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土耳其想見好就收,但點燃的“火藥桶”能滅嗎?

​近日,乘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撤出在敘利亞北部的美軍之機,土耳其出兵敘利亞北部打擊敘庫爾德人武裝,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人道主義難民危機。

在國際國內的輿論壓力下,特朗普無奈派遣副總統彭斯和國務卿蓬佩奧“緊急”前往土耳其談判施壓。美土雙方達成了被英國媒體稱為“脆弱的”120小時停火協議。


土耳其想見好就收,但點燃的“火藥桶”能滅嗎?

△ 進入敘利亞境內的土耳其軍隊(來源:路透社)

不過,協議達成不到36小時,庫爾德武裝和土耳其雙方先後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定。庫爾德武裝敦促美國施壓土耳其方面,允許其運送平民;土耳其則喊話美國,希望後者施壓庫爾德武裝,儘快撤離“安全區”。

中東地區素有戰爭“火藥桶”之稱,宗教、民族、領土、石油、水源等多種矛盾相互交織,導致該地區常年戰火不斷。土耳其在點燃“火藥桶”後想見好就收。可是,這場亂局能這麼容易結束嗎?

土耳其的盤算是“見好就收”


作為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土耳其在一開始表現出一副雷霆萬鈞的強硬姿態,無視國際社會的警告和勸阻,不論是美國的制裁、歐洲的停售軍事物資、還是敘利亞政府的警告,土耳其不是拋諸腦後就強硬回懟,似乎不剷除敘境內的庫爾德武裝就誓不罷休。


土耳其想見好就收,但點燃的“火藥桶”能滅嗎?

△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中)

但是從土耳其此次出兵規模來看(地面部隊近萬人),就會知道其目標是有限的。之前敘庫爾德武裝佔據了幼發拉底河以東的大片土地,約為敘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土耳其出動的兵力要在如此廣大的區域驅逐乃至消滅庫爾德武裝根本不現實,所以土軍的目的應該如其早前所公佈的那樣,即沿土敘邊境建立一個縱深約30公里的“安全區”(土方認為庫爾德勢力的武器射程最遠不會超過30公里)。

從現在戰況看,土軍已經基本達成了目標,“安全區”初具規模。而由庫爾德武裝主導的“敘利亞民主軍”也已表示同意接受這項停火安排,並將盡其所能遵守停火條款,因此該地區的庫爾德武裝將被肅清。正如此次土外長恰武什奧盧所言,達成協議是因為土耳其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而庫爾德武裝會交出重武器,其建立的防禦工事也將被搗毀。

另外,即使土耳其還有更大的野心,但多日的攻城略地也讓其消耗不小。同時,土耳其也不能完全不顧其他國家的制約和反對,所以現在的土耳其不論是出於積蓄力量還是消化戰果,適時“踩剎車”都是明智之舉。


美國希望這場行動“點到為止”


此次土耳其的軍事行動讓美國尷尬不已。土耳其與敘利亞的庫爾德人都是美國的盟友,可偏偏這兩個盟友之間卻是不共戴天。

土耳其想見好就收,但點燃的“火藥桶”能滅嗎?

△ 美國總統特朗普(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早前特朗普政府為了討好處於關鍵地緣位置的土耳其,不惜放開道路讓其大肆進攻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人,此舉遭至國際國內一片指責。但在一開始,美國的退讓是有限度的,美國不會徹底放棄敘利亞的庫爾德人,會在暗中設置底線,當土耳其攻到一定程度之時,美國的態度將會變得強硬,現在看來也確實如此。

美國固然不想失去土耳其,但華盛頓的經濟制裁和政治影響也不是土耳其可以忽視的。現在土耳其已經收到了美國發出的信號,就需要在行動上有所收斂,否則會逼得美國不得不強硬起來。

此次美國副總統和國務卿的上門給了“臺階”,土耳其也就“順坡下驢”。事後特朗普在社交網站“推特”上發佈消息說停火“將挽救數百萬人性命”,並讚揚埃爾多安“做了正確決定”,這明顯是對土耳其“點到為止”。


敘利亞政府能否“漁人得利”?


此次土方的軍事行動也讓敘利亞政府取得了意外的收穫。為了應對土軍的進攻,在俄羅斯的斡旋下,敘北部的庫爾德人不得不與敘政府達成協議,同意敘政府出兵增援。為了顯示誠意,庫爾德人將部分控制區域還給了敘政府,其中就包括一些戰略要地。於是,被敘利亞庫爾德武裝控制多年的大片土地得以重新回到政府軍的手中。


土耳其想見好就收,但點燃的“火藥桶”能滅嗎?

△ 正在向拉卡前進的敘利亞政府軍T-72M坦克。

10月17日,敘利亞政府軍時隔六年再次進入拉卡市。拉卡市位於敘利亞中北部,地處阿勒頗東部160公里處的幼發拉底河畔,是拉卡省的省會,也是敘利亞庫爾德勢力所擁有的最大城市,此前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的“首都”。據稱政府軍在拉卡市設立了不少觀察哨,當地民眾也為此舉行了慶祝儀式。政府軍進駐拉卡一事意味著庫爾德勢力在幼發拉底河以東地區進一步失去控制力。

除了進駐拉卡以外,據敘利亞國家電視臺10月17日報道,敘利亞政府軍還正式進入此前由庫爾德武裝控制的敘土邊境城鎮艾因阿拉伯(外媒此前稱科巴尼)。雖然土耳其入侵併佔領了一些敘利亞領土,但是那些土地本就不受敘政府控制,而且敘政府還藉此擴大了勢力範圍。將來,敘政府勢必會在這些重新取得的土地上進一步鞏固其軍事存在。


庫爾德人被迫“土地換和平”


此次敘利亞的庫爾德人損失最大,先被美國政府出賣,又被土耳其一頓暴打,還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控制區被敘政府拿走。


土耳其想見好就收,但點燃的“火藥桶”能滅嗎?

△ 受土耳其炮火攻擊的敘利亞北部邊境城鎮泰勒艾卜耶德。


不過也要看到的是,庫爾德人通過交出部分土地的方式換得了土耳其的暫時休兵,已是目前形勢下的最優方案,而且現在庫爾德人依舊佔據著敘北部大片地區,所以並未被逼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今後一段時間內,元氣大傷的庫爾德勢力多半要縮於一隅舔合傷口,短期內會處於蟄伏狀態。而隨著土耳其壓力的減弱,庫爾德勢力與其他勢力的關係將可能再次出現調整。

一方面其與敘政府之間的“蜜月”似乎不會太長。在18日,敘總統政治問題顧問沙班就敘利亞政府可否接受在其境內“複製”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的問題強調稱:“當然不能。”沙班告訴記者,“對我們來說,絕大多數庫爾德人是敘利亞的寶貴財產,不過某些庫爾德組織做出的政治決定違背了敘利亞的國家利益。”

另一方面,敘利亞的庫爾德人與美國關係可能有所恢復。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敵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美國此次撤軍和給土方進攻開綠燈,確實如同在背後對庫爾德勢力捅刀,但庫爾德人要在強敵環伺的情況下站住腳甚至捲土重來,還是離不開域外大國的支持。同時鑑於美國不希望在敘利亞徹底失去庫爾德人這樣的“抓手”,所以雙方在鬧完“彆扭”以後還可能再次走近。

土耳其的“和平之泉”行動攪亂了敘北部的力量平衡,未來該地區局勢將更加複雜多變,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


- END -

撰文 / 蘭順正

(遠望智庫特約研究員 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會員)

圖片 / 網絡

美編 / 高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