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她是山東最早的女共產黨員,還與鄧小平同班同學!

她是山東最早的女共產黨員,還與鄧小平同班同學!

王辯

王辯(1906—1987),女,又名黃秀珍,字惠琴,諸城相州鎮相州七村人。系山東早期共產黨人王翔千的長女,山東最早的女共產黨員之一。

1917年,王辯隨父親王翔千到濟南讀書。1920年考入山東省立濟南女子師範學校讀書。受父親和王盡美等人的影響,她思想進步,追求真理。1921年,參加了王盡美、鄧恩銘、王翔千等在濟南發起成立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學習和宣傳革命理論。 她同時在校內秘密成立讀書會,組織進步女同學學習馬克思主義。


她是山東最早的女共產黨員,還與鄧小平同班同學!


1923年11月,王辯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任學校團支部宣傳委員。1924 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山東最早的女共產黨員。此後,根據中共“三大”決議精神,在濟南加入國民黨,成為跨黨黨員,任國民黨山東省黨部候補執行委員,為促進山東省的國共合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王辯是山東青年團組織和婦女團體的早期領導人之一。她先後團濟南臨時執行委員會宣傳部委員兼學生部委員,“消寒社”、山東濟南婦女學術協進會負責人,“山東女界國民會議促成會”執行委員,團濟南地委書記等職務。

1925 年,王辯在濟南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後,到濟南競進女校任教。和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後,積極參加聲援和募捐活動。不久,被調往團上海市委做婦女工作。1925年11月,王辯受黨的派遣,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與鄧小平同班同學。通過學習,更加堅定了她的革命理想信念。


她是山東最早的女共產黨員,還與鄧小平同班同學!


1927年動,王辯回國,被分配到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工作。後因黨組織遭到破壞而被捕入獄。她在獄中受到嚴峻考驗,始終堅貞不屈,嚴守黨的秘密,堅持鬥爭。1930年夏被營救出獄後,受黨組織委派,先後瀋陽、哈爾濱、安東、穆陵等地從事黨的地下工作。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王辯回到山東,先後任《沂蒙導報》記者、中共沂南縣委宣傳部幹事、省婦聯兒童保育部部長。

新中國成立後,王辯先在山東圖書館工作,後調任北京圖書館,王辯任蘇聯圖書室主任。“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下放到文化部“五七”幹校勞動,1972年徹底平反回到北京。1978年離休後,她熱心關注黨史等工作,先後抱病撰寫了《從“五四”到山東黨組織的成立》《濟南八年》《白山黑水》《我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前前後後》《青年拓荒者——記王盡美同志建黨初期活動》等十幾篇回憶文章,共計20餘萬字,為解決建黨初期的許多有爭論的歷史問題提供了寶貴的資料。1987年4 月,王辯病逝於北京,享年81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