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一些農村人不愛喝瓶裝酒,鍾愛散裝酒?那是真的糧食酒嗎?

王執臣


為什麼一些農村人不愛喝瓶裝酒,鍾愛散裝酒?那是真的糧食酒嗎?

說到散裝酒的事,春節過年的時候,與幾位好友喝酒時還提到了關於散裝酒的事情,其中一位好友就與賣散裝酒的有親屬關係,也解開了“農大知事”對散裝酒多年的一個誤區。


散裝酒雖然有農村制酒小作坊釀製散賣的,但並不全都屬於是用糧食直接釀製的酒,有不少散裝酒也是拿食用酒精勾兌而成的,據朋友講,散裝酒也可以調出各種酒的度數與香型,有的散裝酒賣的價格還相當的貴,貴的上百元,便宜的也都在20元左右每市斤。


有些不知真相的村民,一說到散裝酒就誤認為是用糧食釀製的酒,也就認為這樣的酒更符合健康標準,有喝多了不會損壞身體健康之類的想法。因此,就特別喜歡喝散裝酒,還會說出一大堆散裝酒的好處,其實這都是被矇在鼓裡了,這也是小編本人曾經錯誤的認識。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散裝酒一般都是高度酒,有些村民就愛喝高度白酒,相對於好一點的瓶裝酒來說,有些散裝酒在價格上還是佔有優勢的,因此,也成為了這一部分人鍾愛喝散裝酒的原因。

無論是散裝酒也好,瓶裝酒也罷,記住喝酒要適量,過量飲酒都會損害身體健康。


農大知事


為什麼一些農村人不愛喝瓶裝酒,鍾愛散裝酒?那是真的是糧食酒嗎?散裝酒不是說都是糧食酒。

農村人喜歡喝散裝酒,那是對散裝酒有一種特別的情懷,有些人就是這麼的奇怪,你問他為什麼喜歡喝散裝酒,他就是答不上來為什麼,反正他就愛這一口,可能是一直以來的習慣吧,習慣成自然了。


然後也有些人說喜歡散裝酒的純、真、香。口感純、材料真、味道香。有很多農村家庭都會自釀一些散裝酒,我家也釀有散裝酒。我家散裝酒有:紅棗酒、念仔酒、桑葚酒、萬壽果酒、巴戟酒。平時有客人來了,我奶奶就把這些酒倒出來給客人喝。散裝酒還有糧食酒等。

現在這個社會冒牌的東西有很多,市場上的糧食酒散裝酒也有很多是假的,不過很多農村人喝慣散裝酒,如果是假的散裝酒,他們基本上都能喝的出來。


如果是好的散裝酒,那他的生意會特別旺。好的東西都是一傳十,十傳百。相反,假酒也是一樣。所以,你不必擔心那糧食酒真假。自會有人幫你分辨那糧食酒的真假。

現在瓶裝酒也是挺受農村人歡迎的。散裝酒已經有很多廠家把它打包成一瓶瓶的散裝酒了。這主要是順應時代發展,適應市場和消費者需求。

現在的散裝酒經過包裝送禮方便又好看!


三農天地


這種現象的確有,以前很多的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的,只要在酒廠 附近的,都喜歡拿瓶子到酒廠裡面打酒。這個是為什麼呢。


1、瓶裝的成本比較高,散裝的包裝成本比較低。很多人都是喜歡貪小便宜。


2、去打酒的話,總喜歡貴點都要購買頭酒,頭酒就是剛出爐的前幾斤酒,這種比較燒喉,但是最好的,沒有帶酒糟味。喝起來很爽。


3、比較真實可靠,畢竟在自己附近打的酒,很多的原材料自己都能夠接觸看到,就算有問題也容易方便找。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散酒不再侷限於親自到酒廠了,通過網絡平臺、藉助物流運輸,可以到達每一位想要的酒友手裡。這種散酒是沒有任何的標籤,只是用個桶裝來裝。一般都是10斤,5斤裝比較多。淘寶上也有很多的賣,很多的都是100元10斤或者5斤裝。有的還包郵。到底是不是純糧食酒呢,這可就要認真的分析分析了。


成本分析:


如果是醬香酒的話,坤沙工藝的基本在五斤糧食一斤酒,市面紅纓在高粱在4元多一斤,材料成本就要20元了,還要加上其他的工藝,貯存,運輸等,一般的坤沙醬香就要6、70的成本了。當然醬香酒要有用坤沙工藝做成的碎沙酒、翻砂酒、竄香酒。這些都是比較便宜的醬香酒。


在看看其他的普通酒,也就是三斤糧食一斤酒的說法,一般都是糯米高粱、小麥,均價也是要4元一斤左右。原材料成本也就是要12元左右,加上工藝、人工、貯存等等之類的,其成本也要30元以上。


以上這些都是純糧食釀製的白酒大概成本,可以識破市面上的一些100元10斤、5斤的白酒。說實話,散酒裡面裝的是啥,只有商家最清楚。大家都買的時候也不要太過於貪小便宜。買個便宜點的,還不如直接選擇個普通的二鍋頭、牛欄山還比較是在點。


我只是一名默默耕耘的酒農,雖然我沒有什麼大志向,但是我一直堅持“酒品如人品”的做人宗旨,為大家提供有幸福感的坤沙醬香酒,雖然沒有品牌的華麗包裝,但絕對是性價比高的醬香酒。

酒品如人品,好酒交好友! 版權所有:醬香傳說gzmtxt


文東論酒


這個因人而異吧,散裝酒相對價格低質量好,瓶裝酒價格高質量低一些,農村人看重的是實在品質,不喜歡花花綠綠的東西,一樣的酒,就是一個瓶裝,一個散裝,價格上相差也很多,只要是酒沒有質量問題,喝啥都一樣。

當然散裝酒有瓶裝酒達不到的好處,瓶裝酒注重包裝,所以買到的瓶裝酒,盒子都很貴,但酒好不好喝,那還是一個問題,做為喝酒達人來說,實惠最重要,瓶裝白酒,不是吃酒,是吃包裝,吃牌子,瓶裝酒吃的是口感。


好象人們煮菜,吵肉加調料一樣,不是真正的口味,要保證他不變質,那需要什麼保鮮,大家想,不便說,最怕的是酒質,總之白酒純正,瓶裝酒味假,真正糧食酒,味棘,下肚熱,瓶裝酒有嘛,他只有味棘,下肚後不有熱的感覺,所以散酒正宗。

還有農村人到真正辦事的時候,也是喝瓶裝酒的,畢竟事上喝散裝酒顯得不好看,只有自己沒事閒喝時才會喝散裝酒,有的是泡藥酒喝。



我所瞭解的,也只有這麼多了,可能每個地區習慣不一樣,對此,大家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你愛喝瓶裝酒,還是散酒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燕趙蝸牛


我認為原因有兩個,重要程度一樣。

第一:在以前。這批和散酒的人形成自己的消費習慣那個年代。打醬油,打醋,買鹹菜疙瘩,買散裝酒是很有人情味的一種行為。都說農村人情厚重人與人之間沒有隔閡,城市人缺乏這一點,但其實有一點大家都忽略了,那就是農村人其實極其孤獨。城市人冷漠那是建立在他們每天都要接觸大量熟人和陌生人的情況下的,每個人都有交際需求。城市人滿足這個需求輕輕鬆鬆。可是農村人活動範圍很有限,接觸人很有限,造成的結果就是農村人要通過一切行動增加自己的社交。屠格涅夫在獵人筆記裡說過這麼一種行為,俄羅斯農村有很多人種植麻,正規廠家來收購往往沒多少人感興趣,而麻販子來了,縱然價錢低一些稱也不怎麼準,可是村裡人卻很歡迎,因為買賣的過程可以產生溝通,比如摸摸這個販子的稱責問一下他是不是缺斤短兩,在價錢上扯皮都是很有意思的社交活動,村裡人在孤獨生活中的調劑。

你在對比一下散裝酒和瓶裝酒,瓶裝酒能發聲的交際實在太少了。


第二:便宜

這點就沒什麼好說了,村裡的父老鄉親價值觀很樸素,買酒就是喝酒,不願意為了瓶子花錢。這點很正常。


我的看法

散裝酒的品質肯定是比不過瓶裝酒的。無法保證規模化的小作坊生產質量往往稂莠不齊。不然就是成本很高,標準化生產在任何領域中都是革命性的,酒也不例外。甚至於瓶裝酒可以做到在同等價格下雖然包裝和宣傳需要佔用一部分成本,但是酒體質量高於散裝酒。這一點不開玩笑,在肉眼可見的未來絕對是會實現的。

我為這個結論負責。


酒與紳士


我也是農村人,所以我知道農村人不是不愛喝瓶裝酒,而是因為散酒便宜,家裡的瓶裝酒基本都是親戚朋友來的時候送的,一般是不捨得喝,放著等以後走親戚的時候再拿出去送人,或者是有重要客人來的時候再打開,表示對客人的重視,當然90%的時間裡還是喝的散酒。




其實很多農村人也是分不清楚酒質好壞的,當然很多農村都有釀酒的小作坊,喝的酒多半是鄉親們自家烤的,主要特點就是價格實惠,喝起來還好喝,多半都是純糧酒,以高粱或者是玉米為原料,記得以前在外婆家過年過節,提上兩個礦泉水瓶裝上兩斤就行,沒什麼講究。

現在長大了自己也要喝酒了,跟小時候還是一樣喝的還是散酒,不同於外婆那邊的是我們這邊是中國酒都,盛產醬香型白酒,自己也從事烤酒的工作,對於白酒多少有了一些瞭解,但正是因為對於白酒有了更多的瞭解反而是更加的鐘愛散酒了,因為我知道同一種酒質,瓶裝酒賣兩百以上,散酒在百元左右,所以當做口糧酒為什麼還要去花那個冤枉錢,我又不是土豪。


1茅臺醬香型白酒


農村人喝散裝酒,在北方散裝酒一般的不超過五元一斤,也省去了華麗的包裝。再就是農村古方釀製,用料實在,自己燒製,不添加任何香料勾兌,喝著放心!


平安59449161


散酒不好是誤解。很多人給兒子和女兒存的壇裝酒都不是自釀的散酒嗎?你知道20多年後拿出來喝,有多好喝嗎?茅臺在這種酒面前都是垃圾。如果你跟釀酒的酒廠很熟的話,你就不會買到用酒精兌出來的。朋友之間即使在熟,也要讓人家掙錢吧!所以呢,買價格高一點才是正確的。酒剛拿回來的時候,是新酒最好不要喝,因為口感比較辛辣。一般回家用罈子裝上,或者泡藥材。放半年,當然,放一年以上更好。


暉緣


散裝酒也不見得是糧食酒,現在的糧食酒最便宜的也是三四十元才喝的到,但也有低價的玉米酒精釀造相對便宜點


歲月無痕91944896


這個不一定吧,農村人只是感覺桶裝酒比較實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