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蘇州的十碗麵,內切過幾碗?

江南水鄉滋潤了蘇州人溫婉糯性的性格和細膩精緻的生活習性,無論味濃味淡、面硬麵軟、湯寬湯緊、青重青免,都能吃出清風明月、吃成風雅事來,一碗麵的精緻體現了蘇州人對生活的追求。蘇州有十萬面,你吃過哪幾碗?

蘇州的十碗麵,內切過幾碗?

陸長興 爆魚面

陸長興是蘇州麵館業中的後起之秀。1992年,受到洋快餐啟發的陸氏父子申請註冊了“陸長興”商標,陸長興由此成為蘇州餐飲行業第一塊商標。陸長興的面名聲在外,不僅是本地人,就是許多到蘇遊客也對它讚不絕口。各店的生面和各種面澆頭統一配送,進入了規模經營的新時代。

蘇州的十碗麵,內切過幾碗?

黃天源 炒肉面

黃天源糕團店創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坐落在中國蘇州市觀前街鬧市中心,是江(蘇)、浙(江)、滬(上海)一帶生產規模較大,歷史悠久,聞名中外的老字號名店。

蘇州的十碗麵,內切過幾碗?

俞長盛 雙鳳羊肉面

“雙鳳肥羊大面”為太倉餐飲文化中的特色品種之一,以酥、濃、香、肥著稱。相傳一百多年前,有個姓孟的師傅在有著1600多年曆史的雙鳳古鎮西市梢開了一個麵館。因其重烹肉、善熬湯、精製面,使得“雙鳳孟家羊肉面”名聲在外,遠近皆知,成為地方上的冬令特產名吃。

蘇州的十碗麵,內切過幾碗?

朱鴻興 燜肉面

蘇州人在外地吃麵後常常抱怨說:吃的是槓棒麵醬油湯。此乃地區口味的不同。蘇州麵條講究湯水,朱鴻興亦然。每日吊湯像菜館裡燒高湯一樣,決不含糊。吊湯要用雞肉、豬肉、骨頭、鱔骨做原料,加水煮透,然後吊出清湯。各有手法,此乃秘方。說到這裡,大家就會領悟陸文夫《美食家》中“頭湯麵”的含義了。

蘇州的十碗麵,內切過幾碗?

胥城 奧灶面

俗話說:“唱戲靠腔,吃麵靠湯。”胥城的麵湯分為紅白兩種,白湯是以老雞、老鴨加上豬腿骨熬製而成;而紅湯的投料則也更為講究,每天留三分之一的原湯,加上等青魚頭、豬腿骨、螺螄、鱔背、蝦殼、雞殼、甲魚殼等配上上等紅棗、作料,並配以十四種中藥材每天熬煮9個小時,這樣熬出來的湯汁原汁原味,湯濃味鮮。

蘇州的十碗麵,內切過幾碗?

同德興 楓鎮大肉面

大宅門、石獅子、中式桌椅、詩文餐具……勢將“古色古香”進行到底。再看出品,“說是蘇州最好吃的面”——“重油高湯”,“鮮醇清爽”;麵條“筋道”,“不結不粘”;澆頭式樣“豐富”,獲獎作燜肉燉得“酥爛”,“入口即化”。服務“殷勤周到”,價格也“挺上檔次”。

蘇州的十碗麵,內切過幾碗?

偉記奧灶館 奧灶面

奧灶面以紅油爆魚面和白湯滷鴨面最為著名。紅油爆魚面,麵條細白,湯色醬紅;白湯滷鴨面,白麵白湯,原色原味。奧灶面深受顧客歡迎,首先在於湯麵有特色。它繼承傳統做法,用青魚的魚鱗、魚鰓、魚肉、魚的粘液煎煮提出,所以味道鮮美異常。其次在於餃頭有考究,爆魚一律用青魚製作,滷鴨則以“崑山大麻鴨”用老湯烹煮,故肥而不膩。再有就是,麵條用精白麵加工成龍鬚麵,下鍋時緊下快撈,使之軟硬適度。

蘇州的十碗麵,內切過幾碗?

五芳齋 五香排骨麵

五芳齋在保留經典名點,經營傳統五香排骨、兩面黃外,同時還供應各類正宗蘇式麵點,以新鮮、精緻、小巧、多變為專長,為食客提供休閒餐飲服務,深得各地美食人士好評。1999年榮獲“江蘇省著名小吃”,2000年榮獲“中華名小吃”。

蘇州的十碗麵,內切過幾碗?

松鶴樓 滷鴨面

古人以松鶴寓長壽,故取名松鶴樓。清乾隆二年(1737年)由徐氏在蘇州玄觀廟創建,經營麵點帶賣飯菜。光緒年間(1875—1908)飯菜生意興旺,經營額超過麵點。到1918年,因經營不善,餐廳瀕臨倒閉。後由天和祥店主張文炳牽頭以合股形式租賃該店,改名為和記松鶴樓,經營蘇幫正宗名菜。松鶴樓又坐落在市內一條古老而繁榮、熱鬧的觀前街的中心點,故遂成為名流聚宴的場所。

蘇州的十碗麵,內切過幾碗?

老陸稿薦 爆鱔面

從觀東的醋坊橋走入觀前,首先看到的第一家門面就是蘇州百年老店"陸稿薦"。以"醬汁肉"名揚姑蘇的陸稿薦在蘇州老字號中也可稱老了。康熙二年(1663年),陸稿薦初創,當時是一家普通的肉鋪,現在麵食和醬肉齊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