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漢服形制:圓領袍

圓領袍,至少在漢朝初年就出現的一種漢族服飾,早期作為內衣存在。魏晉南北朝後,開始作為正裝穿著於外,流行於隋唐至明末。

漢服形制:圓領袍

圓領亦稱團領,實為無領型領式。衣領形似圓形,內覆硬襯,領口釘有紐扣。圓領袍是圓領子的窄袖袍,是漢族在隋唐之後形成的全民服裝。曲領的外衣.也稱曲領。

漢服形制:圓領袍

據引《唐書-輿服志》記載,天子的常服有穿赤黃袍杉,戴折上巾,系九環帶,穿六合靴。無論男女皆可穿著。男子圓領袍多為純色,無花紋。女子圓領袍則色澤鮮豔,並且多有花紋。敦煌壁畫中的《都督夫人禮佛圖》中,就有女子著圓領袍的形象。圓領袍最初為直袖或者箭袖,並且作為常服穿著。到了宋明,則發展成為了禮服,官員也穿著較多。形制也發展成了大袖並有朴子或者各種蟒、麒麟等紋樣。(圖片來源於網絡)

漢服形制:圓領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