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兄弟姐妹去世可以按獨生子女扣除贍養費嗎?快來看看總局最新答疑

稅總官網12366納稅服務平臺個人所得稅改革專欄再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200問》,進一步修改完善了納稅人如何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問答口徑。現摘錄大家特別關注的一些問題

兄弟姐妹去世可以按獨生子女扣除贍養費嗎?快來看看總局最新答疑

一、子女教育

1.對於存在離異重組等情況的家庭子女而言,該如何享受政策?

答:具體扣除方法由父母雙方協商決定,一個孩子扣除總額不能超過1000元/月,扣除人不能超過2個。

2.我不是孩子親生父母,但是承擔了他的撫養和教育義務,這種情況下我可以享受子女教育扣除嗎?

答:一般情況下,父母負有撫養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可依法享受子女教育扣除;對情況特殊、未由父母撫養和教育的未成年子女,相應的義務會轉移到其法定監護人身上。因此,假如您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對其負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您就可以依法申報享受子女教育扣除。

3.前兩年在中國讀書,後兩年在國外讀書,現在填寫信息選擇中國還是境外?證書由境外發放,沒有學籍號,怎樣填寫信息,是否可以扣除?

答:目前,子女教育允許扣除境內外教育支出,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僅限於境內教育,不包括境外教育。如符合子女教育扣除的相關條件,子女前兩年在國內讀書,父母作為納稅人請按照規定填寫子女接受教育的相關信息;後兩年在境外接受教育,無學籍的,可以按照接受境外教育相關規定填報信息,沒有學籍號可以不填寫,但納稅人應當按規定留存相關證書、子女接受境內外合作辦學的招生簡章、出入境記錄等。

4.殘障兒童接受的特殊教育,父母是否可以扣除子女教育?

答:特殊教育屬於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同時擁有學籍,因此可以按照子女教育扣除。

5.本科畢業之後,準備考研究生的期間,父母是否可以扣除子女教育?

答:不可以,該生已經本科畢業,未實際參與全日制學歷教育,尚未取得研究生學籍,不符合《暫行辦法》相關規定。研究生考試通過入學後,可以享受高等教育階段子女教育。

6.子女6月高中畢業,9月上大學,7-8月能不能享受子女教育扣除?

答:可以扣除。對於連續性的學歷(學位)教育,升學銜接期間屬於子女教育期間,可以申報扣除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

7.大學期間參軍,學校保留學籍,是否可以按子女教育扣除?

答:服兵役是公民的義務,大學期間參軍是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休學保留學籍期間,屬於高等教育階段,可以申報扣除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

8.參加“跨校聯合培養”需要到國外讀書幾年,是否可以按照子女教育扣除?

答:一般情況下,參加跨校聯合培養的學生,原學校保留學生學籍,父母可以享受子女教育附加扣除。

兄弟姐妹去世可以按獨生子女扣除贍養費嗎?快來看看總局最新答疑

二、繼續教育

9.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該如何申報?

答:對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和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採取憑證書信息定額扣除方式。納稅人在取得證書後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姓名、納稅識別號、證書編號等信息,由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環節扣除。也可以在年終向稅務機關提供資料,通過彙算清繳享受扣除。

對學歷繼續教育,採取憑學籍、考籍信息定額扣除方式。納稅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姓名、納稅識別號、學籍、考籍等信息,由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環節扣除,也可以在年終向稅務機關提供資料,通過彙算清繳享受扣除。

10.沒有證書的興趣培訓費用可扣除嗎?

答:目前,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的範圍限定學歷繼續教育、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和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支出,上述培訓之外的花藝等興趣培訓不在扣除範圍內。

11.納稅人終止繼續教育是否需要報告?

答:納稅人終止學歷繼續教育的,應當將相關變化信息告知扣繳義務人或稅務機關。

12.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的扣除主體是誰?

答:繼續教育的扣除主體以納稅人本人為主。大學本科及以下的學歷繼續教育可以由接受教育的本人扣除,暫可以由其父母按照子女教育扣除,但對於同一教育事項,不得重複扣除。

13.如果在國外進行的學歷繼續教育,或者是拿到了國外頒發的技能證書,能否享受每月400元或每年3600元的扣除?

答:根據《暫行辦法》規定,納稅人在中國境內接受的學歷(學位)繼續教育支出,以及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支出可以扣除。由於您在國外接受的學歷繼續教育和國外頒發的技能證書,不符合“中國境內”的規定,不能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政策。

14.我現在處於本碩博連讀的博士階段,父母已經申報享受了子女教育。我博士讀書時取得律師資格證書,可以申報扣除繼續教育嗎?

答:如您有綜合所得(比如稿酬或勞務報酬等),一個納稅年度內,在取得證書的當年,可以享受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扣除(3600元/年)。

15.我參加了學歷(學位)教育,最後沒有取得學歷(學位)證書,是否可以享受繼續教育扣除?

答:參加學歷(學位)繼續教育,按照實際受教育時間,享受每月400元的扣除。不考察最終是否取得證書,最多扣除48個月。

16.參加自學考試,納稅人應當如何享受扣除?

答:按照《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應考者取得一門課程的單科合格證書後,省考委即應為其建立考籍管理檔案。具有考籍管理檔案的考生,可以按照《暫行辦法》的規定,享受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

17.納稅人參加夜大、函授、現代遠程教育、廣播電視大學等學習,是否可以按照繼續教育扣除?

答:納稅人參加夜大、函授、現代遠程教育、廣播電視大學等教育,所讀學校為其建立學籍檔案的,可以享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扣除。

三、大病醫療

18.納稅人配偶、子女的大病醫療支出是否可以在納稅人稅前扣除?

答:納稅人發生的醫藥費用支出可以選擇由本人或其配偶一方扣除;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藥費用支出可以選擇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納稅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藥費用支出,可按規定分別計算扣除額。

19.享受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時,納稅人需要注意什麼?

答:納稅人日常看病時,應當留存醫藥服務收費及醫保報銷相關票據原件(或者複印件)等資料備查,同時,可以通過醫療保障部門的醫療保障管理信息系統查詢本人上一年度醫藥費用情況。納稅人在年度彙算清繳時填報相關信息申請退稅。

20.夫妻同時有大病醫療支出,想全部都在男方扣除,扣除限額是16萬嗎?

答:夫妻兩人同時有符合條件的大病醫療支出,可以選擇都在男方扣除,扣除限額分別計算,每人最高扣除限額為8萬元,合計最高扣除限額為16萬元。

21.大病醫療支出中,納稅人年末住院,第二年年初出院,這種跨年度的醫療費用,如何計算扣除額?是分兩個年度分別扣除嗎?

答:納稅人年末住院,第二年年初出院,一般是在出院時才進行醫療費用的結算。納稅人申報享受大病醫療扣除,以醫療費用結算單上的結算時間為準,因此該醫療支出屬於是第二年的醫療費用,到2019年結束時,如果達到大病醫療扣除的“起付線”,可以在2020年彙算清繳時享受扣除。

22.在私立醫院就診是否可以享受大病醫療扣除?

答:對於納入醫療保障結算系統的私立醫院,只要納稅人看病的支出在醫保系統可以體現和歸集,則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支出,可以按照規定享受大病醫療扣除。

23.如何理解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的“起付線”和扣除限額的關係?

答:根據《暫行辦法》規定,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藥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範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萬元的部分,在8萬元限額內據實扣除。上述所稱的1.5萬是“起付線”,8萬是限額。

四、住房貸款利息

24.首套房的貸款還清後,貸款購買第二套房屋時,銀行仍舊按照首套房貸款利率發放貸款,首套房沒有享受過扣除,第二套房屋是否可以享受住房貸款利息扣除?

答:根據《暫行辦法》相關規定,如納稅人此前未享受過住房貸款利息扣除,那麼其按照首套住房貸款利率貸款購買的第二套住房,可以享受住房貸款利息扣除。

25.我有一套住房,是公積金和商貸的組合貸款,公積金中心按首套貸款利率發放,商業銀行貸款按普通商業銀行貸款利率發放,是否可以享受住房貸款利率扣除?

答:一套採用組合貸款方式購買的住房,如公積金中心或者商業銀行其中之一,是按照首套房屋貸款利率發放的貸款,則可以享受住房貸款利息扣除。

26.父母和子女共同購房,房屋產權證明、貸款合同均登記為父母和子女,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如何享受?

答:父母和子女共同購買一套房子,不能既由父母扣除,又由子女扣除,應該由主貸款人扣除。如主貸款人為子女的,由子女享受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主貸款人為父母中一方的,由父母任一方享受貸款利息扣除。

27.父母為子女買房,房屋產權證明登記為子女,貸款合同的貸款人為父母,住房貸款利息支出的扣除如何享受?

答:從實際看,房屋產權證明登記主體與貸款合同主體完全沒有交叉的情況很少發生。如確有此類情況,按照《暫行辦法》規定,只有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使用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可以扣除。本例中,父母所購房屋是為子女購買的,不符合上述規定,父母和子女均不可以享受住房貸款利息扣除。

28.丈夫婚前購買的首套住房,婚後由丈夫還貸,首套住房利息是否只能由丈夫扣除?妻子是否可以扣除?

答:按照《暫行辦法》規定,經夫妻雙方約定,可以選擇由夫妻中一方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29.如何理解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住房貸款利息扣除?

答:只要納稅人申報扣除過一套住房貸款利息,在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的信息系統裡存有扣除住房貸款利息的記錄,無論扣除時間長短、也無論該住房的產權歸屬情況,納稅人就不得再就其他房屋享受住房貸款利息扣除。

30.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房屋證書號碼是房屋所有權證/不動產權證上哪一個號碼?

答:為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上載明的號碼。如,京(2018)朝陽不動產權第0000000號,或者蘇房地(寧)字(2017)第000000號。如果還沒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或者不動產權證,但有房屋買賣合同、房屋預售合同的,填寫合同上的編號。

31.個人填報住房貸款相關信息時,“是否婚前各自首套貸款,且婚後分別扣除50%”是什麼意思?我該如何填寫該欄?

答:如夫妻雙方婚前各自有一套符合條件的住房貸款利息的,填寫本欄。無此情形的,無須填寫。

如夫妻婚後選擇其中一套住房,由購買者按扣除標準100%扣除的,則購買者需填寫本欄並選擇“否”。另一方應當在同一月份變更相關信息、停止申報扣除。

如夫妻婚後選擇對各自購買的住房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的,則夫妻雙方均需填寫本欄並選擇“是”。

32.我剛辦的房貸期限是30年,我現在扣完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就不用繳稅了,我可以選擇過兩年再開始辦理房貸扣除嗎?

答:住房貸款利息支出扣除實際可扣除時間為,貸款合同約定開始還款的當月至貸款全部歸還或貸款合同終止的當月,扣除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40個月。因此,在不超過240個月以內,您可以根據個人情況辦理符合條件的住房貸款利息扣除。

兄弟姐妹去世可以按獨生子女扣除贍養費嗎?快來看看總局最新答疑

五、住房租金

33.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的扣除主體是誰?

答:住房租金支出由簽訂租賃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夫妻雙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即承租人)扣除住房租金支出。夫妻雙方主要工作城市不相同的,且各自在其主要工作城市都沒有住房的,可以分別扣除住房租金支出。夫妻雙方不得同時分別享受住房貸款利息扣除和住房租金扣除。

34.夫妻雙方無住房,兩人主要工作城市不同,各自租房,如何扣除?

答:夫妻雙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且都無住房,可以分別扣除。

35.納稅人首次享受住房租金扣除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答:納稅人首次享受住房租賃扣除的起始時間為租賃合同約定起租的當月,截止日期是租約結束或者在主要工作城市已有住房。

36.合租住房可以分別扣除住房租金支出嗎?

答:住房租金支出由簽訂租賃合同的承租人扣除。因此,合租租房的個人(非夫妻關係),若都與出租方簽署了規範租房合同,可根據租金定額標準各自扣除。

37.員工宿舍可以扣除租金支出嗎?

答:如果個人不付租金,不得扣除。如果本人支付租金,可以扣除。

38.某些行業員工流動性比較大,一年換幾個城市租賃住房,或者當年度一直外派並在當地租房子,如何申報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

答:對於為外派員工解決住宿問題的,不應扣除住房租金。對於外派員工自行解決租房問題的,對於一年內多次變換工作地點的,個人應及時向扣繳義務人或者稅務機關更新專項附加扣除相關信息,允許一年內按照更換工作地點的情況分別進行扣除。

39.個人的工作城市與實際租賃房屋地不一致,是否符合條件扣除住房租賃支出?

答: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而實際租房發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實際工作地城市的標準定額扣除住房租金。

40.我是鐵路職工,主要工作地在上海和杭州,上海公司提供住宿,杭州自己租房且無自有住房,杭州的房租是否可以專項附加扣除?

答:根據《暫行辦法》規定,納稅人及其配偶在納稅人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的,納稅人發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扣除。如果您和您配偶均在杭州沒有自有住房,而杭州又是您主要工作城市的,杭州的房租可以扣除。

41.公租房是公司與保障房公司籤的協議,但員工是需要付房租的,這種情況下員工是否可以享受專項附加扣除,這種需要保留什麼資料留存備查呢?

答: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而發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標準定額扣除。員工租用公司與保障房公司簽訂的保障房,並支付租金的,可以申報扣除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應當留存與公司簽訂的公租房合同或協議等相關資料備查。

42.納稅人公司所在地為保定,被派往分公司北京工作,納稅人及其配偶在北京都沒有住房,由於工作原因在北京租房,納稅人是否可以享受住房租金扣除項目,按照哪個城市的標準扣除?

答: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地租房的支出可以享受住房租金扣除。主要工作地指的是納稅人的任職受僱所在地,如果任職受僱所在地與實際工作地不符的,以實際工作地為主要工作城市。按照納稅人陳述的情形,納稅人當前的實際工作地(主要工作地)是北京市,應當按照北京市的標準享受住房租金扣除。

43.主要工作地在北京,在燕郊租房居住,應當按北京還是燕郊的標準享受住房租金扣除?

答:如北京是納稅人當前的主要工作地,應當按北京的標準享受住房租金扣除。

44.我年度中間換租造成中間有重疊租賃月份的情況,如何填寫相關信息?

答:納稅人年度中間月份更換租賃住房、存在租賃期有交叉情形的,納稅人在填寫租賃日期時應當避免日期有交叉。

如果此前已經填報過住房租賃信息的,只能填寫新增租賃信息,且必須晚於上次已填報的住房租賃期止所屬月份。確需修改已填報信息的,需聯繫扣繳義務人在扣繳客戶端修改。

六、贍養老人

45.獨生子女家庭,父母離異後再婚的,如何享受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 

答:對於獨生子女家庭,父母離異後重新組建家庭,在新組建的兩個家庭中,只要父母中一方沒有納稅人以外的其他子女進行贍養,則納稅人可以按照獨生子女標準享受每月2000元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除上述情形外,不能按照獨生子女享受扣除。在填寫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表時,納稅人需註明與被贍養人的關係。

46.雙胞胎是否可以按照獨生子女享受贍養老人扣除?

答:雙胞胎不可以按照獨生子女享受贍養老人扣除。雙胞胎兄弟姐妹需要共同贍養父母,雙胞胎中任何一方都不是父母的唯一贍養人,因此每個子女不能獨自2000元的扣除額度。

47.生父母有兩個子女,將其中一個過繼給養父母,養父母家沒有其他子女,被過繼的子女屬於獨生子女嗎?留在原家庭的孩子,屬於獨生子女嗎?

答:被過繼的子女,在新家庭中屬於獨生子女。留在原家庭的孩子,如沒有兄弟姐妹與其一起承擔贍養生父母的義務,也可以按照獨生子女標準享受扣除。

48.非獨生子女的兄弟姐妹都已去世,是否可以按獨生子女贍養老人扣除2000元/月?

答:一個納稅年度內,如納稅人的其他兄弟姐妹均已去世,其可在第二年按照獨生子女贍養老人標準2000元/月扣除。如納稅人的兄弟姐妹在2019年1月1日以前均已去世,則選擇按“獨生子女”身份享受贍養老人扣除標準;如納稅人已按“非獨生子女”身份填報,可修改已申報信息,1月按非獨生子女身份扣除少享受的部分,可以在下月領工資時補釦除。

49.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滿60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能否按照獨生子女扣除,如何判斷?

答:只要祖父母、外祖父母中的任何一方,沒有納稅人以外的其他孫子女、外孫子女共同贍養,則納稅人可以按照獨生子女扣除。如果還有其他的孫子女、外孫子女與納稅人共同贍養祖父母、外祖父母,則納稅人不能按照獨生子女扣除。

50.兩個子女中的一個無贍養父母的能力,是否可以由余下那名子女享受2000元扣除標準?

答:不可以。按照《暫行辦法》規定,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在兄弟姐妹之間分攤2000元/月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不能由其中一人單獨享受全部扣除。

51.非獨生子女,父母指定或兄弟協商,是否可以最高某一個子女可以扣2000元?

答:根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規定,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因此,非獨生子女是不能通過父母指定或兄弟協商享受2000元扣除標準的。

七、通用類

52.我們一家人都在農村務農,是不是不能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我能夠享受哪些方面的稅收優惠?

答:根據修改後的稅法規定,納稅人取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綜合所得,可以減除專項附加扣除。如果納稅人從事個體經營,同時沒有這些綜合所得的,也可以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現在很多人進城打工,也有工資收入,可以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納稅人在農村務農,沒有綜合所得,如果從事種植業、養殖業、飼養業和捕撈業取得的所得,國家是予以免徵個人所得稅的。

53.2019年1月1日起就可以享受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可是還有一些填報事項不明確或其他原因,來不及報送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怎麼辦?

答:對部分專項附加扣除事項不確定,或是其他原因,未能在2019年1月份,或符合專項附加扣除條件的當月報送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可以在相關事項確定後,再填報相關扣除信息;對之前符合條件應當享受而未享受的,可以在該納稅年度剩餘月份補充享受。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內,通過向稅務機關辦理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時辦理扣除。

54.納稅人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有哪些注意事項?

答:一是要根據專項附加扣除辦法規定的條件,判斷自己是否有符合相關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二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電子稅務局網頁、手機APP、電子模板、紙質報表四種方式中,選擇一種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提交方式;

三是根據自己符合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如實填報相應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四是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等信息務必填寫準確,以保障您的合法權益,避免漏掉重要的稅收提醒服務;選填項儘可能填寫完整,以便更好地為您提供稅收服務;

五是通過電子模板、紙質報表等方式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應留存好本人和扣繳義務人或者稅務機關簽字蓋章紙質信息表備查;

六是納稅人應於每年12月份對次年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內容進行確認。如未及時確認的,次年1月起暫停扣除,待確認後再享受。

55.通過手機APP填報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是否也需要打印出來交給單位蓋章保存?

答:不需要。納稅人通過遠程辦稅端(手機APP、網頁)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並選擇扣繳單位辦理扣除的,無需將相關信息打印出來交單位蓋章保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