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重型机潜力就是大,某20大概率要内置10枚空空导弹

重型机潜力就是大,某20大概率要内置10枚空空导弹

纯粹用空空导弹打赢空战,而不再需要机炮的理论,美国空军早在越南战争中就已经提出。不过很显然,当时的空空导弹和制导雷达的能力,明显跟不上纯理论的设想。那时的机载雷达最多可以锁定20多公里之外的空中典型目标,视角范围也不大。而且配套的空空导弹的射程大多在10公里之内,而且发射窗口和离轴能力都非常低下,大多数导弹还需要追尾攻击才有用。如果对手是高速迎头飞来,很多导弹的引导头就无法锁定目标。而在激烈的空战中,从10多公里的距离双方飞到5公里之内的目视距离,再到2到3公里时必须进入激烈狗斗的距离,往往只需要10秒左右的时间。因为如果双方是对头接近,跨音速飞行,相对速度就是2倍以上音速,即每秒700米上下。10秒内就从目视不可见到相互目视可见了。这导致在理论上超前的美国空军。

重型机潜力就是大,某20大概率要内置10枚空空导弹

在越南的实战中吃了不小的亏。干脆放弃机炮的F4战机,大多数时候无法用技术还不完善的空空导弹提前锁定和击中北越的米格机。而米格机却可以高速的袭掠偷袭美军飞机。这导致在空战中被击落的美国战机,80%以上还没有发现米格机的位置在哪里,就已经被打的凌空冒烟了。此后进入三代机称霸的时代,各国都开始强调飞机的亚音速高机动性和能量空战的理论,同时各种空空导弹也强调大离轴发射能力。总的来看,就是接受2代机格斗性能不强的教训,首先追求在目视空战中不吃亏。不过自从20世纪末中距弹出现以来,能量空战的理论又再次受到了挑战。看看最近20年来被击落的战机,大部分都是在视距之外就已经被锁定,还没看到对手在哪里就已经进入了中距弹的不可逃逸区。因此过去多年特别追求近距离格斗能力的米格29这种“前线战斗机”。

居然成了最近20多年超视距空战中的“最佳靶机”。这也导致作战距离吹嘘的很大,而在实战中大个对折都不行的俄式空空导弹,几乎每次都没有空空战果。而美国的AIM120系列中距弹,足足生产了2万枚之多。并且出现了F15X这种可以挂载20枚中距弹的奇葩型号。瀚海狼山认为这一次,美国空军没有理论跑到空战武器性能前过远了。因此3.5代以后的现代化战机,在预警机的引导下,对数百公里半径空域内的空情已经基本可以掌握。如果对手是非隐形机,那么在现代体系前想隐藏自己已经非常难。即使贴着地面突防,也很容易被高空盘旋的预警机提前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单机装备中距弹越多的一方,就可以在远距离上提前发射中距弹,即使不能一击必中,也可以立即打乱对手的队形,而对手不立即规避,就要进入不可逃逸区;如果大范围机动规避,自然就要损失能量,把更薄弱的机腹和机尾暴露给对手;稍微犹豫,就会面临对手的第二轮中距弹攻击。

重型机潜力就是大,某20大概率要内置10枚空空导弹

因此过去大多数3代战机只挂载2中2近或者4中2近的模式,在今后超视距空战为主的态势下已经逐步不够用。而且隐形机对非隐形机有巨大的先天优势,如果隐形机能内置更多的先进导弹。对非隐形机的优势将进一步的扩大。如果双方都是隐形机,就极有可能进入20公里之内的近距离空战模式。因此隐形机如果不挂载格斗弹或者只挂2枚格斗弹,显然也是不够用了。某20是全球罕见的重型隐形机,现在重型机潜力大的优势再次体现,这就是很可能在主弹仓实现挂载6枚远程或至少是中距弹的同时,两侧的侧弹仓,也可以各挂2枚PL10E先进导弹了。这样在30公里距离之内,至少可以打击4个隐身目标。6+4的隐身火力密度,在全球也找不出第二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