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富陽鎮打造的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今秋再次豐收

葷素搭配

已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常見的標準“套餐”

特別是綠色的食品

越來越得廣大市民的青睞。

有的人

寧可一日無肉,也要一日有素。

富阳镇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今秋再次丰收

就在富陽鎮的朝陽村

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為抓手,

通過土地流轉,

大力發展規模化蔬菜種植,

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

走出了一條助農增收脫貧的“金路子”。

富阳镇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今秋再次丰收
富阳镇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今秋再次丰收富阳镇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今秋再次丰收

時下正是菜芯採摘時節,

在富陽鎮朝陽村三百多畝蔬菜種植基地,

農戶們正忙著蔬菜的採摘和裝運。

富阳镇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今秋再次丰收富阳镇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今秋再次丰收
富阳镇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今秋再次丰收

村民李文強曾是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

長期依靠外出打泥水零工掙錢,

收入不穩定;

自從富川綠莊園蔬菜種植基地投產運營後,

夫妻倆靠著給基地打工,

有了較穩定的收入,日子越過越紅火,

2017年李文強家成功脫貧摘帽。

富阳镇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今秋再次丰收

談到以後的生活,李文強更是信心滿滿。

富阳镇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今秋再次丰收

富川綠莊園蔬菜種植基地佔地三百多畝,

通過當地村民土地流轉發展規模化蔬菜種植,

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運營了九年,

年均產值達500萬元,

持續為周邊農戶提供就業崗位,

有效促進農民增收脫貧。

富阳镇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今秋再次丰收

如今,我縣優質生態蔬菜良好的銷售市場帶動了廣大農民利用農閒田種植秋冬蔬菜的熱潮,預計全縣今年秋冬菜種植面積達30萬畝。

-end-

富川電視臺整理報道

記者:首春英 林海玲

特約法律顧問:李祥琨 律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