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稷山文苑」遊雲丘山記

* 稷山文苑歡迎您

*

「稷山文苑」遊雲丘山記//稷山 蘭巧花

遊雲丘山記

「稷山文苑」遊雲丘山記//稷山 蘭巧花

稷山 蘭巧花

農曆二月十七日,是雲丘山“中和文化旅遊節”活動的最後一天,正好是週末,雖然已經是下午1點多了,但我們一行五人,說走就走,驅車前往心慕已久的雲丘山。

雲丘山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和石山森林環境形成了各種奇峰異景,可謂是千峰競秀,萬壑崢嶸,山路蜿蜒,景觀奇特。崇山、險峰、奇石、飛瀑、溝塹、清泉、冰渣積雪等自然景觀享之不盡,真可謂“姑射最秀峰巔”、“河汾第一名勝”。不僅自然景觀奇特,而且文化氛圍濃厚。千年勝蹟,令人神往。

下車疾行,百步之餘,氣勢磅礴的山門,鮮紅的“雲丘山景區”幾個大字,映入眼簾,我們毫不猶豫地拍照留念。進了山門,有如願門、安康門、富貴門等,我們又在如願門前拍照留念。由於時間緊,我們選擇乘索道纜車上山,雲丘山海拔1629米,坐纜車需要20多分鐘,感覺纜車離地面並不高,我們很享受。

「稷山文苑」遊雲丘山記//稷山 蘭巧花

下了纜車,快步前行,徑直要去雲丘山最高處的玉皇頂,可是還要走500多米的臺階路,抬頭望去,坡勢陡峭,臺階林立,同行的迪建中同志從荊棘叢生的地方給我們找來了幾根山木柺杖,真是好極了,非常感謝他。我們用力登山,氣喘吁吁,直達山頂。山頂上視野非常開闊,遠山在藍天的襯托下,更加雄偉壯觀,氣勢恢宏,層巒疊嶂,美不勝收。山頂高闊,心境也高遠,真是“登上玉皇頂,一覽眾山小”。

「稷山文苑」遊雲丘山記//稷山 蘭巧花

玉皇頂,是雲丘山神龍嶺的最高峰,海拔1629米,在山頂有玉皇閣,內供奉有玉皇大帝、日神和月神,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道教聖地。道教認為玉皇大帝是三界萬神的最高首領,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的主宰,擁有最大的神權,故在此供奉此神位。每年有很多附近的村民登山朝拜,虔誠祈福祭祀,祈求風調雨順,闔家平安,消災納福。

從玉皇頂下來,選擇從東南方向下山,一路大多是緩坡,有的地方還是比較陡峭,我們幾個有些疲乏,尤其是腿疼腳累,稍微停歇了一下,繼續前行。走著說著笑著玩著,好是開心,就要去我們心心念唸的玻璃吊橋。

「稷山文苑」遊雲丘山記//稷山 蘭巧花

玻璃吊橋,又稱鴛鴦橋,相傳從前有一個男子叫石頭,非常憨厚善良,但是因為長得比較醜一直沒有找到老婆。但是他堅信自己的內在美一定會幫他找到自己如意的妻子,所以他每年都會準時的參加“鞭杆挑花籃”活動。可是每次他都無法收到女子的花籃,也就一直沒有找到自己心愛的姑娘。有一次他又去參加“鞭杆挑花籃”活動,在路上碰到一個餓的奄奄一息的姑娘。善良的內心促使他將自己隨身攜帶的乾糧與水全拿出來救了她,然後自己忍著飢餓去參加活動,果然還是像往年一樣他又帶著失望回來了。在路上他碰到了自己救的那位姑娘,只是此時她變得花容月貌了。姑娘說自己叫英子,剛才只是在試探他,現在自己已經得到了答案,石頭就是自己要找的那個心地善良的夫君。他們結婚後幾年裡沒有孩子,二人就虔誠的祭拜神塔,併到聖母洞許願,後來有了很多孩子,人丁興旺,二人非常的感謝神塔與聖母洞,每年都會準時去雲丘山上祭拜。有一年石頭獨自一人在祭拜完神塔後想要繞近路去聖母洞祭拜,於是就攀著藤蔓向對面的聖母洞前行,一不小心跌落懸崖,幸好被柏樹掛住沒有摔下去,幾天後大家找到了石頭。他們有感於神仙保佑才沒有把石頭摔死,所以二人就用山中的藤蔓樹木花了三年時間編了一座橋,連通了神塔與聖母洞。到這裡祈福燒香的人都從這裡過,每一對情侶都得到了幸福的生活,所以這個橋被人們叫做鴛鴦橋。但是後來由於人們亂砍樹木,也沒有了藤蔓纏繞,橋就不復存在,現在終於又見到了鴛鴦橋。

進玻璃橋處,有一個紅色心形裝飾景觀,我們拍了照片留念。上玻璃橋要套上鞋套,鞋套前尖後尖,套上後恰似婆婆腳,很好笑。我們懷著心驚膽戰的心情,走上玻璃橋,可大家卻一點不害怕,反而玩的無比開心 ,我們拍照、錄視頻,興致極高,不過看腳下的深淵,還是有些心悸。

離開玻璃橋,已經是下午5點多,我們就要去雲丘山最引人入勝的萬年冰洞,不由人心馳神往,想加快腳步,雖然一路下坡,但也很考驗人的體力,尤其是腿力。這一路我們正著走側著走,甚至倒著走,或幾個人挽著手走,走走走……

終於到了冰洞門前,買了票,進了洞口,換上棉大衣,戴了安全帽。在一個服務人員的引導下,前往洞內。進來後,第一感覺就是,這麼潔白,這麼神奇!尖尖的、圓圓的、長長的,各種各樣,奇形異狀,錯落有致,真是難以形容,總覺得:只在天上有,不應人間見。太神奇了!沿洞頂延展而下的冰錐彷彿隨時會落下,既驚險又震撼。冰雲、冰菇、冰葡萄等天然冰體配上五顏六色的燈光,絕對是一場視覺上的饕餮盛宴,彷彿進入神仙世界。

據專家考證,雲丘山冰洞群形成於第四季冰川期,是距今已有300多萬年曆史的天然群體性冰洞。整個冰洞群由11個洞腔組成,其規模在世界範圍內都屬於極為罕見的自然景象。冰洞群成因複雜,權威專家至今無法破解。目前只有一號冰洞對遊人開放。

結束遊覽,已是晚上7點多,雲丘山景區已到下班時間,我們正好趕上最後一班遊覽觀光車在接我們下山。山道呈S型,蜿蜒崎嶇,坡陡彎多,還要穿梭在古村落間,行人不斷。司機是個年輕小夥子,開車技術非常棒,從容嫻熟,說話語氣平和,一路說著話把我們徑直送到停車場。離開風景區前我們還在燈火朦朧的雲丘山幾個字前合了影,燈光雖暗,心裡卻亮,於是高高興興地坐車回家。

這次遊覽由於時間短,走馬觀花去了幾個景點,對雲丘山而言,只是冰山一角。雲丘山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之地,不僅自然景觀奇特,而且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伏羲女媧在這裡繁衍人類,羲和觀天測地訂立二十四節氣曆法,后稷教民稼穡開創古代農耕……人們在與自然的相處中逐漸經歷了敬畏自然、利用自然的過程,形成與萬物相依相守相融相諧的中和狀態,於是留有很多景觀,像五龍宮、古村落、八寶宮、玉蓮洞、神仙谷、一天門、崖壁棧道等,都是很引人的勝景,我們遊興未盡,非常期待再次成行。

雖然這次遊覽時雲丘山還是灰濛濛的,草木尚未復甦,沒有綠意,只是偶爾能看到零零星星的野花,但我們想著去登玉皇頂,想著去過玻璃橋,想著去看萬年冰洞,心中是滿滿當當的期待與快樂。

雖然這只是一次近距離短時間的出遊, 但我們緊而有序,樂此不疲。或步行拾級而上,或索道空中飛越,或倒走減輕疲勞,或挽手互相支撐,一路歡笑一路歌,一路同行趣味多。這是一次快樂而難得的出遊,這更是一次長見識有收穫的出遊。

「稷山文苑」遊雲丘山記//稷山 蘭巧花

「稷山文苑」遊雲丘山記//稷山 蘭巧花

蘭巧花 ,女,稷峰鎮楊趙村人,山西師大中文系畢業,高中語文高級教師,運城市優秀教師。熱愛工作,熱愛生活,熱愛文學。

——發刊製作:薛前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