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來過這裡的“城裡人”,都有想當“村裡人”的衝動


來過這裡的“城裡人”,都有想當“村裡人”的衝動


“退休之後,我要到這裡養老!”在陝西省留壩縣火燒店鎮中西溝村採訪時,遊客的一句話讓記者感慨萬千,這或許就是新時代美麗鄉村所承載的“詩意與遠方”。

房前屋後三季有花,公路沿線四季常綠,鄉間村道曲徑通幽,農家小院精美舒適,籬笆菜園新鮮純淨,小溪流水潺潺,遠眺群山縹緲,漫步在中西溝村,清新、怡人的鄉村美景猶如一幅絢麗的山水畫卷,令人流連忘返。

“現在來過這裡的‘城裡人’,都有想當‘村裡人’的衝動。”中西溝村村黨支部書記黎平富說,“但以前村裡可不是這樣子,那時雜草叢生、垃圾成堆、汙水橫流,通過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我們過上了今非昔比的生活。”

中西溝村的變化是留壩縣鄉村鉅變的一個縮影。在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過程中,留壩縣始終堅持把全縣作為一個大景區來建設,使城鄉環境面貌得以全面提升。2017年9月,留壩縣被命名為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成為西北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縣。


來過這裡的“城裡人”,都有想當“村裡人”的衝動


然而,光環的背後未曾可知,地處秦嶺深處的留壩縣屬國家級貧困重點縣,是南水北調水源保護地,同時也是大秦嶺生態保護限制開發區。2011年留壩縣本級財政收入僅僅0.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4700元。

要金山還是要青山?“只有把發展縣域經濟與保護綠水青山有機結合,才能取得強縣富民的好效果。”基於這樣的認識,2011年6月,新上任留壩縣委書記的許秋雯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關停了近百家淘金、採沙和礦山開採等企業,從源頭上斬斷了破壞環境的行為,深化了“生態立縣”的發展思路,一手抓區域造林增綠,一手抓城鄉環境整治。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留壩縣從2012年就開始下大力氣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連續7年投入4.6億元實施“精美留壩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全縣鄉村徹底解決了垃圾、汙水、廁所、環境等方面的問題,實現了“城在林中、路在綠中、居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美麗蝶變。

路讓樹

一場生動的人居環境整治實踐課

大樹擋住了修路,這是鄉村環境整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怎樣處理路與樹的關係?”留壩縣河口村在修路的時候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一棵樹齡在30年以上的杜仲樹橫亙在斜坡路的正中央。

“這棵樹是砍掉還是要保護,砍掉很好辦,幾斧頭下去就完了,如果不砍,怎麼樣保護?怎麼樣修路?許秋雯細如髮絲的連續提問,引發了現場幹部關於環境保護和路讓樹的熱烈討論,也成了一場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實踐課。“自然的東西是最好的,鄉村環境的整治,一定要處理好人文與自然的關係。”

像河口村一樣,今年留壩在各鎮辦都打造了環境綜合整治示範點,並由許秋雯帶隊逐鎮召開現場會,現場為各鎮村幹部教學,為做好全縣其他各村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奠定理論和實踐基礎。


來過這裡的“城裡人”,都有想當“村裡人”的衝動


院壩說事會

群眾的事讓群眾來評議

2017年,留壩縣開展以“清五堆改六小美化四旁”為主題的農村環境專項整治活動,全面清除“五堆”(柴草堆、垃圾堆、沙石堆、雜物堆、肥糞堆),改建“六小”(小廚房、小柴房、小廁所、小雞圈、小豬圈、小牛圈)和美化“四旁”(村莊旁、住宅旁、道路旁、溝渠旁)工程。

馬道鎮沙壩村地處公路旁邊的特殊位置,被列為“清五堆改六小美化四旁”重點治理範圍。沙壩村村委會旁有些爛豬圈、爛廁所、爛廚房,汙水橫流,影響到其餘六七戶人家通行,還影響全村整體環境,被列入拆除範圍。村委會通知村民拆除的時候,阻力很大,戶主不願意拆除。

這在留壩縣推進農村環境整治過程中是經常遇到的問題,如何讓村民自願拆除又不產生矛盾?留壩縣通過開展“院壩說事會”,群眾的事交給由群眾來評議,院壩裡說事,板凳上交心。“‘院壩說事會’通過發動群眾來治理群眾,打響一場環境整治攻堅戰。”留壩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晏莉說。

“中西溝村‘院壩說事會’每逢雙月開一次,如今已經第3個年頭了。村民的事村民說,大家聽得進、記得住。”中西溝村駐村“第一書記”楊琦說,“‘院壩說事’就是打開窗戶說亮話,什麼都能說,什麼佔地、分紅,村裡的好人好事、歪風邪氣,都在會上擺清楚。懂政策、明是非,村裡少了好多矛盾,大家更知道該做啥不該做啥了。”

“德美屋”

一個培植鄉村新風美德的主陣地

美麗鄉村,要“塑形”,更要“鑄魂”。鄉村發展好不好,不能光看農民口袋裡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的精神風貌怎麼樣。留壩縣的新鄉風,是從建造一間“德美屋”開始的。

在這間屋子裡,人們積攢著孝、善、誠、勤、儉、美六種積分,就像一份道德考卷,讓人的“窮”“富”以品德高低而論。“德美屋”激勵人們做好事、得高分,讓留壩農村充滿淳樸、厚道、友善。


來過這裡的“城裡人”,都有想當“村裡人”的衝動


現如今,“德美屋”也成為推進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有效抓手。“村裡的公共衛生有保潔員來打造,村民室內、院內以及房前屋後的衛生是治理的難點,我們將此納入‘德美屋’來管理,並開展環境衛生評比,評分高的獎勵並上紅榜,評分低的扣積分並上黑榜。”沙壩村村黨支部書記餘海兵說,“通過環境衛生評比,老百姓知道這個事是有人管的,養成良好的習慣後,慢慢的從被動去幹變成了自覺行動。”

沙壩村以環境衛生評比活動大張旗鼓的搞、評分合不合理大家說的方式,積極開展“我愛我家”戶容戶貌整治提升工作,讓群眾實實在在意識到了提升生活環境衛生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事。

據晏莉介紹,目前,全縣共建成“德美屋”46個,舉行道德積分集中兌換活動100餘場次,參與群眾達2萬餘人。“鄉風文明由‘虛’變‘實’找到了有效載體和陣地。”

扶貧社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鄉村治理體系的過程。然而,能否在推進過程中直接給群眾帶來實惠,決定著百姓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政府投資美化我們的居住環境,村民很高興,沒想到還能掙錢,100元一天,數十名村民參與整治建設。”說起政府實施鄉村環境整治後的變化,紫柏街道辦事處大灘村3組村民彭建明打開了話匣子。

彭建明之所以能參與到環境整治工程中,得益於留壩縣探索建立的村級扶貧互助合作社(簡稱扶貧社)。扶貧社下設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和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其中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下設兩類服務隊,生產經營類包括旅遊服務隊、農業生產服務隊、建築工程隊等五個服務隊,公益服務類包括紅白喜事服務隊、衛生保潔隊等四個服務隊。

截至2018年11月,留壩縣扶貧社下設的146個生產經營類服務隊承接村組道路、農田水利、環境整治等小型基建項目425個,累計獲得集體經濟積累400餘萬元。全縣75個村集體經濟積累達到1880萬元,全面消滅了“空殼村”。


來過這裡的“城裡人”,都有想當“村裡人”的衝動


一業興

美麗經濟成為留壩百姓金飯碗

如果把留壩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比作一篇樂章,房屋、道路、廁所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其實只是序曲,真正的高潮在於打造出具有秦嶺特色的“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從而推動全域旅遊產業鏈的建立完善,在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同時,把鄉愁味道留住。

近年來,留壩縣堅持“旅遊一業突破”戰略,打造棧道水世界、火燒店鎮稻草人主題農耕園、板栗採摘園、水磨灣農耕文化體驗園等特色景點,“全域留壩·四季旅遊”聲名遠播,不斷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

目前,留壩縣正在加快“美麗生產力”轉換步伐,按照把全縣75個行政村中“15箇中心村打造為景區景點,29個重點村建成景觀節點,對31個普通村進行全面提升”的總體思路,高標準開展鎮村環境整治,全面推進精美留壩提檔升級,協調推進環境整治與全域旅遊產業。

2018年,留壩縣全年接待遊客343.67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6.55億元,分別增長22.63%和35.66%。留壩用實踐證明,綠水青山不僅帶來了人氣、名氣,更為老百姓帶來了財氣。


來過這裡的“城裡人”,都有想當“村裡人”的衝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