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70年·70事】你知道嗎?楊浦人記憶裡的定海橋,不僅僅是座橋……

【70年·70事】你知道嗎?楊浦人記憶裡的定海橋,不僅僅是座橋……

橋,水梁也

楊浦區原是江南水網地帶

黃浦江、虯江橫貫全境

兩岸渚水,河道眾多,故橋樑也多

隨著城市道路建設發展

橋樑更是不斷增多

成為區境交通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天,跟隨小編去探訪定海路橋的故事吧~

【70年·70事】你知道嗎?楊浦人記憶裡的定海橋,不僅僅是座橋……

No.1

定海路橋

【70年·70事】你知道嗎?楊浦人記憶裡的定海橋,不僅僅是座橋……

定海路橋是上海市區內黃浦江上第一座橋,始建於民國16年(1927年)。定海路橋橫跨復興島運河,東連復興島,西接定海路,以路名命名,因島而來,是

“楊浦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70年·70事】你知道嗎?楊浦人記憶裡的定海橋,不僅僅是座橋……

▲定海路橋2011年被列入楊浦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定海路橋橋址所在地附近原是周家嘴灘地。20世紀初,上海浚浦局在疏浚黃浦江時,挖上來的淤泥堆積在灘地上,形成了一個長約3.5公里、平均寬約400米的“新陸地”。疏浚完成後,堆積在周家嘴的泥土原應由浚浦局運走,但運費不菲。於是,浚浦局在1927年向國民政府申請,買下這塊土地的產權,並把浚浦局及部分下轄機構設在這裡,得到了國民政府的批准。這塊“新陸地”脫離周家嘴成了“島嶼”,當時被叫做“周家嘴島”(現名復興島)。

【70年·70事】你知道嗎?楊浦人記憶裡的定海橋,不僅僅是座橋……

▲復興島上的白廬,曾是上海浚浦局俱樂部,蔣介石在此居住過

為使這塊“極佳之地,能盡其利”,浚浦局撥銀7萬兩在此建造鋼筋混凝土橋,即定海路橋,溝通陸地與島,承擔著當時的周家嘴島(現復興島)內外陸路交通的重任。

定海路橋上的銘牌→

【70年·70事】你知道嗎?楊浦人記憶裡的定海橋,不僅僅是座橋……

【70年·70事】你知道嗎?楊浦人記憶裡的定海橋,不僅僅是座橋……

←1992年定海路橋

橋體屬於鋼筋混凝土橋,橋樑限載10噸。橋長93.5米,寬10.5米,整橋酷似今黃浦江上的盧浦大橋微縮版,不過設計建造年代早於盧浦大橋約80年。該橋目前是輪渡金定線浦西出口往來楊浦腹地的必經之路,也是復興島目前的南端出口。但是,定海路橋的車輛通行噸位僅為10噸,終究不再能滿足日漸增長的運輸需求。1976年,海安路橋竣工,取代定海路橋成為連結市區和復興島的主要通道。

【70年·70事】你知道嗎?楊浦人記憶裡的定海橋,不僅僅是座橋……

▲定海路橋

【70年·70事】你知道嗎?楊浦人記憶裡的定海橋,不僅僅是座橋……

▲盧浦大橋

No.2

定海橋,不僅僅是座橋

【70年·70事】你知道嗎?楊浦人記憶裡的定海橋,不僅僅是座橋……

▲20世紀90年代的黃浦江工業帶,左下角是定海路橋,右側是楊樹浦發電廠大煙筒

定海橋不止是曾經的交通要道而已。定海路橋建橋後,成為當地的地標,附近的定海路波陽路交口處一帶都被人統稱為定海橋,這不是個行政區域,而是約定俗成的劃分。

“定海橋”成為了這一片區域的區片地名,成為了充滿著市井氣息的詞彙。

定海橋附近是工業區,工廠集中,需要大量勞動力,因此吸引了大量來自蘇北的移民。他們在此聚集,發展出一片屬於自己的社區。他們身處上海,又在此處堅守與傳承著家鄉的文化,使它們在交點處融合、發展。1906年淮河大水災,很多淮劇藝人逃難到這裡居住,周邊紗廠有很多蘇北工人,淮劇藝人在定海橋周邊演出立足,工人們聽聞熟悉的家鄉戲曲,紛紛支持。通過在上海的蘇北人民聚集區中的發展,淮劇在上海漸漸站穩腳跟,定海路橋成為淮劇在上海最初的立足點。

定海路橋上,同樣承載了很多楊浦人孩提時的美好時光,維繫了一代代人對定海橋的共同記憶。“小學時,下午不上課,小夥伴們結伴到此玩耍。”“以前這裡是沒有圍牆的。小夥伴們,就坐在江堤邊,望著黃浦江上駛過的大輪船,激起陣陣漣漪把鞋子打溼了。夏日裡,索性光著腳泡在江水裡。”

【70年·70事】你知道嗎?楊浦人記憶裡的定海橋,不僅僅是座橋……

▲從定海路橋望向楊樹浦發電廠

如今,站在橋上遠眺,左側是復興島幽靜的道路和掩在樹影裡的船廠吊車,右側是熠熠閃光的由上海國棉十七廠改建的上海國際時尚中心和楊樹浦發電廠。定海橋見證了楊浦近代工業的興盛與繁榮、落寞與新生。

【70年·70事】你知道嗎?楊浦人記憶裡的定海橋,不僅僅是座橋……

▲2014年10月28日,定海橋項目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啟動

每個建築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定海橋近百年的歷史上也有數不清的,由生長於此、奮鬥於此的人書寫的故事。歷史車輪滾滾,橋下波浪濤濤,冬去春來,橋上人來人往,故事還將繼續。

【70年·70事】你知道嗎?楊浦人記憶裡的定海橋,不僅僅是座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