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過度發行、帶病發行,大小原始股東套現才是股市下跌的根本原因,網民小散的這說法對嗎?

學思悟道


過度發行、帶病發行、大小原始股套現確實是A股市場一直走弱的一個重要原因,但絕對不是根本原因。從2015年的5178點以來,A股市場進入了熊市通道,尤其是2018年以來,大盤股指整整跌了一整年,讓市場中所有的股民散戶都處於虧錢狀態,甚至很多人的虧損額度,都達到了50%以上,虧錢了一定要找原因。



很多人把市場的弱勢歸罪於新股發行的過度以及上市公司的質量上,確實2016、2017年A股市場新股的發行數量過多,對於中小創形成了很強的抽血作用,導致了中小盤股走勢比較弱。而且當時由於上市公司質量堪憂,確實也存在著一些踩雷現象,讓很多股民損失慘重。而且這些年來,大股東減持問題嚴重,嚴重的打擊了股民交易的信心。

但這些問題歸根結底來說,都是A股市場進入弱勢通道的副產品,也就是說是A股市場走弱的表象原因,並不是根本因素。

A股市場處於弱勢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價值的定位,A股市場不是價值投資為基礎的投資平臺,而是投機氛圍非常濃厚的證券平臺,這種定位屬性,就決定了A股市場一定是牛短熊長,所有的投資行為都圍繞博取價差收益為目標,低買高賣是A股市場的本質選擇,在這種投機氛圍下,一旦開啟了下跌通道,那就是此路跌幅無絕期,讓人感覺到漫漫跌途。

綜上,以上所說的理由都屬於A股市場的表象原因,A股下跌的根本原因在於投機的屬性,這個屬性如果不發生根本性的改變,A股市場的整體趨勢就不會發生改變。


小散李大鵬


我如果說不認同這個觀點,恐怕會被罵死,不過我還是要說說我的心裡話,股市下跌我們可以把鍋甩給過度發行、帶病發行、原始股東套現,因為他們確實是為從市場吸取資金,自然會讓股市下跌,但是你要知道,美股十年牛市,發行不比我們厲害?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一次上市就融資220億美元!這次在香港又是融資880億港元。馬雲套現厲害嗎?當然厲害了,都上百億了,但是這個並沒有讓股市下跌!

1、過度發行不是不是股市下跌的主因

股市本來就是用來發行股票的,而且成熟的市場還是註冊制,所謂註冊制可以參考新三板,只是可以直接融資而言,新三板可以註冊掛牌,但是沒有給直接融資的資格,看看新三板目前的估值,多麼低!

股市就是通過不斷髮行新的股票,讓投資者能夠購買認同的股票,實現資源的配置,只是我們是上市企業多,而退市企業少,退市企業少,導致垃圾企業橫行,一個制度是隻有優勝劣汰才會為投資和帶來價值和回報。

所以,過度發行並不是股市下跌的元兇,況且A股發行的企業數量並不算多,只是退市的企業太少了。

2、帶病發行不是股市下跌的元兇

帶病發行是有的,這種情況是存在的,監管機構不是全能的,他們無法去審核那麼多企業,並且去發現他們的問題,並且為投資者告知,在成熟的市場,監管機構是不會保證企業發行資料的真實性的,也不會為企業的價值做判斷的。就是一個叢林市場。而我們的監管機構就好像父母一樣,樣樣都關心,但是也沒有讓所有人滿意。

但是成熟市場會做一件事情,如果企業的資料是作假的,那麼會實施極為嚴厲的懲罰,用這種懲罰機制來威懾企業,所以,雖然企業數量眾多,但是企業也不敢這麼做。另外還有索賠機制,這個就為投資人帶來了很好的保護,企業不敢亂來。

通過這種方式,雖然發行數量眾多,但是不敢造假,有懲罰機制存在,企業的病,說到底監管機構不是萬能的,不可能完全發現的,只用通過懲罰機制才能降低這種行為的概率。

3、原始股東套現也不是股市下跌的元兇

還記得2006年之前嗎?那個時候還是股權分置的時候,當時的情況就是目前大家所追求的限制大小非減持,限制大股東套現的,當時的股票是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的,但是那個時候的股市好嗎?不也是雞飛狗跳的。2005年實施股權分置改革試點,2007年就迎來了一輪超級牛市。

證券市場就是股權自由交易的平臺,如果限制了交易,這個本來就是違背了經濟規律的。

4、股市跌跌不休的原因

股市跌跌不休的核心原因是估值太高,每一輪牛市都透支了未來5年甚至10年的業績,高估值泡沫,然後就需要不斷的擠泡沫,過去10年中國的指數始終還是在3000點,看起來是股市沒有漲,而中國的經濟卻翻倍了,而上市公司的業績也翻倍很多。

但是有沒有想過,當時的估值是多少?目前的估值是多少?這是用了10年的時間在擠泡沫。大家想一想,如果當前的股市要上漲到4000點,那麼你手裡的股票的估值要到多少?你覺得合理嗎?

如果目前上漲到5000點,你手裡的股票的估值又會到多少?你覺得合理嗎?

這種漲幅有意義嗎?這種漲幅,漲上去是一定會下來的!而你,知道什麼時候下來嗎?損失的還是自己。


壹號股權


股市下跌,走不出長期的牛市,跟過度發行,帶病發行是有很大關係的。


1、新股過度發行!

在上一次熊市的是後,曾經說過,不到4000點,不發行新股。但是,自從,2016年新股開閘以來,新股發行速度非常驚人,尤其是現階段,巨無霸股票的上市,中廣核,浙商銀行等,對股市的抽血效應是非常明顯的。

本身,在現在的行情下,很多人,都是觀望狀態,市場資金是持續流出的,這種情況下,持續發行新股,無異於雪上加霜。


2、制度不完善,違規成本低,很多股東冒著被罰的風險,違規減持。

上市公司股東的成本是非常低的,所以,當股票拉昇一波後,很多股東選擇減持或者違規減持。

尤其是,大小非,集中解禁,對股市的影響也是非常大,對於投資者的信心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3、一部分上市公司,質量不高,不具備價值投資。

帶病發行,尤其是對於一些連續虧損不盈利的企業,也可以融資上市。

本身,投資者,投資股市,是為了獲取分紅收益,但是,對於這種,連續虧損的企業,分紅何在。


持續分享有價值的財經觀點。


股市佈道者


我要說過度發行、帶病發行、大小原始股東套現不是股市下跌的根本原因,估計會有蠻多人跳出來,說我不懂股票。

哈哈!

我就想問一問,2019年的IPO少麼?包括科創板在哪有200多家公司在2019年上市融資,融資金額超過1500億,2019年股市下跌了麼?

答案是否定的!

2019年的股市蹭蹭往上漲,上證指數上漲超過20%,中小板深綜指漲幅超過40%,更有創業板上漲超過60%,這就從反面論證了IPO的發行不是股市下跌的根本原因的。

我們在看看香港市場。香港交易所目前市值遠遠落後於A股,而在6年中,卻又有五個年頭IPO融資居全球交易所第一,而港股這幾年來一直都是上升趨勢,難道你說是IPO過多就是股市下跌的根本因素?

第二,A股十年來指數雖然沒漲多少,甚至十年來一直在3000點左右波動,但是這十年來IPO還少麼?

起碼A股沒有下跌,你就不能說是IPO導致股市下跌的原因,頂多能說是A股沒有上漲的原因之一。

股市的功能之一就是融資,當然還有更多的功能。

究竟股市下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我明確的告訴你,那就是和經濟週期掛鉤。經濟的波動才是股市上漲和下跌的根本原因。這也正是“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的說法是非常正確的。

把握好經濟週期,就能把握住股市的正常波動!


股市正途


這些只是根本原因之一,也是a股獨有得現象...在美國原始股東賣出自己的股票一定會引發自家股票的大暴跌,因為你作為一個原始股東,你一定是不看好自己的公司的未來才會選擇賣出...而在中國很奇怪,原始股東賣出股票有時候股價不跌反漲....這就導致了很多人對這個現象不敏感了,反而會跟著炒作一波...發行速度過快這一定是不利股市的,但是我們要超越美國,不允許像美國那麼慢,而且也沒有必要,現在內外部條件和美國當初那會完全不一樣了,發行的快也是正常的,技術先進了,企業數量也多了,你和美國一百年前去比也沒必要啊,但終歸不是好事……利空。帶病發行,美國也一樣,但是美國有嚴格的退市制度和罰款制度,能夠讓帶病發行的獲利方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咱們這邊才罰60萬...這個正在改,前幾天證監會還說了要修改法律...值得期待....有些問題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只能去適應...這也是我們的機會,一個成熟的市場賺不到錢的,所以這又不全是壞事


壹哥財經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投資者自身問題。

在我大A股,投資者持倉結構如下:

公募基金:1.95萬億;

外資:1.68萬億;

險資:2.11萬億;

私募:0.62萬億;

散戶:14.38萬億。

A股投資者絕大部分為散戶,投資知識或者說財務知識相當匱乏,絕大部分投機屬性很強。

如果論過度發行,帶病發行,同樣作為中國公司主要上市平臺的港股更多,照樣出事,但投資者中招損失遠遠小於A股,恆生國企指數的漲幅也遠遠大於上證。很簡單,香港人炒股經驗豐富,搞不懂的公司,老千股,沒什麼人上當。而且沒業績的公司用不著半年就會跌成屎,股東也無法套現。

當然,發行制度要完善,公司管治要提高,違法,忽悠散戶要嚴厲打擊。但是,求人不如求己,預期指望上市公司自覺,不如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投機的投資者


新股過高價發行,美其名曰市場化發行。誰都知道國內投資者,無論機構還是廣大中小投資者,均存在著不成熟,或者說不理性。機構,散戶化;散戶,追板化。只要是新股,再高的價格,也是一簽難求。再高的發行價,也要再炒高。

新股上市過度炒作,疊加高價發行,待半年後加入各大指數,“強迫”各大🈯️數跟蹤基金“被動買入”,再然後,次新股迎來限售股解禁,直接高位套牢各大基金。本質上,是“廣大基民”高位接盤了新股及其限售股。如若不信,看一看中石油、華大基因、中信建投,等等,不一而足,歷歷在目,各大基金有多大持倉、持倉有多久,而盈利還只是未來的傳說。

但,有人,看不到。有多少基金,淨值在1元以下,這難道是投機的結果?其實是“系統”的結果。

千萬記住: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不是空話、套話,而是殘酷的現實!

千萬記住:認清市場的真實現狀,不要輕易接盤次新股及其炒作。可以申購新股,上市開板即賣出,永不回來,要回也是三五年以後!




湧現凌


帶病發行或過度發行肯定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一、中國企業所有者將上市當做創業的最終目標,上市即實現套現。將上市公司當做提款機更是大有人在。

二、上市公司造假的違法成本低,犯罪懲罰代價小。這樣,無論是造假上市,還是業績造假或是內幕交易等等氾濫成災。

三、券商、保薦機構、中介機構與上市公司沆瀣一氣,聯合造假。

四、監管手段滯後,一直以來處罰尤其是強制退市力度不強,縱容了上市公司造假、犯罪。最主要是刑事處罰、賠償制度、集體訴訟缺位。


天山來客


股票下跌的原因很多,股市長期下跌,問題裡上面所說的原因只是一小部分原因。

股市下跌的直接原因就是資金問題,股市上漲也是需要資金推動的,股價下跌是資金主動撤離結果。

股市下跌,本質上是資金不看好了,而資金之所以不看好,要麼是基本面不支持,資金不願意進去,或者是股價太高了,或者說估值太高了,資金覺得不安全要撤離。

從長期來看,我們的股市底部市不斷地抬高的,但是波動很大,出現牛短熊長現象。股市的投機氛圍也比較濃重,題材炒作成風,造成股市形成局部或者整體的泡沫。

股市發展到現在也不好成熟,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部分上市公司上市為了圈錢,上市公司質量不高,帶病過會,蹭熱點、蹭題材,股價拉高配合大股東高位減持等等亂象,不利於市場健康發展,也歪曲了股市融資功能。

另外退市制度不完善,進多退少,也對股市形成抽血效應,也產生不良影響。

優質上市公司不多,機構扎堆,白馬股價估值炒得老高,價值投資也成了炒題材,這樣的狀況也是無法持續的。


北京紅竹


我個人看法,不喜勿噴,我個人認為目前的證監會工作是正確的,特別是儘快全面執行註冊制,把發行真正交給市場,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才能從根本上保護投資者。為什麼?首先證券市場的作用就是為了解決企業發展的資金問題,而投資者的利益只與你投資的公司有關。不管什麼情況,只要企業發行股票有人買,能上市則說明證券市場一切正常。但管理部門必須管好一件事,那就是企業提供的上市資料在當時都是真實的。其次如全面實行註冊制,放開企業上市的各種限制,那麼上市競爭充分的情況下,股票市值就能充分反映其價值,而投資者的資金可最大程度確保安全,當然總想炒做者除外。再者讓企業放開上市後,可確保企業繼續做大做強,舉一個真實的例子,在我本地有一上市公司,三年解禁後,技術總監便辭職了,套現了1500萬現金,現在每天旅遊,垂釣。這家上市公司有原始股的員工也不再努力工作,前段時間這家公司老闆搞了個借殼,賣了公司出國去享受生活了。目前這家公司變身為通訊公司虧損嚴重,股價也到了一元多點,企業面臨破產。這是一個縣城的上市公司出現的情況,在全國不知有多少這樣的公司。原先辭職套現的總監也成了名人,有先見之明,不再工作,把錢拿到了自己手裡。所以只有實行註冊制,讓上市公司的股價攤到足夠低,這樣一方面企業能拿到資金去發展壯大,另一方面因股價較低也減少了股東套現的動力,讓他們老老實實努力去發展好自己的公司,要不自己的投資也會賠進去。而以前的上市情況大家心裡都明白,只是為了圈錢,因為股價炒上去只要堅持到解禁,那麼就會多幾個外國籍的中國億萬富翁。公司好壞已無關緊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