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赴美留學難,申請德國大學的中國學生激增

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學生對赴美留學的簽證問題擔憂,因而更多轉向其他英語國家以及以德國為主的工程專業較強的歐洲國家。

赴美留學難,申請德國大學的中國學生激增

其實,一直以來,美國是中國留學生的首選目的地。美國的外國留學生群體中,中國人佔三分之一,他們支付鉅額學費,以進入頂級學府。

據報道,約36萬在美中國留學生中,超過三分之一就讀於所謂“STEM”領域,即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不過,據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的數據,今年3月,在美中國留學生人數同比減少2%,這是自2009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美國國內要求對外國留學生設限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對中國留學生,原因之一是中美兩國在貿易等領域的摩擦。根據中國官方統計,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赴美留學的學生拒籤率,2019年一季度為13.5%,相比之下,2018年為3.2%。可謂拒籤率劇增。

前段時間,中國教育部已經發布預警,提醒中國留學生和學者赴美留學前加強風險評估。中方認為美國出現對中國留學進修人員簽證審查週期延長、有效期縮短以及拒籤率上升的情況,對中方留學人員正常赴美學習或在美順利完成學業造成影響。

而據法新社報道,中國民營教育機構新東方的一份調查稱,隨著中國學生對赴美留學的簽證問題更為擔憂,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英語國家受到更大的青睞。此外,日本和韓國以及部分歐洲國家備受歡迎,尤其是德國等擁有強大工科學科的國家(化工、機械、汽車製造等),申請人數快速上升。

立思辰留學介紹,德國留學近些年一直處於增長之中。“德國公立大學對本科生和研究生都不收學費(巴登符騰堡州除外),大學國際化改革成果顯著,加之英語授課的專業越來越多,專業選擇面廣,教育質量一直很高,生活費約每年只需10萬元人民幣等原因,越來越多的孩子比較願意去德國。

中國學生越來越傾向於去其他英語國家或者歐洲(尤其是德國)留學,對美國經濟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據報道,中國留學生佔美國國際學生的近三分之一。據美國國際教育工作者協會(NAFSA)統計,去年,中國留學生為美國經濟貢獻了130億美元,這一數字包括學費和生活費。

法新社報道稱,包括耶魯、哈佛在內的美國頂尖大學抱怨貿易戰影響到大學的招生。

麻省理工學院校長萊夫(Rafael Reif)6月25日發表公開信,稱學生感到“單單因為其中國人的種族身份而受到不公平的審查和懷疑”。

美國國務院則稱,這是由於在美期間受到外國情報部門拉攏的學生人數增加的緣故。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G20峰會期間試圖打消中國學生的擔憂。他表示,中國學生會受到“與其他人一樣”的對待。特朗普表示,美國有關部門正在尋找途徑,通過所謂“聰慧人的豁免” (smart person‘s waiver)讓優秀畢業生更容易留下來,獲得綠卡。

相比之下,中國學生在德國畢業後,能留下的幾率更大。畢業生一般都有18個月的自由找工作期限,找到正式工作即可留下。除此之外,中國學生還可以申請“自由職業者”或者通過成立公司的形式留在德國。德國經濟發展穩定,就業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極大。目前聯邦政府在人才的吸引方面,出臺了大量有利政策,不但吸引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留在德國,還希望引進更多專業技術人才來補充德國空缺的勞動市場。

預計在未來3-5年,赴德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將會迅猛增長。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