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織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網”

民政工作關係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蕪湖市民政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困難群體、強化養老保障、回應群眾關切,織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網”,推動主題教育落實落地見成效。

市民政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為聚焦解決農村貧困老年人、殘疾人、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脫保”“漏保”等問題,我市深入推進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工作。據統計,全市排查城鄉低保對象10.28萬人,排查率達100%。對家庭情況發生變化、與現行低保政策不符的對象,調整清退7676戶。同時,進一步優化辦理流程、縮短辦事時間、精簡申請材料,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我市是全省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地市之一。截至2019年初,全市60週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76.6萬人,佔全市總人口數的19.5%。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迫在眉睫。

據介紹,作為國家醫養結合養老服務試點和長三角區域養老一體化試點城市,我市積極與長三角兄弟城市開展結對共建合作,引進成熟養老產業來蕪投資。推進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截至目前,已完成14個街道養老服務中心、21個鄉鎮養老服務指導中心、131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站建設,完成率達100%。在鏡湖區,民政部門安排20萬元,對高齡、失能失智、重度殘疾人、失獨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同時,積極謀劃開展市區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

今年,我市還起草了《蕪湖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進一步明確居家養老服務標準、職責和支持政策,強化居家養老基礎地位,推進智慧養老、“互聯網+養老”建設,著力解決居家養老設施佈局和服務能力的提升。

民生無小事。市民政部門還通過完善公共服務、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為困難群眾“身後事”“減負”。

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違規建設殯葬設施問題排查整治,有效解決殯葬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首次設置搖號環節,採取“告知、登記、審核、公示、搖號、選購”的方式開展公墓選購,滿足公平公正的安葬需求。擴大惠民殯葬政策覆蓋面,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3098名逝者家庭享受政策,共減免1100.66萬元。加快推進公益性公墓選址,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殯葬服務需求,實現“逝有所安”。

(蕪湖日報記者 王世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