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在杭州,有這麼一位耄耋畫家,在南山路生活了一輩子,也觀察了一輩子的西湖松鼠,也畫了30多年的松鼠,見證了西湖30年來的生態環境變遷。這位畫家,叫朱穎人。他是吳茀之先生入室弟子,曾得到潘天壽先生親授。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深受吳門畫派韻影響,又長期在浙派繪畫中磨練,加之對生活的執著追求,終於出現了既表現生活之美,又開拓了傳統繪畫風貌,不失氣韻生動,傳統功力深厚的優秀繪畫作品。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朱穎人先生的畫明顯是吳昌碩的路子,也受到了潘天壽等人的影響,朱穎人先生雖是吳昌碩一路的,但畫得更清新,有股清氣。這一路畫好壞關鍵看是否有清氣,有清氣的就好,沒有的就不行。吳昌碩的畫雄渾,但有些作品有微微的濁氣,粗獷、大氣是吳昌碩的特點,朱穎人在吳昌碩風格的基礎上去了濁氣。朱先生的花鳥、山水畫都行,畫得不錯。——陳傳席(中國人民大學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術史論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朱穎人

生於1930年,江蘇常熟人。195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現名中國美術學院)留校任教直到退休。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潘天壽基金會常務理事、吳茀之藝術研究會副會長,西北師大名譽教授,西泠印社社員。代表作品有《松鼠圖》、《蛺蝶圖》、《山花》、《蘭竹》等,《藤攬晨風》曾獲中國美協主辦全國首屆花鳥畫展地等獎。出版有《朱穎人畫集》二種,《潘天壽、吳佛之、諸樂三課徒畫稿筆記》(1994年獲郁達夫文藝特別獎)、《消得塵埃醫得俗——論蒲花墨竹》(被日本大孤曉畫法會譯成日文介紹給日本學生)和電視錄像專著《著名畫家吳弗之》、《寫意花鳥畫賞析》出版發行。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父親一直想讓朱穎人繼承父業,1945年把朱穎人送到鄉賢蔡卓群先生處學畫,希望培養他對文化的興趣,將來好坐在賬臺時做生意,空閒時作書畫。學畫對他來說是喜歡的,而做生意經商,則頗有反感,這時他才15歲。但是將來生活問題是件大事,考慮再三,最後決定還是考蘇州美專讀書去,畢業後好找個小學美術老師噹噹,以度終生。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1947年隻身赴蘇州美專考試,連石膏像也從未見過的他,面對著別的考生如何畫,他也對著石膏像如是畫,結果也被錄取了,喜出望外,捲起鋪蓋去註冊報到,就這麼平淡地入學讀書。哪知學費很貴,生活費也很貴,顯得有些拮据。當時常有上海美專、杭州國立藝專的消息傳來,相比之下杭州國立藝專是公辦的,費用也能節省不少,學習氣氛也活躍,朱穎人很想去試一下。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考杭州國立藝專

1949年春蘇杭解放,皆大歡喜。他與徐永祥、曹有成、熊德超等結隊赴杭州國立藝專報名,由於他們的寫實功力很好,一考就被錄取了。蘇州美專的教學長處是紮實的寫實功夫,這一手硬功夫在解放後的杭州國立藝專還很管用,蘇州美專孫文林教授的教學方法很嚴格紮實,所以朱穎人他們受益匪淺。到畢業時,朱穎人的學習成績排在優秀行列中。當時朱穎人在“一片紅心向著黨”、“哪裡需要就到哪裡去”的熱潮中,畢業分配留校教書。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文化與繪畫要並重

由學生轉變成一個教師,朱穎人各方面更加註意了,一舉一動處處當心。當時,朱穎人落實在黎冰鴻先生辦的研究生班學習油畫,第二個年頭學校決定朱穎人與姚巧雲抽出來創辦附中。朱穎人當即表示一定要把附中辦好。創辦附中總須有個具體的目的,因為只有目的明確,大家奮鬥才能一致。當時朱穎人心裡是希望全心全意要培養大學後備生,至於最後極少數分配作中等美術幹部那也無妨。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只有目標明確後才能建架附中的骨架。他們把課程總體定為文化課百分之六十,專業課百分之四十,朱穎人除教美術課以外,就盡力使學生認識到學好文化課的重要性,督促學生要把目光放得遠大一點,要知道學好文化課,對造就一個大畫家的重要性。文化課也是基礎,而且是重要的基礎,叮囑學生千萬不能偏於專業課。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通過創辦附中,朱穎人深切地感到,從教學角度講,當一個教師,學點教育學是有好處的,它可以引導一個教師怎樣做一個好教師,教師須具備哪些素養,以及一些優秀的教學方法,使他在辦附中時學了教學法感到大有益處,再加上當時請了普通中學的優秀模範教師來輔導示範,更直接加深了做一個教師的責任心。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結果很可惜,在種種政治運動中,那兩屆附中學生竟一個也未被吸收到大學部,原因是培養的一批“修正主義苗子”。同時朱穎人也莫名其妙與歷史複雜的教授們等,被先後安排到短期部隊訓練班、工農進修班去教課了。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作為藝術教育家,朱穎人培養了大量優秀學生,潘公凱、許江、施大畏、田黎明等今日畫壇名家都曾受到過他的指導。與此同時,他的《一春圖畫向天開》、《走到盡頭方悟情》等名作相繼問世。但無論他怎麼出名,他都拒絕將自己的作品當成商品出售,在教學與創作上,他也更傾向於前者。也正因為其藝術教育家和藝術家的雙重身份,朱穎人備受畫壇矚目。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西子湖畔畫松鼠30多年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朱穎人還沒開始畫松鼠,但已經跟松鼠做鄰居了。“那時候,美院宿舍就在孤山邊上,有很多松鼠在宿舍窗口外躥上躥下。有調皮的年輕人,會拿著氣槍打松鼠。”回憶起當年趣事,老先生津津有味。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朱穎人才開始畫松鼠。畫了不少,但第一幅“成名作”是1981年畫的一幅《水墨松鼠畫》:兩隻調皮的小松鼠,趴在樹枝上,朝大樹上方張望。不知道是看果子,看同伴,還是看小鳥——讓人看過以後,浮想聯翩。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從此之後,朱穎人畫松鼠,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他從靈隱畫到蘇堤,從玉皇山畫到茅家埠,從清晨畫到日落,從早春畫到霜葉飄紅,西湖邊的松鼠,讓他畫了個遍。30多年來,朱穎人創作了數百張松鼠圖。也見證了西湖30年的生態變遷。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朱穎人說,從2009年開始,西湖邊松鼠數量大大增加,比30年前多了四五倍。每到節假日,遊客圍得裡三層外三層,松鼠會大模大樣地,直接從人手裡抓瓜子、蘋果、栗子。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藝市趣事:

朱穎人由於松鼠畫名氣甚大,朱穎人八十年代傾心製作的一幅《香雪海》在深圳參展後不慎遺失,這成為畫家的一塊心病。時光匆匆,轉瞬到了2009年,這幅畫作竟在杭州拍賣會上現身,幾經舉牌競爭,一位周姓藏家出重金買下此作。後來,這位藏家覺得畫作上大片的銀藤花間最合適畫上數只松鼠,於是,慕名登門,請松鼠畫名家朱穎人添筆補畫松鼠。這幅畫一放到朱穎人面前,老人驚喜萬分,失落了24年的畫作幾經輾轉,竟最終回到了畫家的桌上。有感於懷的周先生將畫作贈送給朱穎人,朱穎人則滿懷激情地創作了一幅新畫贈送周先生,成就了一段佳話。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學好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大畫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