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我班上的第1名,成了工資最低的那個人

前兩週,我分享了一篇聊體制內的文章。

評論區有幾條留言:

我班上的第1名,成了工资最低的那个人
我班上的第1名,成了工资最低的那个人
我班上的第1名,成了工资最低的那个人

我就職過上市公司,也待過國企,今天我不想說體制內好or不好這類話題,只想簡單聊聊,這幾年我的一點真實感受。

我越來越理解,一個人的能力與收入經常不成正比這件事。

更確切地說:

一開始,你的能力或許給你帶來不錯的收入;到後來,它們關聯性日趨變小。

賺多少錢,其實由你的認知層次決定的。

一、更優秀的人不一定賺得更多

我初中同學小凌,成績很好。

我印象中他考的最差的一次也沒跌出班級前三。高中輕鬆考上本地一中,之後順理成章地進入985大學。

畢業後,小凌就職於一家上市公司,獎金與項目掛鉤,他每月到手實際工資比我們所有人都高出大半個頭。

比較辛苦的地方在於,那份工作長期駐點省外。

在外摸爬滾打兩年,小凌在家人的建議下考入了老家的機關單位。

另一位同學宇鑫,成績中上。畢業後從十幾個人的汽配城,一路輾轉進入汽車金融。

前幾年汽車金融算是個快速發展的行業,宇鑫人也勤快,加班熬夜扛KPI,穩紮穩打地做到區域總監。

兩人都非常上進,可小凌的收入,還不及宇鑫的零頭。

坦白講,這兩位同學都很優秀,也都是我多年好友。一定要說誰更有才華,要算學霸體質的小凌。

他從小到大都是“別人家的孩子”,聰明懂事,一點就通,無論學習和工作,都格外努力用心。

當然,做決定這種事從來有得有失,冷暖自知。

只是細想起來,我應該是從那時開始,很難片面地認同“生活不會辜負你的努力”之類的雞湯話。

二、“鐵飯碗”的利與弊

開篇提到的留言中,有讀者問,為什麼許多員工積極努力、默默奉獻,被說成在單位“等死”?

先說外部因素。

  • 第一點,收入並不完全根據市場經濟。

別說體制內,我銀行的朋友說,她薪水這兩年不僅沒變多,還縮水了不少。

可她的能力退步了麼?她做的事情變少了麼?

並沒有。

如今“鐵飯碗”已逐漸變成一個備受嘲諷的詞兒,體制內辭職的嘲諷尚在體制內的,拿績效獎金的嘲諷拿工齡工資的,甚至996加班的都嘲諷在早九晚五的。

可最大的問題,是“鐵飯碗”收入邏輯並不符合市場經濟邏輯。

你做的事在其他公司可能值2萬,可在單位的論資排輩下,沒準只能拿到5千。外加缺乏內部競爭,更易滋生慵懶。

這點確實客觀存在,不過事有兩面。

眼下裁員風波四起,弄得人心惶惶。體制內朋友依然歲月靜好,不知讓多少人羨慕得口水流一地。

打個比方。

“鐵飯碗”像國債,雖然收益平平,但旱澇保收;私企或創業公司像股票基金,風險大收益高,碰上熊市弄不好一夜回到解放前。

盈虧同源嘛。

那麼,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收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