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为人处事必须管好自己的舌头,三思而后言

从前,有一只乌龟,在它生活的年代里,遭遇到了多年不遇的早灾,自己居住的湖泊都干涸了,由于缺水,凭自己的能力也没有办法爬行到有水有食物的地方。当时,有一群大雁就居住在湖边,乌龟请求大雁帮助自己离开这里,大雁答应了乌龟的请求。于是,一只大雁用嘴叼着乌龟向高空飞过去。大雁一直飞,在经过一座城镇的时候。乌龟忍不住问大雁:“你们这样一直不停地飞。到底要飞到什么地方去啊?”大雁听了乌龟的问题之后,只好回答它,可是大雁刚一开口,被自己叼在嘴里的鸟龟就直接从高空掉落下去了,摔在地上,被城镇的人捡回去,宰掉吃了。

乌龟就是因为自己的多嘴而给自己带来了坠地身亡的下场。这个故事同样也是在警告我们,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语,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结果。

为人处事必须管好自己的舌头,三思而后言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喜欢与那些说话算话、实事求是的君子交住,对于那些满口假话的小人都是避而远之的。一个人的思想以及涵养。都能通过他说的话里面看出来,说话的时侯不考虑时机,不考虑后果,只会让自己遭到他人的排斥

“言多必失”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说的话太多,必然会将自已的真实想法以及对些事情的看法说出来,别人就会从你说的话里听出你的弱点,然后攻击你不想要别人攻击你,你就必须注意说的话不要太多。

说话太多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利因素,想要避免发生这类情况,就必须在说话的时候控制自己的思想,对自己即将说出口的话先思考下,确定适合在这样的场合里说出来再说。

为人处事必须管好自己的舌头,三思而后言

下面就是因为说话太多给自己带来灾祸的例子:

南北期时期,贺若敦是晋朝的大将,自以为自己立下的功劳比同僚们都大,而且自己的才能也是远远高于同徐们,对于自己在同僚们之下的地位很不满。尤其是在看见很多能力方面不如自己的同僚们都升官了之后,心里的不满情绪愈发高涨。于是,决定找机会好好表现一下,将自已的才能完完全全地展示在众人面前。

机会很快就来了。他奉命参加讨伐平湘洲战役,打了个胜仗。回到京师,没有他意料中的封赏,于是对传令官大发脾气。

晋公宇文护听了他对传令官说的话之后非常生气,就把他从中州刺史任上调回来,逼迫其自杀。临死之前他时儿子贺若弼说:“我有志平定江南,为国效力,而今未能实现,你一定要继承我的遗志。我是因为这舌头把命都丢了,这个教训你不能不记位呀!”说完了,便拿起锥子,刺破了儿子的舌头,想让他记住这个教训。

几十年过去了,贺若弼也成了隋朝的大将,但是他并没有记住父亲的教训,反而和父亲一样,对于自已的官位比别人低而生气,自认为自己的能力足以当丞相,但是看见各方面能力都不如自己的杨素都比自己的官大一些的时候。这种抱怨的情绪就更是表现得淋淋尽致了。

当然,他的不满也传到了隋文帝的耳朵里。隋文帝因此将他逮捕,对他说:“你这个人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以为是,自以为别人不是的心太猛;随口胡说目无长官的心太猛。”看在他平时对朝廷有功的份上也就放了他,但是,在将他放出去没多久,他就又到处炫耀自己与皇太子之间的关系,说:“皇太于杨勇跟我之间,情谊亲切,连高度的机密,也都对我附耳相告,言无不尽。”不久之后,皇太子就由杨勇变成了杨广,而贺若弼的处境也因为这样的转变而变得非常尴尬。

为人处事必须管好自己的舌头,三思而后言

隋文帝知道他还是没有改掉自己乱说话的毛病之后,又一次召见他,对他说:“我用高、杨素为宰相,你多次在众人面前放肆地说‘这两个人只会吃饭,什么也不会干,这是什么意思?’言外之意是我也是废物不成。

贺若弼回答说:“高是我的老朋友,杨素是我舅舅的儿子,我了解他们,我也确实说过他们不适合担当宰相的话”而此时朝廷里的那些大臣都认为皇帝会因此而将贺若弼处死,急于撇清与他之间的关系,都加入到了检举揭发的行列,将他平时说的那些对朝廷不满的话全都说出来,并一致认为应该处死。

隋文帝将大臣们的说法告诉了贺若弼:“大臣们对你都十分厌烦,要求严格执行法度,你自己寻思可有活命的道理?”贺若弼择解说:“我曾凭陛下神威,率八千兵渡长江活捉了陈叔宝,希望能看在过去的功劳的份上,给我留条活命吧!”隋文帝说:“你将出征陈国时,对高说,‘陈叔宝被削平,问题是我们这些功臣会不会飞鸟尽,良弓藏?’高对你说,‘我向你保证,皇上绝对不会这样’是吧?等消灭了陈叔宝,你就要求当内史,又要求当仆射。这一切功劳过去我已格外重赏了,何必再提呢?”贺若弼说:“我确实蒙受陛下格外的重赏,今天还希望格外的赏我活命”此时他再也不攻击别人了。隋文帝考虑了一些日子,念他劳苦功高,只把他的官职撤销了。

父子两代人都是因为管不住自己的舌头而惹的祸,由此可见说话时思考一下的重要性。管好自己的舌头,在说话之前好好考虑一下该不该说,能避免因说话而带给自己的灾难。

言多必失:开口之前请三思。想清楚再说,没想清楚不急着说。能说会道是一种能力,但言多必失,因此每个人在开口之前最好先过一遍脑子,整理好思路

小刘是一个公司的员工,在做事的时候却没有一定的条理性,整天忙忙碌碌地却没有成绩,对于自己这样的状态小刘也很苦恼,但是,他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公司的张姐帮他分析原因,虽然他工作上很努力,也很认真,但是,他做事没有条理性,不能将事情分门别类地处理好,所以才会造成他现在的这种既忙碌了又没有成就的局面

自从张姐帮助小刘找到了原因,他就开始注意自己的做事方式,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小刘在以后的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先分析一下,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按照这个目的制定自己的行动方针。将自己想做的事情、想要达到的目的都记录下来,分清主次关系,并按照先主后次的方向去做自己的事情。在做完事情之后,还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做一个小结。渐渐地,小刘发现自己以前的那些丢三落四的坏毛病少多了,而且在工作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通过这样的方式,小刘的工作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工作的积极性也因此而得到了提高,渐渐地也有了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