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百年古村落之鄂州楊崗村,一個令人夢牽魂縈的古村落

楊崗村坐落在白雉山下,這裡山清水秀,靜謐幽雅。

在東南邊村口,一口長方形古井映入眼簾。許多村民正在用井水淘米、洗菜、洗衣服,洗後的水倒入旁邊溝渠。井臺周圍乾淨、整潔,四周用方塊巨石疊砌而成。古井水質甘冽,清澈見底,冬暖夏涼。無論旱澇,井水不溢不漫。很多年來,這口古井滋養著楊崗村和鄰近的居民。


百年古村落之鄂州楊崗村,一個令人夢牽魂縈的古村落

這是一座被綠意浸潤的村莊,即使是冬天,村子裡到處都是惹眼的綠色,隨手拈來任何一處,便可以用彩色的筆來描述。村莊後面,白雉山的一山蔥蘢給村莊添上了靚麗的背景。

走在青石板砌成的巷子裡,兩旁的古民居遺址,散發著濃烈的文化氣息,疊印古樸典雅而又古風悠長的畫面,讓人心曠神怡,遐想連篇。在現代建築林立的樓房間,古樸的門樓、有特色的古建築被楊崗人保存了下來,那些紅砂石上雕刻的藝術品,展現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站在楊氏宗祠"四知堂"前,一名清廉官員從史書中向我們走來。東漢時期的楊震,調往東萊任太守。當他路過昌邑時,他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王密於夜深人靜之時,"懷金十斤"前來拜見楊震,感謝舉薦之恩。

楊震說:"老朋友瞭解你,你卻不瞭解老朋友,這是為什麼呀?

王密說:"夜裡不會有人知道這事。

楊震說:"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麼能說沒人知道呢",他嚴辭拒絕,王密慚愧地走了。

"四知"遂成為千古美談。楊氏後人以奉公廉潔的楊震為楷模,他們以"四知"作為宗祠的堂號,匾額銘文"清白流芳"。回眸歷史,楊崗村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文治武功的傑出人才和英雄。

在楊崗村,我們還看到了古樹、古靈鷲寺、傅家山莊廢墟、記載楊崗人美德的碑石等。置身楊崗,我們看到,民風古巷在時世變遷中把厚重的民族文化積澱下來,給後人留下深深的感悟和震撼。

歷史與現實在這裡無聲地對接,獨樹一幟的人文景觀,詩情畫意的自然風光和底蘊深厚的民俗風情,在這裡交相輝映,共同述說著古村的歷史久遠深邃,共同見證一個村莊將傳統美德繼承,共同演繹著古村今天的繁榮,共同構想古村的發展前景。

這座古村,保存著多處人文古蹟,大都散佈在尋常人家的住宅間,沒有標識,沒有刻意的渲染,是經歷了歲月風霜的歷練洗禮而自然的呈現,這是一塊聖潔的地方,沒有遭受到快餐文化的侵襲染濡,是自然的風景,真實的古蹟。那些殘垣斷壁,不僅昭示著歲月的更迭,而且帶給人視覺的衝擊,讓人追憶先人的勤勞與智慧。

是的,這裡沒有仙閣瓊樓、名園寶塔,倘若你帶著一顆平常之心行走在村子裡,感受千年古村的寧靜,感受那口古井的安逸,感受村民的熱情,感受山的翠綠空靈,許多景緻會在尋找中次第展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