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血蚶”是什麼?為什麼在廣東這麼有名?

前度再見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一到過年的時候,內陸人以牛羊豬肉為主,而沿海地區則已海鮮為主。海鮮價格不菲,但是過年那天人們圖的都是一個高興,所以都會買上最好的年貨給家人吃。但其實在閩南地區,人們並不會因為價高為重,而是以味美為主,所以血蚶就在這個時候被盯上了。

血蚶的確是食如其名,第一次看到血蚶的時候著實被那個外表嚇到了,因為打開殼後首先看到的就是那個色如血紅的汁液,看起來就和人血差不多,暈血的朋友看到這個大概是夠嗆。

血蚶雖然看起來不敢恭維,但是味道確實一抵一的好,早在以前,就有生食血蚶這一說法,人們認為此方法可以品嚐到最原滋原味的生食,雖飽了口腹之慾,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寄生蟲危害,而且隨著海洋汙染愈加嚴重,血蚶生長環境也受到汙染,生食也只能作罷,所以政府明令禁止不準售賣未熟加工的血蚶。但是如此鮮美的食品,人們又怎麼可能錯過,於是人的智慧在這時候就一覽無遺。

蚶的生長地是在灘塗上,所以打撈出的血蚶可以被稱為“泥孩子”,所以第一步就是將蚶洗淨去除泥沙,這樣吃起來的口感才會更好。而在日常中最普遍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常見的是“血蚶白灼”。用沸水燙15秒左右,剛好能夠去除腥味和殺死寄生蟲,而且還不會讓其本身的鮮味喪失。

這樣的血蚶剝殼的出來,肉質最為鮮嫩,並且殼內飽滿多汁,顏色呈現鮮血紅色,並且配上本地特有的醬汁——三滲醬,(這是廣浙地位特有的一種醬料,堪稱血蚶的靈魂伴侶。三滲醬是由當地的南姜,適量的醋和一定比例的辣椒等材料製作而成,這種醬汁包含了世間“酸甜苦辣鹹”五味,一醬抵五醬。)一道菜下來僅有血蚶和醬汁,看起來簡單得平淡無奇,實則吃起來讓人慾罷不能。在食用血蚶的時候,第一次嘗試的人都會把那個“血水”倒掉,這對於愛吃血蚶的人來說簡直就是暴殄天物,一般在吃血蚶的時候都會先嘬上一口汁水,然後才開始蘸上蘸料品嚐它的肉。

除了白灼之外,血蚶肉還可以製作成幹品,這也是當地人在過年期間當作零嘴的食物,血蚶裡面包含了多種維生素和蛋白質,是尋常殼類海鮮的幾倍,並且它的殼可入藥,在藥典裡面還有有消血塊和化痰積的功效。而血蚶的價格十分便宜,堪稱為大眾化的海鮮品。你能接受血蚶這種食物嗎?或者有什麼烹飪血蚶的獨特技巧,不妨分享一下。


七妹下廚房


血蚶,在上海是禁止銷售的。


以前許多上海人非常喜歡吃血蚶。結果在1987年(大概吧)引發了乙肝大爆發。當時我還是初中生,好幾個同學全部倒下。結果就禁售了。因為不乾淨的血蚶中含有乙肝病菌。


現在好多嘴饞的上海人只好跑到外地去吃。我在山東也吃過,據說那裡的血蚶沒有問題。


因為我媽媽特別喜歡吃血蚶,所以我從小耳濡目染。


上海人吃血蚶只有一種做法,就是白灼,甚至是微微白灼。一定要帶著血絲去吃。



不過,我本人對血蚶簡直深惡痛絕。在海鮮中,我根本就不認可這東西有什麼好吃。真正優秀的海鮮,是不帶讓人難受的腥味的。比如法國生蠔。雖然也算是淺海灘塗的海產品。但是吃起來沒有難受的感覺。即使不用檸檬汁,生吃,也感覺非常棒!


再如,海膽。不說瀨戶內海的海膽,就是青島的海膽那也非常好吃。新鮮中帶著甘甜的味道。


而血蚶就完全沒有這種新鮮感,自然感!


血蚶充滿了腥味。


我想為什麼人們喜歡,是因為那個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吧!


91拍照聊相機


血蚶(han1)又稱為血蛤(ge3),不僅在廣東有名,上海、寧波、舟山、溫州樂清灣、台州溫嶺、福建很多地方都吃。


要注意的是,血蛤和北方的雪蛤(há)(蛤蟆油)是兩種不一樣的東西。


本草綱目記載:血蛤(蚶)味甘性溫,功能除了補血外,還可以潤五臟、健胃、清熱化痰、治酸止痛,主治痰熱咳嗽、胸脅疼痛、痰中帶血等。


上海人會把血蚶分為“毛蚶”和“銀蚶”兩種,毛蚶個頭比較大,殼上面有絨毛,味道麼吃過的人都知道,好吃會上癮。而銀蚶就是潮汕人如痴如醉的血蚶,它的個頭介於五毛錢硬幣和一塊錢硬幣之間,外殼上沒有絨毛,味道比毛蚶更為鮮美,價格也要貴上不少。



上海人對血蚶是非常喜愛的。我的父親曾經告訴我,在他年輕的時候(上世紀70年代),毛蚶只要幾分錢一斤,每次去買都是買一臉盆回來用開水燙著吃,我也記得小時候(上世紀80年代)家裡也經常買毛蚶吃。後來慢慢經濟條件更好了,90年代起上海就開始流行吃銀蚶,而現在價格越來越貴了,要好幾十元一斤。


血蚶(血蛤)屬於濾食性動物,它們的生活環境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所以理論上用開水燙上個十幾秒鐘就吃半生的是很不衛生的。


稍微有點年紀的人都記得,上海人吃血蚶還吃出過事情來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大爆發,就是因為半生食用血蛤(毛蚶)引發的。


據上海市衛生防疫站疫情統計:1988年全市甲肝報告發病數為34萬例,創出了世界甲肝流行新的歷史記錄。


現在那麼多年過去了,毛蚶依然被禁止在菜市場上售賣,只有血蚶偶爾可以買得到。沒錯看到還是會買一些,會去用開水燙一燙,再做上一份蔥、姜、米醋、醬油混合的調料,那滋味,用上海話說叫做“打耳光也不肯放”!!



奶爸高大福


血蚶是江浙人的叫法,廣東人一般都叫“螄蚶”,福建、潮汕地區直接就稱它為“蚶”了。

一提起血蚶,壹周君就哈喇子直流😁因為有一年去泉州某死黨家做客,事先被強行洗了腦,說麼血蚶是閩南人招待貴客之類云云,當時只有硬著頭皮當敢死隊了。

起初血蚶擺面前還有些小擔心——開水一燙就上桌,一掰開殼就血流成河,一咬下去滿嘴是血.....只是,後來就停不了口了,蚶肉滑得就像是吃香菇,既肥厚又豐滿,味道鮮甜,還帶點螃蟹膏脂的香,一個字:爽!

血蚶其實是一種貝殼類動物,在我國南方很多地方都能吃到,而不單單只是在廣東有名。因為其外殼特別,肉體呈紫赤色,血水還多,所以不知深淺的食客都會望而卻步。

其實它的味道並不刺激,反而溫潤,懂吃的老饕要的就是那一口血水,鹹鮮中帶著礦物味,正確的順序是先將殼裡的血水嘬完,再開始剝開蚶殼吃肉。

潮汕最本土的調料就是搗蒜泥+醋,那種酸爽,壹周君一人可以吃兩斤😁

現在這個季節,正是血蚶最肥美的時候,一直到開年3月都能品嚐到。

聊起血蚶的吃法,梁實秋先生曾經在他的《雅舍談吃》記錄過:“蚶子用開水一燙,掰開加三合油、薑末就可以吃。”。也就是用小麻油、醬油和老醋三合一的蘸料。

而清朝的袁枚吃法更為小眾,他在《隨園食單》中記載:“用熱水噴之,半熟去蓋,加酒、秋油醉之“——醉血蚶;“或用雞湯滾熟,去蓋入湯”——煲湯;“或全去其蓋,做羹亦可”——羹粥,雖然步驟稍嫌麻煩,但不禁也讓人躍躍欲試!

而在各種醫學書籍中,關於血蚶的記載也不少,它有補益氣血,健脾散結之功效。非常符合如今健康飲食的主流元素。

大家有機會去江浙、山東、福建、潮汕以及廣東等沿海地區,記得一定要品嚐既美味又有益身體的血蚶哦👌


武漢壹周


歡迎關注「飯醉分子閆濤」,看我分享不一般的美食感悟!

作為一個血蚶愛好者,我非常願意跟朋友一起分享血蚶。

血蚶的定義,大家可以在百度上輕易找得到。但我想跟大家介紹的是,“吃蚶”這種文化從華東上海,一直到粵東的潮汕地區都非常的盛行。這裡面不僅有物產繁殖的原因,也有當地的民俗充斥其中,從而令吃血蚶有著很多好玩的故事值得把玩分享!

比如說,同樣在廣東粵東的潮汕地區,愛吃血蚶卻看不到沙蟲,而到了粵西湛江,滿大街的沙蟲卻見不著。上海人對蚶的鐘愛,還會將蚶細分出毛蚶和銀蚶等等品種,毛蚶和廣東人說的“思蚶”更為接近,而銀蚶則是潮汕人如痴如醉的血蚶,這兩者的區別在於,血蚶、銀蚶的個頭更小,外殼上沒有濃密的絨毛,味道更是鮮美許多。

銀蚶

血蚶


蚶作為灘塗上的物種,雖然由於富含多種穀氨酸鈉而令它鮮味迷人無比,但同時也因為生長環境的關係,使它成為一種容易感染疾病的危險食物,就在上世紀80年代上海便發生過的甲肝大流行,導致到今天的政府依然禁止售賣未經熟加工的血蚶。

由於誘惑與危險的並存,蚶也顯得神秘而誘人。潮汕人吃蚶是作為宵夜搭配白粥的一大妙品;大電影《舌尖上的新年》裡面,福建人吃蚶則是奔著意頭去的,把蚶殼累積一塊來象徵蚶殼錢;沈宏非老師還用“大閘蟹是上海人的老婆,血蚶則是上海人的二奶”來證明血蚶的魔鬼誘惑。我個人認為,潮汕的生醃血蚶是東南沿海的最佳作品,不單是潮汕人善於調味,使得醃血蚶的佐料相當可口,還在於他們懂得把握火候,使得既不破壞血蚶外層包衣,還讓肉體維持著鮮甜的血液。一口咬下去,一股攝魂奪魄的鮮甜味道,瞬間讓體內的洪荒獸性得到爆發。


飯醉分子閆濤


哈哈哈,錯了,血蚶在廣東普遍是叫做“螄蚶”,是一道非常受歡迎的美食,而在潮汕地區叫做“血蛤”。在海南省才叫“血蚶”,每個地區的叫法是不同的,要數廣東料理血蚶最有名。

血蚶的主流吃法分為兩種,無論是哪一種,特點是不能太熟,必須是鮮血淋漓的才好吃,以肉質鮮嫩飽滿,風味獨特而聞名。可能對於初次見過,有的不敢吃,認為太血腥了,這東西能吃嗎?殊不知血蚶不僅美味,還具有豐富的營養,富含優質蛋白,鐵和鈣,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具有補血養顏,緩解疲勞,養胃健脾功效。



血蚶吃法的講究

常見的是分為兩種吃法,一種是“血蚶白灼”。做法是清洗乾淨外殼泥沙,用開水燙15秒左右,效果是最好的。剛好剝殼的出來,血蚶肉最為鮮嫩,飽滿多汁,呈血紅色。蘸上“三滲醬”,(廣東特有的一種醬料,與血蚶是絕配。三滲醬是由南姜、醋、辣椒等材料製作而成,有著“五味”之稱,既是酸甜苦辣鹹。)真是難得的美味,不僅去腥,口感還獨特。如果你還沒吃過血蚶,建議這種做法試試看,保證會愛上的,沒有三滲醬的話,可以用芥末醬油代替。



另一種做法是“生醃血蚶”。

還是要先洗淨,開水稍微一燙,時間不能太久了,不然肉質就變成暗黑色,口感不佳,以剝的出來殼為準。然後剝完殼擺盤,淋入“生醃醬料”,即可食用了。


生醃醬料的調製:蒜末、薑末、指天椒、香菜末、金不換(九層塔)放入碗中。加調料:生抽,香麻油,辣椒油,少許白糖,適量的冷開水,攪拌均勻調製而成的。

正是這兩種獨特的做法,保留了血蚶的鮮嫩,又提高了風味,所以在廣東名聲大噪,深受人們親昧。

佘小廚(完)


佘小廚


血蚶說:“老子出血量超大!”

每次看到有關吸血鬼的電影我都牙癢癢很想吃血蚶,每年的年夜飯圍爐要是沒有血蚶便算不上圓滿,再文明斯文的人,吃起血蚶來,瞬間就回到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

血蚶的外形十分小巧,外殼多呈灰白色,殼面有溝,如舊時屋頂的瓦稜。與其他品種的蚶不同,血蚶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的鮮血淋淋,吃血蚶吃的就是它的血與鮮,因此吃血蚶最好的方式就是生燙跟生醃,這兩種烹飪方式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血蚶的鮮美的血量不流失。

生燙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很難,說它簡單,是因為具體操作只需將清洗乾淨的血蚶倒入鍋中、用開水一燙即撈起、以蚶肉帶血為佳。說它難,是因為燙的時間很難把握,時間太短則血蚶難以剝開,蚶肉會粘連在殼上且腥味過重,時間太長則蚶殼開裂,蚶肉乾癟食之無味。總之一句話,開水燙全憑經驗跟感覺。

由於有明確的時間界限,所以生醃比生燙好操作。用醬油、醋、黃酒、蒜、芫荽、少許辣椒將血蚶進行醃製,時間大約四到八個小時,個人建議是放冰箱冷藏,醃製後即可取出當冷盤上桌。

血蚶總是一副“老子出血量超大”的樣子,使得很多人對其敬而遠之,但對於嗜吃血蚶的人來說,血蚶飽滿鮮紅的肉質勝過世間所有的烈焰紅唇,吃到興起時,唇齒間免不了血跡斑斑,乍一看跟吸血鬼並無多大差別。(差別還是有的,吸血鬼大多俊美而你……)如果你肯膽戰心驚地試吃一隻血蚶,一定會覺得蚶肉鮮美清甜,所謂的茹毛飲血並沒有想象中可怕。

民間有些奇妙的說法,比如吃豬腦補腦子,吃黑芝麻補頭髮……根據吃啥補啥的民間理論,血蚶不出意料地被歸為補血一類。補不補血我不清楚,我只知道血蚶性溫,像我這種體寒很多寒性的海鮮都不能吃的人可以甩開膀子大吃血蚶。

除了吃之外,血蚶還可以用來祭祀先祖。清明掃墓啊逢年過節啊,血蚶都是一道不錯的祭品,蚶殼形狀討巧,可以用來放於墓周圍,取其吉利的含義。在舊時的筆記小說裡還有提到悍妻治夫就在地上放兩個蚶殼,讓丈夫罰跪其上,這時候的蚶殼倒是有點夫妻間情趣道具的意味,只放兩個實在有點少,不如干脆多些蚶殼來鋪成路,叫丈夫跪著走完好了。

文明瞭一整年,除夕夜不妨粗魯些,化身原始人,情感理智全拋卻,只留下最原始的食慾,來生啖一盤血淋淋的血蚶吧。






用戶5813792532


“血蚶”海南人叫它血螺,因為它的汁液特別像血,有些人會直接選擇生吃,因為生吃味道也挺好的,而且很有營養,但是要小心寄生蟲,還是建議炒熟了吃。

血蚶,不是一種太大眾食物,不識血蚶的人看到血淋淋畫面,總是下意識的貼上“可怕、噁心”等標籤,甚至有些人覺得生吃血蚶都是變態 。

血蚶喜歡生活在軟泥灘塗上, 以殼後緣在灘塗表面形成水孔與外界相通。以硅藻類和有機碎屑為食,生殖季節一般在7~9月間。

血蚶可以用多種烹飪方式呈現,比如涼拌、生滷、白灼、炒、蒸、做湯羹等等。只要保證焯時不生不老即可。生醃血蚶,醃製時間控制在20小時以內,醃料掩蓋濃腥。吃起來鮮而不腥,爽而清甜。

廣東人過年過節的時候吃血蚶,作為一道開胃菜

新鮮的血蚶買回來,需要洗刷乾淨外殼。用沸水燙個10來秒,這樣剛好達到了血蚶能掰開,而血水不會被煮幹,保持著原汁原味(注意這一點很重要)。

燙過的血蚶可直接用手掰開,如若不行可用一元硬幣卡開。醃料就是醬油,蒜頭,生薑,芫荽,芹菜,蔥,辣椒,芝麻油等按比例調配而成。潮汕的生醃,雖然家家用料不同,但大多包含蒜頭、芫茜、姜和指天椒。這些調料既能給生醃的海鮮帶來美味,同時也是殺菌利器。把醃料澆上開好的血蚶,開始享受這個味覺衝擊。血蚶本身的鮮美,醃料附帶著的鹹、辣、香更把血蚶的味覺享受推上另一個境界。

血蚶是補身補血的好食材

在浙東沿海,血蚶被視為補身補血的好食材,將血蚶放進滾熱的黃酒裡燙到六七分熟,就可以食用了,有了酒勁,似乎也更有能量,吃完蚶子,連酒也要仰脖飲盡,此為南方人秀氣的豪邁。在傳統養生典籍裡關於血蚶的記載也不少,蚶肉味甘性溫,入脾、胃、肝經,能補益氣血,有健脾散結的功效。蚶肉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在當令的季節裡食用,既美味又有益於身體。


好好吃


“血蚶”(xuè hān)是一種泥蚶,之所以被稱為血蚶,和其肉的鮮紅不可脫離關係,其殼白如雪,亦被叫雪蚶。殼越白越好,這正如《南越筆記》載雲:“沙蚶冬月漁者,以足取之,謂之踢蚶。雷(蟲字旁雷)以天寒乃肥,仲秋孕婦者腹黑,以白者為貴。”

血蚶相互碰撞的聲音就像銅錢碰撞的聲音一樣,因此又被稱作是錢蚶。到了冬季,正是一年中血蚶最肥美的時候。這就成了潮汕人圍爐吃飯必不可少的美味佳餚了。

可以清湯燙血蚶,這個“燙”就講究了。切記不能燙得太熟了,太熟了的肉呈蒼黃而乾癟無血,吃起來就沒有原來的鮮味了,嚼起來也沒了嚼勁,簡直味同嚼蠟;但是燙得不夠火候,蚶殼很難掀揭,就算強硬地掀開了,肉粘在殼的兩邊,不能吃得乾淨利索,而且吃起來也一股腥味。那麼,怎麼樣“燙”出血蚶的鮮嫩呢?首先,這對火候的要求很高,要把握適中,不能過大亦不能過小。對燒水的要求也十分嚴苛,將水燒至起泡有聲但還未沸騰的狀態。立即將燒好的水倒入裝有處理乾淨的血蚶的鐵鍋裡,大約三分鐘後,濾水,取食。倒上辣椒醬、梅膏醬、酸醋攪拌而成的“三參醬”,咬上一口,鮮汁瀰漫在唇齒之間。

還可以直接在爐子前烤著吃的,烤著吃味道自然比用水燙一下吃的好,但是烤的火候就比較難把握了,基本上看到血蚶打開了,裡面的血色慢慢褪去就差不多可以吃了。如果以前曾因為其鮮血淋漓而不敢嘗試,那麼這個冬季就不要再錯過這樣的美味了。


亞洲食學論壇


血蚶其實不止在廣東有名,東南沿海的省市很多都有食用,海南人就稱它為血蚶,潮汕閩南地區的人們則習慣單稱為蚶

蚶屬於軟體動物的瓣鰓類,外殼呈作心臟形,表面有壟溝,好似瓦屋稜,肉柱紫赤色,多血,味鹹但鮮美。具有補益氣血、健脾益胃、散結消痰之功效,很多人視其為大補食材,價格便宜,廉價補品。閩西閩南一帶過節宴席上都常見這道菜,下酒最佳,還會用於節日贈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