉暫時是行不通的。因為大部分農民還要以土地維持生計。


前幾天,有個村二個村民組想把水田轉包給外地種地大戶,每畝地550元,但有兩戶農民不同意,就把土地轉包弄黃了。這說明土地流轉只要有一戶不同意,也是實行不了的。

因此,目前農村實行土地流轉時機還不成熟,畢竟農村人多地少,農民還要依賴土地維持生活,個別地區實行土地流轉是有可能的,但不能代表整體。


沙塵暴5478


土地流轉通俗的話說,就是自己還保留土地承包權,但是使用權轉讓給了他人,近兩年來,土地流轉的情況越來越多,這也符合發展農業規模化經營的目的。

以前很多農民朋友都是靠種地為生,有人就會有疑問,假如土地流轉出去之後,農民朋友靠什麼生活呢?

小幫手所在的村莊,大部分的土地已經被流轉,下面就結合我們村的實際情況,給大家說說是如何生活的。

首先,土地流轉後,承包方會付一定的費用,我們這邊的價格,一畝地前幾年是600元,今年給了500元,一家大概有4-5畝地左右,基本上一年的費用在2500-3000元。

其次,一些年輕的勞動力,會選擇外出打工,比如30多歲40多歲的,丈夫和妻子在外面打工掙錢,孩子放在家裡,爺爺奶奶照看。

而另外一些則會選擇在鎮上開一些小超市、飯店、服裝店等,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開店,那就擺個小攤,反正在農村也不用交什麼費用,推個車子就可以了。

也有一些年紀稍微大一些的,比如50-60歲的,會下鄉賣一些東西,比如水果類、豆腐、饅頭等等,買個電動三輪車,把周邊幾個村挨著轉一遍,一天也能掙個幾十塊錢。

年齡再大的老人,比如60歲以上的,外出打工不現實,在家做生意也不可能,那就在自家小院子裡種點蔬菜,夠自己平常吃的,另外,現在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還有錢領,一月幾十塊,雖然不多,但2個人100多,再加上子女們平時給一點,也夠正常生活了。

而針對那些不能出去打工的(離家比較遠,不方便),會選擇在縣城周邊找一個工作做,或者村裡面都有建築隊,跟著建築隊幹活,也是一個掙錢生活的途徑。

從上可以看出,雖然土地被流轉出去,但正常的生活不會受到多大的影響,再加上現在的一部分年輕人,會有這樣的思想,種幾畝地一年的收入,還沒有在外面打工一個月掙的多,所以,不會擔心土地流轉以後,正常生活的問題。

關於此,小幫手就說這麼多,最後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家的土地被流轉了嗎?如果被流轉了,你是如何生活的?歡迎評論中可以說說自己的看法。


農民的小幫手


老子說過一句話:“西方有大利,東方有利,不向西方而向東方……大家有利皆大歡喜。”……農業農村農民……這幾年搞了只少部分人有利,農民種地搞了沒有盼頭沒有收益……大家都歡喜不起來啦……國家關係不起來(糧食安全問題,人民的吃飯問題,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幾億農民歡喜不起來……無收益……無盼頭……無決心無信心……整了國家心裡很矛盾,聯產承包四十四年,穩定了中國四十年,讓中國持續四十年得到快速發展……農業農村農民農耕功不可沒,按正常推理來講應該大力鞏固這個聯產承包……農民內心了更矛盾……徹底棄耕說實話沒有任何一個農民發自內心願意……不棄耕……種地又沒有盼頭沒有收益,又跟不上幹其他行業的人跑……辛勤勞動辛勤勞耕可得不到相應的回報相應的收益……口袋了癟癟的沒人民幣裝了……如何破釜沉舟……如何皆大歡喜……才是關鍵……而不是土地流轉,機械化耕作,農業現代化(工業都只有20%實現現代化,要實現農業現代化……維持過早……)……解決皆大歡喜是問題的關鍵……是問題的根本……


瀘永春


在當今改革如潮的社會,每個人的生活多在發生不斷的變化,農村的飛躍發展,給農民帶來了前所為有的挑戰與機遇,我認為,農民的土地進行了流轉,農民的生活將呈現出一派新的氣象。

首先土地流轉的優勢:

1、土地流轉給農業發展騰出了空間,縱觀其他國家的農業,成功之例多是實施了農業規模化,機械化操作。我國農業要發展,規模化,機械化生產是必然之勢,當前,全國各地實施土地流轉,騰出土地的空間,通過農業生產調整,將農民閒置的或是經營不好的土地進行集中管理,必將有利於農業機械化與規模化更好的發展。

2、土地流轉給農民讓出了時間,農民把土地流轉,最大的收益是時間多了,脫離了 原來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情景,再也不會被“一畝三分地”拴住了整個家庭的生活。對於農民空閒的時間多了,就可以豐富自己的娛樂生活,教育小孩、看望親朋的時間也多了。時間自由了,發展的空間也就增多了。

3、土地流轉給農民有了基本的保障,土地流轉不是無償地把地收了,在流轉時,多會實施一定的補償,基本多是實施以地畝入股,在我們這裡,也是以田畝配股,每股57元,每年進行分紅。這樣農民“失地不失利”,至少基本的保障是有了。

農民的土地沒有了,是否意味著生活的經濟來源沒有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我認為,農民不用種地了,倒可以盡心的把精力放在學習、就業上來。農民可以依照自己的條件,就近務農或是出門打工或是自己經商等,只要你努力,美好的生活一定會在不遠處等著你。


光頭農夫


農民把土地流轉岀去,還靠什麼生活?

農民土地流轉,是遲早的事。而且走在前面的人,要比走在後頭的人會更好,萬事先下手為強。

現如今的農民,每家每戶就那麼幾畝地,生產資料上漲,糧價一直穩定在幾年前的水平,靠土地是難以走上富裕的道路。只有通過土地流轉,讓有能力種地的人從事農業生產。這部分人可以擁有大量的土地,即使是單畝收入再少,土地多也會收到較好的結果。再說,土地連成片以後,可以通過機械化生產,那樣就能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完全可以增產增效。

沒有土地的人,一方面可以就近打工,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化建設,可以進城做些適合自己專長的買賣,或者工作,這樣各取所長,都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可以用眼前的現實對比一下,如今真正靠種地致富的,除了種上百畝以上的大戶以外,除了近鄰區大棚生產的,單靠種自己家分那幾畝地的,有幾家致富的?相反,早離開土地的那些人,現在不是不能生活,而且決大部分都已經富裕起來。很多人在城裡買了房子,有的人有了自己小車。這樣的例子到處都是。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只是在一個地方呆習慣了,一時走不岀來,真正走岀來,一樣會生活的更好。

趁著國家農業振興的東風,早打算,早下手,肯定會找到自己生活的位置。放棄滿足不了生活的土地,重新開始新的生活,一定會活岀新的模樣。

再說,土地流轉岀去,並不是就把你的土地白白給人了,早晚還是你的,還會給你一定補償。把土地放下了,也就放心了,一心一意的幹好自己的事情。其實人都有生活的本能,就看你是不是往那去想,往那去做。萬事開頭難,只要邁出了頭一步,生活一定會好起來。


沐浴祥光689


農民把地流轉出去,他們怎麼生活?

我們先分析一下土地為什麼流轉?表面上看是農民不願意種地了,大面積拋荒。實際上化肥逐年漲,種子逐年漲,糧食價格不漲,使農民喪失種地積極性,走打工之路,為種糧大戶做準備。號召農民進城買房接盤,至於農民怎樣生活,走一步看一步。

無論以後如何發展,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雖然加上了特色兩個字,農民永遠是國家的大體。農民永遠視土地為生命!年年種地年年賠,農民不是照樣年年種嗎?

農民把土地流轉出去,等於斷了農民的路!改革開放四十年,事實證明,老實巴交的農民朋友們永無出頭之日,靠勤勞致富就是個夢,一個永遠醒不了的夢!農民就是農民!

農民離開土地,無法生存!經營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個田園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源泉。否則,難以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