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運用這項技能獲得進步

現在問你一個問題:

你認為以下三種學習方式,哪一種能夠讓你獲得顯著的學習效果?

1,從書本或者外部學習、培訓獲得;

2,向有經驗的人或者公司學習獲得;

3,由個人實踐工作後的覆盤所獲得;

事實上,在20世紀80年代,國際創新領導中心的摩根·麥考爾及其同事們,在調查了那些在工作上卓有成效的管理人員之後,他發現這三種學習方式,在提升個人能力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分別是10%,20%和70%。

也就是說,從個人實踐工作中,能夠運用自己學到知識,然後通過覆盤加深強化這種知識,比你看書和聽別人講課,所起到的效果會更好。

這就是著名的“721”學習法則。

當然,這並不是說,通過書本或者向有經驗的人請教這些學習方式不好。

而是說,在這兩者的基礎上,再通過覆盤這種形式,把學到的東西梳理清楚,檢驗成因和結果,你才更能融會貫通地吸收知識,讓其成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這樣比起單純地看書或聽課學習,會讓我們獲得更大的進步。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運用這項技能獲得進步

什麼是覆盤呢?

覆盤是“圍棋”的術語,也稱為“復局”,指的是雙方對局完畢後,復演該盤棋的記錄,以檢查對局中著法的優劣與得失關鍵。

這種做法,能夠增長棋手的棋力,尤其覆盤一些比自己更高水平的人的棋局時,這個過程能夠讓棋手看出原先看不到或者思考不周全的地方,從而一下子拓寬了棋手的眼光和視野。

看上去,似乎“覆盤”跟“總結”有異曲同工的作用。其實,兩者的操作方式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舉例。

你去了一趟北京回來,然後回顧這次旅程,用總結的方式,就是把旅行中讓你印象深刻的地方記下來。

哪些部分有價值,哪些部分浪費時間,哪些安排做得好,哪些安排浪費錢財等,你都梳理得清清楚楚,以此獲得這次旅程的經驗心得。

然而,覆盤就不僅限於此了。

除了總結經驗心得,你還要對旅行中所發生的重要事情,都要有深層次的認識和分析。好比你覺得這次旅行訂的酒店不錯,原因在哪?那是因為酒店的地段不錯?性價比很高?還是住宿體驗很好?

經過這番分析之後,那下一次出行,是繼續預訂這家酒店,還是按照這種思維,尋找另一家更好的酒店呢?

同樣,對於那些不好的事情,諸如原本打算遊玩10個景點,到頭來只玩了6個,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是什麼原因導致剩下那四個景點,沒有玩到?

當你對這些事情,有過深入的梳理和分析之後,最終獲得的結果,不僅僅是把好的地方延續,或者避免不好的地方,你還要把好的地方變得更好,把不好的地方變成好,這才是覆盤的核心意義。

而總結,只不過是停留在第一步而已。至於怎麼優化原本好的地方,修正原本不好的地方,就是另一回事了。

換言之,覆盤不僅要看重結果,還要看重獲得結果之前,整個過程的每一步是如何走下來的;更甚至,會對比預定目標和實際目標的差異,從人和事兩個方面去推演其他解決方法或達成其他局面的可能性,這是一種有結構的梳理和分析。

所以,覆盤的完全定義就是:一種從經驗中學習的結構化方法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運用這項技能獲得進步

為什麼要覆盤?

既然覆盤是一種從經驗中學習的方法,那麼不管這個經驗是好的還是壞的,想要獲得進步,我們都需要去覆盤。

你不可能說:這件事,我運用這個方法取得成功,那以後都要繼續用這個方法。這並不是一個理智的做法。

因為在很多商業案例上,例如膠片巨頭柯達公司,正是固守以往“成功的做法”,在數碼相機林立的時代裡無法及時轉型,才最終導致破產。

在當時看來是對的做法,說不定隨著時日的改變,可能就會變成錯的行為。而覆盤,就是一種對目標保持警覺性、靈活性和適應性的最佳選擇。

對於某些事情,我們當然可以不選擇覆盤,但如果在追求某些目標上,我們想要獲得一個更好的結果,對已有經驗進行復盤,這個目標才會有實現的可能。

一般來說,覆盤有三個好處:

1,找到問題所在,以確立更好的行動目標;

一些事情的發生,有可能是主觀因素導致,也有可能是客觀因素導致。

不管是什麼問題,我們最好把它找出來,用釜底抽薪的方式去解決它;就算暫時解決不了,只要知道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我們就能夠有意識地避免它。

“避免重複犯錯”,是覆盤要求的第一個目標。做好覆盤,我們才不會讓“歷史的教訓”再次上演。

有了這個基準之後,我們就可以以此訂立出一個更好的行動目標了。

2,深化知識的應用,讓生疏的技能變得熟練;

覆盤的另一個“近義詞”,就是演練。

因為覆盤,是對項目的整個過程都要檢驗幾遍,就好像我們重複不斷去做那件事一樣,需要從頭到尾多次進行核查,這種行為,就是一種“模擬演練”的方式。

既然是“練”,那麼肯定就會有一個從生疏到熟練的過程。當你把不太熟悉的知識和技能,通過覆盤的方式,針對目標不斷演練,那你這些知識和技能,就會得到深化,在大腦形成固定聯結,成為我們能力了。

那以後你用這種技能去做事時,就會更有效率了。

3,轉化覆盤經驗,建立自己的個體思維體系;

覆盤後的經驗最終轉化形式,就會變成個體思維體系的一部分。

很多事情,你容易上頭,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就是因為這種經驗,經過深度的覆盤後,形成技能,最終變成你的思維體系。

例如很多人開車,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怎麼超車,什麼時候剎車,如何避讓等,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出自己的一套道理。

這些道理背後的支撐因素,就是經驗得到深化後的思維體系。當你能夠把知識最終轉化為你的思維體系,你就已經徹底建立出自己的“處事法則”。

根據這套“處事法則”,你做什麼都會比別人厲害很多了。

既然覆盤有這麼多好處,那麼我們應該要怎麼做呢?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運用這項技能獲得進步

如何有效覆盤?

有效的覆盤,就是能夠從已經存在的經驗當中,找到需要提升或改進的地方。

正如前面所說的那樣,覆盤的過程,就是把原本是好的地方,不斷優化放大;把原本不好的地方,修正到正確的形式,並剔除有問題的地方。

而想要滿足這個結果,覆盤一般需要完成這四個步驟: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運用這項技能獲得進步

第一,回顧目標,核定問題。

在我們開始做事之前,我們都會定下一個目標。根據這個目標的難易度,然後將其細化為若干任務,逐個擊破,直到完成。

而當這個目標達成或將要結束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回顧目標,思考當前獲得的這個結果,是否跟目標相吻合還是背道而馳?

你可以給自己設立幾個問題,以此還原最初的目標和想法。如:

1,結果有沒有偏離預定的目標?

2,行進計劃有沒有最初的設想一致?

3,如果有問題,是否有修正的空間?

4,有哪些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繼續前文去北京旅遊那個例子。當你原本設定的目標是去北京玩一個星期,遊覽十個著名的景點,但直到離開那天,你才只逛了6個,這說明結果已經偏離預定的目標了。這是一個可以覆盤的因素。

當你能夠針對這些問題,回顧一下你實現目標的整個過程,覆盤你所獲得的這個結果,你就能夠有效調整做法,從而更好地優化自己的行動方案,以其下一次做得更好。

回顧目標的作用,就是審視自己有沒有按照既定的計劃前進。

第二,評估結果,對比目標。

所謂目標,就是你想做到的事情;而結果,就是你實際做了的事情。

而評估結果,就是把這兩者放在一起對比,通過分析,從而找到希望目標和實際結果之間的差別。

結果與目標的對比,可能會出現四種情況:

1,結果和目標一致,計劃完成度100%;

2,結果比設定的目標要好,計劃完成度超出預期;

3,結果不如預定目標,計劃完成度有不如意的地方;

4,結果中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計劃趕不上變化;

5,雖然結果完成,卻沒有根據預定計劃行進。也就是說,原本預定要做的事沒有做,儘管同樣獲得了結果,只是以計劃之外的方法完成。

這五種結果,運用覆盤都會產生不同的作用。

把目標和結果放在一起對比,不是為了發現差距,而是為了發現問題。重點不是關注差距有多大,而是要在出現差距的地方。

例如你去北京旅遊,最後只遊覽了6個景點,很明顯結果不如預定目標。這個差距,它的背後肯定有一個因素導致其發生,到底是時間因素,是距離因素,還是自己太懶沒有提早的這個因素呢?

對比目標和結果,找到差距,意味著你的覆盤才會獲得一個積極的結果。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運用這項技能獲得進步

第三,找出差距,分析原因。

當你找到差距之後,試著問自己這個問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

針對這個思考原因,從目標與結果的對比當中,瞭解到問題的出現,然後就能夠通過深入分析,找到背後影響的因素。

分析原因,就是說要去找尋問題的本質,而不是浮於表面的去思考問題。對已經出現的問題,懂得總結原因。

至於原因,一般分為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

時間、金錢、距離這些是客觀原因,有可能是這些原因讓你無法把北京的十個景點遊覽一遍;也可能是你太懶起不了床,或者拖拖拉拉做了其他跟目標無關的事,從而影響遊覽進度。

當你知道原因之後,就需要優化你下一次的行動方案了。

第四,總結經驗,確立行動。

經過前三步的操作,現在你已經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你無法完成自己“遊覽北京十個景點”這個目標了。

接下來,就來到了我們熟知的經驗總結的部分。

總結,就是把導致問題出現的各種因素,歸納成一個能夠對事情起決定性作用的“規律”。

例如你在遊覽北京的過程中,暴露的多個問題,可能都來源於同一個原因,那麼你只要總結一個原因就行——就是你太懶起不了床,浪費了很多遊覽的時間。

這個原因,就是貫穿在你北京旅遊期間,導致你無法完成遊覽十個景點目標的核心“規律”。根據這條“規律”,無論你去哪裡旅遊,都有可能無法完成你所設定的遊覽目標。

總結出原因,才能讓獲得經驗教訓,去引領你在面對下一次的行動時引起重視、做出相應的調整。

我們在找出問題的時候,可以發散思考,甚至運用演繹推理,獲知問題所在。

但當我們總結問題的時候,就需要用到歸納推理,把原因歸結成一條能夠對事情起決定性作用的“規律”。

基於這條規律,我們才能夠確立新的行動,調整做法。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運用這項技能獲得進步

你的覆盤可靠嗎?

最後,你的覆盤有沒有用,或者這個覆盤是否可靠,可以通過 以下三點來評判:

1,覆盤結論的落腳點,是在客觀因素上,還是偶然因素上?

如果覆盤的結論,最終的落腳點是在偶發性因素上,那這個覆盤就不可靠了。覆盤如果沒有進入到邏輯層面,沒有經受住邏輯的驗證,那這樣的覆盤結論,就無法讓人信服

2,對於覆盤結論,是否對論證過程有過3次以上追問?

輕易覆盤得出來的結論,往往並不可靠。一定要尋根問底,把最最核心的問題找出來,才能夠以此論證,得出結論。

如果你追問之後,很容易給予結論否定,說明你這個結論,還不是最後那個核心結論——你沒有找到真正的原因。

探尋問題背後的問題,找出答案之後的答案,這就是追問的目的。

3,是否能夠跟其他事情交叉驗證,得出的結論?

正所謂“孤證不能定案”,單獨的原因,很難用來判斷它就是導致問題出現的“罪魁禍首”。

只有你覆盤得出的結論,也能夠通過其他事情交叉驗證,驗證出這個結論的真確性,這個結論才算可靠。

當你的覆盤能夠做到這樣,你想要的進步,自然就會到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