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浙江、福建、廣東、江蘇,你認為誰會成為小康社會第一省?

沙漏遺愛


福建其實比數據看起來的更強,但是他太分散了,看城市可以看福建城市總體的平均房價。廈門福州擠進全國前十,廈門聚集了閩南地區的財富精華,廈門富豪榜前19名都是福建泉州的。大部分閩南精英階層的聚集導致廈門房價超過了全國所有的省會城市。看農村就不用說了,走遍全國你會發現福建農村房子是最牛逼的。中國城市看北上廣深,中國農村看福建!本地的福建通過官方的數據人均GDP看起來好像不怎麼好看。但是福建分為本地的福建,國內的福建,海外的(東南亞)的福建,世界的福建四個部分。

緯度二,國內的福建:全國異地商會數量排名,福建 以1100多個異地商會排名全國第一,浙江以500多個排名全國第二。地級市異地商會數量排名浙江溫州全國第一,福建泉州第二。縣級市異地商會數量排名,福建泉州南安市全國縣級市第一。

緯度三,海外的福建:東南亞國家大部分的富豪榜都被福建人佔據榜單了,舉個例子,早上看到一條新聞,菲律賓前10大富豪福建泉州佔了8個。海外的福建(東南亞):廣東本地有1.1億人,海外華人華僑有3000多萬,全國第一,福建有1500多萬全國第二。但是很奇怪的是,同樣在東南亞有很多廣東福建人,但是廣東人除了在泰國比較有優勢之外,其他的像菲律賓首富Sm集團施至誠,東南亞首富陳永裁財團,印度尼西亞前首富金光集團黃亦聰家族,印度尼西亞現任首富黃氏兄弟身家和中國首富馬雲不相上下,也是福建泉州的,馬來西亞首富香格里拉集團(金龍魚)郭鶴年,新加坡前首富黃惠達等全部都是福建富豪輪流坐莊。而且東南亞國家富豪榜福建人最多!廣東華人華僑比福建多,但是東南亞福建富豪最多,人均對比福建更厲害!福建人在東南亞很多國家和地位和身份是明顯高於當地人。

緯度四,世界的福建:福建人分佈在全球188個國家和地區,分佈廣泛,肯定都是做小生意的。但是也許他老家就是蓋一棟別墅!全世界大部分都能看到福建人開超市開飯館做小生意的身影。這個模塊,除了福建人,就是浙江溫州人也不少。

綜上,你們看到的福建,遠遠不是福建的真實實力。我也不是說福建有多麼強。和誰比,只不過大家用傳統的衡量本地GDP的這種方法對於特殊的福建是不怎麼科學的。雖然福建本地人均GDP也能排全國省級第三。但是這絕對不是福建真正的全部實力。異地商會數量全國第一,遍佈國內的福建人,霸屏東南亞國家富豪榜的海外福建人,遍佈於全世界188個國家和地區的福建人!


愛拼智贏123


駑馬從各項數據顯示來看:浙江會成為小康社會第一省


從各省經濟總量來看

這四個沿海省份都進入全國十強省,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四個省份都可謂是富可敵國。


人均GDP角度來看

刨除直轄市的因素,這四個省份的人均GDP是所有省中是前四位的存在。

  1. 江蘇2017年末年全省常住人口8029.3萬人,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7189萬元。

  2. 浙江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657萬人,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92057元。

  3. 福建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911萬人,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2976元。 

  4. 廣東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1169萬人,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1089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浙江、江蘇、廣東、福建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這其中浙江以42000元排在四省第一。


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值比較

從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和最低城市的比較可以看出,浙江省各城市之間發展更為均衡。


  

  

  


駑馬小卒


就看是GDP還是真正民富了。真正民富的福建和浙江差不多,浙江是鉅富很多比如吉利老闆,馬雲等,福建鉅富就很少了。但是福建是真正的平均,也就算民富的較多,不是被平均的。福建壟斷很多行業,很多人都不懂。比如,隧道,黃金,建材,石材,高端紅木傢俱等。就我接觸的很多人在國外做小生意,傳統的東南亞(馬拉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不說,老撾,柬埔寨等都是福建人,非洲更是。這些是數據上根本看不到的。你們出去打工,福建很多出去是做生意的。

看GDP沒意思,這四個省民營企業最多比率的是福建。最低的是江蘇。被平均的沒意思。那錢又不是人的。只會造成稅收多,政府有錢。政府最沒錢國家投入最少的是福建。

這四個省只有福建飛機場民間投資的,高鐵民間投資的,高速公路民間投資的,學校民間投資的。其他三個省都是國家投資的。


jtl3171156499


一、地處長江金三角南翼的浙江,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魚米之鄉。是吳越文化、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中國民營企業發展最好、最活躍的省份。浙江下轄11個地級市,在中國"小康城市百強市"中,杭州、寧波、舟山、嘉興、紹興、湖州、台州、溫州、金華、衢州、麗水11個城市全部入選全國小康城市前50名名單中。2017年浙江人均收入42046元,穩居全國各省區之首。毫無疑問,浙江應該成為中國率先步入小康社會的省份。

二、地處東南沿海的福建是依山傍海、與臺灣隔海相望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交通極其不便捷、森林覆蓋率全國第一、經濟極其落後(全國23位)的臺海前線省份。是臺胞的主要祖籍地,也是中國最主要的僑鄉。福建自1979年改革開放至今,歷經圖治,成為了中國首個九地市通快鐵的省份,GDP產值擠身十強省份。人均GDP82582元,僅次於江蘇、浙江,居全國各省第三位。福建下轄9個地級市,在中國"小康社會百強市"中,廈門、福州、泉州(前50強)、龍巖、莆田、三明、漳州7個城市入列全國小康百強市,寧德(人均GDP62072元)、南平(61132元),都高於全國人均59502元的水平。人均最高的廈門108509元與最低的南平差距並不大,因此福建也是發展最均衡的省份。福建人口3911萬人,其中85.2%的人口基本達到中國"小康"水平。寧德、南平二市555萬人,在未來2、3年內,可以更上一層樓。丿

三、江蘇地處長江下游,地理條件優越,絕大部分為平原地區。自古以來是中國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最發達的省份。素有"江南水邑,魚米之鄉"之美譽。GDP產值居全國第二,省域綜合競爭力全國第一位,人均GDP產值107390元,全國各省第一。江蘇下轄13個地級市,在中國"小康城市百強"中,蘇州、無錫、南京、常州、鎮江、南通、揚州、泰州(前50名)、徐州、鹽城10個城市入列全國小康百強市。江蘇人口8029萬人,其80%人口步入全國小康水平。未進入小康百強的淮安及低於全國人均GDP59502元的宿遷(53126元)、連雲港(51804元)三市人口1617萬人。

四、廣東是自改革開放以後發展最快的省份,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自1989年以來廣東GDP產值始終居全國首位,是中國經濟第一經濟大省與第一人口大省,經濟總量佔全國1/8。廣東下轄21個地級市,在中國"小康城市百強"中,深圳、珠海、廣州、中山、佛山、東莞、惠州(前50名)、江門8市入列全國小康百強市。廣東這8個城市地處珠三角地區,面積4萬平方公里,佔廣東面積18萬平方公里的22%強。8市人口5701萬人,佔廣東人口11169萬人的51%。8市GDP產值73559億元(堪比山東),佔廣東總產值的81.8%。8市人均GDP達129028元,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因此所面臨的問題是近一半人口經濟相對相對落後地區的如何加快發展奔小康的嚴峻實現問題…

,


知研42791366


小康不小康,全看手裡糧

浙江、福建、廣東、江蘇,這四省都是我國東部沿海發達省市,人們的生活水平是最高的。

廣東省常住人口11169萬人,江蘇省常住人口8030萬人,浙江省常住人口5657萬人,福建省常住人口只有3941萬人。

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2018年廣東省人均可支配收入35810元,增長速度8.5%;江蘇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8096元,增長速度8.8%;浙江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5840元,增長速度9%;福建省是32644元,增長速度8.6%。2018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8228元。



其實沒有比較GDP的必要。我們國家並沒有多少區域限制,人口與資源是完全相互流通的,最主要的還是看大家的收入水平了。

相對而言,每一個省市都有自己的地緣優勢,比如廣東省包含了深圳,毗鄰香港、澳門,國家正在大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福建省毗鄰臺灣,是臺商投資企業的最集中地方;江蘇和浙江,毗鄰上海,是著名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和長江中下游經濟帶的核心部分。




用小康社會這個比較複雜的標準來評判會非常難。畢竟現在發展龍頭就是北京、上海和深圳,深圳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7萬元,上海市是6.4萬元。

真要進行排名的話,可能只能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排了。應當是浙江、江蘇、廣東和福建。


暖心人社


浙江、福建、廣東、江蘇都是我國沿海經濟發達省份,從經濟總量上看,廣東最高,江蘇第二,浙江第四,這三個省份都是我國的經濟大省,福建經濟總量稍弱,位居全國第10。

但要說誰小康社會第一省,小編這主要還是看人均,比如人均GDP、人均收入,還有看發展均衡度等。綜合各項數據來看,小編認為浙江會成為小康社會第一省。

論人均GDP的話,浙江、福建、廣東、江蘇是我國除了四大直轄市之外人均GDP最高的四個省份,其中江蘇最高,浙江其次。這幾個省份中,廣東的人均GDP雖然不低,但廣東是發展最不均衡的省份,因為其人均GDP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而粵東西北地區的人均GDP基本上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而在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浙江是完勝其它三個省份,其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僅次於上海和北京兩大直轄市。從某種程度上講,判斷一個省份居民生活水平,人均收入比人均GDP更具有參考價值。

以下是網上綜合浙江、福建、廣東、江蘇民富發展水平的對比,表中數據比較全面,共有31項,而浙江省有14項數據是位居第一位。通過各項數據對比,無疑浙江省更有可能成為小康社會第一省。

浙江是我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65%左右。浙江民營企業多、老闆多,把生意做到了全國乃至全球。有統計數據說,浙江出門在外的經商群體每年可以再造一個“浙江省”,因此有說浙江省是我國民富第一大省。


錦繡中源


首先,浙江、福建、廣東和江蘇都是我國經濟強省,且都在南方。從經濟總量來講,廣東和江蘇肯定排在前列,分列一、二位,接下來是浙江,最後是福建。但是,要成為小康社會的第一省,發展不僅要快要好,而且發展要均衡。

從均衡性來看,四個省當中,無疑浙江是最均衡的。其他三個省中,廣東的粵北其實發展的很慢,也很落後,像梅州、河源、韶關、雲浮這些地方,即便是放在江西都是落後的。同樣,福建的閩西地區和江蘇的蘇北地區發展也比較慢,與本省發達地區相比,實在是相差太遠,在發展的均衡性上,遠遠不如浙江。

各省發展均衡情況請看下圖。浙江在均衡性上排在第二。而第一的河北在總體發展程度上比浙江差的遠。而江蘇最落後的宿遷、廣東最落後的雲浮以及福建最落後的寧德,都比浙江最落後的麗水要有一定差距。在各省人均收入最低的市中,只有上海的崇明比浙江的麗水發展要好。

反觀浙江,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都建設的很好,很乾淨很漂亮,雖然省內的大企業不多,即便有也幾乎是民企,而且民營經濟發展的很好,農村也有錢,總體發展非常均衡。

因此,浙江最可能成為小康社會第一省。


孤舟釣江雪


講經濟總量,排序是廣東、江蘇、浙江、福建,講人均是浙江、江蘇、福建、廣東,講民富的話,排序應該是浙江、福建、江蘇、廣東。

廣東和江蘇的經濟總量雖然很大,但是其人口也很多。尤其是廣東除了珠三角,粵東、粵西、粵北都很落後,河源的經濟總量還不到1000億;還有江蘇,雖然蘇南三市和南京很發達,蘇中也不錯,但是蘇北相對落後一些;浙江和福建的人口規模沒有那麼大,不過由於臺灣和多山地丘陵的原因,福建的經濟發展水平要相對低一些,除了閩南和福州周邊,閩西的經濟也比較落後。但需要說明的是,福建雖然窮一點但是福建人卻不窮,很多福建人在外面做生意積累了客觀的家產;浙江最窮的麗水和衢州,其經濟水平也不是很差,經濟發展相對平均。

再看經濟發展的模式,廣東基本上是一些現代的大集團,比如盤踞在廣州的房地產企業,比如恆大、萬科、保利等;江蘇基本上是很多家族企業,比如沙鋼集團、華西集團等;只有福建和浙江,一些民間中小企業很多,這些企業最能夠藏富於民,最能夠擴大就業,所以講民富,可能浙江要好一點。


青年史學家


福建吧。

小康社會要看人均,福建幾個城市之間,人均最接近。

這幾個省份都是沿海發達省份,經濟總量來說,廣東當之無愧長期第一,其次是江蘇,福建在這幾個省份中,其實是排在最尾巴的。但福建有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福建省內各地區是最均衡的。

廣東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之間,差距太大,深圳與廣州兩個大城市非常強勁,但粵西北其實不少地區還很落後。

江蘇也一樣,蘇北與蘇南之間也有一道鴻溝。江蘇13個地級市中,在2018年有8個城市人均GDO超過10萬元,其中無錫更是以17.4萬元遙遙領先。

但江蘇宿遷,2018年人均GDP只有5.58萬元;連雲港也只有6.13萬元。也就是第一與最後一名之間,是三倍的差距。

浙江相對來說比較好一點,但頭部城市與尾部城市之間,差別太大。2018年,浙江第一城杭州人均GDP為13.78萬元。

而浙江麗水,2018年人均GDP只有6.34萬元,也就是麗水的人均還達不到杭州的一半。同時,浙江還有一個城市,就是衢州,2018年人均GDP也只有6.66萬元,也是不到杭州人均GDP的一半。

福建在這幾個城市之中,可以說是不顯山不露水,經濟總量與這幾個省份差距還是蠻大的,2018年福建GDP只有3萬億出頭,全國排名第十。差不多隻有廣東的三分之一左右。

2018年,福建人均GDP是9.2萬元,略高於廣東的8.7萬元,但不如浙江的9.9萬元,更不如江蘇的11.5萬元。江蘇也是全國唯一人均GDP超過10萬元的省份。

但福建有一個特點就是,全省各地市之間,經濟均衡度最高。

2018年,福建人均GDP最高的是廈門,人均GDP為11.94萬元;最低的是南平,人均GDP為6.69萬元,南平與寧德差不多,非常接近。也就是福建最落後的城市,其人均GDP達到最發達城市的越60%左右。這種均衡比浙江、江蘇都要好一些。

換一句話說,如果按照去年的匯率,美元兌人民幣1:6.7來計算,福建也是全國唯一一個所有城市人均GDP過萬美元的省份。


波士財經


浙閩粵蘇四省確實是全國經濟四強省,至於誰最先進入小康社會第一省,以筆者之見,從現狀和發展趨勢看,四省的排名應為蘇浙粵閩,理由如下:

一.江蘇地處長江平原、江南水鄉,蘇南從古至今歷來是中國最富庶的漁米之鄉。蘇北改革開放前確實還比較落後貧窮,但改革開放後其發展速度是驚人的,尤其是現在日新月異,與蘇南不但逐步縮小了差距,也已具備與蘇南齊頭並進的實力。另外江蘇的鄉鎮企業模式也是領先於全國,貧富差距較小,所以現在以江蘇的綜合實力,人均富裕的程度是應該最先能進入小康社會的第一省。

二.浙江是一個以丘陵地區為主的經濟強省,改革開放前,杭嘉湖地區、寧波舟山地區是浙江的經濟支柱,改革開放後溫州地區也猶如一匹脫疆野馬飛奔而出,其發展速度令人刮目相看,但浙江地貌由於是丘陵為主體,其地理環境受到限制,故除浙北、浙中、浙東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外,浙西浙南地區相對落後。儘管浙江有很多大老闆,但貧困人群在浙西浙南地區也不少,貧富差距較大,所以與江蘇相比仍要滯後一些。

三.廣東是華南地區第一經濟大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區與長三角地區並駕齊驅,一直是我國的經濟領頭羊。但廣東有一個致命的短板,就是全省貧富差距太大,尤其是粵北粵西地區,還有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仍未摘掉,所以儘管廣東GDP總量較高,但人均GDP都低於江蘇、浙江兩省,故要進入社會小康省還需努力。

四.福建是一個崇山峻嶺的省份,歷史傳承沿海地區一向經濟發達,尤其是福建還是著名的僑鄉,廣大僑胞回鄉投資家鄉事業也非常可觀,但不可否認的是福建是一個以山地為主的省份,深入到山區後交通還不是很便利,當地的老百姓很多還處在半封閉的狀態,故全省老百姓的貧富差距還是很大的,所以要跨入社會小康省還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