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大衛·芬奇,他的電影給人第一印象,那就是
信息量大。雖然他的作品並不多,但是風格卻獨樹一幟。不僅對驚悚敘事拿捏獨到,還能牽動觀眾的腦子迫使你去認真思考。
特別是在這個難以理解“陌生人”的年代,人類的行為總是充滿了未知。
所以很多時候,人們在驚歎某人的所作所為時,總是會忍不住好奇,想要滿足窺私慾。
於是在此背景下,一門專門研究“是什麼導致人犯罪”的學科誕生了——犯罪心理學。
犯罪懸疑題材,一直是美劇的拿手好戲!
如果將“指揮棒”交到大衛·芬奇手裡,可能完全就是另一種景象:
《心靈獵人》丨Mindhunter
業界普遍認為,《心靈獵人》應該是大衛·芬奇最為經典的美劇之一!
國內外的口碑都好評如潮,IMDb 9.0分,爛番茄新鮮度94%。
它不僅贏得了幾乎所有觀眾的頂禮膜拜,還為犯罪題材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從《七宗罪》到《心靈獵人》,大衛·芬奇的風格在犯罪題材裡,始終是另類的存在。
他從不刻意隱瞞真相,而是逼迫觀眾和兇手緊張對視。
雖然這次大衛·芬奇沒有指導全劇,而是將開頭兩集和結尾兩集交給了他,但不可否認是全劇最精彩的部分。
首先是片頭,大衛·芬奇最大限度保證了該劇的基調。
通過在警方調整錄音設備的過程中,不斷穿插一閃而過的受害者照片。暗示該劇以文戲為主,沒有迫在眉睫的兇案現場,也不像傳統的刑偵劇展現破案過程。
在預告片中,有一句臺詞可以概括了整部劇的主題:探尋犯罪者內心以獲取真相!
其實細看海報,不難發現裡面暗藏玄機。
上面的圖案是根據羅夏墨跡測驗而設計的,專門用來分析人格特徵的一種方法。
由此衍生出了“連環殺手”、“側寫”、“心理畫像”等專業術語,為影視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和靈感。
《心靈獵人》是根據前FBI探員,約翰·道格拉斯的小說《心理神探:美國聯邦調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改編。
結合了他在職期間的辦案經歷,裡面涉及到許多歷史上的知名案件,還有很多關於兇手的作案動機分析,以及對罪犯的心理側寫。
所以本劇給觀眾的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劇情架構明確,細節細思極恐!
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上世紀70年代,整個畫面呈現出一股性冷淡的畫風。
過去,凡是一件暴力的犯罪案件,基本上都是為錢或為情。
然而時代變了,人心也跟著變了。
隨著各種惡性質案件出現,罪犯的作案動機經常會讓人摸不著頭腦。
無法解釋,更無法理解.......
第一集開頭便是一起人質綁架案,當時作為FBI談判專家的男主霍爾登,意圖跟綁架犯談判,想要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
沒想到嫌疑犯當場就自殺了,這件事對霍爾登影響很大。
傳統的破案手法和犯罪理論,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那麼真相到底何去何從?
“如果我們不理解兇手的動機,那麼人質就危險了!”
於是在開頭,導演大衛·芬奇就擺出了核心問題,將整部劇分為三條故事線:
一是霍爾登·福特、比爾·坦奇、溫蒂·卡爾等人為首的FBI行為科學部,對話研究獄中的知名殺手,深入其內心世界;二是將總結出來的理論基礎,協助當地警方破獲案件;三是在整個探案研究的過程中,每個人都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
說實話,在看這部劇時,感覺它跟《十二宮》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總覺得費盡周折得來的真相,到頭來一切都是徒勞!
但是很明顯,《心靈獵人》絕對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它是一部慢熱劇,需要耐心品味。
破獲案件的關鍵點就是
知己知彼,瞭解罪犯的真實想法,才能做到先發制人。於是在第一季中,男主霍爾登一共探訪了四位連環殺手:“女學生殺手”艾德·坎伯、蒙特·羅素、“紀念品之王”傑羅姆·布魯多斯、“衛校殺手”理查德·斯派克。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在本劇裡都被細緻地分析。
起初,霍爾登以為自己拋出去的誘餌能引誘罪犯的坦白,結果卻給自己引來了心魔。
當他越靠近兇手的內心世界,越是陷入無法自拔的沉溺。
有人髒話連篇,態度蠻橫;有人矢口否認罪行,將罪過都歸咎於警察的逼供;有人甚至將自己說成受害者,來博取吃瓜群眾的同情。
人物在心理上的反轉,不禁讓人背後冒出一身冷汗!
這也是《心靈獵人》的一大看點,其實犯罪行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社會現實的產物。
“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與惡魔戰鬥的人,小心自己變成了惡魔!”
這裡,要說一個極其重要的觀影細節:
幾乎每集的前半部分,都會出現一個戴眼鏡的神秘男子。通過多個場景的描述,可以肯定他是一個小心、謹慎、敏感、陰沉的變態殺手。
BTK是“bind(捆綁)、torture(折磨)、kill(謀殺)”的縮寫,也是他的作案手法。
很有可能,他就是下一個大Boss。
其實霍爾登防患於未然的做法似乎無可厚非,他做的事並沒有多大的問題,但是他卻喪失了分辨“現實”和“真相”的能力。
畢竟掌握真理的人,永遠只佔少數!
劇中有個細節非常有意思,從頭到尾都沒有一次槍聲,但是在FBI的辦公室裡,卻總是傳來陣陣的背景槍聲。
這裡從側面反映出,主角幾個人的處境:不被理解的孤獨者。
在第一季的最後,探訪線、破案線、人物線三條故事線,巧妙的交織在一起,終於迎來了爆發,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就連原著約翰·道格拉斯,曾經都在書中這樣感嘆到:
“在我這麼多年從事研究和對付暴力犯罪的過程中,我從來沒有碰到這麼多體面的罪犯。”
他的一生,為犯罪心理學的應用和形成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今很多犯罪題材影視中的人物都是以他為原型:比如《沉默的羔羊》和《漢尼拔》。
內心的矛盾衝突,也是道格拉斯本人的真實寫照!
黑暗深處是殘酷的現實,那些罪犯的墮落其實是在社會和家庭的環境下迷失自我的表現。
閱讀更多 電影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